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言財經
-
2 # 許暢華EricHui
雖然百萬醫療險沒有保證終身續保的條款,但從價效比來說,還是一份不錯的保障。
唯一要注意是什麼醫院類別和什麼藥能報銷,有些產品只能到普通醫院,用普通藥,這份保障可能不是你心目中所想了。
看條款,看條款,看條款,重要事情要說三篇。
-
3 # 松鼠大叔一枚
百萬醫療和重疾一樣,是針對極端風險的。但是使用頻率比重疾要高。
雖然有些免賠一萬的限制,但是現在一萬元以內能解決的問題當成自留風險對於生活水平影響也不大。
而且對於價效比來說還是比較高的。對於30多歲的人保費也就是一年一頓飯錢,假如嚴重意外或者疾病進icu的時候就體現出來這款產品的價值了。有的百萬醫療附加惡性腫瘤的靶向藥責任或者質子重離子責任,對於高發重疾惡性腫瘤來說還是很有用的。
所以百萬醫療險還是很值得買的。
以上
關注松鼠,和松鼠一起避險!
-
4 # 唐越小朋友說保
有必要,百萬醫療是社保報銷後的補充報銷,但是所有百萬醫療都號稱可以報銷靶向藥,實則報銷不了,因為保險公司需要醫院醫生出具需要靶向藥的處方並且要蓋上醫院的辦公室公章才能夠報銷,但是醫院是不會出具這些的。所以保險公司最終會以條件不符合而報銷不了
-
5 # 安琪說險
個人覺得十分有必要購買百萬醫療。
當然,你如果不想要1萬免賠額,也可以選擇中端醫療或者高階醫療險,價格更貴,保障更好,享受高階醫療品質。
還是來說說百萬醫療險吧,因為我們普通老百姓買得最多的還是兩三百塊錢的百萬醫療。
百萬醫療險的作用是幫我們解決大額醫療費用,像生一個大病,如腎功能衰竭或者惡性腫瘤,往往一年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醫療支出,這是普通老百姓支付不了的。但如果有百萬醫療險,除去免賠額1萬,醫療保險幫助報銷幾十萬的費用呢!
所以,一旦生個大病,1萬免賠額幾乎忽略不計。
當然,如果你想解決一萬免賠額的問題,我建議配置一份百萬醫療險和一份0免賠,低保額的中端醫療,或者條件好的,直接上一份高保額的中端醫療或者高階醫療險,不僅解決醫療費用問題,還兼顧醫療品質。
所以,還是要搞清楚百萬醫療險對普通人懂意義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希望可以幫到你
-
6 # 李國文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有或大或小的疾病,小到發燒感冒,大到各種癌症,這些風險該如何透過保險去轉移呢?
首先,保險需要挽救的是家庭經濟生命,小到幾百的門急診,對家庭經濟基本沒影響。
可多到上萬甚至幾十萬,又有幾個家庭能夠承受?
如樓主所說,花費在四五萬以上的疾病有多少?說白了,你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要是大家都知道了,那我還買保險幹嘛?正因為這種不確定性,才讓保險有了意義。
1.7萬醫療費,醫保報銷7000元,佔比41%。
那同比例放大,花費17萬呢?
醫保可能僅報銷7萬,自己支付10萬元,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這筆花費呢?
基於此,商業醫療險就有了其存在的意義,特別是近幾年流行的百萬醫療。
百萬醫療險,補充醫保不足:
不限病種,可報銷社保外費用;住院醫療、住院前後門急診、門診手術、特殊門診均可報銷;就醫體驗好,包括住院費用墊付、就醫綠通等。以30歲為例,一年僅需300元左右,即可獲得高達600萬的醫療報銷額度。
這時候衍生出一個疑問:既然醫療險這麼便宜,那還有必要買重疾險嗎?
隨著醫療技術革新,越來越多疾病被攻克,住院期間有醫保、百萬醫療報銷,出院後呢?
顯然不可能直接上班吧,短則療養半年,長則幾年之久,那這期間的家庭開支如何彌補?
