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讓我先開葷後加輔食,不一樣嗎
12
回覆列表
  • 1 # 賢思媽媽

    很多地方都有“百日開葷”的傳統,寓意是希望寶寶今後吃穿不愁。當然,這是一種好的期許。可家長真的能就此“解鎖”了寶寶吃肉的模式嗎?如果真這樣做,那你離“熊家長”也就不遠了,這根本是在拿寶寶的腸胃開玩笑。

    什麼是“開葷”?寶寶過早開葷的危害?

    “開葷”,顧名思義就是進食肉類。但是,小寶寶的腸胃消化系統並沒有發育完全。如果過早的給他“開葷”,可能會給他帶來極大的危害。

    寶寶過早開葷可能出現的嚴重問題:

    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營養過剩、損傷消化系統、有噎到的風險、腸道過敏機率增大、易養成偏食重口味的習慣……

    由此可見,給寶寶開葷的時間真的不宜過早,等寶寶到了6、7個月的時候為最佳。到那時,再根據寶寶的腸胃及牙口發育情況來絕對什麼時候給他進食肉類。

    此外,給寶寶新增肉類輔食的時候,肉質要注意嚴格按照這個規律來過渡:泥糊狀(肉泥)→半固體(肉沫)→固體(肉粒)→塊狀

    肉類種類的新增規律:白肉(雞肉、魚肉) →紅肉(豬肉、牛肉、羊肉)

    寶寶“開葷”=新增輔食?先後順序是怎樣?

    寶寶開葷等於新增輔食嗎?答案是否定的。開葷和輔食,兩者並非是同一回事從時間上來看,是先新增輔食,後再開葷

    正常情況下,寶寶到了4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給他新增輔食了。但此時的食物要以糊狀、漿狀、湯汁為主,用米粉、菜泥等混合餵養寶寶。

    寶寶開葷則要到6、7個月左右才行。這時寶寶添加了兩個月左右的輔食,腸胃消化系統已經能夠適應了。

    此外,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那就是肉泥與此前已經新增的米粉、菜泥等要一起餵養。喂寶寶吃輔食的時候,糧食應占一半或多些。而且,每新增一種新食物,就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身體表現狀況,看是否會出現不耐受的問題,這點也是很關鍵的。

    給寶寶新增肉類輔食,烹調和餵養方式有講究

    在給寶寶新增肉類輔食的時候,烹調和餵養方式都該有所講究。這樣才能讓營養物質更好的被寶寶所吸收,也才有利於他的健康。

    烹調方式

    ① 留瘦肉、去肥肉

    肥肉部分主要是高脂肪物質,對初新增肉類輔食的寶寶來說,是有害無益的。而瘦肉當中,主要是富含了鐵、鋅這兩大元素,這也才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② 用水煮、蒸煮的方式烹調

    給寶寶新增的肉食,最佳的烹調方式就是水煮和蒸煮了。這種方式既是在最大程度上去除了肉類中的脂肪,又保留了最基本的營養物質。例如,肉沫粥、肉泥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餵養方式

    ① 餵養肉量要控制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小於1週歲的寶寶,每天需攝入15~75克肉類。其肉類的餵養量,一定要控制在這個區間,不能太少,但也不宜過多。

    ② 餵養時間有講究

    注意給寶寶餵食肉類食物的時候,最佳的時間是在早餐之後新增輔食期間。這個時候,寶寶的活躍度比較高,消化吸收能力也比較強,不易出現積食的問題。午間和晚間就不建議新增過多,否則寶寶入睡休息,容易消化不良。

    給寶寶新增輔食的時候,烹調方式和餵養時間這兩點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把這兩個方面把控好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讓新增的肉類輔食給寶寶帶來益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手機在網上買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