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137693173
-
2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教育子女,是一大學問。而教育獨生子女,則是一門精深的藝術。
其中,如何鼓勵孩子,是高情商父母必修的溝通學分。
例如,孩子今天自己整理了房間。作為父母的你,該如何鼓勵呢?
1. 說結果。
注意到了孩子整理房間的行為,父母可以說--
“我發現你今天已經整理了房間,現在房間煥然一新。做得真好!”
2. 說原因(具體細節)。
告訴孩子--
“你不僅把床上的衣服都疊好了,也把書桌上的書都排列整齊了,真棒!”
說得越具體,孩子下次越知道該怎麼重複這個行為,也知道了自己哪些行為是受到稱讚的,可以激勵他重複出現這個行為。
3. 說內在人格特質。
接著,父母可以說--
“看得出來,你是個很負責任(勤勞,用心……)的人”
稱讚的時候,父母要多談人格特質,而在做批評時,就該談行為,而避談人格特質。
4. 說正面影響。
例如,可以這麼--
一氣呵成,就成了:
然而,在“說正面影響”的一項,建議父母要謹慎為之。
大部分父母親都習慣和孩子說:“爸媽以你為榮”,其實這句話的著眼點,應針對人格特質,而非學習成績或表現。
當父母如是說:
“你這次數學考了滿分,爸媽真以你為榮。”
孩子會有個感覺,只有滿分,爸媽才會“以他為榮”,那萬一下次沒考好,父母親就不再感到驕傲,甚至還可能“以他為恥”。
換一種說法,強調人格特質就對了--
“這次你考了滿分,爸爸、媽媽發現你很努力,才有這麼好的進步,這份努力,爸爸、媽媽很引以為榮。”
如此一來,孩子就會知道,只要他努力,不論成績如何,父母都會引以為傲。
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努力該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取悅任何其他人。所以,當他有好的表現,父母更好的說法會是:“爸媽真為你感到高興。”
-
3 # 兒科醫生雨滴
寶寶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鼓勵和不斷的引導,您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您多去發現他的優點,去鼓勵寶寶,那我們應該如何鼓勵寶寶,今天給大家講講如何鼓勵孩子。
1、經常對您的孩子說:你很聰明,他(她)就真的很聰明。
2、只要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有出息的,孩子就真的會有,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皮格馬利恩效應。
3、任意責罵打罵孩子會使他喪失思考能力。
4、沒有笑聲的家庭養不出腦筋好的孩子。
5、給孩子一個獨處的空間,可養成他們思考的習慣。
6、當孩子解決難題時,不要單單指出他的錯誤,要承認並誇獎他做對的部分。
7、有人說,孩子成長的歷程也是父母們塑造自己的歷程,這是不無道理的,父母要習慣於和孩子一起成長。
8、多讓孩子動手,可以訓練他們的頭腦。
9、禁止孩子自言自語,等於迫使孩子放棄思考。
10、父母對孩子的新發現,要率直地表示驚奇。
11、讓孩子自由行走,有益頭腦的發展。
12、扮演角色可增進孩子的想象力,同孩子一道遊戲吧。
13、如果孩子們跳舞、品嚐、觸控、聽聞、觀看和感覺資訊,他們幾乎能學一切東西。
14、孩子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
15、發展孩子的天賦,重要的不是你的孩子有多聰明,而是如何聰明
讓寶寶更聰明的四點基礎:
1、要培養幼兒和父母交談的習慣,在談話過程中提高兒童語言的表達能力。
2、要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和進行探索的興趣。
3、要教幼兒認字,培養他們喜愛讀書的習慣。
4、要給學齡前幼兒準備紙和彩色筆,讓孩子畫出他感興趣的事物。
善於鼓勵寶寶,才能讓寶寶更自信,做的更好。
我是雨滴姐姐,0-6歲寶寶的私人家庭醫生!感恩遇見,身為有20年兒童保健及兒科臨床經驗,國家級營養師,高階育嬰師定期在這為您解惑!育兒路上有雨滴春風細雨,攜手相伴!
