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亮劍O

    蘇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蘇武是漢朝代郡太守,蘇建之子。早年在其父照顧下,官至中廄監。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拜中郎將,並奉命以中郎將身份持節出使匈奴,由於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致蘇武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蘇武死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故事前奏

    漢武帝時期漢朝與匈奴之間一邊相互攻擊又一邊派使臣相互進行溝通協商,此過程中匈奴扣留了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漢朝也扣留匈奴使節。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且鞮侯單于即位,害怕受到漢朝攻擊,將以前扣押的漢使全部送還。出於禮尚往來漢武帝派蘇武以中郎將身份送之前扣押的匈奴使臣回國。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使臣常惠等百餘人前往匈奴。一行人到匈奴後,單于的態度發生了極大轉變。

    蘇武等在匈奴期間,恰巧碰見緱王與虞常等在匈奴謀反,計劃暗中綁架單于的母親投奔漢朝,虞常在漢朝的時候,與張勝有私交。後來單于出外打獵,只有單于母親和單于子弟在,虞常等人趁機造反,失敗後,虞常被活捉。單于大怒,計劃全部將漢使殺死,匈奴貴族左伊秩訾提議全部招降。於是單于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說到“屈節辱命,即使活著,有什麼面目歸漢”。說著拔刀自殺,衛律大驚,抱住蘇武,派人騎快馬找醫生進行救治,蘇武本已斷氣,過了半天才有氣息,單于欽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轉,單于派使者勸降蘇武,並同時審判虞常,想藉此使蘇武投降。衛律親手用劍斬殺虞常後,嚇得張勝投降,衛律又舉劍對著蘇武,蘇武不動。衛律說:“蘇君,我之歸順匈奴,有幸受到了單于的恩寵,賜予了爵位和財富,管理數萬民眾,牛馬牲口堆滿山,才有像今天這樣富貴。蘇君今日投降,明日也會跟我一樣。否則是白白拿身體去做野草的肥料,誰會知道啊”。蘇武罵衛律道“你為人臣子,不顧恩義,背叛君主和父母,投降蠻夷去做俘虜,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決定他人的死生,你公平執法,反而想挑起兩個君主的矛盾,自己坐觀成敗。南越國曾經殺漢朝使者,最後被漢朝消滅南越國也成了漢朝的九個郡;宛王曾經殺漢使者,最後被漢朝消滅,他的人頭也被懸在北門示眾;朝鮮殺漢使者,立即就被滅國了。只有匈奴還沒遭到這樣的下場罷了。你明知我不降,就是要殺我,令兩國開戰,匈奴的覆滅就從我開始吧”。

    衛律知道蘇武不怕不怕威逼利誘,於是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使他投降,就囚禁蘇武,置於大地窖內,不給他吃喝。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幾日不死。匈奴以為他是神人,就將蘇武遷至北海,讓他放公羊,說等公羊生小羊才可歸漢。

    在這樣的狀況下,才有了蘇武牧羊的故事

    蘇武到了北海,沒有吃的沒有喝的,只能挖老鼠和摘野果實吃。蘇武牧羊期間,隨時都拄著漢節,晚上睡覺都抱懷裡,以致節上毛全部脫落。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獵,蘇武會編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出於同情,經常提供一些衣服、食物。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大病,賜蘇武馬匹、牲畜、服匿、穹廬,於靬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

    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後單于派李陵去北海,為蘇武設酒宴和歌舞,李陵到北海後,告訴蘇武“單于聽說我和子卿你交情深厚,所以讓我來勸說你,他真心你能成為匈奴的臣子。你到死也不能歸漢,白白在沒有人的地方讓自己受苦,即使堅守信義又有誰能看見呢?先前長君(蘇嘉的字)做奉車都尉,隨從聖駕至雍的棫陽宮,皇帝扶輦下除,撞到柱子折斷車轅,被指控為大不敬,伏劍自刎,皇帝賜錢二百萬作為喪葬費。孺卿(蘇賢的字)隨從聖駕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把駙馬推到河裡淹死了。宦騎逃亡,皇帝下詔讓孺卿追捕,沒抓到,孺卿惶恐服毒自殺。我來的時候,你的母親已不幸去世,我送葬至陽陵。你的妻子年少,聽說已經改嫁了。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你離家至今已經十幾年了,是不是還活著也不知道。人生如朝露一般段子,為什麼要讓自己受這麼久的苦呢!我剛投降的時候,也痛苦的像發瘋一樣,恨自己背叛了漢朝,加上老母被收留在保宮裡。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難道比得過我當初?況且陛下年齡大了,法令無常,大臣們沒有犯罪就被滅族的有數十家,連自身安全都無法保證,你還顧得上別人麼?請聽從我的建議,不要再說別的了”。蘇武聽後,反駁道:“我們蘇家父子沒有什麼功勞,都是因為陛下才能位列將帥,獲爵封侯,兄弟為近臣,我一直都想肝腦塗地來報答他的恩情。現在能夠殺身報恩,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鍋,也覺得快樂。臣子事奉君主,就如同兒子事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遺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就這樣僵持了幾天,後李陵見勸蘇武沒有結果,於是送給蘇武一些衣物食物的生活用品後,給單于覆命去了。

