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老師談孩子教育

    原因主要有二:一是——

    中國傳統就有“父不教子”的說法。指的是父親容易溺愛孩子,對孩子難以做到嚴加管教,不像私塾先生那樣,只要學生搗亂調皮,或者沒完成作業,便戒尺侍候。而且孩子在父親面前,也不像在私塾先生面前那樣因為懼怕,而認真學習,聽話乖順,不敢搗蛋。

    這裡,孩子在父母親教書的學校裡讀書,便有一種優越感,不認真學習;其他老師也看在他父母親面子上,網開一面,不好好管教。於是孩子缺乏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可能學不好,甚至學壞。

    於是,老師只好給自己的孩子選擇其他學校,讓孩子去唸書。孩子自己沒有了優越感,老師也一視同仁地對待,反而有利於孩子學習,有利於孩子成長、成才。

    二是——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老師最知道自己所在的學校到底怎麼樣,虛實如何。於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好,能夠成才,老師寧願花錢,把孩子送到別的好學校去唸書,也不願不花錢在自己所在的學校唸書。

    作為家長,老師這樣做是對的。畢竟學好功課,考個好高中、好大學是關係到孩子一輩子的大事,不能因為省幾個蠅頭小利學雜費,而耽誤孩子一輩子的前程。

  • 2 # 全腦開發程老師

    這個現象其實很普遍,尤其對於非重點中學的老師,更是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就職的學校讀書,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瞭解學校的底細

    很多家長對於學校的選擇是比較盲目的,往往只將目標學校的升學率,或者往屆學生的意見作為主要參考。但實際上好的學校並非只有升學率、學生意見這樣簡單的衡量標準。

    1、每一屆的考試成績,和最初的生源質量有很大關係

    究竟是好學生成就了好老師?還是好老師成就了好學生?這就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命題一樣令人糾結。但大機率現象是好的生源質量佔據了60%的重要性。

    試想下,如果生源質量不高,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學效果不如意是大機率事件(畢竟有些孩子後期開竅,成績突飛猛進也是有可能的)。

    2、學校整體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關係

    除了生源水平、教師的教學水平之外,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也和最後的結果息息相關。

    負責任、管理水平高的學校領導能夠充分激發學校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在教學或者教研方面下大功夫,教學效果自然就會有很大進步。

    如果學校的校長是那名被21名教師聯名舉報的西安高新區某小學校長,既不懂管理,又貪汙腐化,教師們又怎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學工作。

    二、給班級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自家人知自家事,並不是很多老師的孩子學習成績都比較好,部分老師的孩子成績並不如意。身為老師,自家孩子如果成績不好的話,不願意讓同事知道,淪為笑柄。

    同樣,作為一名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如果自己班上有同事的孩子,在管理方面會有很多的困難之處:

    管得嚴了,生怕同事誤會;管得鬆了,害怕其他學生有意見。

    加之我們本來就是一個比較注重人情的社會,大多數老師既不願意麻煩別人,也不願意給自己帶來麻煩。除非是關係很鐵的關係,否則大多數老師是不願意自己班上有同事孩子。

    三、結束語

    自家人知自家事,一方面對自己就職的學校比較瞭解,另一方面對自己孩子比較瞭解,是促成大多數老師不願意孩子在自己任教的學校就讀的主要原因。

  • 3 # 燕南趙北春來時

    環境決定的。自己孩子在本校,所有學生都認識,批評教育學生正常,個別學生把恨藏在心裡,畢業後報復心難免。這事發生多次。

  • 4 # 我是上海秋天

    這要看教師自己在什麼等級的學校,如果是名校或者省市級重點學校~那教師毫無疑問要讓自己孩子進自己的學校~如果自己是在普通學生~他清楚這學校的質量好壞~不讓自己孩子進來很正常~誰都為自己的孩子前途考慮~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說說的……教師一輩子要教幾千學生了……自己學生能和自己孩子比嘛