-
4 # 秋若楓讀書
孩子因生理原因,心智不成熟,是非觀念還沒有形成。對此,就需要我們父母在旁邊進行引導,強化。在孩子做的好的時候,給予鼓勵;在孩子做的不夠好的時候,給予指導;在孩子做的不對的時候,要堅決給予批評。但不論是鼓勵、指導、還是批評,父母都只能從旁引導,而不能武斷的干涉孩子的思想。
比如,鼓勵孩子的時候,我們不能單單隻說:寶寶,做的對。而應該引導他,他這樣做了,對他人產生了什麼影響?“因為我這樣做了,給他人帶來了方便,感受到快樂,所以我做的棒。”當小孩有這樣意識的時候,他自然會得出,只要讓別人方便,感到快樂的事就是對的,反之就是不對的。同樣,當孩子做的不夠好,或者不對的時候,我們也不要直接說應該怎麼做,或者不能怎麼做。
-
5 # 寶爸鄉村記
方法/步驟
明確鼓勵。考試成績好了,勞動表現好了,等等,只要有進步,都應該明確地、好不含糊的給與表揚和鼓勵,如果進步特別明顯,適當的物質獎勵也未嘗不可。
暗中鼓勵。平常生活中,如果孩子說的有道理,要給予適時的肯定,用眼神、肢體語言等給予關愛、暗示和啟發,適時進行引導性的教育。
變相鼓勵。有時在家庭聊天的環境中,對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即使他說的不完全對,也可以故意的與他站在一個立場,幫他樹立信心,鼓起勇氣。他會理解你的用心的,也會感激你的。這跟溺愛是兩碼事。
舉例鼓勵。他做了一件事,你給他講,歷史上,或現實中的某某某,就是這樣做的,我非常佩服他。這樣,既教育了她,又堅定了他向善向好的決心和毅力。
以身作則。鼓勵孩子做的事,自己要率先垂範。和孩子一起做是最好的。比如做家務,如果孩子做的很認真,你可以說,你比我做的還要好。這會使他受到莫大的鼓勵,並且他會做的越來越好。
-
6 # 娃娃樂樂呵呵
鼓勵寶寶,不能只針對結果簡單描述,你真棒,做的真好的話,要多鼓勵過程,比如,寶貝,你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真好。寶貝,你把玩具熊放在沙發上,沒有亂扔,做的非常對,你真棒!要多鼓勵多給寶貝信心,初為父母,真的是需要學習的很多
-
7 # 不屈的熊貓大俠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1培養自信,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孩子。尤其當孩子遭遇到失敗時。這個時候,家長的鼓勵至關重要。重點是讓孩子重拾對自己的自信。2孩子的行為,總是會有值得肯定的。也會有需要父母指出錯誤的地方。先肯定好的。對於錯誤,儘量引導孩子能自己認識到,或者是用平和語氣去告知,不要挖苦孩子。3客觀的說出失敗的事實,陪著孩子一起找到原因。這個過程,是對孩子的激勵。也是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挫敗的時候,能更有信心。4父母總是怕孩子驕傲。但是過分的打壓,會讓孩子失去自信,而變得自卑。怕孩子驕傲,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提醒一下。對於成績肯定,也要用平和心態去對待。5給孩子以希望。任何時候,沒有希望都是可怕的事情。讓孩子抱有希望。用向上的心態對待挫敗。6多與孩子談心。隔一段時間,就可以跟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時間。聊一聊這一段時間,各自的煩惱,見聞之類。還可以促進父母跟孩子之間的瞭解
-
8 # 育兒經驗分享123
有以下幾種方法
1:可以模仿幼兒園裡的做法,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小紅花。
然後告訴孩子,當發現做了好事,或者學習進步或者給家庭做了貢獻的獎勵一朵小紅花。
2:抓住時機給孩子口頭獎勵
當父母發現孩子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老,你的讚美對於孩子來說就是興奮劑。孩子會朝著你期待的方向發展的。
3:包容孩子的缺點
當父母發現孩子範了一些錯誤以後,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透過犯錯誤產生的後果來跟孩子講道理。
