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途中他飢困交加,見一位浣紗姑娘竹筐裡有飯,於是上前求乞。姑娘頓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伍子胥飽餐之後,出於安全原因,要求對方為他的行為保密。姑娘覺得人格受辱,遂抱起一石,投水而亡,以死明志。伍子胥見狀,羞憤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後來,伍子胥在吳國當了國相,吳王調遣勁旅攻入楚國。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屍鞭之三百”。伍子胥報了大仇之後,又想到要報恩,但苦於不知姑娘家地址,於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時跳水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稱呼“相公”,最早是三國魏晉時,曹操專屬享用,而非常尊崇的雅稱。那是怎麼回事呢?因為當時曹操既是丞相,還被封為魏公,這兩道光環都是天大的榮耀,手下感到少喊了哪一個都覺的有點遺憾,所以乾脆創造了“相公”這個詞,用在了曹操身上。

  • 2 # 感恩經典語錄

    古代女子視「禮」如生命,浣紗女為救伍子胥捨生取義,令伍子胥敬重,事後以千金報德。

    現代人習慣把大戶人家的未婚女子稱為「千金小姐」,以示對其尊重。其實,「千金」一詞最初是指男子,形容出類拔萃的男子。那麼是什麼時候,又是為什麼「千金」變成小姐的稱呼呢?

    千金一詞由來

    「千金」一詞首次出現於《南史》的記載,南朝梁著名文學家謝莊小兒子謝朏,十歲便能出口成章。一天,謝莊帶著兒子陪皇帝出遊蘇州。遊玩過程中,皇帝聽說謝朏很有才華,便讓他當場寫一篇《洞井贊》。

    謝朏揮筆而就,「文不加點,援筆即成」。皇帝大為驚訝:「雖小,奇童也。」一旁的宰相王景文也給謝莊道喜:「賢子足稱神童,復為後來特達。」一番話聽得謝莊心花怒放,他拍著兒子的後背說:「真吾家千金!」謝朏長大後不僅成了文學家,還當上尚書令。此後的數百年內,「千金」一詞一直用來形容出類拔萃、德才兼備的男子。

    「千金」被用來形容女孩子是始於元代,元雜劇《薛仁貴榮歸故里》中有一句臺詞:「小姐也,我則是個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

    明、清以後的話本小說中,大戶人家的女孩被普遍稱為「千金」,「千金小姐」這一稱謂便流傳了下來。

    千金小姐的傳說

    另一個說法則與伍子胥有關。《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中記載浣紗女捨身救伍子胥的故事。

    公元前528年左右,楚平王聽信讒言,將大將伍奢全家三百多口抄斬,唯獨伍子胥倖免於難。伍子胥逃入吳國地界,被追兵追到溧水河邊,飢腸轆轆的伍子胥看見一女子在河邊漿紗,便上前討飯。浣紗女看出此求食男子,雖一臉疲憊,眉宇間卻透出一股英氣,知他不是一般人,便以剩飯及漿紗米湯為其充飢,併為伍子胥指明通往吳國的道路。

    伍子胥行走片刻回頭一望,見浣紗女立在原地,心中起疑,便又折回身來。浣紗女知其心意,便說:「我是一個未婚女子,跟陌生男子說話,又給你飯食,已經是不合禮儀了,我本沒臉活在世上,死後,你的行蹤也不會被洩漏。」說完,跳到溧水裡。

    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一石頭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後來,伍子胥在吳國當了國相,吳王調遣勁旅攻入楚國,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屍鞭之三百」。伍子胥報了大仇之後,想到要報恩,但苦於不知姑娘家地址,於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時跳水的地方,因此就有了「千金小姐」之說。

    在現代人的印象中,“相公”一詞是戲曲中的丈夫,是舊小說裡的男妓、幫閒,甚至是打麻將時不能胡牌的戲稱。然而,在晚明至清初,“相公”一詞卻多用來指稱有教養又不乏氣節的讀書人。本文作者透過對“老爺”“相公”等稱呼內涵變化的追索,嘗試勾勒出普通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以“稱呼”區分社會階層,進而定義自身社會角色的。

    “相公” 一詞在當時的地方社會中如同“老爺”一樣被廣泛地使用。自晚明至清代,“相公”主要是普通民眾對生員階層尚未擔任官職計程車人的尊稱。比如在《清忠譜》中,當身為一介平民的顏佩韋等人聽到正義派鄉紳周順昌被捕的訊息後急忙趕去,路遇生員王節,於是出現以下情景:

    顏:“元來是王、劉二位相公!”王等:“元來是顏、楊二兄!”顏:“二位相公,來得極好。 周爺被逮,我們眾百姓,都抱不平,要去救他。只是我們都是粗魯之人,草草莽莽,幹不得正經。 相公們定與周爺是好友,大家劃個計策才妙。”王等:“我們亦為此事而來,若得眾位相幫,妙極的了。”(第93頁)

    顏佩韋等在將周順昌稱作“老爺”的同時,將生員王節稱作“相公”,稱呼使用上的區別顯然可見。

    嚴嵩、張居正都曾被稱為“相公”