  • 5 # 朱燕芳452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了,我女兒初中時班上有老師孩子,而且親自帶班教自己孩子,他的孩子學習和我女兒不相上下,可能考慮到縣城教學質量好轉走了,還有個老師也一樣他孩子他帶的時候學習特別好,轉到別的學校學習下滑的特別厲害,自己帶孩子出現什麼問題能及時發現,另外孩子離開家長自控力太差,和教學質量好壞沒關係,都認為到了好學校相反孩子成績和以前沒法比,導致大學都沒考上連續補習,如果自己親自帶我覺得不一定會是這個結局,我女兒的同學也一樣,轉學以後成績大不如以前,我女兒現在高中的班級,老師孩子都親自帶,相反人家一直名列前茅,我女兒每次都告訴我我們數學老師的兒子厲害得很,學習好,唱歌也好,所以老師帶不帶自己孩子都在於孩子是否適應環境是否自己努力。

  • 6 # 老友151704676

    學生學習成績的好於不好,在於在名校和普通學校嗎?不一定,為什麼?學生的學習,首先的看學生的學習性趣,如果學習興趣高的,不管在什麼學校,學習成績都會很好的,如果學生沒有什麼學習興趣,就是在名校也照樣學不好。從事實來看,每年在普通學校考的成績突出的的學生也很多,這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又加之學生自己的努力,語文在於大量的閱讀,堅持常年的寫作。數理化在於不斷的學習探討,有的學生幾乎做遍了各種試卷,從中悟出了規律,從而達到了精通的境界。最後我說,學生不在於什麼名校,而是在於自己的學習興趣,更在於自己長年累月的堅持和努力

  • 7 # 黔江東哥

    不請自來,我也來說說

    教師的孩子在不在自己任教的學校讀書,我認為與學校的級別,學生的學習階段,學生成績等都有關係。

    一、如果是在鄉鎮任教的老師,孩子的小學一般都是在本校就讀,這樣便於自己教育孩子,可以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學習上也可以進行輔導。小學階段成績好,初中就不會在鄉鎮中學了,會想辦法送到城區更好的學校學習。

    二、城區學校的老師,老師的孩子基本在任教學校就讀,甚至還在自己任教的班。我校一個老師的孩子就是在他自己班讀到小學畢業,我女兒現在初三,她班主任的孩子就在一班。

    三、就我身邊看到的這些來看,有失敗的,有成功的,我覺得關鍵不是在不在爸媽所在的學校學習,而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

  • 8 # 寒石冷月

    很多中學老師都不讓孩子在自己工作學校讀書,這不是一個絕對的命題,而一定是相對的。因為老師也同時是家長,既然是家長就有共性,時下絕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孩子進重點校就讀,而老師家長脫不了俗。

    假如一位中學老師在重點中學任教,會讓自己的孩子去教學和管理質量一般的學校去就讀嗎?除非這個孩子學業能力很差,沒辦法考進重點學校。說到這裡,就要看目前各學校的錄取條件了,小升初時就會有區域性選擇公辦學校,除非去民辦中學,或可有很大的自由度。但是不管怎麼說,中學教師子女是否進自己所在學校就讀,要看教師家長自己的選擇,還是那句話,好的中學當然要進。

    如果從有利於孩子中學階段學業發展來看,一般情況下老師家長不會讓子女進自己所在中學,這是為了避免空間距離過小,對孩子干涉太多,照顧太多,而導致孩子反感,不利於老師和子女建立較好的親情信任關係。當然,這也是針對特別理性的教師家長而言,這樣的教師本身並不多,反而是以優先選擇重點校為第一齣發點。

    再從一個普遍的規律來看,很多教師當老師可能很優秀,但是當家長卻不一定優秀,如果是一位不稱職的父親或母親,反而和孩子之間關係一般。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在選擇中學時,有時孩子都不願意選擇父母教學的學校。哪些說來,對於題主所提的問題,倒是有了很好的佐證。但這也不能代表全部,也只是部分孩子的選擇。

  • 9 # 牧遙

    不請自來!不瞞你說,這個問題我也深究過很久,因為我這裡有真實的事例。

    我們這裡有一所初中,硬體很一般很一般,一般到成績稍微好點的學生只要有的門路都不會選擇該校。但是這麼多年該校教工子女都就讀本校,所謂的實驗中學,什麼實驗班,一概不去湊熱鬧。奇怪的是,這所學校的教工子女無一另外地個個優秀,個個考上重點高中。私下裡找幾個認得的老師問原因,原來這個校長有規定,為了把這所學校打出名聲,從教工子女開始入手。校長大會小會上反覆強調:作為學校,你連本校教工子女都留不住,誰會相信你這所學校?作為教師,你連老師的子女都教不好,誰相信你水平高業務能力強?誰會相信學校的實力?因此,只要是本校教職工的子女,可以選班,而無論他選定本校哪個班就讀,那個班的科任老師必須負責把ta 送進重點高中,誰教的那一科拖後腿誰負責!