-
9 # 胖老婆婆愛雯話
針對具體的事情有針對性地鼓勵孩子,不要泛泛而鼓,特別是能在“關鍵時刻“重要時刻”鼓勵孩子,可能是同伴關係受挫時,可能是在受到學習挫折時,可能是在孤單無助時,等等,不能不變,而是要隨著情況而變,才會產生真正的效果。
-
10 # 紅河520
榮譽獎累積制
每到歲末年初,家長可與孩子共同製作些小紅花、小紅旗或小五星之類的榮譽標籤,並告訴孩子,每當有進步就能得到一個標籤,年終累計,按所得標籤多少,獲得獎勵。
本辦法符合教育學中正面教育和不斷激勵的原則,較適合6至13歲孩子的年齡特點。對再大的孩子,可用“家庭光榮冊”記功的形式,最後累計記功的次數實施獎勵。
-
11 # 銅T豌W豆
孩子需要肯和定,鼓勵和讚美。一定不要打擊他,適當引導,把他當成和你平等的大人對待,不要用騙孩子的那一套糊弄他,小孩子的接受和思考能力出乎你的想象的。
-
12 # 樹袋寶寶孕嬰坊
如何正確地鼓勵孩子?父母需要掌握以下原則:
1.積極的肯定
“我相信你能做到!”而不是 “我希望你能做到!”前者給孩子堅持下去的信心;後者會使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在遇到困難時容易半途而廢。
2.合理的要求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設定“跳一跳”能夠達到的目標。
比如:對於一年級小學生,家長要求孩子上課能夠時時刻刻專心聽講,這顯然就是不合理的。如果父母始終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會讓孩子產生無助感,呈現出低自尊的表現。
3.避免雙重標準
父母對孩子提出所有的要求,自己一定也要達到同樣的要求。所謂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就是如此。
4.接納孩子的缺點
每個孩子有自身的優勢,卻往往也有能力所不及之處。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分清楚缺點和錯誤,因為錯誤可以改正,缺點唯有接納並盡力彌補!
5.避免代替干預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父母對孩子包辦代替,讓孩子“坐享其成”。其實,孩子正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成長起來的。家長可以在孩子發出請求時,給予引導和協助,讓孩子體驗到解決問題的快樂,逐漸提高自信和自尊!
6.重視孩子的貢獻和價值
每個人在家庭中、社會中都在謀求“存在感”。孩子也不例外。家庭是孩子向外部世界探索的第一步,承載著其獲得“存在感”的重要作用。父母重視孩子對於家庭的每一份貢獻和價值,滿足孩子存在的需要,有利於發展孩子高自尊的人格。
7.“鼓勵進步”比“關注成就”更重要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父母關注並肯定孩子在透過結果的路途中所呈現出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也有利於培養孩子接受挑戰的勇氣,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發展應對挫折的能力!
-
13 # 是才華橫溢的小郭吖
十八歲那年高考失利,無緣本科,最後上了一所名聲比較好的專科院校,那年生日剛好趕上開學,全家人自駕去送我上學,生日也是在學校的食堂過的,媽媽送了我一顆金豆,告訴我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即使你就讀了一所專科院校,以後你依然有機會發光。
後來,我很快適應了大學的新生活,在這裡找到了可以伴隨很久的興趣愛好,也在這裡遇到了珍貴的友誼。
這些年,金豆時時帶在身邊,媽媽鼓勵的話也一直伴隨著我。
-
14 # 絲雨悠心
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都知道多鼓勵孩子,但是鼓勵也是分好的影響和不好影響的如果鼓勵不當,往往適得其反。
那麼父母怎樣鼓勵孩子才更加合理呢?
