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鳳梨菠蘿菠蘿蜜
-
2 # 讀史惜今
比起王猛來,知道謝安的人就多了,而且大家還都知曉他的事蹟,比如淝水之戰。毛澤東在講解戰略的書裡把它和赤壁之戰一併列,更多人把謝安想象成了羽扇綸巾類的風流人物。這個東晉王朝的宰相的確也足夠風雅高蹈,40多歲以前不思仕進,喜結名士,雅愛清談。這在崇尚玄虛的晉朝很容易博得高名,吸引追星族無數。
前秦符堅挾一統北方之銳飲馬淝水,由至少5個民族構成的大軍綿延百里,謝安也只是相應部署了一下人馬,該遊山遊山,該玩水玩水。符堅說了,我的大軍投鞭足以斷流,蕩平江東易如反掌。後方長安,符堅已經給晉帝司馬昌明和謝安等人安排了職位,建造了官邸。
幾乎沒有資料證明謝安在恪盡職守,即便是身系戰局轉折的關鍵人物朱序,也沒有證據證明他是謝安雪藏的一枚棋子,他直到作為使者被符堅派去晉營時才露出親晉面目,並與謝安的子侄定下了後來名聞遐邇的險計。符堅83萬之眾,一時雲散。符堅若有感嘆,定比當年項羽更招人同情,因為,此戰之敗,實在是少數民族的默契,成色低了點。
與王猛相比,我寧肯固執地認為謝安乃至東晉的勝利實屬僥倖,雖然這勝利把中國南北統一延遲了200年。
王猛的經歷和謝安有著驚人的相似。也是一直以名士身份隱居,也是40多歲才步入仕途,也是不多久便被當朝委以首輔之任,也是得上下之心,也曾立下不世之功。符堅攻晉之前,是王猛實際上統一了北方。
此前的中國北方,五胡亂華,羯狄羌鮮卑等風起雲湧,少數民族的騎兵戰術使戰爭變得高效也精彩起來,部族間的無休止征戰也塑造了北方人務實簡烈的性格。但凡有點文墨的人,比如從南朝或自投或被俘的名士,又比如文章未斷的大戶子弟,鹹成輔佐。王猛的不同之處在於他身為布衣卻對投靠誰不投靠誰很講究。他所隱居的華山,當時處在三個政權的三不管地帶。南邊東晉的恆溫帶兵打到這,他去了,又走了;東邊燕國的國主也是一時之雄,他考慮過,也沒去。後來,符堅統一了陝西,他去了,一去就沒回頭。
如果簡單地說陝西是個發人的地方,未免抹殺了王猛的功績。他身居宰相之位,施政寬急得當,如烹小鮮;又以秀才身份帶兵,令行禁止,上下鹹服;他離間燕國慕容家的關係,渡河獲晉,又渡河平燕,計出連環;平燕後很快使戰爭陰影下的中原平穩過渡,免遭兵禍,時人之譽甚囂塵上。
身為名門士族的謝安怕想不到布衣王猛的算計和艱辛。務虛善玄的他怕更猜不到北民的剛健裡浸透著多少殺伐之累、生存之苦。
亙整個北朝,多少個王猛去了又來;亙整個南朝,多少個謝安來了又去。一個劉裕如狼便能終止晉朝,可見南朝積弱如何;無數個石勒似虎疊加著北朝的厚重,終於楊堅、李淵以韃子身份一統中華。
-
3 # 靈石蘊
王猛是真人有些像左冷禪,謝安是偽人和嶽不群差不多。說欣賞誰,這真的很難下結論,但說誰的能力更強,個人趨向於王猛
王猛地位,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
為了給前秦增加法制觀念,王猛敢向六夷酋首動刀,氐族豪強姑臧侯樊世、氐族內大臣太后親弟強德等都被其斬殺,在他的觀念中盛世行禮亂世重法。王猛執政十餘年裡,前秦路不拾遺、令行禁止,很快從戰亂中恢復
在軍事戰爭中,王猛也是帥軍親征。對外,西敗前涼國主張天錫,逼其投降徙戶;東滅老冤家前燕慕容家,俘虜皇帝慕容煒;對內,平定氐族王爺叛亂,其他諸如滅仇池等小征戰無算
王猛各個戰績,都為有史可查,史書對於相關戰役還有細節描述
謝安地位,也很高,不過支撐謝安高位的戰績,基本為空
東晉五胡打的那麼歡,但謝安四十多歲之前都在寄情山水,沒有一絲的憂國憂民,或許能在山水中無病呻吟幾句吧。後來只因為謝家在朝堂沒人了才出山為官,就這樣的出仕還是在桓溫求請之下。也不知道這麼記載是說桓溫求才若渴呢,還是用桓溫映襯謝安的治國安邦才幹
前秦攻伐東晉,大軍準備時間估計都要半年以上,而面對如此形式,謝安只用一晚上就能想好對策,讓將領出發後該如何如何處理,把打國戰搞的跟現在打紅警一樣。按照古代那種通訊手段,最新的資訊傳遞都得十天半月……
白天遊山玩水喝酒唱歌晚上交代任務,也行,謝安神人嘛。可也得說說交代的是什麼吧,但史書記載的全是語焉不詳的如此這般,真格的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胡飛湮滅……,唉,人家正主諸葛亮都沒決勝千里之外呢
真這麼幹的,是從趙光義開始,他們大宋玩陣圖……
王莽謝安真若對決,估計東晉比南梁遇到侯景還慘,侯景要是沒把謝家燒成灰,南梁時代,說不準又出個謝安……
-
4 # 淵躍講堂
以上我分享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看法,在這裡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人文哲思坊
謝安是東晉朝的,不是南北朝時期的。
我更喜歡江左名士謝安!