    “相公”原本是宰相的意思,在16世紀,內閣大學士就被稱作“相公”。嚴嵩在臺上是被稱為“相公”,張居正晚年時也被叫作“老相公”,在這些例子中,即使不加姓氏,大家也都知道確指何人(王世貞《觚不觚錄》)。但晚明以降,這一用語所表示的身價急劇降低,轉而用於指稱生員、胥吏、書役乃至戲子。明末任福建壽寧縣知縣的江南文人馮夢龍在《壽寧待志》上卷《風俗》中記載道:

    吏與生員,人俱呼為相公,書手稱先生。 衙門以吏為尊,私或帶晉巾(在明代士人中相當流行)與儒生齒。用扇亦有分別。詩畫扇、薰金扇惟生童與吏書得用。

    在明清交替時期的江南,胥吏被稱為“相公”的例子則可以舉出《歷年記》的作者上海人姚廷遴。 姚廷遴雖出身官宦門第——其叔祖曾為顯宦,受過正規的科舉教育,卻終未能獲取任何功名,而只是靠做胥吏或塾師為生。 在做胥吏之前,他家僕人均以“官人”相稱,而一旦廁身縣衙的胥吏後,家僕就改稱“相公”了。

  • 3 # 正和茶道傳承

    先說說千金小姐,話說春秋末期,吳國大夫(官稱),軍事家,謀略家伍子胥,本是春秋楚國人,早期因楚王聽信讒言,下令將伍子胥一家全部處死,伍子胥福大命大逃過一劫,因楚國肯定待不下去,只好逃亡吳國。

    逃亡途中,由於無人投奔,加上沒有帶乾糧飲水,又飢又渴。到了吳國境內,巧遇一河邊洗衣服的姑娘,發現姑娘背的竹筐裡有乾糧。由於飢餓難耐,便向姑娘訴說,自己被追殺,祈求姑娘給點吃的。

    姑娘見伍子胥如此落魄,動了惻隱之心。將竹筐的乾糧贈予他。伍子胥酒足飯飽,突然想起自己是被追殺的人,擔心姑娘暴露自己的行蹤。就要求姑娘對他的行蹤保密。

    這時姑娘也想起,伍子胥是個陌生男子,而自己與他說話,又贈予食物。這種行為在當時是不恥的。於是姑娘便抱起一個大石頭,跳進湍急的河中自盡了。

    伍子胥此時突然醒悟,自己壞了人家的名聲,人家又救了自己,自己卻不相信人家,內心羞愧萬分。覺得對不起人家。

    後來伍子胥做了吳國的相國,又出兵楚國,鞭屍楚王,報了滅門之仇。又想起幫助過自己的姑娘。奈何不知姑娘家是何處。於是就用黃金塑造了一尊女雕像,立於河邊,紀念姑娘。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在說說相公。“相公”一詞最早是非常尊貴而專屬的稱呼。屬於一代梟雄曹操。因為曹操即是丞相,還被封為魏公。這是天大的榮耀。手下覺得少喊那個都有遺憾,所以乾脆叫了“相公”這個詞。

    後來因時代變遷,相公一詞也成為了高官的稱呼,如王安石被稱為“拗相公”,不過在宋朝時期,也有所降格。一般官宦秀才,也能撈一聲相公稱呼。

    後來普天之下的女子都希望自己丈夫有出息,所以妻子也在稱呼丈夫為相公。“相公”一詞由此而來,意指,有知識,有作為,的成年男性朋友。

  • 4 # 國學日知

    首先來講“千金小姐”稱謂,它的由來與伍子胥有關。 相傳春秋時,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戕害,伍子胥在逃離楚國途中飢困交加,見河邊一浣紗女子竹籃中有食物,於是他就硬著頭皮上前求乞。浣紗女見他可憐心生惻隱,就把食物送給了他。伍子胥吃飽肚子之後,出於安全起見,要求姑娘不要走漏他的行蹤,姑娘頓覺人格受到侮辱,隨即抱起一塊大石投水自盡。伍子胥見狀傷感羞愧不已,於是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而後,伍子胥來到吳國做了吳國國相,領兵攻陷了楚國。“掘楚平王墓,其屍鞭之三百”。大仇得報後,伍子胥想到要報恩,但是他不知道姑娘的住處,於是就把千金投入姑娘投水自盡的地方。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再者來回答“相公”稱謂的由來。聽到這個稱呼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和丈夫是同義詞。其實這個稱謂的最初的時候和丈夫沒有關係。那“相公”的由來是怎麼樣的呢?相傳東漢末年,曹操官至漢室丞相,後來被受封為魏公。有的下屬稱他為“丞相”,有的稱他為“魏公”。後來,有人便想到一個辦法,把這兩個稱呼融合起來就叫做“相公”,以顯示曹操身份地位的尊崇。後來,因為女子都希望自己的丈夫也像曹操一樣出人頭地。因此,逐漸地“相公”這一稱呼便平民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被人騙了1000元發朋友圈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