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吉林網
-
2 # 河北人張鵬程
《 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 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物格而後知至的譯文為透過降低自己的慾望,減少自己的貪念,來讓自己頭腦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後就要努力在待人處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誠二字,努力斷惡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 修養就起來了,有智慧了。這時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好了
下面我來說一下《大學》的原文:古之慾明明德於 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 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 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 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 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全文在闡釋“平天下在治其國”的主題下,具體展開了如下幾方面的內容,一、君子有絜矩之道。二、民心的重要:得眾則得國,失眾則 失國。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財末。四、用人的問題: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五、利與義的問題: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
所謂絜矩之道,是與前一章所強調的“恕道”一脈相承的。如果說,“恕道”重點強調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將心比己方面,那麼,“絜矩之道”則是重在強調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方面。如孔子對季康子說:“當政者的德行好比是風,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只要風吹草上,草必然隨風倒伏。”(《論語-顏淵》)世道人心,上行下效。關鍵是看你說什麼,提倡什麼,做什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袖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當政治國的人必須要有“絜矩之道”。關於民心的重要性,已經是古往今來都勿庸置疑的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不過,啟發雖然是勿庸置疑的,但縱現歷史,卻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德行是儒學反覆記述、強調的中心問題之一。把德與財對舉起來進行比較,提出“德本財未”的思想,儘管從儒學的全部治國方略來看,正因為“德本財末”,因為德行對於治國平天下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所以就牽涉到一個用人的問題。而在用人的問題上,同樣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對於這一點,《 大學》不厭其煩地引述了《尚書-秦誓》裡的一大段話,說明一個人即使沒有什麼才能,但只要心胸寬廣能容人,“宰相肚裡能撐船”,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賢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無窮,不能任用的。所以,“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當政治國的人必須要有識別人才的本領。
為了闡迷“利”與“義”的關係問題,《 大學》提出了“生財有大道”的看法,即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是一段很富於經濟學色彩的論述,淺顯易懂而勿庸置疑。值得我們注意的倒是下面的兩句話:“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以財發身”的人把財產看作身外之物,所以能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就像著名的列夫-托爾斯泰那樣,解散農奴,實行自身禁慾,以實現良心與道德的自我完善,“以身發財”的人愛財如命,奉行“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原則,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或貪贓枉法,鋌而走險,或貪婪吝嗇如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果戈理筆下的潑留希金等。都是“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紅樓夢-好了歌》)所以,還是“以財發身”,超脫一點好。
總起來說,這一章收束《 大學》全篇,內容豐富,包含了儒學的不少重要思想。我們將會看到,這些思想在《中庸》、《 論語》、《 孟子》等儒家經典中還有反覆的論述和展開。
-
3 # 菉竹猗猗有斐君子
《大學》中“道”的含義
道盛德至善,這個“道”就是聖賢之道,是在生活中從自身完善和家庭完善去修身。《大學》《中庸》是先王之道,《大學》之道是聖人之邦,況夫先王之道,仁義之統,詩書禮樂之分乎?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傳統文化的根在“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實唯一,能悟者而踐行謂《大學》之道。
“道”就是在虛空無當中升發出來,《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事,物,終迴歸一個字“道”。
