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龍觀察
-
2 # 龍起
如果硬要比個輸贏,這兩型戰列艦隻會兩敗俱傷!為什麼?因為當時戰列艦的主炮精度普遍都不高,而且重甲巨炮是當時所有戰列艦的標誌。既然這樣,兩強對轟運氣以及指揮的因素會佔到絕大部分。
460毫米口徑的確要大於406毫米口徑,大和號的裝甲也確實比衣阿華要厚不少。僅從資料來看大和號的勝算貌似要大些。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二戰時期日本的鍊鋼技術其實相較於歐美國家並不發達,之所以把裝甲做的這麼厚也有鋼材質量差的原因在裡面。而460毫米艦炮的作戰效果也並不比406毫米艦炮高出許多,因此,在硬體上,這二位並無太大差別。
-
3 # 說實話的正經人
戰後日本人自己估計,一艘大和與一艘衣阿華單挑,勝負猶未可知,但如果兩艘以上群毆,大和必敗無疑。當業餘軍事愛好者還糾結於口徑,裝甲,航速時,美國的職業軍人早就注重雷達,火控的重要性,簡單說,二戰已經開發出雷達火控,由雷達發現對手並測量各種引數,然後操縱火控系統進行炮擊,首發命中率遠高於日本當時還依靠人眼發現和操縱的火炮,雖然理論上大和的射距和穿甲都超過衣阿華,但實戰中最大的可能是衣阿華先敵發現並開火,在中距離削平(或是融化)大和。
-
4 # 學霸小神童
阿華絕不是大和對手,要不是大和生不逢時和日本高層指揮官瞎指揮的話,大和還是有機會顯示他的存在的,大和雖然雷達水平落後於阿華,但還是有最先進的光學測距儀,還有鬼子初期的海軍訓練有素有良好野戰能力,加之大和460毫米巨炮和厚裝甲,這些都是阿華無法比的
-
5 # 無酩新藏線
衣阿華贏得機會稍大 日本當時雷達技術不行 全靠目視瞄準 瞭望兵都選視力極佳並且還得喝魚肝油 美國直接雷達瞄準命中比率要高
唯一衣阿華缺陷就是噸位稍小 也沒辦法 老美要顧及東西海岸 造的太大過不了巴拿馬運河也是麻煩事...
-
6 # 貓爪鋒利
兩艦若對比綜合性能實用程度,依阿華或許稍勝半籌,如果拿來當成純粹的戰列艦進行對轟,毫無疑問,大和佔有絕對優勢,依阿華幾乎無勝算。 海戰艦船對抗,三分運氣,六分操作,一分效能。運氣在這裡不談,至於操作,題目中要求兩艦對轟,就是進行艦艇決戰,這是日本海軍夢寐以求的,而依阿華通常情況下不敢,大的層面上對大和有利。再看兩艦官兵,大和號是日本海軍的精神支撐,在官兵配備上絕對是一流,而日本在甲午戰後軍力一直處於增長上升狀態,而美國真正發力則是在一戰之後,甚至二戰中,積累時間短,人員素質比不上日本(不是戰爭末期人力資源枯竭的日本)應該是事實,美海軍在二戰中很多黑歷史(如南達一遇上霧島就稀裡糊塗斷電被摁著打,華盛頓八公里裝備雷達打暴露位置的霧島都沒當場擊沉,蘇利高海峽一幫美艦用MK3雷達瞄準打山城297發2中),充分暴露出人員素質差的問題,因而在操作指揮上就戰列艦對轟而言,大和犯錯的機率小於依阿華。再對比兩艦效能。論噸位,大和比依阿華多出近兩萬噸,儲備排水量更大,幾乎可以輾壓後者。論火力,大和94式18寸炮無論是彈重,膛壓,炮彈初速都要高於依阿華的16寸炮,是同時期一流戰列艦中威力最大的艦炮(雖然炮彈可能不及美國貨,但整體還是強於對方)。論防護,兩者裝甲防護是所有指標中差距最大的(別說日本鋼質量遠差美國,那是研究信濃得到的結論),依阿華要擊穿大和主裝甲需在17千米以內,擊穿主炮塔需0米射擊才有可能,相反大和在25千米內就能擊穿依阿華任意部位。論機動,依阿華航速高於大和,但要求必須兩艦對轟,不能逃走,更無法放風箏,而實戰中進行全速航行中射擊不現實,況且其轉向半徑大於大和,這一項基本平分秋色。論射程及射擊準確性,依阿華射程近於大和是公認的。況且在最大射程處交戰不現實,故不做考慮。射擊準確性上,依阿華主炮散佈大,艦體修長平穩性差,雷達較大和好,但二戰時雷達火控技術基本是零(沒有有效的計算機計算彈道,雷達僅提供大致方位),還得靠測距機和光學瞄準,故依阿華無明顯優勢,實戰的話,參考兩艦人員素質,在白天晴朗情況下交戰,依阿華命中必低於大和,只有在夜間才有一定優勢。在態勢感知,航程,和防空能力上,依阿華對大和佔有絕對優勢,但這些在兩艦對轟時有什麼用?故而,兩艦對轟,運氣不考慮的情況下,大和勝率非常高。