    就這樣,別人在為擇校絞盡腦汁時,這所學校的教工子女毫無猶豫地選擇本校。幾年下來,這所學校名聲漸起,生源突增。

    無獨有偶,離我家較近的那所初中情況就截然不同。這所學校是所老牌學校,歷史比較悠久,有獨特的個性,教師工作有種拼勁,比成績比家庭比孩子比收入,一個不服一個。聽說幾十年來,只有一任校長、書記的女兒,副校長、工會主席的兒子就讀過本校,有的中層領導的孩子讀那麼一個學期中途轉走。凡是就讀於本校的教工子女沒有一個考上重點高中的,甚至大多成績差得離譜基本就在初中變壞,特別的正校長的女兒,非但成績不咋的,穿著還非常前衛,成為一時的談資。

    前幾年有一教師想把孩子帶在身邊自己教,好幾個同事立馬好言相勸:千萬別帶來!前年聽說又有教師帶兒子在身邊自己教,現在這個孩子“壞”得全校皆知,轉班好幾次了。

    都是學校,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原因別人不明說,據我不成熟的推測覺得還是在“比”上出了問題。

  • 10 # 愛河北人

    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首先,喜歡幻想或許是華人的天性

    因為同事都慣了,誰的身上有什麼優缺點看得一清二楚。很多時候,你可能會把別人的缺點放大了看,而忽略了優點。等自己的孩子該上學了,或者該升學了,要到自己的學校就讀的時候,就不知道該靠誰了。寧可把孩子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以為別的學校的老師都是全優的,比自己的同事優秀。

    有的老師自己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別的學校後,遇到一個“嚴”的老師,把自己的孩子管好,一下子變得非常得優秀起來。

    這樣不切實際的想法是將孩子送到別的學校的根本原因。實際上,別的學校的老師未必就比你的同事更優秀,而且也沒有辦法將你的孩子給管住的。

    我有好幾個同事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同事,他的孩子初中是在她班裡讀的書,孩子學習挺好,就是有點懶,需要人監督上、督促上才行。升高中了,我就勸她讓孩子在本校高中上吧,進最好的班,而且能夠看住。她不聽,非要把孩子送到比本縣高中有名氣的外地的一所高中就讀,說是那兒的老師管理嚴格,讓人家去管吧。去了一年,孩子就玩野了,她看著勢頭不對,就趕緊轉了回來,在高中留了一級,今年就要高考,模擬成績挺不錯的。

    但是,這件事情並不能阻止到別的同事,另一個女同事,她的孩子比上面的這個更不聽話,也琢磨著要走,我也勸了她,後來也沒問,估計也到外面去唸了。

    九年前,一位女同事(沒辦法,現在女老師佔比太高了)孩子升初中的時候,就沒有讓他在我們學校就讀(全縣最好的初中),而是到市裡的一所名校就讀,而且是全程陪讀。她家孩子和我家孩子是同學,小學成績差不多,班裡不太拔尖,但是成績挺好的那種。我家孩子在我校讀的初中,高中在我們縣的高中讀的,最後考上了一所211大學。他家孩子初中在市裡最好的初中讀的,高中高二的時候在外面實在待不住了,轉回本縣高中來讀,已經差得不能說了,最後走了一個單招(專科)。