一、力度適當在鼓勵孩子的時候不能不著邊際的誇獎孩子,導致孩子飄飄然不知所以,這樣會讓孩子容易產生驕傲的情況。也不要毫無痛癢的鼓勵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感覺父母不是真心誇獎自己。
二、不要用打擊他人的方式鼓勵孩子父母在鼓勵孩子時,不要把鼓勵孩子,建立在打擊他人的基礎上,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自私自利的思想,對別的孩子是不公平的,千萬不要說“就某某比起了,我家寶貝不知強了多少倍”等這類話。
三、鼓勵孩子不要重複說同一種話父母在鼓勵孩子時,不能總重複著一句話,應該多變換著語言,這樣能讓孩子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鼓勵。
四、不要敷衍的鼓勵父母鼓勵孩子時,應該言語誠懇一些,不要含糊不清,或是心不在焉,否則孩子會感覺是在敷衍他們,不重視自己和理解自己,讓孩子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因此要鼓勵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需要什麼樣的鼓勵才行。有針對性的比較切合實際的鼓勵孩子。語言要誠懇這樣就會讓孩子欣喜,認為得到了父母的肯定。
五、不要溺愛孩子很多父母非常的溺愛孩子,感覺自己孩子做什麼都是對的,積極鼓勵,這樣容易讓孩子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時間長了就會變得目中無人。因此在鼓勵孩子的同時,要讓孩子謙虛一些,這樣的孩子才會更優秀。
-
15 # 邵葵
為人父母確實需要用欣賞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子女和社會新生代的成長。要有一顆平常心。懂得等待的價值。每個人的每一步的成長,都是從無知到有知的。我們最忌諱的就是在孩子面前互相攀比。無論是誇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好,還是把別人孩子的優點說給自己孩子聽,都是不恰當的。因為人都是不同的,身體的發育,思維的發展,以及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必去注意別的孩子的高低,努力呵護自己的子女才是重要的。我這樣寫並不是不要愛德,而是先用自己的孩子學會怎樣去愛,才有能力愛別人的孩子。因此,對於我們這些已婚,有子女的成年人來說,家庭是學習愛的課堂。先學會怎樣正確的愛自己的小家,才懂得怎樣去愛整個社會。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應該努力為子女營造一個寬鬆,和諧,友善的生活氛圍。使他們感覺到家庭的溫暖和保護。另外,做家長的不要為子女設計未來,把自己的人生需要加給子女(我們家長自己的追求應該自己去完成。如果自己的理想是不能實現的,應該理智的轉變思維和觀念等。)。而是要把他們的人生交在他們自己的手裡。,理解和支援他們的各種想法,幫助他們自己去理解,尋找生活。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把學習成績看得比一切都重。這是我們非常大的誤區。對於我們家長來說,能做到不要用自己錯誤的意識去幹擾孩子本來對的行為和意識就是相當不容易的。在確認孩子的行為錯了的時候,我們確實要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但對他們進行批評過後,應該很認真的檢討自己。因為,孩子幼年時的很多錯誤都是來源於他的家庭,和他的父母的干擾的。因此,為人父母應該時常檢點自己的行為才是。
在前面我提到了學會等待,這個等待不是白等的,我們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眼光放在子女身上常常出現的錯誤和弱點上。應該想到,他的弱點是來源於自己的錯誤,努力改造自己才是必要的。因為,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做長輩的要懂得常常反思,糾正自己言行上的錯誤,不要讓自己陳腐,落後的思想成為時代的絆腳石。只有這樣長此以往,才能在子女的人生道路上,為他們助力。
-
16 # 高中生生涯林老師
談到激勵,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表揚,我們現在的孩子,可能最不缺的就是表揚。可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有時候我們越是表揚孩子,孩子反而會越退縮。表揚就像糖果,偶爾吃一下可以,吃多了就容易蛀牙。