-
7 # 使用者88412673242
這個問題應該屬於“鬥獸”的範疇:比如獅子和老虎打架誰厲害,霸王龍和南方巨獸龍誰是恐龍一哥,奧特曼和哥斯拉哪個才是小朋友的最愛,特朗普和拜登誰能咬死誰……如果做為軍事提問,歷史已經給出答案:海戰是體系作戰,不是單打獨鬥,大和再厲害也會被美國人送到海底。假設他們兩位真的相遇了,美國人是不會讓衣阿華與大和像角鬥士一樣單挑,而是利用作戰體系優勢安排航空兵將大和剖腹,這跟歷史上大和的結局一樣。
-
8 # 不務正業的農民工
都是一個量級的戰艦,戰艦資料各有所長,影響結果的因素太多了,比如指揮官的能力,水兵們的訓練水平,後勤止損部隊的比例以及團隊建設對止損的投入,甚至戰艦所處的水域的洋流,風向,溫度等等。總之都有一擊必殺的能力,也都有被殺的可能。
-
9 # 烈刃—刀刀見血
真幹起來沒法說,少勝多,弱勝強,也是比比皆是。戲說一下吧,我玩過大海戰2的一款網路遊戲,從遊戲角度說,衣阿華勝大和機率不大,無論從火炮口徑,裝甲厚度,噸位,大和基本是全面勝出的,加上操作的問題,衣阿華輸多勝少。
-
10 # 細嗅薔薇心則淡
日本在二戰時期就造出了大和,武藏兩艘和級戰列艦,可見其海軍實力,日本戰敗,但技術還在,海軍經驗還在,發展到現在,日本八八艦隊明著看不如我們,可暗地裡呢???試想一下,假如日本擁有著不為人所知屬於超級絕密的噸位堪比航母,有著巨炮,導彈的同時還擁有著優越近防系統的戰防艦,後果是什麼呢
-
11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依阿華級和大和級戰列艦是美國和日本在二戰中的最強戰列艦。依阿華級級較小,但效能均衡,重達52000噸,配有九門406毫米艦炮。大和級船隻重達72000噸,裝了9門460毫米艦炮。這兩級戰列艦從未在戰鬥中相遇。
大和號是大和級首艦。大和和武藏號兩艘戰列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完工並服役。 大和號和武藏號都在戰鬥中沉沒,但還有第三艘。信濃號本來是大和級的最後一艘,但它被改裝成了航空母艦(隨後被潛艇擊沉)。大和級的大部分裝甲在下令改裝時已經制造好了,美國海軍在戰後發現了其中的一些。精選的一些被運回弗吉尼亞的達爾格倫試驗場進行測試。
測試的是460毫米艦炮炮塔的660毫米正面裝甲。這是有史以來為軍艦製造的最厚裝甲,據推測,大和號的裝甲不會被美國戰列艦406毫米艦炮擊穿。美國海軍用406毫米的炮彈直射它。由此產生的衝擊力穿透並撕裂了裝甲。雖然這表明406毫米炮彈可以穿透大和的裝甲,但它不太可能在遠處穿透。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重型裝甲只覆蓋了大和號的某些部分,而不是整艘船。
那麼依阿華級和大和級誰會在交戰中獲勝呢?答案是依阿華級。大和級是為不同的戰爭時代建造的。日本軍艦依靠飛機定位可視範圍之外的炮彈,而依阿華級使用精確的雷達和早期的計算機,在調整時消除了人為因素。依阿華級可能無法擊沉大和號,但它的486毫米炮彈會破壞大和號的上層建築,使其裝置無法執行。1941年,英國皇家海軍“喬治親王”號和“羅德尼”號擊沉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時,就體現了這一概念。雖然英國戰列艦無法對俾斯麥號造成致命打擊,但它們確實將俾斯麥號變成了一艘無法操作的軍艦,最後被艦員鑿沉以防止被捕獲。
雖然依阿華級和大和級之間的對決令人神往,但真正的終極對決應該是蒙大拿級和大和級之間的對決。蒙大拿級將保留406毫米的槍支艦炮,但可以攜帶12門,艦體在尺寸和排水量上與大和級相當。美國海軍在二戰早期就意識到這些戰列艦已經過時了。為蒙大拿級留出的戰略資源被轉用於建造中途島級航母,大和級戰列艦是現代超級航母和戰列艦時代結束的墊腳石。
-
12 # 戰略論
雙方在實力上各有優劣,勝負要看各自的運氣了!畢竟當時的炮戰運氣也佔很大的成份!
