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錦秋a
-
2 # 為人民支招
《你的第一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
壹
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否會影響到你未來的整個職業生涯規劃?
作為一個剛進入社會2年多,資歷還不太深,沒個十年八年的工作經驗,我覺得我還不夠資格談以上這個問題。
但是,作為一個大學畢業後,在兩年的時間內,迅速經歷過七家公司,做過不同工作,見過不同的職場故事的人,我覺得我有話說,而且值得一說。
不消說,一個人的第一份工作(在職時間相對長一點的工作),勢必會影響到他選擇第二份工作的態度。
理由很簡單,當他想換下一份工作時,大多數人的擇業會侷限在與其前一份工作相關的行業範圍內,這或許一方面是因為職業習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很現實的原因,他還沒有任何其他相關工作經驗,轉行不佔優勢,得從零開始,當然排除考進事業單位或考上公務員的。
貳
如果問我為什麼頻繁地跳槽,能不能不要這麼浮躁?
好,我承認我自身有問題,有浮躁的地方。但是也有其他客觀的因素。
這麼說吧,90後是第一代沒有經歷過戰亂和饑荒,出生在相對溫飽與和平年代的人,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半甚至以上的時間就接觸了網際網路,較早接觸了資訊的多元化,他們更開放,更前衛,視野也相對開闊。
他們基本上沒吃過什麼苦,少有堅韌毅力,太多人缺乏吃苦耐勞精神。
他們之中絕大部分人受過高等教育,眼高手低的不乏其人,更何況90後大面積進入社會時剛好碰上了市場急遽變化、社會大轉型時期。
再者,90後的某些異於60、70、80後的心態和價值觀,他們的思想、理念與老一輩中國人有很大的不同。
SO,90後頻繁跳槽已不是老一輩人口中的什麼所謂不正常的現象,而是一種新常態。
在我所認識的同齡朋友,以及同班同專業的同學之中,但凡是進入職場的90後,畢業近一年下來,大家都基本換掉了畢業最初所簽約的那份工作。
90後很注重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他們偏感性,在乎價值觀是否合得來,工作開不開心,趁還未被車貸房貸婚姻問題等壓力困擾之前,其他的不太放在心上。他們少有羈絆,不會弔死在一棵樹上,被一份工作永久束縛,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所以,90後頻繁跳槽,就不難理解了。
叄
好了,回到開頭的問題,關於第一份工作對人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民辦學校的)老師,我用一年的時間才解開了第一份工作給我套上的枷鎖,但同時它給我的陰影再也揮之不去,我做夢老是夢到自己在上課,而且我對第一份工作的喜歡和熱愛,至今還未完全被時間淡化和磨滅,甚至時不時還會動動那個念頭:要不重操舊業吧……
如若繼續走同一條路下去,換公司不換職業,顯然第一份工作的相關經驗會給第二次找工作貼金。但若是轉行,更多的技能和經驗得從零開始,因為你接觸的是一個全新的工作。
對於轉行來說,第一份工作也許只能算作是人生某個時階段的一場特殊經歷,它也許浪費了你的時間,對你的職業生涯規劃沒有任何助益。雖說人生從未晚,但那是要付出代價的。
但這不就是人生嗎?種種未知的折騰。而且經歷本身未必就是一件壞事,你看到了不一樣的事,遇到了不一樣的人,至少你的人生畫卷是豐富了好多。
肆
其實,針對90後的“轉行”未必就那麼可怕,前期不存在太大的壓力,無車貸房貸壓力,那些暫時性的折騰時間成本划算成一種折騰的精神和能力也算是賺了。(把折騰當作是一種對耐性與堅韌的歷練,這樣對提升個人的抗挫敗能力是有莫大的幫助的。 )
因為好多90後並沒有長時間的深根於某個領域,他們更多的像是在無頭蒼蠅一樣亂撞,甚至病急亂投醫,好多人做一份工作也是淺嘗輒止,根本來不及積累老道經驗。
所以前期算是在摸索中前進,在鍛鍊中成長,最後在前進中發現適合自己的道路,這,就足以令人欣慰。
