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47
回覆列表
  • 1 # 骨傷的楊張張揚

      幾乎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有一段尿褲子的時光,而這也是媽媽煩之又煩的時光。有時候剛給他換了乾淨的褲子,他又尿溼了;有時候一再問他“要不要尿尿”,他斬釘切鐵地回答“不尿”,可是,你一轉身,他就可憐巴巴地提著褲子告訴你“媽媽,我尿褲子了”;有時候你睡得正香,他卻哭鬧了起來,你意識到他要尿尿,閉著眼睛把他抱起來尿尿。可是,他卻將肚子打挺,說什麼也不尿,你剛把他放床上,才發現床上瞬間溼了一大片……當這些時候出現時,我們媽媽難免火苗直竄心房,一時控制不住自己,拎起來把他狠狠地揍一頓。因為我們總認為他是故意的。

      其實,我們的孩子何其無辜。從生理方面來講,不是他們故意折騰我們,而是他的括約肌沒有完全形成,神系統發育也還不健全,對尿意的反應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較弱;從心理方面來講,孩子一歲半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不願意被人把尿,想要自己學著控制大小便。可是,我們父母因為不瞭解孩子生理與心理成長規律,不分青紅皂白地責備、打罵孩子,結果導致孩子緊張。所以,就有了越是打罵,孩子越尿褲子的局面。

      回首兒子的成長曆程,他也有這樣一段尿褲子的時光。在一歲半左右時,他非常抗拒奶奶把尿。所以,經常出現給他把尿,他不尿,一轉身,他就出現尿褲子的現象,有時候還一邊喊“尿尿”,一邊尿褲子。他只要尿褲子,爺爺奶奶就會象徵性地在他的屁股上打兩下,並說“下次尿褲子,還打”,以示警醒。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兒子尿褲子以後,他急得跺腳,邊哭邊說:“媽媽,我又尿褲子了,媽媽,我又尿褲子!”看到他那麼著急的模樣,我立即把他抱進懷裡,一邊給他換褲子,一邊說:“寶貝,你還是小寶寶呢,尿褲子,很正常!彆著急,等你慢慢長大了,會憋尿了,就不會尿褲子了!褲子尿溼了,媽媽洗一下就好了!”

      經過我這樣安慰,他的情緒慢慢平和了下來,但他那副急得跺腳的神情卻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我不知道他尿褲子了為什麼會這樣緊張。

      

      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早早寫完了稿子去找兒子,正好碰見兒子尿褲子的情景,我才弄明白他尿褲子如此緊張的原因。原來,他尿褲子以後,爺爺象徵性地在他的屁股上打了幾下,並且警告他再尿褲子還打。

      當時,我有點生氣,一把把兒子抱了過來,一邊給他換乾淨的褲子,一邊教他說——“爺爺我現在還在學憋尿,你別打我,你打了我,我會緊張,就更不會憋尿了!”兒子睜著眼睛,看著爺爺,把我的語一五一十地學給爺爺聽。

      這件事後,等兒子晚上睡覺後,我跟爺爺奶奶進行了一場溝通。我說:“孩子尿褲子了,堅決不能打。”

      我剛說了一句話,奶奶就接著說:“在我們那個村子裡,誰家小孩,尿一次褲子打一次,打幾次,孩子就不尿褲子了!”

      聽到婆婆這句話,我就沒了繼續溝通下去的願望,有些生氣地說:“別人怎麼教育孩子,我不管,我的孩子尿褲子了就是不能打。”

      這次溝通就這樣不了了之。在週末,我又搬來了救兵二姑姐,和她一起跟爺爺奶奶講了一個孩子因為小時候尿褲子被媽媽打了,最後一直尿褲子,直到成人依然尿褲子而被身邊人排斥、羞辱的故事。爺爺奶奶才停止打他。

      說服爺爺奶奶後,我又開始積極尋找引導方法。比如,抱他去便盆小鴨子上尿尿時,我就指著小鴨子對他說:“你看,小鴨子口渴了,你尿尿給它喝吧!他會感謝你的!”

      有時候,晚上抱起來端著他尿尿時,他不願意。(他自己不願戴尿布溼,只要戴上,他自己就把尿布溼撕掉)因為尿射在便盆裡時,會發出滴嗒的聲響,我就跟他說:“寶貝,你尿尿就能聽到‘嘀嗒嘀嗒’的響聲了!”後來,只要一說,“嘀嗒嘀嗒下雨了”,他就會自動尿尿。

      後來,爺爺奶奶也學會了我這種方法。就這樣,兒子就順利渡過了那段尿褲子的時光。再後來,尤其兩歲以後,他很少再尿褲子。不過,有時候玩得高興忘記了,或者心理感到不安時,仍然會尿褲子。

      

      記得去年冬天的一箇中午,他午睡哼哼地哭,我立即爬上閣樓問他要不要尿尿。他很不高興地說“不尿不尿”。可是,他的話還沒說完,小雞雞就嗤嗤地水花四漸,他一急,下意識地用手按住小雞雞。

      看到他這一行為,我想笑卻沒有笑出來,而是趕緊把他的手拉開說:“讓它尿,沒關係!媽媽洗洗褲子就好了!”

