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者青青
-
2 # 使用者5115324045977
佛祖講佛雲遊四海!眾生指普天下之人,三世有因果,凡塵有倫回,一心學佛唸佛!講佛宣佛!一切善為緣!誠依佛教也極好的信仰。
-
3 # 善信
佛教有一部經書,叫做《起世經》,裡面詳細了介紹了世界、萬物的由來。佛教的重要經典《楞嚴經》中,也詳細了說明了世界與萬物、眾生的來源。本質上來說,世界是由眾生的佛性根據業力而幻化出來的,世界形成後,眾生的心力再根據業力的不同,因緣和合,給自己幻化出一個身體,有有形的,有無形的,六道四生,不一而足。通俗點說,就是眾生是編劇,又是導演,又是演員,又是觀眾,每天都在演戲。修行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佛性醒過來,不再顛倒夢想,不再演戲,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業力牽引,在六道中頭出頭沒生死輪迴。
-
4 # 紅塵法遠
首先說,眾生這個詞語比較容易理解。在佛教、道教和儒家中都有講到,一般來說:眾生是指眾緣和合而生。
眾生分兩種,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
有情眾生是指有靈識的眾生,比如各種人和動物等等;無情眾生是指沒有靈識的,比如山河大地等。
那麼這些有情和無情的眾生是怎麼產生的呢?
剛才的名詞解釋中,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也就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無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無情眾生,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一切法是因緣而生,這是在顯現上講的。
因遇到緣就產生眾生,眾緣成熟自然得以顯現。
同理,萬物也都是如此,包括人和動物。
比如我們熟知的人類的產生,是父母精子和卵子相結合後在母體裡開始孕育,在營養等緣分具足的情況下,慢慢長大成熟,之後出了母體成為嬰兒。繼續透過與如空氣、食物、水分等等因緣不斷地和合,就慢慢成長壯大。
那如果繼續深究因緣是怎麼生的呢?這就要追究到根本了,也就是楞嚴經所講的:“無明一念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了。
所以只針對這個問題來說,眾生就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那麼因緣和合的源動力就在於無明的一念。
其實,這僅僅是從物質現象來看待,也就是在現象上說有眾生,而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夠看到真實地本來。
那真實又是什麼?眾生的究竟實相就是:空性!
緣起的是現象,性空則是體相。
從現象上講,眾生有生有滅,而透過智慧來觀察,眾生的現象都不是真實存在的。這些緣起法看似都存在,實際都是空性的。
所以,我們不光是要了解眾生是如何產生的,更應該看到眾生的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破除物質現象上的假象,而得到真實的智慧,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解脫生死輪迴的束縛。獲得不生不滅的真正自在。
-
5 # 揚光666什麼是眾生
眾生,分為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
有情眾生,指有思想感知的靈性生物,包括人和一切動物在內的一切有形、無形眾生。
無情眾生,指沒有思想意識,包括山河大地、植物礦物等在內。
一般世間通常所說的眾生,指的是有情眾生,指的是具有無明煩惱,隨著業力流轉生死不得解脫,稱之為眾生。
在娑婆世界有六道眾生,分別是:地獄道眾生、餓鬼道眾生、畜生道眾生、人道眾生、阿修羅道眾生、天道眾生。
世間狹義的眾生稱謂,是特指人類這一群體。
眾生的產生,是因為眾緣和合才生起來。因緣就是條件,成為眾生的條件很多,最根本的就是一念無明即是眾生。佛家講一念覺即是佛,一念迷即是眾生。可見得佛與眾生的區別,就在於一念迷悟之間。
經典依據眾生的形成,可以從佛家“十二因緣”理論來理解。
《長阿含經》載:緣痴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因緣。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為後者生起之因,前者若滅,後者亦滅,故經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之語,說明其相依相待之關係。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緣所成立,故說無常、苦、無我。
可見得眾生,是因為一念無明,一步步依著種種“緣”生起,最後成為一個有情眾生。有情眾生,都要經歷生、老、病、死這個過程,期間八苦交加,眾苦相逼,實在是苦不堪言。
狹義眾生狹義意義上的眾生,即是人。站在一定的高度,可以觀察世間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等,具有不同的性格習氣,不同的思想觀念,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悲歡離合,不同的最終結果與去向。
“三人”為“眾”,指人具有群居特性,人與人之間因為共存共生,彼此依賴,關係緊密,所以在我們這個世間,首先要做好一個人,再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到最基本的倫常道德,是生而為人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事情。
在做好人的本份後,在搞清楚人與自然萬物的關係,上升到“道”的層面,讓自身靈性得到昇華。
最後,搞清楚眾生的由來後,要看破世間一切假象,能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可以見性成佛,成佛了,就不是眾生了。
最低限度,放下執著就可以出離六道輪迴。
【結語】
覺悟了就是佛,迷惑了就是眾生。當年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開悟成佛,明白了佛與眾生自性本來無二無別,只是眾生迷惑顛倒,不能覺悟,從而輪迴六道,痛苦不堪。如果能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則也能證得無上菩提。
所以佛當年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無非是勸眾生看破、放下而已。
回覆列表
“眾生”漢語字典解釋:一是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有時專指普通人,如普度眾生,芸芸眾生;二是詈詞,猶言畜生:短命眾生,敲打哩!
眾生。
筆者認為:“眾生”指的就是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單指人,而是宇宙與地球空間上的一切生命。
那麼,“眾生”是怎樣產生的呢?這是一個生物進化問題,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蛋生雞還是雞生蛋?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
大自然與宇宙空間的眾生相的產生是一門很深奧的課題。其實,說來說去,還是生命的起源。針對這一問題道家說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佛家說一切隨緣;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當然還有其它的學說和論點。
之所以這個問題能夠引起世界學者們和人們的關注,這說明人的好奇心,始終在提示自己想知道生命即眾生的淵源,似乎是想對自己有個交代。
金魚
道家,佛家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都有自己出發點的論述,也都能自圓其說。但是,細細分析,這裡面許多解釋不通的問題。例如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道從哪裡來的?道家指的“道”自然,自然生一,自然又是怎麼產生的呢?佛家說是一切隨緣,緣在哪裡?緣的本緣又是從哪產生的呢?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仍然解釋不通,但是,能解釋已產生的生物進化,講的還是有依據的。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都在針對眾生產生問題進行了研究,用許多實驗和考察來驗證自己的研究成果。從實驗上觀察,生命的化合作用,應該是產生眾生的可能性最大。
我們簡單舉個例子。例如,我們家中養的金魚,時間長了會發現浴缸裡的水草茂盛了,比原來也多了。這種現象怎麼解釋?這不是很明顯的化合作用嗎?
一切生命即眾生,都是緣由化合作用的,這是有事實依據的,不是亂說,更不是瞎說。如果這樣去解釋,那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就能解答了。也許都不存在,而是光合作用下的產物,產生之後,生存環境變了,自己的傳宗接代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慢慢地就形成了現在這樣雞下蛋,蛋生雞的規律了。
野外茂盛花草
總之,筆者認為:眾生是化合作用的產物,是光合作用?至於道家和佛家的學說,那都是為了解答人對自己人生的疑惑,而產生的一門人文科學。而生物進化論是在生命產生之後的進化論學說。這些都不同於眾生產生,是因為化合作用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