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致若魚16

    我的理解,不按照格律寫的詩,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叫順口溜或者打油詩,遵循格律者嚴格按照格律寫詩填詞,最求最古色古香的意境和表達,不按照格律者視格律為枷鎖,認為格律限制了表達,為何很多人不按照格律寫詩呢?個人認為一方面很多人沒有古文,格律,音韻,訓詁方面的積累,按照格律的話顯得捉襟見肘。其二,由於文學具有雙向選擇性,作者選擇讀者,讀者也選擇作者,讀者的格律基礎薄弱或者淡化,受眾接受有難度,故而現在很多寫古詩詞的成為少數人的自娛自樂,其三是關於繼承和創新的問題,部分人認為詩歌在格律上需要創新,不能一味守著格律,需要有現代的表達,殊不知堅守有時候也是一種時尚,

  • 2 # 月眠雲中

    如果他寫著玩,不用管,也管不著。但若拿到公眾場合炫耀,不會被行家認可。我們只能建議他們用格律。不用格律,那麼你不要標“律詩,七律,五律,七絕,五絕”,標了,那你就按格律寫。

    其實,格律不難,幾天時間即可入門。

    你穿著拖鞋,馬褂上舞臺演出京劇,會被笑話的,偶爾唱唱可以,只當是耍醜娛樂,若是正式演出,必須古裝、臉譜。

    格律之於律詩,相當於臉譜、戲裝之於京劇,是老祖宗的傳統規範,現代人總想丟掉傳統規範,不倫不類,豈不是外行人班門弄斧?

    想不被格律束縛,你可以寫現代自由詩,或寫古風體,像李白的一些長詩,屬於古風,不是格律詩。古風想寫好,也不容易。像“青青園中葵”這種古風的味道,現代人想寫好,也得下功夫,並不是脫離了格律就容易了。

  • 3 # 誠堡

    我以前不懂格律亂寫,只求意境和內容,後來學會了格律就再也沒有亂寫了。但是還是覺得挺難的,有時候什麼都挺好的就是不符合格律的要求,改來改去的四不像。現在寫不符合格律的東西,只是寫給自己一個人看。我覺得要是寫詩的話還是要按照格律的要求來,既然是文化就好好好繼承。不能為了簡單就隨意的篡改要求,畢竟花時學習的話還是可以掌握好的。間

  • 4 # 三上詞話作者

    寫敲“回車鍵詩”可以不用格律

    ▶️ 在中國談文學,不是現在平常人一提文學就特指小說。小說被列入文學體裁,嚴格地說是從近現代開始的。雖說唐宋時期就出現了筆記式札記,但充其量也算是後來小說興起的萌芽狀態。真正的詩從詩經就開始了,大體經過由四言由五言的過渡時期,包括直到唐代才真正發達起來的七言詩等,都是講格律,唐代近體詩尤甚。其變遷流轉,在郭茂倩《樂府詩集》分類上,基本上有一個清晰的輪廓,所以不按格律寫,便不是唐代時的近體詩。那麼,再理解“近體詩”是何?只能往現在的敲“回車鍵詩”上靠了。至於部分現代人寫近體詩(“回車鍵詩”用不用格律的問題,回答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近體詩”是詩?還是散文?沒有定論之前,寫文講不講格律,也不能按格律這把尺子來衡量。實際上,讓人念念不忘的近代詩,個別也離不開詩經的影子,即翻譯出來的。不過,按文學是發展的這個要求來講,所謂的“近體詩",可以允許它有空間的存在,並讓它大膽的去創,說不定還是標誌性的時代文學體裁呢。

    “回車鍵詩”,能不能成為時代文學,關鍵在於看是不是具有顯著的中國詩歌特徵和賦予的內涵。漢賦成為時代文學,因它是直接受到黃老思想、屈宋楚辭和戰國恣肆之風的極大影響而成的;唐詩成為時代文學,那時從古詩,楚辭,樂府詩變化而來的;宋詞成為時代文學,因宋詞是由賦予詩的曲子詞而形成的;元曲是時代文學,那是依據宋詞內涵而改造句式押韻等不同而標格。以此來看,各代之時代文學千變萬化,但有一點不變,都講究韻律。再看今詩,雖然“回車鍵詩”還是以中國文字為載體,但好多詩都不講押韻了,好多所唱的歌詞也沒有了押韻。如果單從沒有押韻這一條,不管寫作的人員有多少,創作出的作品有多少,要讓“回車鍵詩”成為時代文學,除非帶韻的詩歌統統地失憶。其實,從實質來講,“回車鍵詩”是不甚花氣力生產出來的,具體講是外來的文化,儘管有中國文字的“黃馬甲”遮擋,但它的骨子裡是外來的。那麼,能不能改造成為具有傳統意蘊的詩呢?只要融入中國傳統詩詞之體,賦予古典詩詞之魂,是完全可以大有作為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三上詞話》作者。
  • 5 # 易水寒詩詞原創

