回覆列表
  • 1 # 宋知恩

    從乾隆的角度講,即便禪位了也實質是清朝的掌控者,並不懼怕這樣的事情發生。

    從嘉慶的角度講,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嘉慶繼位的時候,乾隆已經八十多歲了。

  • 2 # 管中窺古今

    怎麼會怕呢,他兒子怕他才對。

    乾隆為什麼要禪位嘉慶?

    乾隆像

    按照乾隆自己的說法,他是因為敬重他的祖父康熙,康熙執政六十一年,他不想超過自己的祖父,所以在執政六十年後退位為太上皇。這的確是一方面原因,而且這麼做還能為乾隆贏得一個孝順的名聲,乾隆一直以來都以“孝順”標榜自己。

    最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乾隆貪戀皇權,不想鬆手。名義上是交權,其實呢,手裡仍然握著玉璽,國家大事根本輪不上嘉慶來決定,嘉慶只能像個傀儡一樣任他擺佈。和珅是軍機大臣,每次國家大事,和珅都是稟報給乾隆,嘉慶壓根就不知道。乾隆還霸佔著皇帝的寢宮養心殿,這哪像是讓位的樣子,而嘉慶呢,就像是坐著皇位的皇太子。

    嘉慶像

    所以說,乾隆讓位給嘉慶,也就是做做樣子,給自己留個好名聲,他手裡握著實權,嘉慶根本不敢拿他老子怎麼樣,而且他還得小心翼翼的侍奉他老爹呢。

  • 3 # 陳健4396

    乾隆皇帝是個非常能幹的皇帝,也是最強勢的太上皇。

    25歲繼位當皇帝后,整整六十年執掌國家大權,所有的重大決策都是他自己做出的,禪位後又當了三年多的太上皇,一直牢牢把握著國家的權利,兒子嘉慶皇帝僅僅是個傀儡。實際說了算的還是乾隆皇帝自己。

    一、為什麼要禪位給兒子,去當太上皇?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活了89歲。他很重視鍛鍊,所以身體很好。他完全可以像其他的皇帝一樣,一口氣幹到死,但是他曾經在繼位之初就說過,爺爺康熙當了61年皇帝,自己當60年就好了。

    所以當他當了六十年皇帝的時候,他就決定禪位。

    二、牢牢把握政權,嘉慶僅僅是傀儡

    1796年正月,乾隆皇帝把皇位禪讓給嘉慶皇帝,自己去當太上皇,但是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勢的太上皇。他比其他幾位太上皇,比如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比如李淵、比如宋高宗趙構都要強勢的多,這是因為他一直執掌中國的最高權力六十年,所以的決策都是他做出的,所有的高階官員都是他任命的,他習慣了統治國家,國家和人民也習慣了他的統治,而且他禪位之後,身體依然健康,頭腦依舊清晰,又掌握著實權不放鬆,兒子嘉慶僅僅是個傀儡,或者說實習皇帝。

    乾隆皇帝依然住在養心殿,依然掌控朝政。禪位後的一天,他在圓明園對使臣說,朕雖然禪讓給兒子了,但是大事還是我決定!換句話說,就是讓位不讓權。嘉慶皇帝已經等了好多年,也不在乎多等幾年了。

    三、嘉慶君位已經確定,沒必要去弒父弒君

    乾隆皇帝和嘉慶之間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乾隆皇帝把皇位讓給嘉慶,已經是天高地厚的恩德。

    嘉慶皇帝已經如願以償,雖然有名無實,但是也不過就是再咬牙等幾年等老頭子死了就好辦了。他沒有任何理由去除掉乾隆。沒必要弒父弒君,留下千古罵名。

  • 4 # 海學390

    乾隆禪位後,肯定會怕嘉慶帝除掉自己。因此,權利仍然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朝中有什麼大事還是要透過乾隆自己決斷。

    嘉慶元年正月十九日的時候,乾隆還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對使臣們說道:“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在養心殿去世,享年八十九歲。而這個時候才是嘉慶皇帝親政,真正當上皇帝的時候。

  • 5 # 小子說歷史

    在古代歷史上皇權的交接一般都是在皇帝死後之後才會交接,像乾隆皇帝還在世就把皇位禪讓給嘉慶這樣情況是非常少見的。但是乾隆雖然禪位給嘉慶了,但是卻沒有把權力給禪給嘉慶。

