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錢就吃腰子

    所謂“寫碑”或“寫帖”,其實來自中國書法史上的兩種藝術主張,即“碑學”和“帖學”。簡單點講,“碑學”與“帖學”的藝術主張大致是“對立”的。碑學在清代興起,主在原因,是由於刻帖越來越走樣,所以碑學倡導者認為,與其去學這種多次翻刻的帖學內容,還不如直接去學唐代以前的碑刻內容。碑學本身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就專指北魏碑刻,廣義則把漢隸、大篆、小篆等等也包括了進去。而帖學呢,由通常指由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系統演變下來的書法藝術體系。當然,這也只是大致所指。其實每人寫文章,具體碑學、帖學所指範圍,也都不盡相同。大體說起來,碑學強調“雄強”、“豪氣”等等。帖學則更注重“飄逸”、“秀美”、“書卷氣”等等。再簡單點分類,碑學所書內容,多為不相連線的單字。而帖學,則有大量行草內容。還是上面所說的,這也只是大致所強調的不同,所以在“寫碑”或“寫帖”問題上,在初期階段,你可以根據自己興趣來,覺得自己更喜歡哪種(碑學/帖學)藝術風格,就多往哪方面靠一靠。但有了一定基礎後,一定要來點“反興趣”。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不擅長的東西,就更要去多臨習。原因很簡單:你擅長的東西,你今後只會越來越加強,所以就要在不擅長的東西上面多下些功夫。今天就到這兒,再見。

  • 2 # 老呂說文史

    個人來說比較喜歡“帖學”究其原因是字帖儲存的相對完善一些,且可識別度比較高,尤其是行書和草書,因此更能夠從古人的字裡行間領會行筆的路線和作者當時的心境。

    而“碑學”有兩個問題

    一、因為年代久遠,很多碑帖上的字已經模糊不清了,不適合臨摹。

    二、因為碑學是在書家本人寫完以後再由石匠篆刻到石碑上去的,所以早已少了原作者的那份感覺,很多人說學魏碑可以增加字的厚重感,事實上在碑學上所謂的厚重感是因為在篆刻的時候因為石頭的材質而產生的一種變化。

    如果喜歡可以關注 老呂說文化歷史 我們一起交流!

  • 3 # 王欣歌

    入門建議先學碑刻,能讓自己更大膽一些,然後在學習墨跡,能讓自己寫的作品細緻一些…最終結合起來,民國時期,以及現代很多書家都是融匯了碑帖,如“趙之謙、吳昌碩、林散之、沙孟海”…等。

  • 4 # 花世間

    關於碑學和帖學,自古以來就有爭論,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碑學什麼是帖學。

    第一,關於碑學的界定,歷來有多種說法。一說專指北碑,康有為《廣藝舟雙楫》雲:『迄於鹹、同,碑學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言北碑、寫魏體,蓋俗尚成矣。』所謂碑學,一是屬於金石學範疇,是研究金石碑版的歷史、功能、形制、真偽的學問;一是以研究碑刻(特別是北碑)為主要師法物件的書法藝術流派的學問,這一流派稱為『碑派』。需要強調的是,碑學是清代的產物,也可特定地稱之為清代碑學。

    第二,所謂帖學,是清代碑學誕生後相對於碑派提出的概念,一是研究法帖源流、版本優劣和書跡真偽的一門學問;一是以研究魏晉名家(特別是『二王』)手札及其以後法帖為主要師法物件的書法藝術流派的學問,這一流派稱為『帖派』。

    自清初碑學興起至今已三百多年,碑帖之爭從未間斷。一代代書法家們在“碑”與“帖”的比較、爭訴中對書法傳統進行著不同側面的考量與探詢。事實是,有人臨習碑帖找到古意,有人在名帖中學得神采,南帖也好,背碑也罷,勤學、學對就好,就怕不沾碑帖,自我獨創(大有人在)。

  • 5 # 慕容長樂

    本人更喜歡帖學。因為他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毛筆所特有的美感,線條的質感、律動都能在紙面上表達出來,也能表現出書寫者當時的書寫順序,能容易觀察到書寫者手中毛筆的執行軌跡,更甚者能夠表達出書寫者當時的情緒變化。而這些碑刻很難實現,但不能全盤否定碑學,由於石刻自身的特點,更容易長時間儲存,因此,歷史上遺存的碑刻遠比字帖的數量多。我們可以兩者結合起來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長避短,這樣對自己的書法學習會有更大的幫助。

  • 6 # 思一堂主人

    碑學與帖學乃中國書法的兩座高峰,關於“帖學”和“碑學”,康有為於《廣藝舟雙楫》中第一個明確提出來。“帖學”主要是指以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為代表以及屬於其書法體系之下之晉、唐、宋等時代書法名家書法作品及理論為主要指導進行書法創作,其表現為以書卷氣為創作樣貌呈現;“碑學”則是指以兩漢六朝碑板石刻及書風為指導之書法創作,它表現為以金石之氣為創作樣貌呈現。兩者均為書法風格表現形式,沒有高低之分,只是根據各人審美愛好而定。本人學書初學帖系書風,稍後涉兩漢六朝碑板,力求以帖系書風增其內蘊,以碑系書風立其骨,倏忽已三十餘載,尚未達理想目標,今後尚須努力矣。