    謝謝邀請,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不算是個問題。因為,不遵循格律的詩,其本身就不能算做是近體詩。如果只是形式上和近體詩相同,不按音韻律法去寫的所謂近體詩,沒有誰會認同。當然,作為平常自娛自樂打發時光也未嘗不可,不過,要提醒的是,最好不要給它冠以律絕之名,免貽笑大方。

  • 6 # 濃酒迷情醉

    唐詩宋詞都不是用普通話寫的,用普通話的讀音要求格律本來就不靠譜,許多字讀音變了,連押韻都壓不對。納蘭性德這個講普通話的清朝詞人寫的詞才能用普通話讀起來順口,唐宋詩詞用普通話讀大多不順口。古語七聲,現在四聲,請問什麼是合適的格律?格式還差不多。

  • 7 # 衛宏胤

    從1998年學寫詩,寫的都是近體。

    所謂格律詩,說簡單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實際上我是到2008年才基本掌握了格律。但是我是開始就從格律開始的,沒有隻按五七言字數夠、簡單押韻去寫(雖然開始格律水平較低)。

    也遇到很多人自命寫格律,但是隻能像上面說的,五個字七個字一句,四句就叫絕句、八句就叫律詩,也不管押韻是不是平聲(更不用說平水了)。

    分析這其中原因,我認為有兩個。

    一是這些有心學格律的詩友們沒有遇到格律知識,以為律絕就是八四句,押韻就是同(近)韻母。

    還有一些人,就是附庸風雅了。也想趁趁古風,但是又不想下功夫學格律。而這種人還最愛展示,向人表露寫古詩。

    總之,個人看法,寫近體應該守格律。而格律,其實並不複雜,很容易掌握。寫詩應該講究的是格律嚴謹、語文精巧、情感豐富、意境深遠。評價詩詞的最高境界,可能是意境(當然,意境很複雜,幾句話說不清的);但我們寫作時,應該從基礎著落。

  • 8 # 李青85701879

    自從詩詞至今,繁花似錦,如天下各自然生存,適者而發展,縱觀當前詩壇各和形式,體裁,包括旡格律近代詩,都有同樣的發表自由,通過歷史檢驗,才可以下結論去留劣優,而且日後說不定又有其它的形式出現,還是順其自然,讓人民來決定吧

  • 9 # 張大帥158740300

    人們只是有感而發,句子整齊一點的自由體,但也不乏內在的東西。你評家和正人君子,一定要說人家寫的是格律詩,是千錯百錯的格律詩,在人家你也是杞人憂天。外國翻譯過來的詩,你讀得下去,人家用漢字寫的現代規整短詩,你就說是臭豆腐啦

  • 10 # 知未是也

    格律是唐以後人們對寫詩的一種規範和要求,體現了唐以後人們對詩文寫作的重視和標準,不但推動了中華詩文的發展和繁榮,也造就了一大批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格律詩名家和大師,在中國曆代上留下了許多深受人們喜愛的名詩佳句。但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和創新,詩詞創作的發展也呈現出了日新月異的景象,特別是現代詩、白話文的出現,一改過去古人的格律和八股,讓寫作文體更加自由和開放,我認為這是中國文學史發展的客觀需要,是中國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社會不斷人性和進步的顯著標志。任何東西都離不開創新,文學作品也是一樣,只有打破常規,才能推陳出新。現代文和現代詩的出現,更加方便了人們的寫作和交流,保留和運用近體詩的格律,才能提高現代文學作品的文化水平,使現代作品更加富有文學味道。任何時候都要解決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絕不可人為的將其對立起來,割裂開來,格律詩和現代詩只有相互依存和相互運用,才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11 # 沈毅