    乾隆皇帝在25歲時登基為帝,在位時長60年,也就比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康熙帝(61年)少一年。據說乾隆在位時說過,因為自己非常崇敬自己的爺爺康熙帝,所以自己不想要打破他在位時長61年的記錄,在位滿60年就禪位。

    至於乾隆禪位後不怕嘉慶除掉他,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乾隆雖然禪位給嘉慶了,但是卻沒有把權力給禪給嘉慶。第二:乾隆已經很老了,乾隆退位時已經85歲了,這個年齡已經很大了,沒幾年可活了。嘉慶已經即位了,除了乾隆,沒有其他競爭對手了。

    1795年,乾隆帝頒佈了退位詔書,宣佈把皇位傳給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雖然乾隆把皇位傳給了嘉慶,但是他依然掌握有權力,國家重要官職人員的任命依然要經過他的同意才可,原來的宮殿也不願搬離,等等跡象表明乾隆是禪位不禪權。嘉慶帝相對於在位60年的乾隆帝來說力量還是很弱小的,沒有勝算。

    第二,乾隆已經很老了,已經85歲了,沒幾年可活了,嘉慶帝在忍忍幾年就好了,再說,自己已經是皇帝了,沒有競爭對手了,不怕。還有就是,如果嘉慶帝除掉乾隆的話,這個名聲就要壞了,要背上殺父的惡名了。沒必要,這樣靜靜的等就好了,這樣還能有個父慈子孝的好名聲。

  • 6 # 車輪浩蕩

    乾隆禪位嘉慶,其實沒必要擔心被除掉,理由如下。

    1、當時乾隆帝已經85歲了,對於古代人來說,能活到85歲已經是個奇蹟了,這個歲數的人隨時都有可能過世,嘉慶帝根本沒必要冒著風險除掉乾隆。而且85歲的乾隆已經沒有多少精力去處理朝政,對嘉慶實際也不會構成多大威脅,嘉慶只要等著乾隆壽終正寢就夠了。

    2、乾隆是主動退位,他的大臣親信都還在,嘉慶帝能不能除掉乾隆帝是都成問題,就算成功了,他也要面臨這些大臣貴族的反撲,引起社稷動盪,完全不值得。

    面對一個主動禪讓,85歲高齡,而且在朝廷還有大批親信,對自己皇位又沒有威脅的太上皇,冒險動手完全得不償失,嘉慶帝只要不是智障,就不會選擇除掉乾隆帝。

  • 7 # 歷史之殤以之為鑑

    乾隆不怕兒子除掉他的原因很多,我們從其他角度說說乾隆不怕兒子嘉慶除掉他的原因

    1.地位已保,只等順利接位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皇儲當的都是謹小慎微的,為什麼呢?就怕自己表現不好被自己的皇帝老爹廢黜。但是嘉慶不一樣,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皇帝於勤政殿召集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宣示恩命: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以明年丙辰,建元嘉慶元年。老皇帝這麼說說明嘉慶自己的位子已經完全確保了,只要自己乖乖的不鬧事,安心等著老皇帝過世就可以順利接班了。

    2.就算有心鬧事,也無力實施

    歷史中對於嘉慶接受乾隆禪位的心理狀態記述的很少,就算有也不會說的很明白。但是就我分析,依乾隆對嘉慶的態度,他自己心理應該很明白自己所處的地位。如果說一點沒想鬧事的事情我們也不好說,但是我想象的畫面是,就算嘉慶皇帝因為自己的身份問題生氣的話,只要一想自己所能施展的能力的話,估計就會打消這種念頭安心去當傀儡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歷史上凡是皇家自己人鬧事的,手裡都有兵權,有謀事之人。當時的嘉慶皇帝別說謀士了,就連聽自己調動的兵都沒有一個。怎麼說呢?

    乾隆六十年九月,在乾隆皇帝宣佈禪位決定的同時,還專門明確了“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

    這就能看出來,嘉慶是徹徹底底的傀儡了,身邊都沒有一個可以商量事的人,所以也只能慢慢的,乖乖的等著了。

    3.就算實施了,朝廷也沒人支援。

    退一萬步說,就算嘉慶動手提前接班了,朝廷也沒有人支援,為什麼這麼說呢?