    蘇武回漢

    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昭帝即位。幾年後,匈奴和漢朝達成和議,漢朝尋求蘇武等,匈奴謊稱蘇武已死。後漢使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員同他前往,夜晚見了漢使,原本地述說了這幾年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要對單于說:漢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隻大雁,腳上繫著帛書,上說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萬分高興,照常惠所說的話去責問單于。單于看身邊的人非常驚訝,出於無奈,只能告訴實情,後單于召集蘇武的屬下,除了已經投降和死亡的,隨蘇武歸國者有九人。

    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蘇武回到長安。昭帝下令蘇武帶一份祭品拜謁武帝園廟。官拜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常惠、徐聖、趙終根都官拜中郎,賜絲綢各二百匹。其餘六人因年老而返鄉,各賜錢十萬,終身免徭役。

  • 2 # 晴空莽莽

    蘇武牧羊這個典故出自漢朝,蘇武奉命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面對匈奴貴族的百般威逼利誘,寧死不降,後來被流放到北海牧羊。匈奴人揚言公羊能夠產子,才放他歸漢,蘇武歷盡艱難苦難,忍受北方苦寒十九年,仍然不屈服,終被釋放歸漢。

    蘇武這種忠心愛國,不畏強權,寧死不屈的高風亮節廣為流傳。後來匈奴人歸降,漢宣帝表彰有功之臣,令人畫十一名功臣影象於麒麟閣,供後世傳誦,蘇武名列其中。

    之所以後世世代傳頌,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1、對國家忠心,愛國精神。不僅僅是在封建社會,在現代社會,愛國精神都是永恆的話題。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對於祖國的依戀之情人人都有,對於祖國的強大人人自豪,對於祖國的熱愛早已深深的根植在每個人的心中。人們敬佩蘇武的愛國忠心。

    (傅抱石畫蘇武牧羊區域性)

    2、不畏強權,堅守節操。炎黃子孫骨子裡都是有不屈服的精神的,有很多東西是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所以從古至今也有一些俗語流傳“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士可殺,不可辱”寧可活得轟轟烈烈,不想苟延殘喘偷生。

    尤其是現今人人平等的社會,只要吃苦耐勞,踏實肯幹,生活完全可以富足,沒有戰亂,沒有紛爭,生活穩定安詳。人們更加追求精神層次的高度,把蘇武當做榜樣,不畏困難,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因此,蘇武牧羊的精神能夠流傳至今!

  • 3 # 搗蛋鬼大胖紙

    漢武帝時期,蘇武奉命帶領百號餘人出使匈奴,沒想到後來發生一些事情被扣。蘇武因為不屈於匈奴權貴的引誘而飽受折磨,最後匈奴單于不得不將其流放北海牧羊。蘇武在北海一呆就是十九年時間,在那裡一個人歷盡了艱辛。

    蘇武牧羊的故事在現在的許多教科書裡面都有,它的寓意對於我們後世人有深遠的影響,它教會我們每個人都要有骨氣有節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愛國之士。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是非常漫長的,但是教會他做一個愛國之人這是最基本的教育。蘇武牧羊為我們每個人都樹立了榜樣,我想他的精神會被後人一直流傳下去。

  • 4 # 燈博士家的艾莉

    蘇武牧羊被世代傳頌本質上是中華民族自夏周國家建立,被普遍認同的民族,家國認同感。這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一直以來傳承到我們每個炎黃子孫血液裡的因子。