只不過,青春不等人,時不我待,一味的漫無目的終究是不行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世俗的東西、現實的壓力紛至沓來,不容你苟且,不容你偷安。你應該掌握某項技能了,你應該有東西沉澱了,能夠拿得出手,能夠安身立命。
我認為,在經歷過一定的事情之後,在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該成熟的要成熟,尤其是工作技能上的成熟,那是你在外面的安身立命之本啊,無工作何談尊嚴,無能力何談夢想,這是很殘酷的赤裸裸的現實。
伍
對待工作,苟且只會帶來墮落,將就只會帶來無奈,你永遠原地踏步,而別人卻在每天都朝著夢想努力奮進,朝氣蓬勃,幹勁滿滿,最後差距就是這麼帶來的,在最後的最後,也許當初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你們已經不是同一個圈子裡的人了,人家指不定已經是個人物。不要抱怨,現實就是這樣,站得高看得遠,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你們不在一個層次了,話不投機半句多,圈子不同何必強融,要融也融不進去。
我曾經對工作的看法是,工作是白天的老婆,你一定要喜歡它,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白天面對的就是工作,試想你不喜歡,你怎麼去面對?
幾乎所有大學畢業生都在為找工作而著急,人們對高薪工作趨之若鶩,在激烈的競爭中,往往慘敗,在很多世俗的眼光下,好多畢業生會隨便找個工作搪塞別人的“你找到工作了嗎?”的疑問,而疏於考量這份工作到底是不是我真正喜歡的!他們的首要目的,好像就是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先隨便找個工作再說唄。
而從我自身地經歷來說,做不喜歡的工作絕對不會幸福,做薪水很高的工作未必就幸福,只有,①工作本身就很喜歡,②薪水也讓人滿意,③公司的整體價值觀與自己的很符合,才算是比較理想的。甚至當第①條和第③條很讓你滿意時,第②條是可以稍微讓步的,因為第②條可以隨著自身能力的提升而隨之漲價。在第①條和第③條同時滿足的條件下,你進步的動力就是興趣驅使,不是說興趣是一個人最大的老師嗎?本事學會了還怕不增值嗎?錢,總是隨著能力而來的。
扯了那麼多,第一份工作或多或少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擇業觀,只不過這種影響也許是短期的,也許是長期的,甚或,是一輩子的。
每個人都要經歷“第一份工作”,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只能是有些人相對順利,有些人受過嚴格系統的訓練,規避了一些彎路,但大多數人註定要去經歷折騰,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沒事,只管去經歷吧。
回覆列表
首先,謝謝邀請。永遠都不會忘我的第一份工作,我那時候因身體緣故,讀書就頭疼,壓力大了,後面就沒讀了,初中都沒讀完,就和我大伯一起去我爸媽打工的地方,東莞虎門,那時我還沒滿16歲,出去打工都是借的我們隔房小姑的戶口本辦的身份證,小姑姑有18歲了,在讀書。
出去進的第一個廠是媽媽找的,有熟人在那個廠裡,廠在樹田,叫泰達電子廠,很大,培訓時說了還有有好幾個分廠,包吃包住,我進的五金部,活不累,就是時間長,部門和宿舍的同事都對我挺好的,早上8點到晚上5.30..一到星期六晚上必須加班,星期天還要上班,就是不加班,加班加到8.9多這樣,那時候星期天不加班就會我媽租房那裡去吃好吃的,早上又坐車去上班,那時候一個月基本都是600多,在我記憶中都沒滿到700的,那時候我多想拿個700塊呀,每次都是差點點,那是05年的時候,做了快一年,聽說別人說長安那邊的安力科技園裡的電子廠工資高,有1.2多千,2班倒,後面就去那兒,現在想想,時間過得好快呀,都十幾年了,我都是2個孩子的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