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的激勵孩子呢?首先呢,我們要給孩子創造機會去做事。因為孩子只有在做事的過程當中,才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比如說做。家務活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第二步,要允許孩子犯錯誤,允許他慢慢來。孩子不可能一生下來什麼都會做的,他要在不斷的嘗試之中,才知道怎麼樣去做,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能做到,我有能力做這件事情“我能做”。那麼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我們不能視錯誤如洪水猛獸。相反,孩子只有在犯錯誤的過程中,才會學習到新的技能。正面管教中說,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第三步,當孩子能做到以後,我們要及時給孩子肯定。就像我們平時,比如說做了一頓豐盛的飯,或者畫一幅好看的畫,都喜歡發朋友圈,讓朋友點贊一樣,要及時的給予肯定。但是這個肯定要是具體的。比如,我看見你昨天自己整理了書包。我相信你自己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必須是一個詳細而具體的,不能只說,孩子你真棒。
當我們允許孩子去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能做到,然後我們及時給予肯定。就進入了一個建立自信的迴圈圈
去做事,能做到,被肯定。
非常簡單的三步,幫助構建孩子的自信心。
-
17 # 小王子愛上狐狸
鼓勵孩子是個技術活,用對了方法事半功倍,方法不對,努力白費。因此,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家長,應該學會正確鼓勵孩子:
看到孩子的進步很多家長雖然嘴裡一直喊著“重要的是過程,結果無所謂”,但是,在實際育兒過程中,卻往往心口不一。比如說,孩子每次考試的結果,我們應該要幫助他分析和總結,要看到他的進步,而不是隻盯著分數。比如書寫較之以往更工整了,重要的知識點掌握得牢固,這些就值得表揚。
欣賞孩子的優點孩子的成長路上,除了看到他的進步,還要善於去發掘他的潛力,從內心深處去欣賞他。比方說,孩子很喜歡畫畫,而且創作能力非常強,有獨特的視角,這些就是難能可貴的優點。作為家長,就要從孩子的這些優點去肯定、引導他。
拒絕盲目誇獎鼓勵孩子,不等於毫無原則地使勁去誇他,而是要誇到點子上,誇得言之有物。鼓勵,除了用心誇獎,最重要的還有激勵,指引他以後該具體如何進步。比方說孩子第一次炒菜,他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有哪些地方做得很好,爸爸媽媽的鼓勵就要落在這兩個方面,而不是單純地說“你真棒,你好厲害”之類。
綜上所述,家長鼓勵孩子要落到實處,正確表揚,激發潛能,才是王道。
-
18 # fol168
鼓勵是孩子進步的最好方式,也是使親子關係更加融洽的方法。
那麼怎樣鼓勵孩子呢?我總結了一下幾個方法:
1.鼓勵強調的是孩子的優點或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成就。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孩子有一些有點或是努力的過程時就該鼓勵。比如孩子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努力的過程同樣需要被看到。
2.減少提及孩子的弱點和失敗。這樣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對孩子很重要。更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如不聽話,成績差,網隱等等。
3.關心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家長很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把孩子的心事放在心上。
4.和孩子共度時光。對孩子進行有效的陪伴,讓孩子感覺到你和他是在一起的,而不是雖然父母人在,卻自己幹自己的事情。
5.幫助孩子學習達到成功的步驟。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無論學習什麼,家長一定要耐心地一步步地教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6.在孩子沮喪時保持沉默。每個人都有沮喪的時候,都需要時間和空間自我消化,自我療愈。
7.支援孩子的努力,而不僅限於成功的時候。只要孩子努力了,哪怕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也同樣需要被鼓勵。
8.努力瞭解孩子的觀點和世界。成人常常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孩子而沒有以孩子的心理去了解。
9.父母和孩子都要有正向的觀念。
10.允許成人和孩子有倒黴沮喪的時候,並且需要讓對方知道不是對方的責任。比如父母不高興不是孩子做錯什麼,而是因為工作上出了什麼問題等等。
-
19 # 落花永不凋謝
孩子的成長,缺不了給孩子鼓勵。鼓勵孩子,能夠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夠讓孩子在困難面前,勇敢的克服。但鼓勵也要恰當。不恰當的鼓勵,會讓孩子變的自負,高傲。