    國外的專家不能理解,為什麼中國的封建王朝每一位帝王都想著統一,想著天下一統。相對於他們的郡主分封制,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小朝廷,以及後續發展的聯邦制,我們對家國的認同強於對自己物質生活的追求。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在五千的歷史長河裡依然屹立不倒,相對於世界上其他的三大文明,我們的中華文明是傳承最清晰,儲存最完整,迭代最明確的文明體。

    認同歐洲的一位漢學家對中國復甦提出的合理解釋,即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國家,他還是一個有生命力的文明體。而,我們作為炎黃子孫,從出生那刻起就註定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未來,我們個體可以暫時放下自己的榮辱,保持國家的,民族的氣節。

  • 5 # 歷史名將錄

    蘇武是代郡太守,蘇建之子,早年隨父親在朝為官,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朝和西北少數民族,關係時好時壞,於是漢武帝為了表示友好,派遣四五代理一百餘人,出使匈奴但恰逢此時匈奴內部發生動亂。蘇武一行人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匈奴內部要求蘇武背叛漢朝臣服單于。

    單于派人向蘇武遊說並許諾給高官厚祿,但是被蘇武嚴詞拒絕了,匈奴見如此勸說不動便用酷刑,在寒冬臘月之時,天上下著鵝毛大雪,流放于山谷,只讓他一個人在哪裡。斷絕食糧食和水的供應,希望這樣改變蘇武的信念。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蘇武在地窖裡受盡了折磨,口渴了就吃一把雪,餓了就將自己的羊皮襖吃掉一塊,冷了就躲在角落裡取暖,過了幾天單于見他沒有屈服的意思,只得把他放出來,單于知道了無論軟硬都無法勸說他投降,由心的敬佩他,不忍心傷害他,於是將他速流放至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去牧羊,臨行前單于召見蘇說,既然你不投降,那我讓你去放羊,什麼時候這些羊生了小羊羔,我就讓你回到中原去。

    蘇武發現單于給的全是公羊根本不可能生下小羊羔。但是蘇武心中有強大的意念,心想著終有一天還能回到自己的國家,於是年復一年的等待,蘇武的頭髮和鬍鬚都變得斑白。蘇武牧羊19年之後,當初在貝加爾湖囚禁他的參與已經去世,漢武帝也死了漢武帝的兒子漢昭帝即位之後,公元前85年,匈奴又發現戰內亂,由於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只得求和漢昭帝派出使者接回蘇武。

    當初跟蘇武一塊出使的一百多人只有他自己和幾個人回來,蘇武出使時剛40歲,現在已經近60歲了,回到長安之後百姓都出門迎接他,稱讚他是一個有氣節的大丈夫。由於上官父子收到方宏陽的控告,而且蘇武和上官父子關係很好。所以蘇武被牽扯其中。以至於被罷官。

    昭帝死後,蘇武因為參與了立漢宣帝,被賜爵關內侯。

  • 6 # 大灰狼不吃小豬

    蘇武作為使節,出使西域,被匈奴人扣在貝加爾湖牧羊一十九年,匈奴威逼利誘不肯投降,最後回到漢朝,被人視為氣節的象徵

  • 7 # 中國歷史故事

      

    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天,一位漢使在經歷了19個不平凡的年頭後,又重新站在了大漢的大殿之上,他悲喜交加。這位就是“留胡節不辱”的蘇武。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漢武帝晚年,漢和匈奴間在經歷多年戰爭後,正在醞釀重歸和好。

    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奉命出使匈奴。但就在完成任務準備回國之際,因為意外受到了一次刺殺單于行動的牽連,蘇武一行被扣留了。面對單于的威逼利誘,蘇武始終保持漢使的尊嚴,不辱使命。最後單于無可奈何,就把蘇武流放到北海,今蘇聯貝加爾湖,給了一群公羊,說什麼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蘇武回去。