大和號戰列艦裝備的是3座三聯裝460毫米的主炮,可以把重達1.4噸的炮彈打到42000米遠的距離。而衣阿華戰列艦的406毫米主炮只能把1噸重的炮彈打到39000米的距離。單純的數字來看大和號要佔優勢,大和號可以在衣阿華還夠不著的距離便可以攻擊美國的衣阿華戰艦。
可是在如此遠的距離上攻擊敵艦,命中率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和號的是這樣設計的:假使敵艦在最大射程上,大和號上起飛最多達7架觀察機,為主炮提供彈著偏移量和修正值,指揮主炮射擊。即使是在最有利的時刻,第三排齊射擊中敵艦也需要10分鐘時間。而衣阿華的速度可達33節,即大和號在開炮兩分鐘後衣阿華戰列艦也可以對大和號開炮還擊了。衣阿華衣阿華用的是主炮聯動的炮瞄雷達,能夠透過測定炮彈激起的水柱來修正射擊的偏差,在理想情況下,衣阿華可以在5分鐘沒用第二次齊射便可以擊中大和號。
所以大和號的火炮射程優勢並不明顯,相比於衣阿華的火控系統,大和號並不能先於打到衣阿華號。加上雙方都有厚重的裝甲,所以它們之間的對射將持續一段時間直到誰能命好擊中對方的致命點,便可以取得勝利!
事實上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假使一方把另一方的火控系統先行摧毀,那麼對方的命中率將急劇下降,戰鬥力大為下降,影響直接的戰局勝負!
所以很難確定出勝負!只能是猜測吧!
-
13 # 愛之育之
衣阿華級戰勝大和級。原因,前者由雷達火控,準確性好,反應靈敏迅速。後者偵察機指導校準攻擊,準確性差,反應遲鈍。#凌遠長著#
-
14 # 皋蘭一線
謝邀,肯定是大和號戰列艦,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大裝備最先進的戰列艦,要不是動用航母,當時的條件根本無法擊沉它!