    乾隆朝晚期,朝堂基本被四大黨派勢力把持,分別為以阿桂為首的武官派、以劉墉為首的中庸派、以錢灃為首的御史派和以和珅為首的貪官派。劉墉、錢灃在嘉慶朝雖得重用,但當時仍然是乾隆皇帝手下忠心耿耿的臣子;和珅和阿桂,更是乾隆皇帝一手扶持、一手提拔的國之柱臣,對乾隆皇帝的擁護和支援,更是不用懷疑。

    看這朝廷大臣的配備,都是自己老爹一手扶植起來的鐵桿大臣,自己這要是真的動手提前接班,落下罵名不說,朝廷這些老臣還沒一個能支援自己的,以後的工作都不好展開,就算提前接班,也撈不到任何好處

    所以,綜上一想,我估計當時的嘉慶也就安安穩穩的默默的等著老爹翹辮子了。除掉老爹什麼的事情早就拋到腦後了

  • 8 # 時光山人

    乾隆當上太上皇之後,仍然是大權在握。而嘉慶雖名為皇帝,卻沒有實權,他自己都小心謹慎,怎麼敢對乾隆有不軌行為。

    乾隆大權在握,控制朝政

    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舉行歸政大典,將皇位禪讓給了嘉慶。乾隆當了太上皇之後,仍然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當年身為太上皇的乾隆還召見各國使臣,並告訴他們“朕雖然歸政於皇帝,但大事還是我辦。”

    嘉慶即位之後,朝廷大臣還是乾隆時期的原班人馬。特別是最高權力機構軍機處,仍然是乾隆時期的和珅、阿桂、福康安、劉墉等人。這樣,嘉慶縱使有什麼想法也很難得到執行。

    “二皇帝”和珅,權傾天下

    嘉慶即位後,軍機大臣福康安和阿桂相繼去世,軍機處就剩了和珅、劉墉和董誥等。和珅權傾天下,劉墉和董誥只能裝傻充愣以求自保。

    八十多歲的乾隆雖然想掌握朝政,但是因為年紀大精力不濟,也只得依靠和珅來協助處理政務。朝堂之上,和珅就站在乾隆和嘉慶旁邊,乾隆的意思都透過和珅向大臣們傳達。和珅成了大清朝的“二皇帝”,而嘉慶只是個尷尬的傀儡。

    嘉慶小心謹慎,曲意逢迎

    眼看著乾隆和和珅仍然掌控朝政,嘉慶也是無能為力,只得小心侍奉太上皇,曲意逢迎和珅。

    嘉慶下令和珅除了公開場所,其他時候對自己不必三跪九叩,他還不斷賞賜和珅良田美宅、奴婢僕女。因為嘉慶帝明白他的皇位都掌握在乾隆和和珅手裡,只能巴結好和珅才能保住帝位。

    有了和珅的配合,乾隆這個太上皇完全掌控了朝政,他也得以無後顧之憂。乾隆駕崩後,嘉慶就立刻對和珅進行清算、逼其自盡。由此可見,嘉慶即位初期是多麼的憋屈,他對和珅是多麼的痛恨。

  • 9 # 作家牛佔龍

    乾隆帝自小便以自己的祖父康熙為榜樣。繼位之初,就曾立下誓言“在位時期絕不超過康熙,只幹六十年。”

    其實這只是乾隆的一個小計謀,因其祖父康熙是八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享年六十九歲,在歷代帝王中也算是高壽了。而乾隆二十六歲才登上皇位,他壓根沒想過自己能活到八十多歲,所以才立下這樣的誓言,想要博得一個好名聲。

    造化弄人,乾隆帝不僅活到了八十六歲,身體和精神狀態都還不錯。但迫於當初立下的誓言,乾隆只能將皇位禪讓給嘉慶帝,並對嘉慶帝說:“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

    所以乾隆這個太上皇是與眾不同的,比起整日驚魂難定的唐高祖李淵、終日以淚洗面的唐明皇、被囚禁於南宮的明英宗,乾隆帝手裡依然掌握著國家大權。嘉慶只是個“穿上龍袍的普通皇子而已”。

    乾隆帝禪位後仍居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其次就是不時御殿受朝,嘉慶侍立或設小座於一旁。從這樣的記載來看,嘉慶帝這時是沒有實權的。乾隆做太上皇期間,三年的時間中,所有的聖旨以及皇家命令,都是乾隆帝授意嘉慶帝發出的,這時候的嘉慶一切聽乾隆的。所以即使嘉慶想要殺掉乾隆,也沒有軍隊供他驅遣。再則嘉慶已經取得了皇位、乾隆又年歲已高,更沒有必要除掉乾隆了。

  • 10 # 凡塵的大世界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後,傳位於嘉慶帝,自己做起了太上皇,那麼他為啥不怕嘉慶除掉自己?

