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誰知道啊?
5
回覆列表
  • 1 # 千哥戶外探索

    日本人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處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這兩個板塊,而每一次小小的移動都可能會給日本帶來嚴重的地震和火山活動,根據科學家推測,要歐板塊太平洋板塊每年相互移動大概是半米左右。而且未來不排除運動速度加快的可能性。所以說,嗯,未來的日本的趨勢就是地震和板塊活動的高發期。

    末來幾百年之內,日本是極有可能發生九級以上的大地震,並且造成很大的破壞性的。

    例如2011年日本的9.0級大地震,就屬於破壞性非常大的地震。導致了上千人死亡以及海嘯,核電站洩漏的事故,未來日本可能會有更大的地震,所以在此提醒日本的所有人,要做好應對突發災難的準備,一定要確保房屋的結實性以及抗海嘯性,來保證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 2 # Jade的睡前故事

    首先我們要了解地震的原理是什麼,地球上的地震都是因為大陸板塊的移動,互相擠壓導致的。可以從大陸板塊圖上,可以看到日本處於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上,所以屬於地震多髮帶。

    日本每年發生的三級以上的有感地震就有1000多次,是名副其實的地震國家,2011年的311大地震就是世界上第五大的地震,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 3 # 悟空科學

    未來日本真的會有大地震嗎?

    按照日本調查委員會的公告顯示,初步預估千島海溝附近在30年以內,有7%-40%的機率發生里氏8.8級以上的地震,所以這能有大地震發生的機率。

    在地球上,日本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比較特殊,可以說完全是四面環海,同時日本也是世界地震相對較為活躍的國家之一,因為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經常進行地震機率說明的原因,當然這個並不是屬於精確預測地震,大家不要誤解,這只是通過歷史地震資料以及板塊運動或者斷層滑動等因素,給出的一個大概性資料,那說日本相關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今年以來的地震情況。

    根據地震監測網資料顯示,自從2020年以來,總計是已記錄到了20次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其中有3次7級(包括7級)以上的地震,2020年已記錄的最強(最大)地震為7.7級大地震,位於古巴南部海域,第二個較強的地震是發生在3月份的7.5大地震。

    從綜合因素來看,2020年的地震相對來說不是很多,當然地震的多少是“自然”決定的,我們人類是改變不了的,唯一能夠改變的就是與“人工地震”相關的資料,這種地震主要是因為開採,採集等問題引起的,但是等級相對較小,影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說注意下就行。然後回到日本的問題上。

    本次公佈日本問題主要是海嘯的問題,日本專家針對未來日本可能發生大海嘯的問題作出了預警。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預測說明的位置是北海道東部,太平洋沿岸地區。到底會有多大的海嘯,按照公開的資料顯示,這可能是日本預測的北海道史上最大海嘯。

    該地區可能出現最高28米的海嘯,其中市區街道浸水或達14.5米,所以說這個訊息一公佈之後,就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這是日本在“日本海溝·千島海溝沿岸巨大地震模式研討會”得出的結果,為何說這麼強?

    根據資料顯示,主要是在日本東部太平洋沿岸,陸地板塊下有海洋板塊插入,所以這才可能引發較大的海嘯,當然這個準確度有多高呢?其實沒有辦法說明,因為這就是一個機率問題,人類如今還還沒有辦法去說明一定會產生這樣的自然災難。

    當然,這並不是日本第一次說有大海嘯的發生,在2012年的時候,北海道曾獨立預測,稱廣尾町將迎來浪高超過30米,最高35.1米的海嘯巨浪。但因調查手段不一致,此次政府公佈的預測資料比北海道資料小一些,所以說這種問題的預測在日本都是正常的事情了。

    而大多數的海嘯都是建立在地震之上,所以這裡日本也說了板塊運動的問題,因為板塊運動是產生強大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嘯一般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一般都是又推動的力,包括3月的時候,發生7.5級大地震的時段,不少海嘯監測中心都發布了海嘯預警,並且結果卻是也產生了,只是強度不大。

    所以地震越強,產生的海嘯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也有不產生的,這主要是看整個板塊運動的一個情況,像是日本這樣預測的大海嘯,全球可能再也沒有第二個地區了。

    當然,建立在自然災難的問題上,我們是不期待日本出現這樣的災難,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主要都是希望減少自然災難的發生,無論是任何國家和地區面臨大地震和大海嘯,都是一個對生命的影響,包括我們人類也是如此,所以說我們期待這些永遠都不要出現吧,這就是日本大海嘯和地震的一個說明。

  • 4 # 來看世界呀

    這是必然的,日本的地理環境決定未來日本還會有大地震,八級九級甚至再強一些的地震都可能發生,除了地震也有再次遭受強烈海嘯的襲擊,但無法預測什麼時候會發生。

    地震的真正原因是大陸漂移,覆蓋世界陸地的大陸板塊,隨便動一下就是天翻地覆,大陸漂移使得不同的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即便是很微弱的位移,由於整個板塊攜帶的大量動能,碰撞起來也足以天翻地覆。地質活動造成大陸板塊之下有很多斷層,它們在大陸漂移的過程中破裂重構,由此釋放大量能量導致對地面的衝擊,也就是地震、火山爆發等大規模的能量釋放事件。而日本處於大陸和大洋板塊的碰撞地帶,並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板塊和最大的大洋板塊的碰撞,因此形成了日本島弧,隨著大陸的飄逸,日本的海拔高度有逐漸增高的趨勢,是火山噴發、板塊擠壓的造陸運動,都會引發劇烈的能量釋放現象,表現在地表就是地震等自然災害。

    不過科學家預測,未來太平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碰撞會趨於停止甚至反向,但這依然會導致很多地質災害。日本的地震就是因為它地理位置不好,剛好處於地震帶上,同時火山的分佈也在地質帶上,不乏一些活火山,這也造成日本會十分頻繁地發生地震,絕大多數地震都是無感地震,每天日本都不知道要發生多少次,而日本的有感地震頻率也很高,每年都得發生個幾百次,只不過一般地震規模較小,對地面建築的危害不是很大。

    日本根據歷史上大地震發生的地方及發生的頻率分析有一些地方未來還會發生大規模的地震,但是限於現代人類的地震測量技術,無法提前預測,只能利用地震預警系統,根據地震縱波傳播快於橫波但危害較小的特點,在接收到縱波的時候就立馬發出預警訊息,為接下來衝擊強烈的橫波做準備。

    日本未來發生大規模的地震是必然的,只不過我們無法預測具體哪一天會發生。日本歷史上大規模的地震可不少,2011年日本宮城縣附近就發生了接近9級的大地震,加上引發的海嘯總共造成十多萬人死亡和失蹤,也造成福島核電站的洩漏事件,未來這種大地震還有可能在日本上演。不過並不是地球針對日本,世界上有大規模的地震帶,只要是處於地震帶上,未來發生大地震的機率都很高。

  • 5 # 京火

    地球板塊運動決定的,沒有辦法,日本不僅要不斷髮生大震,強震。而且一定會滑到海溝裡去。命運使然,誰也改變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vivo手機有時候會發燙,這樣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