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9
回覆列表
  • 1 # 愛歷史的熊貓

    先說結論,水鏡先生本名司馬徽,因識人準確,被稱為“水鏡先生”;因個性隨和,遇到任何事都是“好好好”,又被稱為“好好先生”;後期在劉備登門拜訪時,向他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兩位大謀士。

    接下來,進入熊貓君的論證階段。

    一、背景

    三國時期,諸葛亮、龐統都是從水鏡學院畢業的,那他們的老師肯定不簡單。看過三國漫畫《火鳳燎原》的朋友,肯定都聽過“水鏡八奇”的名號,水鏡先生司馬徽是何許人也?他怎麼能當上這些天才謀士們的老師呢?

    說起水鏡先生的教書歷程,他曾教過許多學生,如向即、劉廙。劉廙10歲那年上課時,曾在教室嬉戲,司馬徽則撫摸他的腦袋說道,“孩子啊,你要學著懂事啊”。我們可以看出,司馬徽是一位慈祥的老師。

    他本來在穎川,後來南下到荊州避難,他也從講師轉型為評審老師,因為他擅長看人,所以有了“水鏡”的封號。

    關於司馬徽的記載不多,如果要想象他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政治戰略,奇謀詭計,琴棋書畫的絕世奇才,當然也沒有問題,但那畢竟是想象。

    二、水鏡先生的奇聞軼事

    在僅存的歷史片段中,司馬徽不太像是什麼謀略家、戰略家,比較像是政論節目“荊州全民開講”的主持人。

    生活中就是種種田看看時事,發覺下一位明日之星,他自己則是淡泊名利,頗有世外高人的風骨。而司馬徽有一位好朋友叫做龐德公,龐德公比司馬徽年長10歲,同樣是位擅長相人的名士。

    水鏡司馬徽、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這些帥氣又響亮的稱號都是龐德公起的。根據記載,龐統和龐德公是同宗,龐統小時候看起來並不聰明,沒有引起注目,只有叔父龐德公特別欣賞他。

    20歲那年,龐統聽從龐德公之言,去見水鏡先生,那時水鏡先生司馬徽在自家桑樹上採桑。這一見不得了,司馬徽的採葉從早上採到晚上還採不完,兩人一個在樹上,一個在平地,相談盛歡,就這樣聊到黑夜。

    這個故事,可以說明司馬徽和龐統都是異類,在旁人眼中不但不像天才,可能更像白痴。不過經這麼一談,司馬徽對龐統豎起大拇指,讚賞道:荊州南郡士人之中,以你為首!又嘆道,德公果然知人啊!

    其他有關司馬徽的記載,最有名的當屬“好好先生”的故事。

    司馬徽個性隨和,不喜歡口出惡言,什麼事都說好,他的口頭禪就是“很好,很好”。有人說,水鏡先生你好嗎?他回答很好很好;有人說我家兒子死了,我好傷心啊,他回答很好很好。

    妻子罵他說,人家看重你,想跟你說心事,你怎麼能對死者家屬說很好?他回答,你這話說的有理,很好很好。這讓人不禁懷疑,司馬徽會到底是機器人還是NPC(遊戲裡面非玩家角色)?

    三、劉備雙豐收

    不過當劉備後來登門拜訪時,司馬徽終於換了新的臺詞,他向劉備推薦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這件事確實留下記載。

    由於水鏡推薦臥龍鳳雛,大眾容易有個誤解,覺得司馬徽就是諸葛亮和龐統的師傅,其實龐德公似乎更符合這個身份。

    諸葛亮每次上門見龐德公時,總是在床邊行跪拜大禮,龐德公的兒子也娶了諸葛亮的姊妹。說起來這幾位簡直就像是一家人。

    到這裡,我們也可以漸漸看出水鏡書院的全貌:司馬徽是招牌講師,龐德公則是更為年長的榮譽講師,而他們底下有諸葛亮,龐統,徐庶,石韜,孟建等學生。

    龐德公回到自己家中,看到這奇妙的情景,一時分不清誰是主人誰是客人,這種你家就是我這樣的情誼,也可以看出他們這群人的感情有多麼深厚。

    四、熊貓君有話說

    我們都知道環境對於學習的重要性,與其說兩位老師具體教了些什麼,這些年滿20歲心中有理想的年輕人聚在一塊一起讀書,一起議論國事,反而能夠更快增進彼此的知識與見聞。

    在水鏡書院的日子,大概是諸葛亮他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刻吧。不過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當荊州牧劉表過世,曹操揮軍南下,一場大戰即將爆發,這群年輕人也面臨了人生的重大抉擇。