    主要原因就是乾隆皇帝手握生殺予奪大權,禪位只是給了嘉慶一個皇帝稱號,一個空殼而已,真正兵權、皇權,處理各種事物的決定權還是在乾隆手裡。而嘉慶也深知父皇心性表現得中規中矩,不敢有絲毫不敬或逾矩,心知肚明又不是隻有他一個皇子,不順乾隆的意,隨時可以另立新君,乾隆要的是可以聽自己話,一切聽從他安排的皇帝,而比較平庸的嘉慶皇帝就是首選。所以乾隆禪位後,嘉慶沒有能力也不敢除掉乾隆,只能是小心翼翼的陪伴。

  • 11 # 青史匯

    嘉慶原名永琰,是乾隆的第15個兒子,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死後追封的),嘉慶生於1760年,死於1820年。1796年登基為帝。

    乾隆當了60年的皇帝,從1736年到1795年。乾隆25歲登基,退位的時候都已經85了。乾隆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當皇帝當的最久的人,第一個是他的祖父康熙當了61年。乾隆也是皇帝中最長壽的一人。

    嘉慶雖然登基但手中並無實權,權利依然掌握在乾隆手裡

    乾隆生在帝王家,在雍正的兒子中脫穎而出,也算是經過一番廝殺和努力終於取得皇位。可以說不管是從奪嫡中,還是當皇帝的時間。以乾隆當時的情況,乾隆當皇帝太久了,即使退位了,全力還依然掌握在乾隆的手裡,朝臣還是聽乾隆的。

    即使退位了也是幕後皇帝。在當時乾隆退位以後,嘉慶雖然當上了皇帝。也尊乾隆為太上皇。但事實上乾隆並沒有搬出屬於皇帝的居所,而嘉慶帝還是住在自己原來的宮殿。嘉慶能被乾隆看重立為太子,很顯然並不是傻子。雖然自己已經登基,但也能看出乾隆的態度。自己手中本身也沒有權利。所以即使心裡有想法,也只能憋在心裡,乾隆手握大權,哪怕已經退居二線,也根本不怕兒子最後會反水。

    乾隆帝退位的時候已經太老了,沒有幾年活頭的人,嘉慶帝犯不上弒父弒君的危險

    《清史稿》:仁宗初逢訓政,恭謹無違。迨躬蒞萬幾,鋤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盜,力握要樞,崇儉勤事,闢地移民,皆為治之大原也。詔令數下,諄切求言;而吁咈(迂腐)之風,未遽睹(立刻阻止)焉,是可嘅已。

    嘉慶自己本身並沒有祖父和父親年輕時的雄心和壯志。

    嘉慶自己本身,算是一個比較勤政節儉的皇帝。沒有康熙和乾隆那樣大刀闊斧的革新的精神。是一個比較中庸的皇帝。所以清朝從嘉慶開始由盛轉衰。當然這也不是嘉慶造成的,在乾隆後期的時候,因為乾隆自己本身當皇帝當了也太久,已經老了,所以也開始享受,生活比較奢侈。朝廷大臣貪汙成性。嘉慶接手的帝位,其實是乾隆留下來的一個空殼子。

    影視劇乾隆年輕的時候

    85歲的老太上皇號,耗也給耗死了

    《清史稿》:四年己末春正月壬戌,太上皇崩,上始親征。

    乾隆退位的時候是85歲,這個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歷史上,很少有人能活到這個年齡。所以在嘉慶看來,乾隆都已經85了,熬死了三個皇后(一個是死後追封的),很多的嬪妃和兒子。即使退位當太上皇,即使太上皇吧,全力緊握手中,但是以乾隆的年齡又能握住幾年呢。嘉慶帝自己本身也年輕,什麼就不用做,光耗就能把乾隆給耗死了。冒險除掉85歲的太上皇真沒必要。所以這也是乾隆退位以後不怕兒子除掉自己的一個原因。自己都這麼老了,兒子嘉慶還能容不了他嗎。