而這才是重疾險的真正意義:補償養病期間收入損失,維持家庭正常生活。
所以,醫保、百萬醫療、重疾險三者作用不同,無法互相取代。
-
7 # 老白的文醬
其實,我個人認為購買大額醫療保險(商業險)不是“必選題”,只是一部分人和家庭的“自選題”。
原因很簡單,多數普通人,有社保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就可以對抗疾病養老的風險,購買大額商業醫療保險,無非就是“錦上添花”的作用。而關鍵的點就是你要有這塊“錦帛”。
如果你財產支配很充裕,我主張買。如果收入一般,則完全沒有必要買這個險。
-
8 # 虎哥吧
看到這個題目,開啟看看,雖然我沒有被邀請談看法,我來說說我的經歷,應該說我是一個有保險意識的人,儘管網上都說保險騙人的,什麼亂七八糟的評論都有,但我依然堅定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我不同的階段給自己和家人買了不少保險,有孩子教育金的,有分紅的,有大病保險的,有年金保險的,有理財的,可能有人會說,你真有錢,但我似乎沒有因為保費問題而成為負擔,說說有點迷信,自從辦了第一份保險後,我的生意似乎一年比一年好,是不是有什麼高超的經營之道,不好說,辦第一份保險時我腦子想的是,就當捐款給那些受到災難的人,如給辦第一份保險的業務員所說的,在我沒有發生狀況的情況下,我的錢用來救助那些災難的人,這就是在積功德,做善事,多年以後錢還是我的,給孩子做教育金,我覺得蠻好的,也就辦了,所以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我平時就在想辦保險還是不錯的,慢慢的買的保險越來越多,回頭一看二十多年來在保險上攢放了不少錢,也有百萬了,年齡也越來越大了,看到身邊的人躺在醫院的人越來越多,開始有點不安,看看自己的保險,大病類的沒有多少,因為年輕時認為大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辦的比較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都是賠一次合同就解除了,這點我比較生氣,身體好的時候你讓我買也就買了,身體不好了你就不管了,但內心有沒有不安,畢竟身邊的案例還是提醒我,別辛苦一輩子,錢都是給醫院掙了,當我看到這個百萬醫療時,沒有多想,直接就買了,給老婆,孩子都買了,儘管我這個年齡比較貴,但自我買過後,感覺真的舒心了,我還把這話對我愛人說了,從沒有過的壓力大減,儘管以前買過各類保險,也沒有過這種感覺,因為每年可以給我報銷150萬醫藥費,直到99歲,我對孩子說,到時候我躺在病床上千萬別放棄爸爸,你爸爸每年有150萬可以報銷的,不要你的錢,不會給你增加負擔的,說這些話的時候內心是無比安詳的。以上是我辦百萬醫療的內心體會,這麼多年來,只賠過1900多塊錢,因為被狗咬了。
-
9 # Penn370
一、百萬醫療是“網紅級”產品
百萬醫療從平安保險和眾安線上推出後,迅速成為“網紅”,在2016-2017年,各家保險公司也紛紛推出“百萬醫療”產品,不出個“百萬醫療”產品,簡直都不好意思出門。百萬醫療簡直都可以稱為一個保險產品“品類”了。
就一款保險產品,一款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還是一款健康險產品來說,銷量非常可觀。以眾安線上的“尊享一生”為例,某渠道的銷量已經達到43萬多份了,不折不扣的網紅級產品。
二、百萬醫療的優勢
(一)當消費者看到“百萬醫療”產品時內心OS
門檻低啊!大多百萬醫療產品都是100多塊錢起,一頓飯啊,比動輒幾千上萬的重疾險,實在太有吸引力了。比那些天天勸我花幾千塊錢買保險的人,靠譜多了。(默默唸一句:還好沒上當。)
好看!看名字就知道了——“百萬醫療”,花幾百塊錢就買個價值“百萬”級的產品,立刻感覺自己身價都達到“百萬”了。
有內涵!稍微懂點醫療常識的,初步瞭解,發現社保外用藥也報銷,可以放心用進口藥、自費藥了,簡直喜大普奔啊。還能續保到80歲,癌症治療翻倍、特殊門診、綠色就醫通道......我選擇:買買買!