    而這場沒有回程的畢業旅行,讓他們天南地北各奔東西。諸葛亮和龐統來為劉備效力;而石韜、孟建、徐庶飄向北方,在曹魏當官。

    其實他們各自都有不錯的發展,一邊是進入大型企業薪資優厚、生活穩定,一邊是勞碌辛苦、燃燒生命,但擁有一位欣賞你願意把國家交給你的君王,究竟誰過得比較幸福呢,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吧。

  • 2 # 凱印讀史

    文|凱印

    水鏡先生是誰?

    在三國中,水鏡先生就如金庸筆下掃地僧一般的存在,極少露面,但他的每一次出現都會有一些你意料不到的大事出現。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給人們一種神秘的感覺,讓人們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去深挖更多關於他的資訊。

    水鏡先生,原名司馬徽,字德操,東漢末年隱士,精通道學、兵法、奇門等多門學問。

    他為人清雅,博學多識,又具有識人之明,向劉備舉推薦孔明、龐統等人,後來都成為了三國曆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也因此受到了世人的尊敬。

    他與劉備有何淵源

    要說水鏡先生對劉備的貢獻,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他與劉備的淵源。

    “最終天命有所歸,溪中蟠龍向天飛。”

    三國中的這句童謠,他描繪了一個事件——“躍馬檀溪”,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劉備。

    話說當年劉備因向劉表建言荊州立儲一事而讓蔡氏兄妹記恨在心,正好有一次劉備代表劉表到襄陽議事的時候,讓蔡氏兄妹抓住了機會,想把他斬草除根。幸好劉備即時發現並匆匆逃跑,但天不所人願,就在他快逃脫蔡瑁的追殺時,前面被一條寬約數丈的溪流擋住了去路,這就是檀溪。

    此時的劉備,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心裡頓感絕望,不由的連聲大呼“的盧妨我!”,“的盧妨我!”……然而就在這千鈞一髮之時,胯下的的盧一聲長嘶,馱著劉備躍過了數丈寬的檀溪,跳到了對岸,擺脫了蔡瑁的追殺。

    劫後餘生的劉備,身上驚出了一身冷汗,快速打馬向西逃命而去。也不知走了多遠,天色漸晚,此時的劉備,身心俱疲,忽然間他發現不遠處一個茅屋亮著燈光,於是他便打馬朝著茅屋走去……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可不是嗎?讓劉備沒有想到的,這個茅屋的主人就是水鏡先生,更讓劉備沒有想到的是,他後來的幾個重要謀士都與這個茅屋有著不解之緣。

    他對劉備有什麼貢獻

    1. 他藉助民間童謠一說,堅定了劉備的信念

    信念,對一個人創業的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當你失去信念的時候,成功可能也就與你漸行漸遠。

    瞭解三國的人可能都知道,在“躍馬檀溪”之前的劉備,基本上是屢戰屢敗,沒有什麼像樣的成績,再加上躍馬檀溪這個事件,讓劉備更是萬念俱灰。就算劉備信念再怎麼堅定,他也必競是人,也需要心靈上的慰藉。而恰巧這個時候,他遇到了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藉著“最終天命有所歸,溪中蟠龍向天飛”這句童謠,讓劉備覺得自己是天命所歸,從而從心理上堅定了他成功的信念。