    其次,外來的和尚好唸經是華人的通病

    現在,不僅是老師這樣,大家都是這樣的。教育面臨著空前的信任危機,如果任其發展,中小學大面積的倒閉將不可避免。就拿我們這兒來說,比較明顯的是兩次信任危機。一次是大約在07年前後幾年,我們這兒原本是全市的優秀高中學校,因為一所民辦高中的成立,從各縣高中挖走一些所謂的“名師”,然後很多學生就不願意在本地高中上學了,即便是一些成績差的,也選擇到外面就讀,逼著縣裡的高中到處招生,卻也招不滿。大概經過了這麼六七年吧,幾所民辦高中的成績讓人大跌眼鏡,很多慕名而去的優質生源遭遇滑鐵盧,而留在本縣高中的學生雖然素質遠遠不如走的孩子們,但是高考成績卻比出去的孩子好得多。慢慢的,大部分學生不出去了,只有前100名的部分學生到市一中或者另一所名氣比較高的高中。第二次信任危機就是這幾年,升高中的學生又開始大量往出走,而且已經不限於本市內流動,全省範圍內的高中初中都來搶生源。這次,不同於第一次,僅僅是高中生,這一次,小學和初中的流失也是相當嚴重,也是全省範圍內亂跑。

    第三,最終必嘗苦果的到底是哪些人

    當地人正在加勁的唱衰身邊的學校,包括某些老師也在幫腔。微信朋友圈裡經常會看到有些人為外地學校免費做招生的宣傳。好像他們都巴不得身邊的學校儘快從自己的眼前消失。他們常常拿那些掐尖招生的學校的成績和身邊的學校進行比較,以此來否定身邊的學校。在這兩次大的信任危機的衝擊下,我們市裡好幾個縣的高中已經名存實亡,苟延殘喘了,有幾所是硬撐的,市一中也不好過,從前年開始,市一中開始從小學招六年一貫制的學生,以圖留下一些好學生。

    現在,很多農村的中小學已經瀕臨斷炊的危險,當地老百姓還是在一個勁的唱衰。實際上,校際間的差距原本沒有我們想象得大,但是隨著優質生源的流失,再加上有人在不斷的唱衰,即使你是武松,也逐漸會變成武大郎。

    當你身邊的學校都倒閉了,你的兒子,孫子,孫子的兒子,孫子的孫子,子子孫孫都只能背上行李,遠走他鄉讀書了。免費的教育,對你來說,將變成一個永遠的回憶了。

  • 11 # Lance課堂

    原因很簡單,正如耍朋友一樣,因為朦朧而美麗,因為了解而分離,很多教師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學校讀書,還有個原因可能是外地和尚好唸經。

    其實,老師的孩子在本校讀書不是一件好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礙於情面,不好教育孩子,加上自己又是老師又是家長的雙重身份,更不好教育孩子,因為孩子對家長的性格太瞭解了,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得更調皮。

    我們學校一位老師的孩子,原來在市裡一所重點高中上高一,高一下分文理科班時,他的成績在中偏上,選擇了理科。由於離家較遠,家長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就把孩子轉入我們學校,剛來的第一個學期,表現還不錯,隨著對環境和老師的熟悉,這位同學變得有點調皮,班主任也找過他的家長談話,由於同事關係,很多話還不好說,就幫孩子隱瞞了一些問題,孩子慢慢的就變壞了。而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效果很不好,正如醫生不能給自己看病一樣。

    到了高三,這位同學變得很糟糕,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孩子的家長很著急。記得有一次 ,這位同學在班上翻撲克,班主任把這事告訴了這位老師,這位老師當著班主任的面打了自己孩子一耳光,孩子扭頭就跑出了學校,到晚上11點鐘時都沒回家,這位老師報了警,他們把附近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一遍,沒有孩子下落。

    兩天後,孩子回到家,告訴父親,他不想讀書了,他要浪跡天涯,他父親氣得差點跳樓。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他回到了學校,為此一蹶不振。在高考中,他的成績離二本線都還差40多分,父親失望了,孩子走向了社會。這無疑是失敗的教育。

    所以,老師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學校讀書,是有原因的。老師能夠教育好別人家的孩子,卻對自己的孩子無能為力,這和人能夠提起300斤重的物體,卻自己不能把自己提起一樣的道理。

  • 12 # 徽鄉小居

    題主問的好,不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學校讀書是有些教師,而且是中學教師。下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小學生需要父母的照顧,在一個學校會比較方便。初中以後可以獨立了,也進入青春叛逆期。不讓孩子在自己的學校讀書可以培養性格,特別是男孩子,有利於成長,適應生活。

    2.孩子和教師在同一個學校的話,不利於孩子的學習,特別是一些比較頑皮的孩子。因為孩子與學校的其他老師比較熟悉,學校的老師對他會難以正常的管理,礙於同事的面子,有些事情很難說到位,特別是一些缺點,壞習慣等等。