    除掉退位的太上皇,還要揹負汙名

    但凡當皇帝的都希望自己在史書上留下清明。太上皇都85歲的高齡,他自己心裡非常的明白,嘉慶即使當上皇帝也不可能加害於他。畢竟乾隆手中還握有大權,如果嘉慶想自己早點當家做主,即使冒險除掉了太上皇。也可能會落得一身屎。最後有可能連皇位都保不住。這樣不划算的事兒,乾隆心裡明白,嘉慶即使心裡想也肯定不會幹的。

    乾隆作為一個帝王,難道還不瞭解帝王心

    乾隆一生走過了85,其中60年都在皇帝的位置上待著。掌握了千千萬萬人的生死。乾隆也是一個有手段,有能力的皇帝。在他眼裡,即使退位不讓權。嘉慶也根本不敢,也不能起什麼心思。畢竟皇位已經到手了,雖然自己沒有長全,但是權利也並沒有在朝臣的手中,只是還在父親的手裡。所以再等幾年又何妨?

    乾隆之所以相信家庭的不會除掉他,主要還是瞭解嘉慶的性格和為人。嘉慶帝並不是一個心狠的人,也不是一個大膽的人。乾隆的心裡:“我雖然退位全力,也依然在我手裡,你敢起什麼么蛾子,別看是皇帝,我依然能廢掉你”!

    總結:事實證明,即使嘉慶的什麼也不做,當然也做不了,乾隆也是在退位,不到四年之後就駕崩了。

    乾隆駕崩之後,嘉慶就把權力收到自己的手中。治貪官汙吏,把大清朝最大的貪官和珅辦了。可憐的嘉慶,有一個坑兒子的爹。留給嘉慶的江山是滿目蒼痍,加上嘉慶自己本身的性格,即使再勤奮,也無力迴天。大清朝開始慢慢的衰落了。

  • 12 # 御史大夫001

    歷史上弒君殺父的也是寥寥無幾,古人都是講究孝道的,十惡不赦的大罪中其中就有不孝罪。不要被一些電視劇所誤導。

  • 13 # 歷史神秘人

    嘉慶是乾隆讓他當的皇帝,而乾隆雖說退位當了太上皇,可還牢牢控制著大權,嘉慶空有皇帝的名義而沒有實權,就是個傀儡皇帝嘛。而乾隆不怕兒子幹掉他,因為乾隆早就防著洗手間的,嘉慶沒有那個能力,更沒有那個意願!

    乾隆年輕時吹了一個牛,說自己在位不能超過爺爺康熙的61年,結果乾隆活的命長啊,到了在位60年還沒死,既然吹過的牛就要圓啊,所以乾隆心不甘情不願的搞個禪位,把皇位禪讓給兒子永琰,自己當了太上皇!當然乾隆可是皇位禪讓了,大權沒有禪讓啊,還住在乾清宮養心殿裡面,嘉慶去別的宮主,而朝廷的大事還得乾隆抓注意!嘉慶是很鬱悶的,只有空頭的皇帝名義,權力幾乎沒有,心裡鬧心是很正常的!嘉慶有沒有除掉乾隆,真正做皇帝的野心呢?嘉慶不敢有那個想法啊,就算有他也不能去做,因為做不了呢!本來乾隆選嘉慶當皇帝,那是因為嘉慶低調聽話,能力相對平庸,在嘉慶當這三年皇帝中,對乾隆是唯唯諾諾,沒有絲毫的不尊敬,表現出一副大孝子的樣子!