道是無形無象,道是安,,靜,慮,定,得,道是能量,道是能包容,能取捨,道是靜極而動,動極而靜,動靜結合,皆於“道”。
道在心中,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道盛德至善,因明明德而至善,修菩提心,心懷慈悲與善心就是在行善舉,踐行《大學》至善中的“道”。
演講人:張坤娜
2017年3月10日
-
4 # 雕刻歷史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排列順序是由《大學》這本書所確立的,這種次序是其中邏輯關係的體現,因此不能錯亂。古代教育有小學、大學之分。大學原指大人(青年男子)之學,包含有使青年男子得以成為大人(君子、大丈夫)的意味。《大學》這本書就是闡明古代的“大學之道”,其內容主要包括“三綱領”和“八條目”。
《大學》開篇提出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所謂“明明德”即光明其德之意;“親民”應為“新民”,即德化萬民,使之在精神面貌上煥然一新。前即為修身,屬內聖事,後即為外王,屬齊家治平事,二者的完美結合就達到了至善的最高境界。
如何實現“三綱領”,《大學》又有“八條目”之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八條目”是內聖外王的具體化,也可以說是其邏輯順序的逐漸展開:其基礎在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這屬於內聖;其目的在於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屬於外王。《大學》透過“三綱領”、“八條目”,將儒家內聖外王的最高追求表達得具體而系統。
可以發現,在《大學》看來,八條目之間有著嚴密的邏輯關係和展開次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排列順序也就由此確定。
-
5 # 老李有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儒家強調“內聖外王”之道,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強調從“身到”“家”到“國”再到“天下”,這一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一認識,包括宋明理學進一步闡述的,具體“修身”的”“格物致知”,都是強調了這樣一種從內而外,由小到大的範圍。
單獨從樸素的社會認知層面來看,先“修身”,完善自己,使得自己成熟,再好好經營自己的小家(齊家),進而有改善社會,治理國家平定天下的雄心壯志(治國平天下),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基本認知,這也是傳統內化傳承於後人的一種體現。這一順序也符合基本常識,只有先建設好自己,經營好自己的小家,才有可能治國平天下。而至於宋明理學所言的“格物致知”,不是“修身”的單一途徑,多元背景下有了更多路徑來達成“修身”。
之前採訪許紀霖老師,他就較為詳細地闡述過“家國天下”的理念,今年他又有新著《家國天下》出版,將這一理念闡述得更為詳細。這也與這幾年形成討論的“天下主義”密切相關(除了許紀霖,趙汀陽,白彤東等對這一理念都有解釋),這依舊是在對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資源的吸收上形成的思考與討論。
對於生活在現代處境的個體來講,“修身”可以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好地達成,家庭也是可以更好地經營,而“治國平天下”的壯志,亦不可失,但需要更堅韌一些,更勇敢一些,更理智達觀一些。
-
6 # 中道共享智庫
修齊治平,是從做好自己開始,做好小我,才能進而實現大我。格致誠正,透過修身這橋樑,溝通齊治平。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當代的智慧。
-
7 # 陽明正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四書之一《大學》,這本書是華人就應該看下,因為是怎麼教我們成為一個儒家所倡導的君子和聖賢。
儒家的思想都是非常務實的,從來不是培養什麼偽君子,相反儒家最痛恨的就是偽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順序就是培養真正意義上的君子。
舉個例子,自己不能修身,卻要齊家,不能齊家,卻要治國,不能治國,卻要平天下,這就是偽君子。
君子嚴於律己,推己及人,偽君子和小人則寬恕自己,苛求他人,甚至不擇手段,滿足一己之私。
所以,順序一定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大學就是教我們怎麼成為內聖外王的成長法則,完整的順序應該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就是連線內外的關鍵樞紐,修身最為關鍵,成為君子和聖賢的重中之重。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了什麼呢?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
目的是為了明德,親民和至善。明德其實就是儒家的人倫,作為丈夫、妻字、父母、兒女、兄弟等角色,是否做到了每個身份該盡的責任。
親民,就是要將人倫擴充到人際社會,由近到遠,親近民眾。
至善,就是內外一體,但又合乎人情,合乎大道!
回覆列表
原文是“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意思是說: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修養自己的品性;要進行自我品性的修養就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後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後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後天下平定。
這是一個連環扣式的中國古代儒家修身養性治家平天下的思想。每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相反的,如果直接跳過了哪個環節,比方說剛修身完就跳到平天下了,自己的家庭和治國理政思想都沒來得及學習呢,就容易造成更大的問題甚至是災難。所以,只能是這個排列順序。希望小編的回答對你有所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