      從那以後,他基本上沒有尿褲子。在三歲以後,他還學會獨自上男廁所。那天,我帶著他坐著地鐵回家來。地鐵裡,他急著尿尿,我帶他去衛生間,結果女廁所排著長長的隊伍,而男廁所空無一人。於是,我對他說:“寶貝,你能自己去男廁所尿尿嗎?女廁所太多人了,媽媽擔心你憋不住。”

      他扭頭走了進去,我站在門口,緊張地看著他的背影,腦海中翻騰著各種畫面,他在裡面突然大喊一聲,我下意識地一下子衝進去,結果被趕出來;或者他光著屁股跑了出來;又或者在裡面哇哇大哭……就在我想得正出神時,他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衣著整潔。

      “你尿尿了嗎?”

      “尿了呀!而且我還衝廁所了呢!”

      我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在孩子尿褲子時,我們父母最不能做的事就是打罵孩子,因為我們的打罵,孩子就會變得很緊張,會更加控制不了自己的尿意。這就是為什麼越打罵,孩子越尿褲子的原因。那麼孩子尿褲子,我們應該怎麼辦?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接納孩子尿褲子這件事

      每個孩子都有一段尿褲子的時光,我們要去相信他尿褲子也情非所願。這是他的生理與心理發展規律所決定的。所以,在他尿褲子時,我們沒有必要生氣,進而打罵孩子。相反,當我們接納孩子尿褲子這件事以後,我們的心態就會很平和,尿褲子了換了就行!

      適機引導

      雖然我們明明覺得孩子應該尿尿了,可他就是不願意尿尿。這時,我們切不可去強迫他,即使尿褲子也不能強迫,但我們可以用一種委婉的方法,比如,讓他尿尿給小鴨子喝水,尿出滴滴的聲音來,把他不願意的事變成一件好玩且有意義的事,讓他感覺到自己尿尿的價值,他自然就不會反抗。

      柔聲安慰

      當孩子尿褲子後,我們更應該去安慰他,因為我們的孩子也知道尿褲子很不舒服,也會深懷歉意。所以,我們的柔聲安慰,會讓孩子感到更安心、更舒心,也更容易渡過尿褲子這個階段,更容易學會控制大小便。

  • 2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小孩尿床有二種,一.原發性遺尿症又稱功能性遺尿、生理性遺尿,俗稱尿床,是指睡眠狀態把尿液排洩在床上,當事人不得而知或在夢中發生,醒後才知道。多為單純性持續性,即除尿床外無其它伴隨症狀,無器質性病變,理化檢查均在正常範圍。尿床者的絕大多數都是原發性的。有2~4%的患兒遺尿症狀可持續到成年期。遺尿症的危害是由於自尊長期受損而導致的心理障礙。

    二.繼發性遺尿症又稱器質性遺尿、病理性遺尿,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狀態均可發生,除尿床外還有其它更明顯臨床症狀和病理表現,多為器質性病變,諸如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經原性膀胱(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病,多為伴隨性和一過性,即可隨其它病變好轉而好轉。

  • 3 # 媽咪寶貝傳媒

    應對寶貝總尿褲子4建議

    1增強寶貝膀胱功能

    媽咪可以讓寶貝白天多喝水,儘量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訓練寶貝有意識地憋尿,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寶貝對膀胱的控制力。

    2及時提醒寶貝排尿

    如果發現寶貝在玩耍時經常尿溼褲子,那是因為他玩得太高興了,意識不到或者根本不理會膀胱發出的訊號。媽咪要掌握寶貝小便的規律,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提醒寶貝去排尿。

    3給寶貝穿方便脫的褲子

    有時寶貝尿褲子,是由於穿的褲子不好脫下來造成的。細心的媽咪,應儘量給寶貝穿著既簡單又方便穿脫的褲子,如腰部鬆緊帶設計的褲子就很適合寶貝穿著。

    4讓寶貝感受一下溼褲子的不適

    寶貝若是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尿褲子,媽咪可以讓他感受一下穿溼褲子的不適。當剛換上的褲子又被尿溼了,不要馬上為寶貝更換,放慢拿乾淨衣服的速度,等上1-2分鐘,讓寶貝感受到穿溼褲子是多麼不舒服後,再給他換上乾淨衣服,並和寶貝講明要及時排尿,這對改善寶貝常常尿褲子比較有效。

    提醒媽咪哦!

    1正確對待出現反覆的情況

    對於已學會自己排便的寶貝再次出現常常尿溼褲子的情況,不要給予寶貝訓斥和批評。可以延長寶貝坐便盆的時間,加強對寶貝排便的訓練,這樣才能真正有利於鞏固寶貝學會排便本領。

    2要用愛心與耐心解決問題

    寶貝尿褲子後,會感到害羞、畏縮、自卑。媽咪若在此時對寶貝大聲叫喊,或打罵、威脅、懲罰,會使寶貝更加緊張、委屈和恐懼,經常處於誠惶誠恐中,使尿褲子的現象更加嚴重。

    此問題由媽咪寶貝專家顧問團為您解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呆在家裡,你都做了哪些無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