(二)河狸君正經分析下:
1、百萬醫療產品的優勢確實明顯,但主要責任和功能其實類似常規的“補充醫療保險”,百萬醫療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以前主要是大企業給員工做的保險福利計劃拿出來,成功做成了零售型產品,使普通人也能享受這種福利。在商業化的醫療保險推廣上,對保險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沒控制住寄幾,扯遠啦)
2、一般百萬醫療都設計了1萬的免賠,對於購買了的消費者來說,一年的大額住院醫療支出的風險敞口只有1萬元。
有些百萬醫療產品進一步在免賠額上進行了設計,比如某公司的“暢享人生醫療保險”,醫保統籌計入免賠額,對有社保的人群來說,風險敞口進一步壓縮;
還有的產品設計了無免賠額,就是隻要住院治療,全報銷,如果再加個“門診”責任,基本就覆蓋全了,當然價格也會更高。
對無社保的人群來說,花小錢就解決了部分無社保的尷尬。
總結:百萬醫療確實值得購買,而且適合所有人,“全民”購買並非只是單純的宣傳噱頭。
三、百萬醫療的缺陷
既然值得購買,那麼有沒有缺陷呢?
(一)續保的問題
百萬醫療屬於短期健康險,保障期限最長1年,按監管要求也不能承諾“保證續保”,所以好多產品都會說“可以續保到多少歲”,以解除消費者的顧慮,同時在續保的收費上,申明不會因為投保人的年齡、身體狀況、是否發生過理賠而惡意調費。
BUT:
短期健康險畢竟就是“短期健康險”,如果停售或後期收費大幅升高,還是有不能續保的風險。一旦出現這個問題,消費者再去更換,很可能出現,要麼付出的保費非常高(一生病或者年齡長几歲,保費就會變高),要麼沒有產品可以投保了,要麼沒有公司能接受消費者投保了。這時候,消費者就只能裸奔了,這是百萬醫療的“原罪”。
題外話:請允許河狸君在此致敬下保險公司尤其是財險公司的產品開發人員,對精算人員在後期準備金計算和提取工作中的難度,也表示同情。同時河狸君也拭目以待,看看後期百萬醫療產品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發展趨勢。
總結:買百萬醫療最大的擔心不是買不買的問題,而是“明年我能不能買的問題”。
(二)免賠的問題
大部分百萬醫療保險的免賠額都是1萬元。1萬元免賠額什麼概念?假設一場疾病花費6萬,社保報銷4萬,百萬醫療只能報銷1萬。還有1萬需要消費者自己擔,不過好在1萬以內的醫療費用大部分家庭還是能夠承受的。
(三)其他方面的問題
百萬醫療保險是報銷型的保險,醫療費用需要先自行籌措和支付,然後再找保險公司報銷,且不能重複報銷。所以多買幾份百萬醫療,是沒什麼意義的。
保險費用不固定,如果將它作為長期保障,未來到底需要支付多少保費,並不確定,即使續保的問題能夠保證,但保費如果太高,到時可能也不會划算。所以未來具有很大的不確定,當前沒法算出自己到底需要支付多少保費。作為長期的保障規劃,風險太高。
四、百萬醫療與重疾險的區別
最簡單的區別是,賠付方式不一樣,導致作用不一樣:
上文已提到,百萬醫療屬於報銷型的,花多少在範圍內報銷,費用需要自己墊和籌措,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而重疾險,屬於給付型的,一旦生病,保險公司立刻按保額打錢,保了100萬,保險公司就支付100萬。可以用這筆錢來治療,後續的康復治療、治療期間的生活費也能得到保證,如果影響工作能力,還能當成失能補償。同時重疾險也沒有是否能續保的問題,保費也是投保時就能確定支出額度(能夠匹配家庭的收入),保單具備現金價值,急用錢時還能貸款,返還型重疾險,還能當成做了一筆儲蓄金。
所以河狸君的保障建議是:重疾險+醫療保險的組合,這樣的保障方案是比較全的。千萬不要以為,買了百萬醫療就不需要重疾險了。
五、產品推薦
其實百萬醫療價格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主要是因為價格沒有大差,不像重疾險,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認真制定方案),河狸君就不做具體的產品對比分析了,有興趣、有時間和精力,大家可以自行在網上搜。
河狸君推薦兩個:
安聯保險:“臻愛醫療保險計劃”,價效比最高,還附送意外保障。在我們的平臺上也是銷量最高的醫療保險。要買百萬醫療,選它就可以了。
如果想多花幾百塊錢,獲得更高的保障,可以選:
安心保險:“一起慧99-百萬醫療險”,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免賠!沒有免賠!沒有免賠!分為:
無門診計劃,適合所有人。
有門診計劃,適合有門診治療報銷需求的人群,當然,價格會更高些。
最後,河狸君好像忘記說一件事了。為啥說“百萬”是噱頭,因為一般的住院治療是不太可能花到一百萬的,一般花到20、30萬已經很高了!當然,凡事沒有絕對!每個人出現的情況不一樣,沒有合不合適的問題。而且百萬醫療的產品已經很便宜了,降低保額,對保費額度影響很小,而且“百萬”確實很好聽。
但是大家注意,有公司推出過“千萬醫療”的產品,碰到這種情況,大家可以盡情鄙視他們,為了宣傳,實在是沒節操!
