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道說故事

    首先明確得一點是《西遊記》是一本神魔至怪類的小說。基於這一點,雖然在書中明確三教中有儒家,但是儒家同樣也忌諱“怪力亂神”。

    個人的愚見是,如果在書中過多的講述儒家,一來與書的主旨不符,二來若將孔聖人是仙神化,按照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恐怕咱們現在是看不到《西遊記》這本書的。因為這樣的做法在儒家看來,是對孔聖人的大不敬。

    以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2 # 使用者50908611708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經典的神魔小說,關於其中三教:儒釋道,說並沒有體現孔聖的地位,這樣理解不對的,儒家的思想早就融入了平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不需要再來誇大形容描述

  • 3 # 中醫生命科學

    西遊記描述的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生死魔難,而後成就大圓滿!這是佛道文化的精髓,而儒家文化則是修身齊家平天下,與修煉大圓滿,超越生死關係不大,故此孔聖的地位沒有體現!

  • 4 # 磁州大可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它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透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西遊世界裡,雖有儒釋道"三教"之說,但卻沒有體現孔聖人的地位,原因有二:

    一是"儒教"沒有適合《西遊記》的創作素材。《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神魔小說,其中塑造的角色,上至玉皇、佛祖、天王、菩薩,下至天神、地仙、羅漢、妖怪,個個法器在手,武藝高強,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徹地通天,法術無邊!而所謂"儒教",本稱儒學、儒家,它只是一個學術派別。“儒”這個字,原本是古代對學者的尊稱,它的字義是“優”及“和”的意思,說他們的思想學問,能夠安定社會,說服別人。所以它只能稱為“儒家”。而"教"則指宗教,但凡稱之為"教“的,都有一個客觀上並不存在、而完全是人們主觀臆造的,即超自然的"神明",其特質是要完全地改變人們現實的生活方式,追求“彼岸“的解脫。而儒家卻沒有人為塑造並崇拜的“神明",注重現世現實,強調內在修為,並以此去適應社會,它只是一套邏輯演繹的體系,是典型的"此岸"哲學。總的來說,儒家只是一門在"成教化"上與宗教有相似之處的學術派別,本質上其實算不上"教"。因此,在儒家這裡也根本找不到創作神魔小說可資藉助的角色"原型",作為儒家“鼻祖"、正人君子的孔聖人自然也難入西遊創作者的"法眼"。

    二是儒家強調維護的的"禮樂"宗法正是《西遊記》批判鞭笞的主題。儒家學說本來只是一門學問,只是從漢武帝利用政治權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倡導的"禮樂“成為統治者的"宗法",作為儒學集大成者的孔子也被尊為“聖人",這才有了宗教的"意味"。

    然而,經過魏晉、南北朝持續幾百年的戰亂、殺伐,大漢朝建立的"宗法“秩序破壞怠盡,儒家學說"斯文“掃地,風光不再,隋唐時已淪落為與道、釋兩家"並稱"的境地。直至宋明完成了所謂的儒、釋、道"三教合流",實質上是三家為擴大和提高自身的影響和地位,彼此在思想上的相互借鑑、融通。但此時道、釋兩家多為民眾信仰,而儒家學說仍是封建王朝維護思想文化統治的"宗法"。

    《西遊記》書成明晚期,其作者吳承恩,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長興縣丞。當時朝廷黑暗、外戚專政、殘害忠良,倭寇侵擾,官匪模行,暗無天日。吳承恩也因吏治腐敗、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

    吳承恩就是在此背景下寫成《西遊記》的。書中描寫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在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多是天之神佛的親戚、僕人或著寵物、坐驥,如太上老君的黃牛和童子;如來的舅舅金翅大鵬雕;觀音菩薩的金魚,等等。他們下界為虎作倀,禍害百姓,作惡多端,然即便最後被擒,亦不準處死,往往是毫髮無損,帶回天庭,照樣過神仙般的日子。可見,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就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他透過塑造孫悟空這個正義的"化身",演繹大鬧天宮、降魔捉妖的故事,其抨擊的正是當時表面滿口仁義道德、實則上下勾結、殘害百姓的貪官汙吏,鞭笞的還是統治者虛偽的封建"禮樂"制度。顯然,作為封建宗法制度核心的孔子學說,一定程度上也是《西遊記》批判的物件,因而作為儒學創立者的孔聖人在西遊中根本不可能再有其所什麼"地位"。

  • 5 # 逢春186177958

    小說自有主題,不可面面俱到,平均使力,提到儒教,讀者便自知孔子的功勞。作者怎會枉費筆墨去寫些沖淡主題的東西呢?

  • 6 # 張加林11

    親們:這是個引人入聖又令人神往,巧妙高深的題問!前題已明確肯定《西遊記》的神話故事,是《儒·釋·道》化身的文藝小說著作.後題是畫龍點睛明知故問,怎麼沒體現孔聖的地位?實在是高!儒雖第一精髓,但擬二釋三道,反之第一為道,釋為其二.全書以釋為教化,實以儒道為質義!也充分體現作者精通三學熟諳世俗,遵循孔子的:"有教無類""見賢思齊""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之教!至於儒學的仁義禮智信,子不語怪力亂神,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道學的"無為無不為.擒妖魔祛鬼怪除暴安良"釋教的"苦海無邊,勸人為善,救苦救難,因前生修今身求後世,普渡眾生!"等等的說教,就不必贅述了!總而言之,《西遊記》特別是問世的電視劇版本,更是世界老少皆宜,寓教於樂的好作品!