      北海,人跡罕至,荒原千里。為了要生存下去,回漢朝覆命,蘇武經常從野鼠穴內掘取“草實”充飢。漢節,漢武帝賜予的杖子,代表漢民族身份,是他唯一的夥伴。白天,蘇武依它為杖,屹立在風雪中牧羊;晚上,又與它同床而臥,度過了一個個漫漫長夜。經年累月,漢節上的毛全都脫落了。一天,他在長安的一位老朋友李陵,突然來到北海。原來,李陵在蘇武出使的第二年因兵敗投降了匈奴。這次奉了單于的命令來勸蘇武投降。他對蘇武說:“自打你出使以後,你的母親和一兄一弟都已相繼死去。後來聽說你妻子也改嫁了。兩個妹妹和三個孩子又不知存亡。你還留戀什麼,人生短促,你何必白白地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受罪,願你聽我的話,不要再固執了。”李陵的投降,使蘇武非常氣憤,他說:“我早已把自己當作死在這裡了,如果你一定要我投降,我今天就死在你面前。”李陵只好嘆息而去。在北海,蘇武度過了十九個年頭。風沙撕破了他的衣服,歲月染白了他的鬚髮,凍餓練就了他一副硬骨頭。蘇武崇高的氣節,受到了匈奴族廣大人民的尊敬。

      昭帝初年,漢朝與匈奴和親,漢朝遣使要求接回蘇武,單于詐言蘇武已死。後來,漢使按蘇武隨員常惠的計策對單于說:“漢天子在上林苑射下一隻雁,雁足繫有帛書,說蘇武現在北海。”單于大驚,才不得不允許蘇武等九人隨漢使一道歸來。 

      蘇武保持漢節,不屈服於匈奴貴族的任何威脅與利誘,代表了漢族和匈奴族人民要求平等聯合,反對民族壓迫的共同願望。因此,蘇武牧羊北海的事蹟被人們編成歌、劇、故事,廣為流傳。

  • 8 # 焚劍煮酒

    序言: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在茫茫大漠中,一隊人馬正朝著長安的方向駛去;忽然,從後方趕來數百胡騎,為首者向先前隊伍中一持旄節的中年男子抱拳道:“蘇大人,吾王有命,請蘇大人跟我回去一趟。”

    那中年男子似乎早已知此結局,無奈之下只能跟隨去了;

    不曾想這一去,等再回到長安時,已是十九年之後了…

    蘇武在塞外的忠貞不屈,使他成為了和文天祥、岳飛一樣的人物,其氣節可昭日月,其美名流傳千古。

    蘇武,字子卿,杜陵人(今陝西西安),漢武帝朝的大臣。

    故事背景:

    漢武帝時期,漢朝不斷討伐匈奴,雙方多次派使節互相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漢朝也扣留匈奴使節以相抵。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且鞮侯單于即位,害怕受到漢朝攻擊,於是說:“漢朝天子是我的長輩。”(我是兒子,大漢天子是我的長輩,我怎麼能和大漢天子相比)(且鞮侯單于的生母是漢武帝的姐姐南宮公主,換言之,且鞮侯是漢武帝的外甥)送還了之前扣押的漢使路充國等。武帝為了讚許之,於是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並贈送單于禮物,以答謝單于。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就此開始。

    出使匈奴,忠義大臣步入險地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單于寫信向漢武帝示好,並送還了之前囚禁的大漢使臣;為了還禮,漢武帝劉徹派以蘇武為正使、張勝為副使的使團帶上禮物和扣押的匈奴使臣出使匈奴,以修兩家之好。

    未曾想這只是“且鞮侯單于”的緩兵之計,蘇武等人到達匈奴向單于獻上禮物後,得到的只是且鞮侯傲慢的答覆。蘇武等人這時才意識到中計了…

    且鞮侯的想法

    公元前101年,在位僅一年的“呴犁湖單于”逝世,他的兄弟“且鞮侯”繼承了他的王位,成為了匈奴新的首領。

    不過此時的匈奴在漢武帝多年的打擊下如同一片散沙,且鞮侯又是以左大都尉(在匈奴的政治體制下,左大都尉位於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之下)身份繼位單于的,相比之下,其身份有些低微。為了更快的穩固王位,除去要拉攏匈奴老臣和貴族之外,更要防範漢朝的軍隊;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且鞮侯向漢武帝寫信,弄了一出認親的小把戲;這不過是且鞮侯為了穩固王位的緩兵之計而已。

