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政人證言

    推薦兩類書,一類是人生定位、自我認知方面的書,一類是職場基本規則和職業化方面的書。有關厚黑、宮鬥、職場政治類的書,堅決反對職場新人看,容易被帶溝裡去。

    2、推薦《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作者:拉金)。本書告誡人們,一定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沒時間”這回事。有效利用時間,不是成為時間的奴隸,而是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切完全取決於是否能夠成功管理自己的時間,這就是所有成功的秘訣所在。

    3、推薦《不抱怨的世界》(作者鮑溫)。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裡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我們可以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本書配有紫手環,當你發現佩戴紫手環的手臂不再經常互換時,你的生活就換了種境界。

  • 2 # 成都妹兒在英法

    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在入職培訓時講師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給我們講七個習慣,後面時間都還蠻緊張的,沒講完。看起來比較大而空,但實際工作中回想一下,還是有切實的用處的。

    二、《溝通的藝術》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插圖第12版)》,分為“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三部分。“看入人裡”聚焦於探討與自己有關的溝通因素,簡要介紹人際關係的本質,強調自我在溝通中的角色,並分析知覺與情緒在溝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聚焦於探討與溝通物件有關的因素,分析語言和非口語的特性,強調傾聽的重要性;“看人之間”聚焦於討論關係動力,強調關係的重要性與關係中的親密和距離,如何增進溝通氣氛及人際衝突的形態與因應之道。

    三、《拖延心理學》

    《拖延心理學》是2009年12月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簡·博克、萊諾拉·袁。 該書講述了《拖延心理學》的基本資訊是:遲緩習性既非惡習,也非品行問題,而是由恐懼引起的一種心理綜合症。

    為我們提供了達成目標、管理時間、謀求支援和處理壓力等一系列方案來克服拖延問題,她們提供的方案極為實用並經受過實踐的檢驗。本書還考慮到工作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代文化訴求,以及諸如注意力缺失紊亂症、執行功能障礙症等神經認知問題對拖延的影響。本書甚至還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邊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實用性建議。

    現代人太多拖延症晚期患者,初入職場,更是要對時間,ddl的把控要加強,提高工作效率,高效完成工作。

  • 3 # 在下千城

    2020年了,推薦我正在看的幾本書吧,適合每一個追求個人成長的90後“中年人”。

    01《全球通史》

    這本書分為兩本,一本是1500年前的世界,一本是1500年以後的世界。

    大體講的內容是人類出現以來不同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歷程。特別是典型的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南美文明、歐洲文明等。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中國歷史,但看完全球通史的人應該不多,因為我們總是擅長了解自己的歷史,而對其他的歷史不太關注。但正如這本書裡所說,任何一個文明的發展都不是割裂的。

    比如中東、南美的馬鈴薯、土豆等等傳入到了東方,才引發了人口增長,繼而導致了社會快速發展,這就是全球文明發展的過程。

    02《瘋狂人類進化史》

    這是一本比較“另類”的書,另類的原因是它寫的內容,很多地方都要打馬賽克。

    但正如這本書一開頭所寫的那樣,我們應該客觀的看待書裡所講述的內容,從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角度來了解我們身體的奇妙特徵。

    至少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人之所以為人,真的是千萬年來各種因素綜合決定的結果。所以,不管是90後,還是20後,我們都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在職場上有更好的發展。

    03《人類的天性:基因、文化與人類前景》

    這也是一本寫“人類進化”的書,不過不是從地球、環境的方面寫,而是從人類的裡面,即基因的角度去寫,所以這本書和前面兩本書組合起來讀,你會有更多的感觸。

    到這裡,或許你會納悶了,為什麼要推薦3本人類進化的書呢?

    因為,人類進化,其實和90後在職場裡的成長是一樣的,人類在進化時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90後在職場裡會遇到哪些困難,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看完這些書,相信你會在工作上取得良好的成長。

  • 4 # 沐丞的自由生活

    最近是畢業求職季,下面兩本書都是適合一些即將走入社會或者剛參加工作不久的職場新人。

    《職場精進之路——從巨嬰到大咖》

    《畢業五年,拼什麼成為5%的人》

    《職場精進之路——從巨嬰到大咖》 購買連結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324296.html

    《畢業五年,拼什麼成為5%的人》 購買連結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306012.html

  • 5 # 牟西安

    我來回答下!

    出入職場的時候,我也像你一樣,想著快速步入職場,快速的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聽了不少市面上的付費課程,越發覺得自己一直處於焦慮的階段。用別人5~10年走過的路,讓我兩年走完,這原本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當我走的時候,才會發現這段路走的異常的艱辛,作用還沒起到多大。痛定思痛後,開始認真的反思自己,慢慢的去沉澱出屬於自己的經驗。下面的這些書籍都是對我有幫助的!

    一、思維

    一、《思考,快與慢》

    這本書從兩個方面告訴我們做事情的方式和大腦所啟用的思維,例如我們算 1+2 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出等於3,但如果讓你處理一個組織一場100人的線下活動,你可能需要一週的思考時間。這就造成了,我們在生活中的大部分行為,是那種大腦思維在操縱你,這也是有的人為什麼做事老練,而有些人輕浮的原因了!

    二、《決策與判斷》

    這本書有人說很難讀,但是我看來這本書還算可以閱讀的了!書中從社會心理學中得出結論,在明白以後在判斷與決策時想一想這些結論可能導致的壞影響,並加以規避或降低。

    三、《低智商社會》

    作者是日本的大前研一,在書中指出當代的日本青年不願意動用思考,而更多的是依賴有經驗的領導者,自己就做著等待著別人的答覆,而逐步喪失對獨立思考的能力,慢慢的只是變成行屍走肉。

    二、表達

    《學會提問》

    這本書教會你如何運用批判性思維去看待一件事情。什麼是海綿式思維什麼是淘金式思維。

    三、職場

    為什麼把職場類放在了第三位,因為其他硬性技能是你必須要掌握的。

    一、《準備好了嗎?開始工作了!》

    有一章節,對我印象特別的深刻,說的是我們要在工作中建立出:資料的思維模型。用資料的眼光去看待工作。例如:我完成這篇文章,需要用到2個小時,排版需要用到32分鐘。不必精確到分秒,記錄這件工作所花費你時間有多少。如果明天還要完成一篇文章,我40分種能寫完麼!總之,向著積極的一面去發展。

    二、《跨越》

    當然書還是有些小小的瑕疵,是站在一位女性的視角看待職場中的問題,有些問題還是有些商榷。

    三、《麥肯錫入職培訓第一課》

    我是工作兩年後看到的這本書,一遍看一遍心理說著怎麼沒有早點閱讀。這本書主要是講述在麥肯錫工作後,對新人的思考能力,寫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指導。可以說這本書,淺顯而易懂,透過整個的邏輯思維把所需要的能力都有所展現,力求讓每個新人都有所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敬亭和鹿晗誰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