    雖然說這只是一種心理安慰,但是我們不能忽略這種心理安慰的作用,有時候它起的作用卻是至關重要,甚至大於物質上的幫助。

    2. 他分析了劉備失敗的原因,並給他指明瞭道路

    在堅定了劉備信念的基礎上,水鏡先生還幫助劉備分析了他這些年失敗的原因,明確的指出了他“武強文弱”的局面,讓劉備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彌補的方向。可謂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當然,劉備也是虛心的接受了水鏡先生的建議,並誠心的向水鏡先生求教何處能夠找到先生所說的這種良材,這就引出了後來的三顧茅廬以及隆中對等故事,也從此有了三國的鼎立。

    3. 他向劉備舉薦了孔明、龐統等人

    其實說到水鏡先生向劉備舉薦“臥龍”、“鳳雛”,這裡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就是徐庶。劉備最終能夠請得孔明出山,除了水鏡先生的推薦之外,而得益於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徐庶。

    當然,不管怎麼說,飲水思源,劉備能知曉並得到這幾個人輔佐,最根本的源頭還是因為偶遇了水鏡先生這個世外高人,所以他的舉薦之功是不能忽視。試想一下,劉備如果沒有遇到水鏡先生這個人,“臥龍”、“鳳雛”這些名號在他這裡也就只能是聽聽罷了,也不可能屈尊三顧茅廬去請孔明出山了,不是嗎?

    簡單小結

    不管是在歷史中,還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其實很多事情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強求,很多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當然,被動的接受也不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在三國中,這個掃地僧一般存的水鏡先生,雖然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劉備也三顧茅廬最終請得了諸葛亮下山,但劉備最終也未能實現其匡扶漢室的宏願,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大家覺得呢?

  • 3 # 河東一粟

    他就是司馬徽,字德操,漢代潁川陽翟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司馬徽作為東漢末年的隱士,據說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等,博採多學。他為人清高脫俗,知人認世,在當時非常有名望。他之所以能夠向劉備推薦龐統,是因為他曾經和龐統論過道,知道其人見地獨到,才思敏睿,思路縝密,胸有大志是個奇人。

    當時的荊州名士龐德公與司馬徽常來常往,司馬徽視龐德公為兄長,龐德公稱其為“水鏡”。我們熟知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都是因為龐德公對他們這樣稱呼。

    那麼龐德公為何人?《襄陽記》記載:龐德公,襄陽人。居峴山之南沔水上,未嘗入城府。躬耕田裡,夫妻相待如賓,休止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啥意思?就是說他終年居住在農村,從不喜歡進高牆入名府,從沒有去過城市,夫妻相敬如賓,讀書彈琴就是他的最愛,他為人正直嚴肅,有為人師表的風範。所以她也就是很多人的偶像和精神領袖。

    龐德公

    因為和龐德公交往都是才高八斗,虛懷若谷的名士,司馬徽也在這個群體中,所以因為龐德公以及圈中人的推崇,“水鏡先生”就名揚天下,而水鏡先生推薦的“雛鳳”龐統和龐德公的關係為不一般,被認作“從子”,意思就是不是親兒子也差不多的那種關係。

    所以,說“水鏡先生”對劉備有無貢獻,要說有,就是給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

  • 4 # 魏濟文史小站

    魏濟文史站,縱談五千年!

    水鏡先生何許人也?

    潁川司馬徽是也。司馬徽,字德操,既是有大學問的名師,又是慧眼識人的伯樂。史書記載,司馬徽清高拔俗,學識廣博,知人鑑才,兼通玄學、儒學、兵法,與漢末大儒宋忠齊名,受到當世人的敬重。“水鏡”之號,就是司馬徽清高脫俗、伯樂知人,如水之清,如鏡之明。

    東漢末年,先後黃巾造反,又有董卓禍亂,關東起兵,戰亂頻發,民不聊生。宗室、名士劉表率先安定了荊州,北方各州郡的名士、學子、流民紛紛擁進荊州。劉表自身就是有學問的人,在統治荊州時,就很重視文學教育,於198年廣立學校,尋求天下名士來授課傳藝,司馬徽便來到了荊州。