  • 7 # 邁克爾趙趕驢

    雖然我主要是貼學,但我其實碑帖都喜歡。並且也練碑。只要是富含情感的事物,我都喜歡。書法,繪畫,音樂,美女,美酒,美食,美景,美文,我都喜歡。

  • 8 # 使用者芳原

    我不太懂這個,個人認為“碑學”和“貼學”同時中國書法界的兩大巔峰,各有優勢,不分伯仲。且每個人的欣賞水準也各有千秋,很難界定喜歡誰不喜歡誰,只是個見。望勿噴。

  • 9 # 小蠹魚說日本

    碑學和帖學作為學術研究的區分而言是有意義的。是代表了書法史上兩種不同的書寫群體。帖學書家主要是以鍾繇二王顏真卿蘇軾文徵明等傳統文人精英為創作主體,代表著雅文化的一面

    碑學,是指大多存在於北方的一些民間書法家低層文人所創作的作品,代表著俗文化的一面。

    但是南宋以來隨著傳統文人書法的碑帖翻刻失真,不足取法等諸問題的出現。

    在清中期就出現了一大批的文人書法家開始取法一些剛出土的北魏時期的墓誌銘。這些墓誌銘的筆法多變,結構多型,和傳統文人書法家所追求的中正端莊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

    興起伊始便遭到了以正統自居的文人士大夫的抵制,約莫過了一百餘年,經過劉墉,何紹基,康有為,趙之謙,楊守敬等儒林大佬的不斷推廣,才在當今書壇佔據了半壁江山,與帖學分庭抗禮。

    現在書壇對待帖學的態度有如下三種:一厚此薄彼,即始終認為二王唐楷一脈,才是書法正鵠,那些出土鄉野的民間書人的墓誌銘不足師法;二是從二王唐楷入手,基礎打牢之後便開始有選擇的從碑學裡提取有用的東西,以求書法的多變,境界的提升,這一派是當今書壇的主流。很多學院派書家,上承文人書法一脈,下開碑學書法新風。三是始終以碑學為陣地,認為當今書法就應該以碑學為主體,其他書法皆不足觀。碑學的興盛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這二十年間學習書法者,言必稱碑,是那時的顯學。

    而如今的話碑學和帖學是書法藝術的兩座高峰,誰也離不開誰。再說固步自封的藝術是不會長遠的。至於初學書法應該先學哪個,我認為哪個都可以,每一種碑帖都有自己的面目,而我們學書法的目的,則是要成就自己的面目。如何成就自己的面目,那就應該按照自己喜歡的楷書碑貼著手聯絡。

    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要有老師的指點才行,找到了好的師傅他可以把你看不到的東西交給你,手上的技法也傳授給你。

    歸根結底還是要破除書法當中的迷信部分,科學的練習書法即可。

  • 10 # 一笑貫長天

    我不喜歡碑學,但是絕不是排斥所有的碑學。

    我排斥的碑學是自清朝以來的那種碑學,而且,揹著碑學的所有人物都不喜歡。趙之謙,何紹基,康有為,感覺上沒有一個是書法功底深厚的人物,尤其是康有為,一個騙子而已,不僅僅是人品低劣,在書法上更是欺名盜世。

    我不反對引碑入帖,可是,你一定需要帖學功底深厚了才能引碑入帖啊?沒有帖學的深厚功底,你的帖也好,碑也罷,都是沒有根基的虛妄。

    我不排斥碑是魏碑的碑,是沒有經過汙染的魏碑!魏碑也不是不能融合,功底夠厚,你才有資格去融合!

  • 11 # 縱橫書法

    書法分帖學和碑學是歷史條件下形成的。

    本質上來說,帖學和碑學是沒有區別的。

    這個沒有區別是指從書法的構成形式來說沒有區別。

    這幾個構成形式就是書法筆法、漢字結構、空間章法以及審美情感。從這幾個構成形式的原理來說,碑學和帖學都在同一框架原理之下。

    自漢末魏晉開始,蔡邕、鍾繇、王羲之起,書法就形成了向前人優秀的書法家取法的傳統,逐漸傳承至清朝,形成了相對比較完善系統的帖學。

    先秦兩漢以及北魏時期,書法的主要載體是碑或類似於碑的刻鑄類文字,然後是到了清朝的中晚期,碑學興起。但是碑學的興起都是在既有帖學的基礎上發生的。清朝寫碑的那些書家,他們的底子其實都在帖學,他們都是以碑化帖,也可以說是碑帖融合。但是根在帖學那裡。

    碑和帖沒有根本的區別,書法藝術的高低也不應以師法碑或師法帖來論高低。而是以書法作品的神韻、格調來論高低。

    只要是好的書法作品,無論是帖學還是碑學,個人都很喜歡。

  • 12 # 幗英隨筆

    學書法,不要老想成名成家。有人肯定反駁,不想當將軍的不是好士兵。中國文字,靈活多變,有正有反,若停留於口舌之爭,只能是不歡而散。我們不坊當作治病健身來研究。

    碑學的工具是刀鑿而成,感覺強硬,大氣。若你一見鍾情,則接近你的性格愛好,堅持練下去,對健康有益。反之,你一看帖學,就討厭,你就遠離她。因為各人的性格取向如羅卜青菜各有所愛,免強的婚姻沒有幸福。

    敬請各位學業有成。

  • 13 # 子沁她爸

    帖學。

    原因有二:

    其一,碑學,固然儲存了最原始的文字外形,但碑刻和書法,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其二,帖學,大多對拓本進行了修正和儲存,好的帖本,甚至加入了後人對書法的一些理解。

    因此,個人覺得,學習書法,或者欣賞書法過程中,帖本更重要,也更有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人分開久了,感情就會慢慢變淡了,彼此就會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