河狸君提醒:買保險要先大人後小孩,先保障再次養老最後才是理財。
買保險找河狸君,賣保險我們是專業的!
有保險,更美好!
-
10 # 孟小粘
百萬醫療的賠付率不高,因為我們平均住院花費,社保醫療結算後是在七八千左右,也就是說只有碰到真正很嚴重的病情時才會啟動這份保險!
目前來看,最可能的是腦出血這類心腦血管意外,以及腫瘤化療,特大外傷燒傷搶救等等……
隨著安全意識的提高,醫療體系的健全,在科學的健康管理下,我們只要採取了定期體檢、規律用藥、合理膳食、保持運動等等措施,這類風險能進一步縮小。
但是……誰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社會醫保只能保30萬以內的小病,面對icu一個北京中產那是賣房賣地也撐不過半個月的,所以這個小機率事件能產生巨大的損失!
這種情況用保險轉移是最合適的!一年幾百不到一千的小錢,花出去買個能控制巨大損失,彌補一百萬醫藥費可能,聰明的人都會接受的,人類有追求安全的天性!誰都會想,萬一呢?對吧!
-
11 # 明亞陳士靜
百萬醫療這兩年特別火,很多人都在關注,百萬醫療還是有必要買的。
1.社保報銷的範圍有限,還需要商業保險的補充
社保是國家兜底的公民福利制度,是一種大眾、普及性的,不可能滿足追求更好的醫療技術,報銷範圍都需要在規定的框框內,不然就需要自費。
百萬醫療是一種補償性的保險,只有發生住院你才達到報銷要求才可以報銷。
免賠額1萬,超過1萬的部分基本可以理賠,什麼進口藥、非社保報銷專案、癌症量子治療手段都可以理賠,上限在300萬,基本也不可能花這麼多錢治療。
2.以小博大
手上經濟不寬裕,又想買保險,暫時過渡,百萬醫療是不錯的選擇。
根據年齡,符合健康告知的情況下,每個人的保費是不一樣的,年齡越大保費越貴,基本幾百到1千多不等,買一年保一年,保額可以做到300萬甚至更多,可以做到風險轉移。
人生病住院要比患重大疾病的機率高,只能在一年期百萬醫療和重大疾病的選擇下,我會選擇百萬醫療。
患一個不大不小的病,住院花個幾萬很正常,這時百萬醫療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
從長遠看,還是需要配置重疾險+百萬醫療+意外險+壽險,這樣保障才全面,沒有風險漏洞。
-
12 # 程蟬
百萬醫療險屬於比較符合城市人群需求的補充醫療險,能保的都建議保上。這個產品最大的隱憂是不一定能扛到你衰老,一旦這個產品賠穿,保險公司就只能停售。
這些產品都需要健康體,如果自己有病史,比如割過良性腫瘤,三高糖尿病之類的,都基本不成。被別的保險公司拒保過也不成。
父母比子女買肯定更划算。剛滿65如果還不滿66的話,應該是可以買的。要到65最後一天才算截止。微保和支付寶的都有到65的醫療險。眾安每次過年過節都會開放到65,平安e生保如果要買的話,60-65需要線下體檢核保,而且必須找平安的代理人。
年輕夫妻和父母都可以買醫療險。兒童買重疾或者醫療,價格都差不多。這是我唯一推薦買重疾的人群——兒童。
-
13 # 保險助手服務
大家好我是助手君,不請自來~
關於問題:有沒有必要購買百萬醫療?