    司馬徽在荊州社交很廣,同流落荊州的名士韓嵩、石韜、孟公威、崔州平、徐庶、諸葛亮、龐統等,都有司馬徽有交往。韓嵩者,劉表別駕、從事中郎,後漢獻帝拜嵩侍中、零陵太守,曹操取荊州後在家拜授大鴻臚,是九卿級別的大官。石韜,字廣元,潁川人,仕魏,官拜典農校尉、郡守二千石。崔鈞,字州平,太尉崔烈之次子,歷任虎賁中郎將、西河太守。徐庶,字元直,先為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仕於曹魏,拜御史中丞,乃三獨坐的大官。諸葛亮、龐統自不用細說。

    此外,司馬徽還有很多學生,荊州南陽人劉廙、襄陽人向朗、 益州涪人尹默、李仁等都是司馬徽的學生。後劉備在益州稱帝,建立蜀漢後。向朗、尹默等都在劉備的蜀漢朝廷中做官。向朗,先後當過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又領丞相諸葛亮長史,後為光祿勳(九卿),轉左將軍,晚年則專心研學問,培養教育年輕人。尹黙,蜀漢學者、官員,當朝的一代學士,歷任勸學從事、太子僕。

    一、司馬徽為何要起外號

    東漢開國君主光武帝劉秀,為加強皇權統治,在東漢初年就採取幾項措施,其一就是擴充太學,廣招太學生。到東漢後期,聚集京師洛陽的太學生多達3萬多人,這麼人都想入朝做官,封侯拜相。然而東漢朝廷根本提供不了這麼多的崗位,而且當時宦官專權,多任用親俗、諂媚之徒。這些無官可做的名士、太學生,便大興輿論之風,譏諷當朝的大官要員,形成輿論監督,極具社會影響力。後來進而結黨,互相標榜吹噓,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這種風氣逐漸流行開來,成為社會風潮。因此,東漢末、三國初的眾名士,也都有各種名號,如臥龍、鳳雛、王佐才等,司馬徽身為宗師級的人物,得一水鏡的名號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司馬徽於劉備有何貢獻

    劉備在荊州客居近十年,實際上收穫良多。其一就是廣泛結交流落荊州的名士,讓天下人知道劉備、認識劉備、投靠劉備。如徐庶、諸葛亮、龐統、伊籍、馬良等,最後都成為劉備爭奪天下的得力助手。

    但司馬徽年齡已高,而且向來不想做官,便婉拒了劉備的邀請。但別忘了,司馬徽有一特意功能,就是識人鑑人,他看出劉備絕非平庸之人,終能成就一番大業,便趁機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這兩個大才,怕劉備不看重二人,還急中生智編了句廣告,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得天下。

    劉備聽了司馬徽的話,心神激盪,終將諸葛亮、龐統收入囊中,並委以重任,才得以入主益州,龍飛九天。

    所以說,司馬徽對劉備雖是一語之功,然這一語之功,卻重於泰山也。

  • 5 # 路遙lgy

    《三國演義》裡有一情節,劉備被蔡瑁請去赴宴,不料暗藏殺機。劉備騎馬逃跑,被蔡瑁帶人追趕,劉備坐騎“的盧”馬越溪而過,救了劉備性命。劉備慌亂中進入山林,一小童將他帶進一個莊園裡。劉備才得以見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號稱“水鏡先生”。為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有知人論世、鑑別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荊州,劉琮投降,曹操想重用司馬徽,可惜不久司馬徽就去世了。

    司馬徽在人們的印象裡,是一位高雅學問深奧的高士,仙風道骨般生活在山林之間。是很多文人的嚮往。

  • 6 # 大秦鐵鷹劍士

    水鏡先生是三國時代的名士,姓名為司馬徽!跟許多隱世的名士一樣,司馬徽也有很多朋友,他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司馬徽與荊州名士龐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陽的韓嵩、石韜、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關係甚密。司馬徽視龐德公為兄長,他自己則被龐德公稱為"水鏡",故自號水鏡先生!