    當然嘉慶在演戲,他只能表現出一副孝心沒野心的樣子,他知道他的皇位是乾隆給的,能給你的也能收回來,一旦嘉慶表現出一點違逆乾隆的意思,乾隆就有廢掉嘉慶的意思,本來就是讓你做木頭,你還敢有想法,不想做皇帝了嗎?加上旁邊煽風點火早就對嘉慶有意見的和珅,嘉慶的皇帝之位岌岌可危呢,所以嘉慶怎麼可能去弒父呢,何況嘉慶有想法也實現不了,你是下毒幹掉乾隆還是發動兵變幹掉乾隆呢?兩樣都做不了,乾隆人退了,心腹還在呢,皇宮裡都是乾隆信任的太監和宮女,很難下毒,吃飯之前都是要太監先吃試毒,除非嘉慶自己下毒給乾隆,可這讓膽小的嘉慶敢幹嗎,容易被發現,再說乾隆也會小心,一旦下毒了,嘉慶就別想活了!至於發動兵變就更不可能了,兵權和大權都在乾隆手裡,怎麼發動兵變呢!

    所以嘉慶採取了最聰明的辦法,安安分分的當孫子,耐心等待乾隆老死不就順利大權在握了嘛,何必冒險弒君弒父,擔上罵名和生命的危險呢!反正幾十年都等了,還差這幾年嗎,乾隆真的很老了,85歲了,能有幾年好活啊,等等吧,不差這幾年功夫。所以在這三年的傀儡皇帝生涯中,嘉慶那是乖乖孩子,聽話的很,乾隆說什麼是什麼,乾隆很滿意,和珅也找不到機會扳倒嘉慶!終於89歲的乾隆完蛋了,嘉慶馬上幹掉了和珅,所有的權力歸到嘉慶手裡,抄了和珅的家,大大賺了一筆,權力財富雙收,嘉慶乾的漂亮!

  • 14 # 靈石蘊

    主要因為和珅

    康熙怎麼死的,雍正怎麼上位,雖然自家人多有美化,可乾隆心裡面那是一清二楚

    負責爺爺安全深受爺爺信任的的步兵統領隆科多暗地裡竟然和自己老爹甥舅相稱,自以為的安全,自以為的一切盡在掌控中,卻不知道身家性命其實掌握在兒子手裡,還有心思去考察太子人選……

    對於爺爺康熙結局,乾隆是心有慼慼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可笑的是自己還不知道,等到知道時,忠心自己的都被調走,周邊盡是老爹人馬,命令已經傳不出下榻的寄暢園了。估計乾隆很早就尋思,自己會不會是第二個康熙,自己的兒子會不會跟自己老爹一樣?

    皇家骯髒,前車之鑑,乾隆對自己性命可是在意的很

    首先,為了給兒子們一個盼頭,他很久就開始秘密立儲

    所謂秘密立儲,就是立儲的事大家都知道,但名字是秘密。從老二永璉,到老七永琮,再到老十五顒琰,死一個就立一個,名字就在正大光明匾後面,誰都有可能,沒什麼可爭的,這一下子就大大降低了犯上可能

    至於成長起來的儲君不那麼盡人意,怎麼辦?大不了換個名字藏扁後唄,多大的事呀,反正匾後面的名字除了自己沒人知道

    其次,活的夠大時,對外宣傳在位時間不超過爺爺,到時候即便沒死也要禪位

    這一舉措,讓儲君們更有盼頭了,本來有心思的,也放下心思,一心一意討乾隆歡心。儲君們和普通人也沒啥兩樣,缺的都是沒時限的耐心,現在有倒計時了,誰還沒那耐心呢?

    其實有秘密立儲在那,乾隆兒子們除了討乾隆歡心,期待匾後面的名字是自己外,也沒別的作為了

    第三,這點最重要,涉及回答題主問題

    時候到了,乾隆也按約定禪位,但是,就如自己父親雍正做的那樣,乾隆自己也做了。當年負責康熙安全的是隆科多,聽雍正的,現在負責嘉慶安全的是和珅,聽我的

    1796年,也就是嘉慶登基那一年,和珅被調為領侍衛內大臣,鑲黃旗滿洲都統

    也許是嘉慶故意的,也許是和珅故意的,反正嘉慶和珅互相不對付,對乾隆來說,即便嘉慶和和珅是一起演戲騙自己,但自個兒讓和珅做“二皇帝”,他們二人還能友誼長存麼?至於和珅害自己怎麼辦?他腦子進水也不敢這麼幹!