我來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百萬醫療險保障範圍廣,報銷比例高,很多百萬醫療險一般都突破了社保的限制,只要是正常的醫療費用,不限社保目錄(自費藥、進口藥),不限疾病種類,不限治療手段,都能夠報銷。幾百元對比幾百萬的支出,怎麼看都十分划算。
所以題主的疑問還是主要在免賠額上的。接下來簡單談談免賠額。
免賠額,指的是保險公司不承擔賠付責任的一個額度。說白了就是在保險保障時間內,你總共花的錢低於這個額度,保險公司就不用賠錢給你。
買了個保險,還得自己墊付這麼多錢,才能開始報銷拿錢,卻是讓人不舒服。
但如果換個角度看,你就能發現免賠額大藏玄機。
保險公司之所以設定免賠額,是為了降低風險和成本的。因為免賠額能消除許多小額索賠,這樣可以降低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同時也直接降低了各位要繳納的保費。
要知道市面上也有部分0免賠額的百萬醫療險,但是保費一般是有免賠額產品的幾倍。
所以買一個0免賠額的百萬醫療險,並不一定會更划算。
另外,如果醫療險的免賠額都為0,然後大家都去買,最後導致保險公司在這個產品上虧損,那麼有可能未來這個產品是要停售的。並且在續保上,可能會更加苛刻。
所以與其糾結免賠額,比如更加重視續保條件和報銷範圍。畢竟沒有家庭會因為一萬塊崩潰的。大家認為呢? -
14 # 大特保
如果想門急診都理賠的話,百萬醫療險確實沒有購買的必要。
百萬醫療險之所以設定免賠額、賠付規則,其實是為了過濾掉很多大家能夠自行負擔的日常醫療費用,從而給到消費者更加實惠的產品價格。如果什麼都給報的話,一年幾百塊錢,搞不定的。
但是如果想透過百萬醫療險,轉移大病風險的話,有必要購買。
《實話實說》為你揭秘,百萬醫療險理賠真相5年內無需擔心產品漲價,無需擔心續保問題,不限社保目錄,不限治療手段,價格也夠親民,還有住院墊付服務,確實是必備的保險單品。
不過也有人擔心,產品這麼優秀,保費這麼便宜,簡直好到懷疑人生,理賠會有問題嗎?
其實百萬醫療險理賠,需要抓住幾個核心要點。
01免賠額Q:孫小姐買了免賠額為1萬的百萬醫療險,看病花了1.2萬(社保已經報銷5000元),以為可以有2000元的賠付,可是在理賠的時候卻被告知不能理賠,這是為何?
這個就要看產品的賠付規則。
在「樂享一生百萬醫療險」的產品頁面上,其實清晰地給大家展示了賠付規則,如果覺得看保險條款太麻煩的,看下賠付規則的表格就能秒懂。
孫小姐如果購買的是有社保版,理賠的時候“社保報銷是不能抵免賠額的”。
百萬醫療險之所以設定免賠額、賠付規則,其實是為了過濾掉很多大家能夠自行負擔的日常醫療費用,從而給到消費者更加實惠的產品價格。
02報銷比例Q:產品頁面寫的明明是100%報銷,為啥到頭來到手只有60%?
其實還是要看賠付規則,如果買的社保版,卻沒有使用社保看病的話,去掉免賠額後,確實只能賠付60%。
03報銷費用“合理且必須”Q:產品頁面中進口藥、特殊門診費都可以報銷,但是條款寫到用藥“合理且必須”,什麼樣的費用才是“合理且必須”?就診過程中用進口藥算“合理且必須”嗎?
《健康險管理辦法》第21條明確規定:
保險公司擬定醫療保險產品條款,應當尊重被保險人接受合理醫療服務的權利。
《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是保監會正式頒佈的法規,效力不容置疑。
如果產品條款對社保外的費用專案沒有其他特別約定,那麼被保險人有權選擇對治療效果更好的醫療專案。
不過在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最終還是會根據病歷、出院小結、藥方等綜合判斷。
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在規定等級的醫院就醫,有執業資質的醫生診斷、制定的治療方案,花費不超過限額而且符合報銷範圍,保險公司沒有理由拒絕賠付,因此不必過於擔心。
案例一
王先生因腸胃炎住院,本來一個療程7天藥物就可以到達治療效果,但王先生想讓醫生幫忙多開一些日常需要用到的感冒藥,然後透過醫療保險報銷。
由於醫療險遵循“補償原則”,所以如果想透過醫療險去開跟腸胃炎不相關的藥物,這些日常感冒藥違背了“合理且必須”的原則,這部分費用保險公司是不會賠付的。
案例二
李大姐做心臟支架手術,有進口的支架和中國產的支架可選,李大姐選擇了進口的,這算是合理且必要的費用嗎?