    一個真正的隱世,世人是不會知其名,了其行的,水鏡先生雖自己歸隱,但他還是關心天下大事,談起來也是頭頭是道。水鏡先生看重劉備皇叔的身份,故想在亂世之中助劉備一臂之力,他自己當然不會下山輔助劉備,那畢竟有損高人之行。於是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兩人:諸葛亮號稱臥龍,自比管仲、樂毅,有經天緯地之才;龐統號稱鳳雛,曾與水鏡先生桑下論道,被評為南州士子之首。

    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劉備兩人皆得,但終究只能三分天下,蜀漢還是三國中第一個被滅的國家。後來人們將徐庶的話補充完整,也就是: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子初是指蜀中名士劉巴,孝直是指蜀中名士法正,這兩人先後死去,故漢室不興,魏祚代之。水鏡先生曾在諸葛亮出山時,點評了一下: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也!可見水鏡先生早就知道時勢不在漢,故不親自下山輔助劉備,以免清名受損。

  • 7 # 小程看歷史

    水鏡先生是誰水鏡先生名叫司馬微,東漢末年有名的隱士,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精通各種奇門兵法,但一生都沒有步入士族,追求淡迫名利高風亮節,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世外高人。他的弟子

    雖然他自己沒有步入凡塵,但他的弟子卻在三國中嶄露頭角盡顯才華,在三國中屢見他們的身影,是三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諸葛亮、龐統、徐庶等等這些當時名流都是水鏡先生的得意門生,別人可能不熟悉總之諸葛亮大家都知道吧,他的事蹟可謂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試想自己的學生就如此的厲害,作為師傅的他又會是什麼樣的人物呢?早在諸葛亮剛剛跟隨劉備出山的時候,司馬微就說了一句“孔明得其主但不得其時啊!”意思是說,諸葛亮跟劉備算是跟對了,但是諸葛亮所處的時候有些令人惋惜。也確實正如司馬微所說的那樣,諸葛亮跟了一個明主,但是最後還是因為身處的年代問題,致使他含淚而終。可見司馬微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未曾出山就能洞悉天下大勢。

    司馬微的貢獻

    司馬微對劉備最大的貢獻,就是為他舉薦諸葛亮、龐統這兩位當時能人,有道是:“臥龍鳳雛得一人就能安天下”。而劉備這兩位人物都得到了,如果二人論貢獻,那就是龐統幫助劉備奪得了西川,而諸葛亮幫劉備建立了蜀漢。

    尤其是諸葛亮為劉備了開拓大片的疆土,使他成為一方諸侯,公元207年諸葛亮出山,為劉備出謀劃策,經過多年的輔佐,終於在公元221年建立了一個蜀漢王朝。諸葛亮自然就是蜀漢政權的主要奠基人。

    這算是司馬微的徒弟龐統、諸葛亮,為劉備做出的最大貢獻吧,所以說司馬微對劉備最大的貢獻就是為他培養了這位兩位曠世奇才。

  • 8 # 十點烏托邦

    “水鏡先生”是東漢末年的隱士,叫做司馬徽,不是司馬微。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有經邦濟世之才,可無奈一直沒有遇到知己,才能始終不得施展。

    後來為曹操所得,可惜不久就去世了。

    《三國志》: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

    司馬徽為人清高拔俗,從不說別人的短處,只說好處。明代時,人們稱其為“好好先生”。

    司馬徽不但人好,而且朋友也多,荊襄之地的人才或多或少都與他有往來,比如徐庶、孔明、龐統等等。

    也正因為認識的人才多,後來劉備來訪,司馬徽見劉備沒有擺架子,相談甚好。司馬徽覺得劉備不錯,就向劉備舉薦了孔明、龐統兩人。

  • 9 # 冷清先生

    【司馬徽給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為識時務的俊傑。】

    水鏡先生,本名司馬徽、字德操,襄陽隱士。欲說司馬德操,必須先講龐德公,要講龐德公就要談朋友圈。每一個人都有朋友圈,朋友圈有高低、貴賤之分,高明之人有高人的朋友圈,低俗之人有低人的朋友圈;官宦有錢之人有尊貴的朋友圈,市井貧苦之人也有市井朋友圈。東漢末年,襄陽有個高明之士朋友圈,群主是龐德公,副群主是司馬徽,臥龍諸葛亮、鳳雛龐士元、徐庶徐元直、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等人,皆是圈中之人。