-
15 # Galaxy2021
說不準,衣阿華406mm,大和460mm,彼此捱上對方一發都難受,大和應該比衣阿華更能抗,但是衣阿華精度比大和高很多,射速也更快,而且美國的雷達也要好。總的來說,艦對艦的話,衣阿華勝率高。
-
16 # 武器裝備秀
這樣一場純粹的戰列艦對決其實很多軍迷都設想過。毫無疑問,衣阿華會贏。
雖然大和號火力更強,噸位更大,裝甲也更加厚實,但是大和號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那就是火炮命中率低。美軍已經將雷達瞄準應用到了戰列艦上,而日本卻比較缺乏這一類技術。先看下圖從左至右:俾斯麥號、衣阿華級、大和號
從排水量來看,俾斯麥約4.2萬噸、衣阿華4.5萬噸、大和號6.4萬噸。從體型上來看大和號的確更為寬大,理論上來說噸位大的更抗揍,抗沉能力也更強。從這個方面看大和號略勝一籌。
戰列艦對決的主要火力是艦炮,俾斯麥裝備8門380毫米艦炮,前後各四門。衣阿華主炮口徑406毫米,共9門,前6後3。大和號也是9門,口徑460毫米,配置與衣阿華一致。主炮口徑毫無疑問大和號又贏了。
俾斯麥側面裝甲厚度最大處達到了300毫米,衣阿華裝甲稍厚,平均厚度約為300毫米。大和號主裝甲為400毫米,其中硬化層120毫米。
上圖為大和號內部隔艙圖以及主龍骨佈置圖。簡體佈置大體還是合理的。如果說大和號是戰列艦時代的王者,恐怕不會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可惜二戰的海洋已經不是戰列艦的海洋,二戰的海戰也不是戰列艦之間的對決。戰鬥機不僅統治了天空,戰鬥機與戰艦的結合體——航母統治了海洋。
眼看著這些上萬噸的龐然大物在空中打擊下轟然倒下,時代造就了一切,時代也毀滅了一切。大炮鉅艦從此跌入了歷史的塵埃。
-
17 # 簡245449162
大和,在水上飛機的引導下,大和可以做到打擊4萬米外目標,衣阿華無論是雷達還是飛機引導也只能打擊3萬米外的目標。
-
18 # 約翰的甲殼蟲
這個問題很搞笑,雖然二戰已經不是戰列艦的天下,但畢竟還是主機船,他倆遭遇首先是對雙方航空兵與護航船隻的羞辱。
以雙方的設計與體積,註定去哪裡大和也是先被發現,日軍糟糕的防空與反潛能力無法給大和提供發揮的機會。
也許有人會說不考慮美國其他優勢單純對抗,這就很幼稚了,要是我們的先輩也這樣想,華夏早就滅亡了!如果戰爭可以靠這麼多不靠譜的規則約束,人類就不會有那麼多災難了。
-
19 # 不願透露姓氏的於先森
先決條件:同時期、單艦對比
船體資料
上表中一個重要的資料就是船體長寬比。衣阿華級戰列艦相比將近8.2,比大和級要瘦長些,雖然提高了航速,但是其適航性、機動性以及火炮命中率會降低
裝甲資料
因為排水量大和比衣阿華級要大20000噸,這就意味著其裝甲可以裝載更多,另外衣阿華比大和長度要長7米,兩船艦艏的形式一樣,衣阿華的裝甲要延伸很多,但是大和級裝甲佔比35.7%,衣阿華佔41.4%
大和級裝甲佈置
衣阿華級裝甲佈置
從重點防護部位來講,大和級的裝甲要比衣阿華級的厚很多,大和級還加強了指揮塔的裝甲達到495mm,而衣阿華為445mm
大和級的設計要求是在20000~30000米距離承受自身460mm主炮打擊
主炮
關於大和級主炮的最大射程另有資料說是45公里。
按照一般戰列艦交戰距離20~30公里,衣阿華級主炮擊穿不了大和的裝甲,按照裝甲內傾角增加20%裝甲,大和級在20公里仍可輕鬆擊穿衣阿華級裝甲
另外91式穿甲彈是水中彈設計,按照日本人自己的實驗資料,水中單穿深不容忽視,因此大和級在建造時另外加厚了鍋爐艙的裝甲
因此良好海況,交戰距離(20~30公里),單艦、僅主炮交戰衣阿華勝算不大
關於反潛,二戰時期戰列艦反潛能力幾乎是0 ,所以在此不對比
-
20 # I艾米莉婭I
醉了,什麼姿勢水平的人都敢隨便出來回答問題誤人子弟,張口閉口“大和命中率低”“衣阿華有雷達所以命中率比大和高”,這種姿勢水平是怎麼能當上問答達人的?
首先戰列艦玩鬥獸棋,你總要把條件給我給全啊!所在地的海況?天氣?晝夜?這些都會影響戰列艦鬥獸棋的結果。既然原貼沒有給出,那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大和vs衣阿華,兩艦在太平洋某海域相遇,並且同時發現對方,海況一般,白晝,此時兩艦距離25km。
好,首先我們來算算免疫區間。什麼叫免疫區間?說直白點就是本艦裝甲盒可以免疫敵方戰艦穿甲彈的一個範圍,叫免疫區間。敵方戰艦在免疫區間內是無法用穿甲彈擊穿本艦的核心區防護的。大和對於衣阿華的mk7mod6型穿甲彈的免疫區間大概為[20--30.6km],(具體計算過程我就不給了)意味著衣阿華想擊穿大和核心區裝甲,必須在30.6km外或者20km內,否則無法對大和造成致命傷害。而衣阿華對於大和的免疫區間,則在[26--29km]。這意味著大和可以在26km內,或者29km外擊穿衣阿華的核心區。這幾乎可以說是全距離擊穿了...