    此問題提得有點"問題"。既為"近體詩"就是"格律詩",就沒有"寫近體詩不用格律"之說:。提"寫詩不用格律",就較準確了。本人認為,寫詩本為志、意、情之表達,只要詩文有思想,有意境,押韻(既可鄰韻,還可平仄通押),文理通順,詞語精煉,就是詩,甚至是好詩。不過,這類詩肯定不能稱為"格律詩",也不是古風,不是現代新詩,而是一種形似"格律詩"、形似"古風"的"自由體"。本人認為,此自由體應在詩歌中佔有一席之地。

  • 12 # 王歡充

    一點不講格律就不是近體詩了,如果不講格律能押上韻的算古風。押不上的只能算打油了。

    近體詩也可以標明新韻,要求寬。再少嚴點建議填填鷓鴣天這個詞牌子,比較像七律,用的是詞林正韻。最後再用平水韻,講究一下平仄和對仗。

  • 13 # 手機使用者69644283271

    格律是套在現代人思想脖脛上的枷鎖,古人說的文言文,現代人說的大的話,如果誰覺得自己說話全是“子乎……者也”可以按照格律的要求去創作。還是看看毛主席怎麼評說現代人該怎麼寫詩填詞……

  • 14 # 吳言27

    這個問答的標題本身就有問題,‘如何看待現代人寫近體詩不用格律’?不用格律的詩就不是近體詩。是近體詩就必須用格律。衡量近體詩的標準就是有沒有格律。怎麼可能問寫近體詩而不用格律?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近體詩。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風詩體而言的一種詩體形式。它有完整的格律要求(平仄、韻、粘、對、對仗等)形成於隨末唐初時期。隨唐前的詩稱為古風體,格律比較寬泛,不怎麼講究平仄,中間還可以換韻。近體不是指的現代,而是初唐時期之後,這個一定要弄明白。總之,無論是誰,古代人也好現代人也好,不符合格律的詩可以稱作詩,但不能稱為近體詩。

  • 15 # 林中楓葉139412925

    隨意而寫,有感而發,很是自由。這也算推陳出新百花齊放的需要,老少皆易,發楊光大,這該多好呀!近體詩應提倡。在此我笨鳥先飛,給大家磨嘰幾句:

    一日之計在於晨,

    月落星稀雞叫鳴。

    早起早睡當自律,

    少吃多喝裨身形。

    琴棋書畫趣中樂,

    德智體美修品行。

    勸君莫做後悔事,

    無時不坐手把屏。

    (手把屏就是玩手機)作者特此註明。

  • 16 # 六甲番人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實則不好答,其中包含的資訊太多,很難有讓大家都滿意的標準答案,問題包括了三個主要的詞語,現代人,近體詩,格律,回答問題前,必須弄清楚這三者的關係。

    先從簡單的開始吧,什麼叫“近體詩”?這其中的“近”字,是近期的意思,但不是指我們這個時代的近期,而是指唐宋時期的近期,近體詩實際上就是唐代形成的“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而和近體詩相對應的是唐代之前出現的詩歌體裁,也稱為“古體詩”。

    說到格律了,那什麼叫“格律”?用於詩歌方面,格律是指詩歌創作時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應遵守的準則,具體包括聲韻、結構、對仗三方面,聲韻包括平仄和押韻,結構包括句數和字數,近體詩的絕句是四句詩有每句五言和七言之分,律詩是八句詩也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至於排律等暫不論。

    但格律又不單運用於近體詩,還運用於詞和曲,所不同的是詞曲每句字數有多有少,平仄並不如近體詩那般嚴格要求,而用韻更是平仄韻皆可,也無須一韻到底。

    解釋完這三個名詞,該回答問題了,既然是寫近體詩,那麼為什麼不用格律?這和古代人現代人有什麼關係?沒有格律要求的詩也有很多種,現代詩不說,還有古體詩,當然還有用英文寫作的詩歌,實在不喜歡格律要求,那就不要寫近體詩了。

    漢語是地球上最美的語言,是一種講究聲韻美的語言。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單是詩歌,發言、致辭、談判甚至講課都常常藉助聲律上的抑揚頓挫(平仄)來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而其中詩歌最是講究聲韻美,所以也可稱為韻文,也就是說,無韻是不能稱為詩歌的。

    這個問題不好解決,只會講普通話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群是很可憐的,很難體驗到很多古典詩詞的聲韻美。比如我的好朋友“詩書君”就曾提到他不能識別入聲字的煩惱,在古典詩詞的創作時,他必須透過查平水韻表來判斷入聲字。相信這樣的困難對於很多有志於創作古典詩詞的朋友來說都是存在的。

  • 17 # 古詩今詞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矛盾。

    近體詩也叫格律詩,既然你說部分現代人寫詩不用格律,那怎麼能說他們寫的是近體詩?我想作為寫詩之人,沒有人會把自己不格律的作品當成格律詩看吧?