    根據東晉歷史學家習鑿齒《襄陽記》記載,龐德公是東漢末年襄陽的著名隱士,居住在峴山南沔水上,沒有入世做官,躬耕隴畝、夫妻和睦,平日琴棋書畫自娛自樂。荊州牧劉表多次請龐德公出山,皆不為所動。劉表親自前往相見,對龐德公說:“保全個人的生命,和保全天下人的生命,哪一個更重要呢?”龐德公對曰:“萬物各有棲身之道,人也有人的生存之道,不是誰能夠保護得了的!”劉表最後嘆息離去。

    司馬德操比龐德公小10歲,他們關係很好;龐德公的兒子倦民娶了諸葛亮的姐姐為妻,諸葛亮每次到龐德公家,獨自跪坐在床下(古人跪坐),龐德公怎麼招呼都沒用。司馬徽每次來,都直接呼喚龐嫂做飯,就和在自己家裡一樣。龐德公的侄子龐統龐士元,少年的時候大家都不認識他,龐德公很看重他,龐統18歲的時候,龐德公讓他去見司馬徽,兩個人促膝長談自白天到深夜,司馬徽乃嘆息著說:“龐德公真的是識別人才呀,龐統龐士元是南方士人的冠冕呀!”從此以後龐統開始顯露名望。

    臥龍、鳳雛、水鏡是怎麼來的呢?都是龐德公給諸葛亮、龐統、司馬徽顯名題詞。《先賢傳》:“目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是德公之題也!”。龐德公作為襄陽士人圈的領軍人物,必然是位飽學之士,才能絕對在上中水平,可是這個人就是不願意出仕為官,荊州牧劉表親自上門迎請,他和妻子正在耕田,說:“先生居於鄉野之間,不願意當官食俸祿,後世給子孫留下什麼呢?”龐德公說:“世人遺留的是危難,今獨遺留的是居安。”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句話的出處在哪裡呢?《三國演義》第36回:“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扣押,徐庶要趕往曹營,臨走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原文:玄德曰:“昔水鏡先生曾為備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今所云莫非即伏龍、鳳雛乎?”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為了讓小說更跌宕起伏,誇大誇張了司馬徽的原話,司馬徽原話讚揚諸葛孔明、龐統龐士元,他們都是匡扶天下的奇異之才,卻沒有說過得到其中之一,就能夠統一天下。

    諸葛亮、龐統都是大賢之人,在襄陽計程車人圈子裡名聲非常響亮,水鏡先生司馬徽也曾經向劉備推薦過他們,但是原話並非《三國演義》那般誇張。劉備在荊州之時,曾經求教於水鏡先生推薦人才,水鏡先生對劉備說:“一般的官場普通士人,他們都看不透時事的演變發展。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在襄陽這個地方有兩個人可謂俊傑,臥龍、鳳雛是也。”《襄陽記》:“後先主訪世事於德操,德操曰:‘入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由臥龍、鳳雛。’先主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先主後並用為軍師中郎將。”

    水鏡先生司馬徽對劉備的貢獻,就是舉薦了東漢末年的兩位曠世奇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龐士元。諸葛亮號稱臥龍先生,龐統號稱鳳雛先生,這兩個人一定是等價齊名。水鏡先生稱龐統為“南士之冠冕”,諸葛亮必然是冠冕上的明珠。曹操網路一大批天下名士,恐怕能與諸葛亮、龐統相比者無非郭嘉、荀彧,這兩個人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卓越的貢獻,諸葛亮、龐統為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立下汗馬功勞。

    後世編造了很多傳世謊言,諸如:“郭嘉不死諸葛不出”、“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幾句話都是近一百年才編造的,自從魯迅說:“與顯劉備之長厚近似偽;狀諸葛亮多智而近似妖》”,人們為了抹黑劉備、諸葛亮,隨後編造了這樣的話來。伊索寓言說:舌頭是好東西,舌頭也是壞東西,舌頭可以用來讚美真善美,舌頭也可以粉飾假大空,舌頭可以把好的說成壞的,舌頭也可以把壞的說成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付寶寶紅屁股有哪些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