算合理費用。《健康險管理辦法》規定被保險人有選擇更好療效的治療方式的權利。只要購買的醫療險含進口藥,超出免賠額的部分是可以進行報銷的。
最後想跟粉絲說,如果因為擔心理賠而錯過「樂享一生百萬醫療險」這款優秀的產品,確實很可惜。
如實健康告知,指定等級醫院就醫,及時報案、提交理賠資料,真的沒有必要擔心理賠問題。
以上是關於百萬醫療險理賠的一些問題。
-
15 # 熱愛方塊字
關於百萬醫療保險,我們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首先就是,這個保險靠譜嗎?
這個保險還是很好的,作為一年期保障產品,保險公司為什麼敢這麼低的保費給你保,就是靠的大數原則。一萬個人購買,保費最少300萬靠上,出一個重疾住院,賠你百萬,還是賺的啊!越多人購買,這個機率越穩定,保險公司就越不會虧。他們是靠大資料賺錢的,不是靠坑你保費賺錢的,這個要清楚!
另外,我們有必要買百萬醫療嗎?肯定是需要的,因為我們的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各種重大疾病都在不斷被攻克,伴隨著的是醫療費用的不斷攀升。加上消費水平提高,醫院收費也越來越高,醫療過程中的花銷巨大,需要我們透過醫療險這個槓桿進行高性價比的保障。買重疾險,一輩子也不過是花幾萬塊錢的保費,但是,誰一輩子還能沒個災病?沒個意外?不住下醫院?一直買這個肯定是划算的!
至於說部分產品裡面有坑的問題。你在購買的時候,一要看百萬醫療險是不是不限社保、不限病種、不限用藥、不限醫療手段,不是的話,就別買!
二,你要看他的保障額度是每年限額,還是終身累計限額。一般都是每年限額,如果不是,那絕對是坑!
三,就是要看他能不能保證續保,至少也要保證續保到一定年齡,比如65、70、80等,同時還要留意一點“出了險住院期間是否可以續保”,這個也是保險公司是否地道的一個參考標準。
四,最好買相對大規模的保險公司的產品,既方便理賠,也避免進坑。
五,免賠額越低越好,目前主流的都是1萬。如果高了,就別考慮了。
六,關於免賠額,個人建議最好是能同時購買一份小額醫療險作為補充,把免賠額也保了。如果你是單獨買的百萬醫療險,建議在你的其他長期保險上附加住院無憂型的小額醫療險,彌補百萬醫療險的免賠額,做到真正0免賠!
-
16 # 土鱉君說
2016年,百萬醫保險橫空出世,迅速成為了保險界的網紅,百元保費,百萬保障帶來的視覺衝擊力,將人們的眼球成功的吸引過去。給傳統的重疾險市場產生了極大的衝擊。朋友們問我,重疾險是不是落伍了?會不會被所謂的百萬醫保險取代?它跟重疾險到底什麼區別?下面進入土鱉君答疑時間,扒一扒兩者的差異,方便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對了,這次真沒有數學,請大家耐心看完)
土鱉君曾經說過,任何的保險都是誕生於社會的痛點。眾所周知,社保只是國家福利性和普惠性的基本生存保障型保險。
大部分國家的社保基本都存在報銷比例低、用藥選擇性小、醫院回款慢、服務措施少、監管力度大的問題,特別是中國人口基數大、社保費率小,這些問題特別突出。某些新、特效藥和進口藥基本不在社保範圍內,人們對急病、大病得到高效治療的需求和社保部門的成本控制矛盾基本不可調和。生了病要麼拼家底(自掏腰包)、要麼拼人緣(借錢、眾籌)、要麼拼運氣(用普通藥也能迅速治好),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情況依然存在。生不起病仍是社會最痛的痛點。而重疾險保費較高,保障的疾病種類較少,保額似乎也不夠高,很多低收入家庭買不起。相比兩者百萬醫保險彷彿把這些矛盾照單全收,一炮而紅。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百萬醫保險都有哪些優點:
1、保障範圍廣、報銷限制少
相比重疾險來說,它涵蓋了意外和大部分的疾病,而重疾險只保障合同所列範圍之內的疾病和因病導致的傷殘。相比社保,它涵蓋了社保之外不報的特殊治療手段和藥品,以及住院治療、特殊門診治療、門診手術、急診等必要的合理的醫療費用。
2、低保費、高保額,槓桿率高。
相對動輒年費幾千、保額幾十萬的重疾險,幾百塊撬動幾百萬的高槓杆可謂極具吸引力,上千倍的風險對沖讓財力不是那麼充沛的人紛紛解囊。