這個距離對於衣阿華來說尷尬無比。因為這個距離大和可以擊穿衣阿華的垂直主裝,但是衣阿華卻捅不穿大和的核心區。衣阿華想跟大和炮戰,就必須拉近距離,那麼在他拉近距離的這段時間,會被大和白嫖數輪。只要大和能取得有效命中,那可以說戰局已定。當然,衣阿華也可以選擇全速跑路,33節+擺了航向角的主裝,我估計大和也不會去追。擺明了,在戰列艦鬥獸棋方面,大和就是第一,無可爭議。當然除非你是現代化改裝後的衣阿華
然後就是說大和命中率不行,這點我真是無力吐槽。大和在二戰確實沒啥戰績,這點也只能怪蝗國把她當寶貝養著+生不逢時了。首先大和在薩馬島海戰時,大和打出了在30km距離上跨射白平原的優秀炮術,注意,跨射=炮術命中,這證明大和的火控非常優異。在隨後的戰鬥中,大和更是打出了在18.5km(美華人說是21km)的距離上命中約翰斯頓號驅逐艦的優秀炮術。所以說,說大和命中率差??那二戰還有哪個bb命中率能看的?
最後我想談談二戰時期米帝雷達的作用效果。老看見一幫人吹美國有雷達balabala的,敢問米帝在二戰裡有哪場海戰是雷達校射立大功的??這破玩意二戰技術都還不太成熟,連米帝自己的戰列艦炮擊教科書裡都明文寫到“以光學測量為主,雷達為輔”,不是很懂一幫人天天吹米帝的雷達作甚。二戰後的某次軍事演習裡(注意是二戰後),前衛依靠優秀的火控雷達,在戰列艦炮戰中連續取得了多次有效命中,反觀米帝的紐澤西號,在炮擊命中率裡被前衛打出翔.....要吹也請吹英鬼的MKX好麼....這玩意不知道比當時米帝的火控雷達高到哪裡去了(也是戰後科技就是了)
最後的最後,bb玩鬥獸棋這點是一個很不好開棺定論的話題。因為戰列艦之間的炮戰,不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多。上面說了海況,天氣跟晝夜,其實遠遠不止這些。比方說還要看一點人品(確實要看人品),萬一某一方運氣好,首輪直接命中,而另一方跨射了呢(跨射也算炮術上的命中),這隻能說命中那邊運氣太好了。
總之,同時期的戰列艦,跟大和單純對炮的話,沒有一個能撈著便宜的。畢竟大和就是為主力艦對決而產生的。衣阿華vs大和,大概46開吧。衣阿華4大和6
回覆列表
在歷史上,這兩型代表了當時人類早間技術頂峰的戰列艦,因為一些陰差陽錯的原因,並沒有直接交上手。
從理論上來看,大和號的各項資料的確是要比衣阿華級中的任何一艘都要高一些,甚至可以說大和號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但資料並不能代表戰鬥結果,尤其是在雙方差距都不大的情況下,其結果往往與人的操作有莫大關係。
大和號裝備的460毫米口徑艦炮,威力的確是大的驚人,但是其開炮時產生的炮口爆風也讓隨艦官兵苦不堪言。每次開炮,防空/近防炮位的官兵都必須躲到甲板下面,否則就會被炮口爆風震死!這主要跟大和號的設計缺陷有關,炮位佈置太密集,這樣的結果就是主炮在開火時附近的其他炮位就成了擺設。
而衣阿華級從設計上就避免了這一點,它的主炮附近就沒有其它炮位,防空和近防火力都集中於舷側,保持火力密度的同時也互不干擾。
而且,縱觀整個太平洋戰爭程序,日本海軍的指導思想並沒有太大進步,美國海軍則不同,他們當代的指導思想正是在太平洋的血與火之中歷練出來的!
單純比較這兩者的攻防資料,沒有多大意義,畢竟決定戰爭成敗的是人,而不是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