  • 7 # 綠葉小杏

    佛教和道教都是宗教,既然是宗教,人們就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建立起一整套神仙體系。而儒家是一門學問,不是宗教 ,創始人孔子是普通的凡人,是“萬代師表”,不能讓他去“騰雲駕霧”,“施功弄法”,他的優勢在於學術思想 ,人們無法將其神化,那樣就是對祖師不敬。說到這裡,有人肯定會問,那老聃咋被神話了?又是“套圈”有是“煉丹”什麼的,其實老聃創立的學說是道家,道家與道教的性質不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道家僅僅是一種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個宗教團體,兩者在文化形態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老聃是道家宗師,他既沒有“金剛圈”,也沒有“煉丹爐”。

    《西遊記》是“大神”們競技的舞臺,肉體凡胎的孔子自然吃不上什麼勁。作者吳承恩參加科舉屢遭挫折 ,仕途不利,嚐盡了人世間的世態炎涼,深刻意識到封建禮教的虛偽。小說裡發生的種種“醜聞”就是現實世界的對映。孫悟空得到菩提祖師真傳,手拿定海神針,身懷七十二變,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本領高強。可這麼高的本領,玉帝不是讓他去養馬,就是去看桃。始終不予重用。他能把天庭攪得天翻地覆,卻往往奈何不了幾個妖精。因為這些妖精都有強大的背景,連如來的“舅舅”都出來搗亂,取經書時老和尚還藉機謀私 ,你說這是什麼世界?不是打夫子的臉嗎?

    所以,作者借孫悟空這個形象,試圖在夢境裡砸爛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幻想中挑戰舊的統治秩序,發洩自己的不滿,獲得心靈的慰藉。但幻想終歸是幻想,他又有著深深的無奈。儒家的教義沒毛病,但被統治階級褻瀆,曲解。為他們的統治服務。遇到人民反抗時,他們會竭力宣揚“倫理綱常”,但需要他們體恤百姓時,就會換上一副醜惡的面孔,撕下偽善的面紗。

    當然,不可否認,後世的儒學有積極的一面,如宣揚孝道,提倡仁愛,但也有摧殘人性的一面,如壓迫婦女,限制自由戀愛,宣揚對封建皇帝的愚忠等,這些跟孔子創立儒家時的宗旨嚴重不符,因為他是提倡“人人向善”,“君賢臣忠”的,沒想去讓誰欺負誰。但在權利面前,有些帝王就一腳踢開了儒學,撿起了“法家”,有利則用之,無利則棄之。假如孔聖看到他的學說被“貫徹”成這個樣子,不知會有何感想。你看玉帝出來巡遊時,看到一家人無意弄倒了供奉自己的供桌,就三年不給鳳仙郡下雨,渴死黎民無數,他的“仁義道德”在哪裡?三界之尊尚且如此,更別提他的那些臣子了。他們紛紛縱容畜生下界作亂,殘害百姓,自己就在天宮裡陪著玉帝欣賞歌舞,推杯換盞,醉生夢死。

  • 8 # 八風吹一一老獸

    《西遊記》成書之前,其民間傳說是已經很久了,華人歷經戰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因此宗教在華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據了非常大的比重,而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衣食一直是中國老百姓為之努力又難以解決的問題,孔孟之道,主要講的是人和人的關係,強調的是秩序,看中的是倫理潛規則,佛教與道教,則與此不同,佛教契合了人間皆苦的深刻體驗,道教則描繪了吃風喝煙的修身理想,可以說老百姓在痛苦中佛教和道教給予了很大的精神慰藉,儒家則更多的為統治階級所欣賞,用來維持秩序更理想些。

    所以可以明顯能看出來,由民間一代代傳說形成了西遊記,有道教和佛教的影響要明顯的比儒家強烈的多。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西遊記是佛教和道家之爭的結果,是由道教中人寫來歪曲佛教觀念的,姑妄聽之吧。

  • 9 # 三言看西遊

    西遊記是從師徒取經的角度上書寫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大多數都是道家和佛家的人物和故事。在人間,還是孔聖人之說佔有支配地位。在西遊記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可以看出佛教在地上只是孔聖學說的一個挑戰者,而且有很多人質疑佛教的宗旨,以至於唐太宗之後有了法律規定,如果大家都信仰佛教,怎會有這樣的法令?

    自此時出了法律:但有毀僧謗佛者,斷其臂。

    唐僧一行人在車遲國,在消滅了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三個妖怪之後,和國王說道,

    望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這裡就很明顯了孔聖人之說的作用就是為了養育人才,這也是一個國家最需要的,佛教和道教對於國家而言只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而儒家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 10 # 道法自然ID

    西遊記雖然說是儒釋道三教,但他主題取經路上跟妖魔鬼怪的鬥爭,是唐僧所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難,突出的是取經的艱難和經不輕易傳播。主要講的是佛道之間的矛盾,神仙妖魔的爭鬥,天庭的問題。儒教孔聖人是凡間之人,毫無法力,儒教之管理的是人間之事,不張顯孔聖人也就是自然的,沒什麼奇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歌頌春天的詩句有哪些推薦呢?歡迎回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