他治國以儒、道互補;作為高門士族,能顧全大局,他家族利益服從於朝廷利益。 王儉稱其為“江左風流宰相。” 張舜徽贊其為“中國歷史上有雅量有膽識的大政治家。”
少年時候就很聰明,不僅學識很高,而且擅長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年輕時不願意做官,任著作郎不久便以有病為藉口辭官歸家。隱居在浙江會稽的東山,經常與王羲之、許詢等一起遊山玩水,寫詩作文。
亂世第一名相,假如沒有出現在那個時代,也許那場著名以少勝多戰役就輸了,就沒有這王朝的事情。或者這王朝就提前滅亡。
他是中國古代史上絕無僅有的把"風流"兩字寫到極致的宰相。他是傾倒了李白、蘇軾、王安石、辛棄疾、陸游等無數文人的心嚮往之。
-
6 # 歷史百家爭鳴
王猛與謝安都是南北朝時的兩位人物,一位在北方威風凜凜,一位在南方談笑風生,可是總有人喜歡比較兩位,說這兩位究竟誰更勝一籌,要我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每個人可能都會因為不同的角度而欣賞他們兩位人。
我個人比較欣賞謝安,欣賞他的一個原因是他是東晉人,這是一個漢王朝,雖說不完整,可還是個漢人把持的朝廷,這是我的一個原因。還有個原因就是他參加淝水之戰中的從容淡定讓我好生佩服,當時前秦率大軍壓境,朝中的人已經是熱鍋上的螞蟻,急得是團團轉,紛紛要求謝安出個主意,可謝安是不慌不忙,反倒去了朋友家下棋。一個智者的高明之處,並不是他如何出謀劃策,挽救戰局,而是他面對險境時的態度。謝安當時面對前秦的壓迫,內心肯定是焦躁不安,可是他不能向外人展現出自己的不安,因為他是統帥,要是他都亂了,他的將領士兵就更不用說。謝安要做的便是穩定軍心,表現得從容不迫。當然謝安的從容不迫也得到了證明,最終東晉軍隊大敗前秦軍隊,這表明了謝安作為一名智者的眼光。
當然王猛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為前秦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帶領前秦統一了北方。他也是個有眼光的人,他知道前秦內部各民族矛盾深,臨終猶以前秦內部各族豪酋勢力為憂,以東晉為正朔所在,勸苻堅勿進攻東晉,但未被採納,因而有淝水之敗。王猛輔佐苻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所以說,要是王猛活著,可能政治格局就會發生變化,謝安也不一定能贏。
回覆列表
關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
乍一看這句話,好像王猛比謝安弱。實則我感覺王猛更強。
首先檢視倆個人功績,王猛作為庶族,勤學苦讀,洞察天下大勢,果斷看出恆溫終成大業,最終得苻堅強勢成就一番霸業,幫助前秦從一個弱小政權成為統一北方的巨無霸,更重要的是北方當時已經不是漢族淪為倆腳羊的時候,而是各族相對較平等,北方少數名族漢化明顯,甚至有了和東晉爭奪正統和民心的水平。前秦之所以走出了和前後趙和前燕完全不一樣的道路基本上可以歸功於王猛的一系列施政方略。王猛還能敏銳察覺出前秦貌似強大下的內部隱患,並且想出金刀計這樣的天下第一都計,令人由衷佩服,可惜積勞成疾,如果再給王猛十年,結果將大不相同。
再來看謝安,謝安當時面臨的外患不如王猛的前秦,但是東晉王朝內部鬥爭過於嚴重,恆溫多次北伐勞師動眾卻只是為了個人累計名望篡位奪權,謝安當時只能在恆溫手下儲存力量,知道恆溫去世後,謝安成為一把手,但當時依舊面臨分裂的格局,謝安實際上能控制地區只有建康所在的長江下游地區,中上游依舊相當於半獨立的軍閥。自己所掌握的兵力也只有謝家的武裝力量北府軍,等淝水之戰是,外部局勢瞬間嚴峻。幸運的是前秦內部少數名族各懷鬼胎,苻堅又志大才疏,前秦軍前線實際戰力只有十餘萬,比東晉八萬北府軍相比優勢不大,又碰上前線有人投敵,前後指揮不暢,發生大規模踩踏事故,兵敗如山倒,整個淝水之戰,謝安並未作出任何實質性指揮,主要是侄子謝玄。說好聽點是運籌策帷幄之中,實際情況可能是聽天由命,喝茶下棋等結果。淝水之戰後,基本上謝安也不久就入世了,也無力改變東晉政治格局,北府軍北伐也無重大結果。
最後談一談,如果王猛能夠在淝水之戰和謝安對決,首先王猛會先解決後顧之憂,然後以王猛在北方統一戰爭時的大兵團指揮經驗,不會犯下苻堅的低階失誤,可能前秦依舊無法渡江滅掉東晉,由於雙方水軍差距,但是肯定不會在陸地上被擊敗,戰果起碼是平手,隨著時間逝去,最終還是北方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