3、服務好、高質、高效。
相對於社保,百萬醫保險沒有定點醫院,沒有針對醫院的級別設定保障比例。而且保險公司透過跟醫院的合作,還建立了vip通道、免預約、免掛號等一系列優質、高效服務,讓投保人感覺到物超所值。
但是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年薪百萬的精算師也明顯不是傻子。百萬醫保險如此高的槓桿和優質的服務是如何實現的?我們必須看看它裡面有兩個神坑——免賠金額和自然費率。
我們仔細看一看保險合同,這類保險中會有個免賠金額設定,絕大部分是1萬元。也就是說如果生病了,醫療花費在1萬元以內,它是不報銷的。簡單來說,就是設定1萬的報銷門檻。而這個門檻足以將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疾病排除在外。保險公司就成功將高頻的中低端醫療險轉換為低頻的大病醫療險。從而實現盈利。
重疾險採用均衡費率的保費計算方式,即透過風控精算將風險成本平攤入每年,每年以固定金額繳費,一般採取繳20-30年保終身的模式。猶豫期後立即生效,保險期內不會因除身故、未繳保費之外的原因被退保或拒保。百萬醫保險採用自然費率的保費計算方式,即按照時間、身體情況等控制變數的數學模型計算保費。交一年保一年,隨年齡的增長而浮動,可能會出現隨著年齡的增大,罹患某些疾病的原因,下一年續保時門檻被抬很高或拒保。
重疾險和百萬醫保險相比來看,還有如下不同點:
1、賠付方式不同
重疾險屬於確定給付,也就是說如果真的罹患合同中所列疾病,不管是否入院、是否治療,都會得到賠付。賠付金可以按照投保人的意願自行處理,可以選擇治療,也可以選擇療養、環球旅行、購買營養品、出國安樂死,作為遺產等等。
百萬醫保險跟社保一樣屬於報銷給付,保金用於必要而合理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會對投保人所提供的醫療發票進行稽核,剔除不合理費用和免賠金額後給予足額報銷。
2、理賠結果不同
重疾險屬於理賠型保險,如同時投保多家保險的同類保險,可獲得累加賠付。
百萬醫保險屬於補償性保險,理賠需要提供醫療發票,醫療發票有且只有一份,理賠金額不能累加。
3、續保方式不同
重疾險百萬醫保險保費年繳且抱會隨年齡的增大而增高,甚至會因為某種情況被提高門檻或拒保。
為了更直觀的對比重疾險和百萬醫保險,國際慣例,上圖:
綜上所述,無論是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都有自己獨特的保障作用和功能,也許在保障範圍上有些交叉,但是很難說誰能替代誰。如果您不差錢,那麼土鱉君建議您兩者統統都選。如果您的財務狀態尚不能支撐同時選擇兩種保險的話,那請您注意45歲是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青年和中年的分界點。45歲之前請選擇高性價比的百萬醫療險,45歲之後選擇穩妥的重疾險。
Tips:關於重疾險土鱉君還有話說:
-
17 # 超級險微鏡
百萬醫療
1.免賠1萬,是相對免賠額還是絕對免賠額,絕對免賠額是1年內累計的。相對免賠額比較好,包含了社保報銷部分。惡性腫瘤沒有免賠額,保額一般翻倍。有的把重疾的免賠額也取消了,比較棒棒噠。
2.最好含有重離子醫療可報銷。
3.住院前後的門診費用最好也可報銷。
4.續保條件是關鍵,看好,一般要有這些字,不因為健康變化而拒保,不因為發生過理賠而拒保,不會單獨調整某個人費率。
5.綠通服務,就醫指導,專家指導,專家手術預約,住院安排,有這些更好。
6.門診費用也可報銷的肯定貴,限額很低,不建議選門診費用可報銷的,不如單獨購買。
-
18 # 指尖說險
醫療險非常重要,百萬醫療最具有創新型的點就在於免賠額的設定,卻反而成為有些不負責任的代理人的攻擊點。
說白了,幾百元撬動幾百萬的保額,醫療費就分一萬以上和一萬以下兩部分,超過一萬部分卻很難清楚具體是多少。如果嫌棄一萬內報銷不了那就單買小醫療嘍。
在合理的責任範圍內,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
-
19 # 小幫保