第一。多給孩子肯定。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給予孩子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總是否定孩子,會讓孩子變的不自信。給予孩子肯定,會讓孩子變的有動力,有激情。
第二。遇到挫折,多鼓勵孩子去克服。沒有人一生是幸運的,難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挫折。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連面對挫折的勇氣都沒有。所以我們要從小鼓勵孩子勇敢的面對挫折,不要害怕。告訴孩子,挫折終會過去。有些孩子的心裡比較脆弱,遇到小小的困難就會很緊張,很不安,就是因為從小缺少培養孩子勇於克服困難的勇氣。
第三。當孩子失敗時,多給孩子一些鼓勵的話。"別灰心,只是一時的失敗而已"。只要努力,成功終將到來。
-
20 # 淺淺的教育
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如果你聽聽專家給你講課,講的頭頭是道,引經據典,科學分析,長篇大論,讓你聽課時信心百倍,覺得回家後一定能和孩子溝通好,教育好孩子。可是縱有經驗千千萬你也不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就是說教育孩子,不能只聽專家的迷信專家。那你聽誰的,聽孩子,看你的孩子是啥樣的然後因材教育。孩子和孩子那可是千差萬別的套用別人的方法永遠不會成功。摸索出適合教育自己孩子的一套經驗,你就成功了。
題主問到了正確鼓勵的方法。不知道何時專家們說出來一句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好像還有本書,書名就叫《好孩子就是誇出來的》,實事求是的講我沒有看過這本書。好多家長開始無底線的誇獎孩子。
我沒有說誇獎鼓勵孩子不對。適當的鼓勵誇獎肯定是必須的。就連我們成年人都喜歡聽誇獎的話更別提小孩子了。誇獎鼓勵使孩子增強自信心,所以大人們天天嘴邊掛著這句:寶貝你真棒!寶貝你是最棒的!說的太多了,孩子們也會想不會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聯合起來騙我的吧。其他小朋友都能完成就我不會,我棒啥棒。你在誇獎他時,他聽到耳朵裡不再是美妙的語言了。還會起到逆反作用。所以鼓勵誇獎的語言不能使用太頻繁。而且鼓勵時語言要明確,不能籠統的說句真棒。而是指出來他那裡做的好,值得表揚但是還是有點缺陷,如果怎樣怎樣就更棒了,那他在得到鼓勵的同時,家長也給他明確指出了以後行動的方向了,為了得到家長更多的表揚鼓勵,他會按照家長指出的樣子努力的去做的。
我小外甥女今年一年級,因為我妹妹生意忙事情多,由我父母照看孩子。我父親是退休的中學教師。天天為孩子寫作業發愁。,因為孩子一寫到難題就開始哭說自己不會,做不上來。我爸爸也誇她是聰明孩子,以激勵她好好做題,她指著我爸爸說:姥爺是騙子,我不會,我不聰明。那天正好我過去看望父母。孩子在那哭呢。我爸爸說這孩子太犟了跟她爸爸一個樣。我用眼睛制止父親再說下去。然後走到書桌前。我說我看看小美女咋哭了,剛才我還給你們老師打電話了老師說萱萱在學校最聽老師的話,在家裡最聽姥姥姥爺的話,有難題不會做就讓姥爺講,姥爺也是老師。孩子說姥爺不是老師,是老頭,他講的不對和老師講的不一樣。我父親是教高中的,不太懂一年級現在的一些方法。我就給孩子講題。同時又給她出了幾道同樣的題給她做,來鞏固這道她不會的題。她都很快算出來了。我在這時開始鼓勵她,我們萱萱原來也很棒你看難題都做對了。下次遇到難題不能哭,一哭就不聰明瞭。題就做不上來了。她後來開心的表示以後不哭了。要做個聰明孩子。所以鼓勵要分場合。
我始終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兩手抓,一手是嚴格要求,一手是表揚鼓勵。鼓勵表揚的同時要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不能一味的表揚鼓勵。
說的都是自己的小了解,水平有限不到之處望大家批評指正。
都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多一些正面積極的情緒!應該多鼓勵孩子!
可是,應該怎麼鼓勵孩子呢?
當孩子表現很好的時候,父母要如何鼓勵孩子?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又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回覆列表
1.多使用“我”為主語的語句,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當我們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時候,孩子會感受到我們的真誠並回報以真誠,而不會認為我們試圖用表揚操縱他。例如:
“我真高興你把書收得這麼整齊”而不是“你會收拾書真是個好孩子”
“我愛看你打球時的樣子”而不是“你是個很優秀的球員”
2.對事不對人,越具體越好,不要給孩子下論斷。對孩子表現出興趣和認可。如果孩子展示他的畫,不要說“你將來一定是個大畫家”“你真是太聰明瞭”。只需告訴他你有多喜歡他的畫,尤其是色彩、創意、或者是他的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