    3.可能自己的學校比較差,不想讓孩子進,去別的學校會更好。建高鐵的不想坐高鐵,做油餅的不想吃油餅,醫生不給自己醫一樣,大家對自己的東西非常清楚,清楚所在的缺點和風險。而我們對不是經常接觸的抱有好感,很容易羨慕別人,不清楚對方的缺點,這樣就會讓孩子去別的學校讀書。

    但是我看到更多的是孩子和教師在同一個學校讀書,效果也是非常好。

    1.我上的是我們縣重點高中,和我同屆的一個學生的爸爸就是我們班的英語老師,他經常驕傲的提起自己兒子。這個學生確實厲害,基本上考試全校前3名,學的是文科,高考沒有發揮好,他爸讓他填報華人民大學,可是他依然填了北京大學,結果錄取了,非常開心。這是我看到非常正面的例子。

    2.我還了解到一個更加激動人心的例子。我們縣二中,一所普通高中,能考取本科的很少。可是有個學生的父母不讓孩子上重點高中,讓孩子上縣二中,因為父母是這所高中的老師,這樣父母和孩子就在一個學校了。這個學生超級厲害,每次考試全校第一,去重點高中比也是數一數二,全校看好考清華,後面我上大學了,不知道考上沒有。不出意外的話是可以考取的。

    所以說,孩子和教師在不在一個學校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不能盲目做決定。我認為孩子的性格、習慣比較好的話,還是和父母同一所學校比較合適。因為這所學校的情況熟悉、清楚,好把控,別的學校可能知其一不知其二,風險比較大。大家覺得呢?

  • 13 # 達人石榴

    為大家提供三個我同事的真實案例,請各位判斷教師子女在父母學校讀書究竟好不好?或許大家能有所啟發。

    案例一同事張某,女,數學教師,班主任,市學科帶頭人,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佼佼者,愛人公務員,家境比較好。孩子是男孩,2005年入初一,孩子資質聰穎,各方面比較優秀。當時孩子並不是我們校區,但是為了方便管理孩子,張某申請孩子到我們學校就讀(當地有政策教師子女可以到父母學校就讀)。正好張某教初一,而且是班主任,孩子就分到自己班。第一年孩子很優秀,成績在學校也是遙遙領先。各科教師也很照顧,課上提問,課下輔導的機會都比別的孩子多。張某帶著孩子上下班也很方便,孩子在學校也得到了很多的特殊照顧。出現分歧在初二,隨著物理化學科目增加,學習任務加劇。孩子稍感有些吃力,孩子的母親明顯有些焦慮,叮囑各科任教師對孩子加大跟蹤輔導力度,孩子的母親上課趴在班級後門窗戶看孩子的課堂紀律,下課來到班級看孩子在做什麼,總之孩子24小時在母親的監控之下,沒有自己的任何空間,他的情緒得不到任何的釋放,母子間的爭吵與日俱增。矛盾最激化的時候,孩子會當著所有人的面對母親大喊大叫。母親每天處在緊張之中,如履薄冰,工作也很累,自己也很憔悴。勉勉強強讀完初二,進入初三學年,孩子稍微好了一些。中考的時候。雖然也考進了當地的省重點高中,但是屬於二流省重點高中。高中以後這個孩子發展的還好,最後考進北京的一所大學。

    案例二,同事王某,女,英語教師,班主任,愛人也是教師。孩子是女孩,比較聽話,中規中矩。

    到學校以後她也是每天跟的很緊,按部就班的幫助學生做好計劃,每天都檢查學生的作業,及時和老師溝通,孩子哪個學科不好,就利用週末給孩子進行補課。總體上就是孩子在她的監督管理下,孩子初中很平穩,最後也順利的考上了一所省重點高中,入學成績在班級第三。問題來了,由於孩子沒有自主學習能力,到高中以後極度不適應,不會規劃自己的學習,導致各個學科都在班級的後面,總名次在班級後10名。現在在高二學年,高考前景堪憂。