    基於這個推斷,我想可能是你對現代人寫詩不格律的現象有一些偏見。

    寫詩一定要格律嗎?

    除了一些詩詞徵稿有要求之外,沒有規定寫詩必須要格律,歷來都是如此。詩本來就有古體詩和近體詩,如若必須格律,那豈不是忽視古體詩的存在?

    有人說格律是唐朝形成的,自此以後寫詩都需要格律。李白的古體詩就不提了,我們可以看看杜甫這首詩: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這首詩不按格律的規則來寫,是否不能稱之為詩?

    古體近體,各有千秋

    誠然格律詩韻味十足,但古體詩也有優勢,比如不受篇幅限制,可以盡情鋪陳。

    歷來有不少名作都屬於古體詩的範疇,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蜀道難》等,數不勝數。

    以我個人的習慣,通常是篇幅較短的內容寫成絕句或律詩,而篇幅較長的則寫成古體詩。在押韻方面,古體詩也很自由,既可以鄰韻通押也可以換韻。

    綜上所述,我認為寫詩格不格律,全憑個人喜好,也沒有必要因為個人興趣菲薄他人。

    寫詩如釀酒,瓶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酒香。

  • 18 # 驥駿M

    何止現代人,絕大多數古人流傳下來的詩,都不按你所說的格律來寫。完全合乎你所說的格律寫的詩,能流傳下來的,在古詩中不到1%。所以現代人為什麼要按你所說的格律來寫詩?你說部份現代人是大錯特錯,應是極大多數。寫所謂格律的就那麼三幾丁人。而那些高叫格律的卻是寫不出格律詩的,他們只是妒忌人們能寫詩而自己不敢寫詩。所以在陰溝角落裡哀鳴而已。又怎能阻擋人們寫詩呢?

  • 19 # 閒聊天下

    一看問題,就知道提問者是主張用平水韻來作近體詩的人,也就是在提問者眼中不符平水韻要求的詩就不能稱為近體詩。

    其實,這一爭論由來以久,涉及的核心問題是以前的入聲韻在普通話中己經不存在,現在說普通話的人根本發不出入聲的音,在過去入聲屬於仄聲,而原來的一些入聲在普通話裡是平聲,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按普通話發音來作近體詩,用普通話發音完全符合近體詩的平仄、對仗、壓韻要求,但用平水韻衡量就可能出現不符平仄和壓仄聲韻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華詩詞學會以普通話為基礎於2010年公佈試行中華新韻,得到了大多數詩詞愛好者的支援。同時也有很多人反對。

    說實話,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就在全國推行普通話,即使民國的官方語言也是普通話,說普通話是大勢所趨,固執堅持用平水韻作近體詩才算符合其格律的觀點不知還能堅持多久?因為現在仍保留一些入聲的省份,也不能完整發出所有入聲,而且發的入聲也各有不同了,為了符合格律不是強記就是查韻書去修改詩作了。

    其實這一紛爭早在元代就已出現了,由此在散曲上形成了南、北曲之分。

  • 20 # 老街味道

    如何看待部分人寫近體詩不用格律?寫近體詩不用格律是個矛盾的命題,因為近體詩就是格律詩。

    當然現在寫詩自由多了,不僅僅是今天自由,五四新文化運動時就開始自由了。當時就有“格律”之爭。聞一多為代表的格律派,不僅僅是說舊體詩的格律,連現代詩也講究格律。聞一多曾經提出了“三美”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奠定了新格律詩派的理論基礎。聞一多和當時的自由派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現在還有好多文章傳世。

    如今呢,現在的人寫詩連押韻都可以不管。新詩的各種體都出現了,真是百花齊放的年代。舊體詩呢,因為教育的缺失,大多數人的學習都是無師自通,有耐心的,鑽研深一些,無耐心的 ,看兩頁書就是詩人了。

    至於舊體詩的改革、與時俱進,大概不講格律的“近體詩”算是一類了吧。現在的時代是自由的,每個人怎麼寫無須干涉。不同鑑賞水平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即使今天不按照格律寫“近體詩”的人也會有變化和新的認識。所以自得其樂就好,不必為此爭論不休。有時間多看幾本書或者多打幾圈麻將吧,有個好心情比什麼都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分享一些讓人變得更優秀的生活技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