    1899年,自己終於老死,和珅也沒作用了,留個全屍吧,也算君臣一場……

    乾隆,老奸巨猾

  • 15 # 電視劇裡看歷史

    乾隆之所以很淡定,原因在於他做到了,權利在手,天下我有

    乾隆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君王之一,因為長壽,所以他的執政時間也很長,從25歲登基開始做了60年的皇帝,1795年開始又做了三年四個月的太上皇。而且和李淵之類不同,乾隆的太上皇寶座可是實打實的有權利,這也是乾隆為何不懼新帝嘉慶的原因

    嘉慶三年之前,嘉慶帝雖然養心殿住著龍袍穿著,但是權利嘛,基本還都是在乾隆手裡。

    史料記載,乾隆退位之後仍手握大權,只將一些祭祀,禮儀之類的活動交給嘉慶。任何的文武大臣覲見陛下都需要向他請示。說白了,乾隆帝是退而不休,牢牢的把握著皇權,而嘉慶則是一個傀儡。主人會害怕自己的傀儡嗎?

  • 16 # 茹叔敬

    其實,乾隆是早已有所提防的。在禪讓嘉慶帝的時候要向全國人民都知道三個條件:其一,嘉慶帝實習皇帝,其二:自己大權在握,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我辦。各級官員必須如從前遵崇朕的指懿辦事,不可輕視朕,否則太上皇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其三:朕禪讓嘉慶帝要有個分工,重要軍國大事由朕處理。嘉慶帝處理:尋常事件。要明確一個原則,只要太上皇一息尚存,嘉慶帝就不可以對權力有任何染指!要鄰國也要知道。一句話: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我辦!嘉慶帝最有膽量也不敢謀害太上皇哦。嘉慶帝登上皇帝寶座沒幾天就苦不堪言,每天早早起床,早到什麼時候呢?凌晨?不,應該說是半夜兩點多鐘。有很多人都不信!因為太上皇三點多就起床了,當時中國是個農業社會,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得早,自然起得也早。當然,兩三點起床是實有點過早,但太上皇一大把年紀,當然睡不的那麼長時間,所以太上皇三點多就醒了。他這一醒,嘉慶帝立即就要前去請安,然後待奉左右。比如伺候太上皇處理軍國政事,聽太上皇嘮嘮叼叼,這叫:訓諭,嘉慶帝正在:實習皇帝期,不管實習皇帝聽不聽懂,一律連稱:是,是,是。要是太上皇召見大臣,出席典禮,嘉慶帝就緊跟在太上皇身邊。這叫做:待座太上皇。太上皇喜嘉慶帝則亦喜,笑則亦要笑。總之,在公開場合,太上皇和嘉慶帝兩人就像說相聲似的,一個逗哏兒,一個捧哏兒,配合得很到位哦。嘉慶帝兩頓飯也要在太上皇那裡吃,當著太上皇的面,怎麼敢放開肚皮大量吃呢,太上皇快九十歲的人了,新陳代謝處於維持狀態,沒有什麼食慾,三兩下子就吃完了,嘉慶帝也得趕緊吃完。而且,嘉慶帝好喝酒,酒量不少,太上皇酒量一般,以前聽從御醫勸告,早就不喝酒了,嘉慶帝當著爸爸的面怎敢擺譜,只好忍著。不是說嘉慶帝每天:實習,實習完了回到自己的寢室,分咐御膳房做一頓可口的飯菜是一句話的事兒嗎?其實,嘉慶帝連這個膽量都不敢,也就是說沒有這個膽量。為什麼?他知道自己身邊遍佈太上皇的耳目,一旦彙報上去又解釋不清了。結果做成嘉慶帝每天睡眠不足,半飢半飽,晚上回到自己的寢室,倒頭就睡。按說太上皇快九十歲衰邁,這不正是嘉慶帝掌權的好時機嗎?其實不然。太上皇雖然衰邁,但並不糊塗,就算太上皇打個盹兒,身邊還有一條看家的惡狗!誰敢動他主子的權力,這條惡狗肯定狂吠,喚醒主人。太上皇衰邁,和珅掌權。嘉慶帝對此心知肚明,而且,自己雖然當上了皇帝,但太上皇對自己的考察並沒結束,一旦太上皇對他不滿,不但皇帝做不成,連生命安全都保證不了,所以,嘉慶帝一心哄太上皇高興,其他的事連想也不敢想。他清醒地認識到:哪天太上皇嚥下最後一口氣,那天才是他的出頭之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名下有財產就不要欠債,名下沒財產就放心的借貸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