設定免賠額,是為了保護大多數使用者的利益。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資訊中心披露的資料顯示,2019年1-11月全國三級公立醫院人均住院費用為13663.9元。
也就是說,大多數去醫院看病的人,都不是因為重病。
1萬多塊的開支,經過國家醫保的報銷,支出壓力也不大。
但大病就不同了,治療費少則十幾萬多則數十萬。
尤其是能讓患者生存率明顯提升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治療費用非常高。
比如,電影《我不是藥神》提到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治療藥物,儘管現在納入了醫保,病人一年也要自費數萬元。
再比如,針對晚期肺癌的治療,靶向藥物的費用每個月在1萬~5萬不等。
雖然國家一直在加快新藥的審批流程,也有越來越多的高價藥物被納入醫保,但對病人來說等待的時間太過漫長。
而百萬醫療險最初就是為了防範那些難以承受的疾病醫療支出,防止我們“因病返貧”的。
透過設定1萬元的免賠額,可以規避小額理賠案件,降低賠付成本和保費,增加產品的穩定性。
所以面對大病風險,百萬醫療險是必備保障,一定要堅持投保。
關鍵是便宜,數百萬的保障,30歲的人買一年也就二三百塊。
寫在最後
我是保哥,專注保險測評以及家庭保險方案定製,日常科普社保和商業保險乾貨!
-
20 # 木土二十方
身體健康時是有必要購買百萬醫療的,因為很多病人住院發費超過1萬,大病,慢性病治療超過1萬元,10萬,幾十萬常見,甚至有的發費百萬。(現在網上經常有無錢治病眾籌,與其有病時眾籌,不如平時自己發上百,千元早作防備)疾病用藥共190000多種,醫保能報只有2000多種,還有許多藥品需自費的,不過百萬醫療也分相對免賠,與絕對免賠,購買之前需瞭解清楚。
回覆列表
我們分析一下什麼是必要性,必要性是指達到一定目標所需要的條件和因素。
如果百萬醫療不是必要的你應該會這樣認為,就是在以後的日子裡,你一定不會用到百萬醫療險,對自己的身體足夠自信,去醫院只會是一些自費在1萬以內的小病小痛。
哪怕自費在一萬以上,百萬醫療險報銷的錢和我所交的保費是基本等額的,所以沒有買的必要。
如果百萬醫療是必要的那麼你應該會認為,未來難以預測,我有可能會患重一點的疾病,導致治病自費的錢可能在一萬到幾十萬不等,百萬醫療險一年300左右,自費一萬三,百萬醫療險報銷3000也保本了;萬一自費十萬,百萬醫療險報銷九萬,那這幾百塊就花得很值得了。
買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醫療費用簡單可以劃分為四部分:
住院醫療、特殊門診、門診手術、住院前後門急診。
1、保障一定要全面!
所以買百萬醫療也需要看這幾部分的保障內容全不全,越全越好,因為有些產品可不是那麼老實,比如X平醫無憂,它只報銷住院醫療。是不是買到就是虧到啊!
還比如特殊門診,包括門診腎透析、門診惡性腫瘤、器官移植後的門診抗排異治療三部分,這些對應的都是比較嚴重的重疾,要花費的費用一般會很高。
可是有些雞賊的產品,只報銷癌症化療和放療的費用,像《我不是藥神》裡面,那種每個月幾萬塊的靶向藥,是不給報的,是不是也是一大坑?
2、續保條件一定要好!
百萬醫療險也是醫療險的一種,買一年保一年;有些產品,如支付寶的好醫保,連續保證續保6年,這類產品即便你次年不符合健康告知了,只要在這六年內都是可以續保的。
3、增值服務一定要關注!
比如外購藥報銷、就醫綠通、質子重離子治療等。
一些疾病需要醫院裡沒有的藥物進行治療,所以這時候需要外購一些藥物,只要是醫生同意的也是給報銷的。質子離子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所以有是最好的。
那些可有可無的增值服務,比如健康獎勵啊,基因監測啊,不影響大局。
4、就是免賠額和保額了!
免賠額購買的時候,一萬的優於兩萬的;保額一般100萬足夠了,主要看單項要求,部分產品會要求:病床和膳食費用每日限額1000,超出部分自費;腎透析不論消費多少,只報銷10萬。這些其實對於選擇的影響不會那麼大,但是瞭解和對比,能選出更好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