    案例三。教師尹某,男,體育教室。孩子是女孩,自主能力較強。這個女孩來到我們學校後,尹某雖然很關心,但是他採取的策略這是暗中默默的關心,從來沒讓孩子感覺到在父親的學校有一定的優勢。尹某也特意囑咐任課教師多創造給孩子遇到坎坷的機會。並且他注重從來沒讓孩子在學校受了特殊的照顧,所有的活動都是與其他學生公平競爭。孩子在學校犯的錯誤,也會讓老師更加嚴厲的批評學生。這個小孩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規劃好,包括學習生活和學校的各項活動。孩子的各方面發展比較全面,並且一年比一年好,最後考上了我們省的頂級的重點高中,到高中以後成績也非常突出,表現的也非常優異,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

  • 14 # 了凡9283

    因為先師孔子早就說過要老師的娃兒要“易子而教”,不可親自操刀。跟孟母說的娃兒教育要考慮“擇鄰而處”一個道理。這些人知道這個,條件允許的話,當然就會優先考慮讓自己的孩子到別人門下當學生。

  • 15 # 老於老師

    老師的孩子不要放在自己的班級裡,有條件的也不要放在自己所在的學校。不僅如此,還不能放在親屬當老師的班級。有一句話說得好,“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書本知識,還有與人相處的做人之道。老師要教育學生,還要教育孩子。可是教育學生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完全不是一回事。教育學生是為國家培養人才。而教育自己的孩子是讓孩子學會做人和謀生手段。換一句話說,跟學生要講大道理,跟自己的孩子除大道理還要講小道理。另外,孩子在自己的班級學習,可能會出現兩種極端:一是壓抑,不敢出頭無法培養領導能力。二是特別囂張,不懂做人。還有一個問題,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班級,無異等於給孩子一個柺棍,有意無意的會削弱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自理能力,對孩子的未來學習之路有害無益。

  • 16 # 解語之花

    一個跟學生打成一片、“平起平坐”的老師,很可能不是一個好老師。

    以我多年對教師同行的瞭解,這樣的老師會是一個好人,但一般不是一個好老師

    對於學生來說,借用一句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也就是說,老師可以跟學生關係好,但是也得讓學生有敬畏。

    老師肚子裡有學問,並且深不可測,學生才會具有“向師性”,具有持續跟隨老師、既敬老師又畏老師的感情。

    所以,除了敬老師,“畏”老師也很有必要。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要想在不想學時還能堅持學下去,就得有“畏”,不敢去玩和偷懶。

    我們組的年紀組長就有一個女兒,她的女兒被分到了學校最好的一個班,這個班的師資力量是最好的,儘管這個班的老師們夠嚴格,但家長們為了孩子能升入更好的高中,都想讓自家孩子進去。

    結果你猜怎麼著?我們年級組長的孩子,在這個班成績經常墊底,母女關係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最後上了一所很差的高中。

    箇中原因很多,初中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母女關係惡化,這是其一,但最主要的,我們一致認為還是跟自己的媽媽在一所學校。

    一,孩子的班主任以嚴厲出名,可是這個小姑娘壓根就不怕自己的班主任。

    嚴厲,只是這位班主任的一種工作方式,私底下她其實也特別愛跟同事說笑打鬧。

    所以,他們班別的孩子都畏懼班主任,唯有這個小姑娘,當她看到媽媽和班主任各種說笑打鬧,她的這份畏懼感早就蕩然無存。

    二,各科任老師會因為她媽媽的關係,對孩子特殊照顧一下。

    正是這種特殊的優越感,反而讓孩子失去了競爭的動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別的孩子想要一個好座位,可能需要很努力,考很好的成績,而這個小姑娘,永遠都是穩妥地坐在前排。

    三,捷徑走習慣了,誰都會失去努力競爭的動力。

    我還清楚地記得,起初,她的成績落伍時,她的媽媽就動用最好的老師,私下去教她。

    學生中有一些獲獎名額,會直接內定給她。

    以至於到了最後,她已經差到給名額都難以讓人信服的地步。

    除了那些自律性特別高的孩子,很多老師們的孩子其實都沒被教好。

    就像醫者不能自醫,就是同樣的道理。

    父母是老師,孩子看似得天獨厚,但有時候操作不當,反而會害了孩子。

    當很多老師的孩子們在同一學校被耽誤時,很多老師們也覺察到了其中的不妥,慢慢地,也就狠心送孩子去別的學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底了父母逼你結婚,你怎麼辦,是命中註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