    於是,在看到蘇武等人帶來的厚禮後,且鞮侯覺得漢朝不會派軍來攻打匈奴,對蘇武的態度也變得傲慢了起來。

    而蘇武等人向匈奴王獻上禮物、交還了此前大漢扣押的匈奴使臣後,本以為會得到匈奴方面的盛情款待,沒想到迎來的卻是且鞮侯單于的傲慢無禮。不過這也無妨,因為他們不會有生命危險,依然能夠平安的回返大漢。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卻令他們陷入險地。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使用過的年號之一)匈奴左大都尉來信,希望與漢朝合作,殺死兒單于,之後就投降漢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漢將軍趙破奴率兩萬騎出朔方,至浚稽山迎接左大都尉,不料左大都尉政變失敗,趙破奴不明情況,遭到兒單于的重兵圍堵,全軍覆沒,趙破奴被俘。

    在這次兵敗中,被俘的還有一個叫緱王的人,緱王是早已降漢的渾邪王的後人;當年渾邪王部因不堪匈奴統治而歸順漢朝,沒想到這次又被匈奴俘了回去。在匈奴的漢人還有一個名叫虞常的人,自從之前隨衛律叛逃匈奴後,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迴歸故土;於是二人一拍即合,常常聚在一起謀劃謀反大事:“綁架單于的母親閼氏,以此作為功勞投奔漢朝。”正好大漢的使團來了匈奴,而虞常在漢朝時與漢副使張勝的關係不錯,於是私下拜訪張勝,述說了這個計劃;而張勝也是一個急功近利的人,想著這個事情若是辦成那就是大功一件,便沒有與蘇武等人商量就答應了他,還贈送給了虞常許多財物。

    一個多月後,單于出外打獵,只有閼氏和單于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起事前,一人趁夜逃跑,揭發了他們的計劃。單于子弟與他們交戰,緱王等戰死;虞常被活捉。單于派衛律審理此案。張勝擔心虞常供出他們,便將此事告訴了蘇武。虞常果真將張勝等人供了出來,於是單于派衛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

    蘇武得知此訊息後的第一反應便說了這樣一句話:“事情已經發生了,一定會牽連到我。如果我受到了侵害,就更加對不起國家了。”說完就準備自殺,然後被張勝、常惠制止住了。

    在衛律來審訊時,蘇武又對常惠說:“屈節辱命,即使活著,有什麼面目歸漢!”說完便拔刀自刺,好不容易才被救了回來,單于此時也敬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來詢問他的身體狀況。而始作俑者張勝,卻是無恥的投降了匈奴。

    好男兒潔身自好,陷危途不受利誘大丈夫忠肝義膽,居困境不忘舊國

    即使在金銀財寶、牛羊子民的誘惑下,蘇武寧死也不肯叛漢,於是且鞮侯將蘇武囚於地牢,後又將蘇武遷至北海放羊,承諾待小羊出生之日,便是蘇武歸漢之時。豈不知這些都是公羊,哪裡生得出小羊來?

    蘇武就這樣在北海一天又一天的待了下去,由於沒有吃食,他只能找野鼠儲藏的是果實吃;沒有水喝,就抓一把雪解渴;在這荒無人煙、沒有生機的地方,能帶給蘇武安慰的唯有手中那杆代表大漢的旄節(使節,用牛毛裝飾)。這旄節代表的就是大漢,蘇武拿著它就象徵著蘇武是大漢的使臣;因此,蘇武不管幹什麼都拿著這杆使節,以致節上的毛全部脫落;每日除了牧羊外,蘇武做的就是拿著使節,望向故土、望著大漢的方向。

    不知過了多久,蘇武曾同朝為官的好友,已投靠匈奴的李陵(天漢二年投靠,此蘇武出使匈奴晚一年)受且鞮侯單于之命,前來款待並再次招安蘇武。李陵對蘇武說:

    “蘇武啊,你的哥哥蘇嘉因一點小事就被逼拔劍自刎;你的弟弟蘇賢又因未能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務而服毒自殺;我來的時候,你的母親也不幸去世;聽說你的妻子也已經改嫁;你來到匈奴也已經十幾年了,反正回去什麼也沒有了,何不就此留在匈奴。”

    接下的蘇武的回答卻是驚天動地了:“我蘇家世受皇恩,而且君臣如同父子,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好遺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否則我直接死在你的面前!”

    蘇武啊,你果真是忠義之士呀,你的美名註定千古流傳!

    漢昭帝即位後,匈奴與漢朝達成合議。在漢朝的要求下,當年出使匈奴的蘇武等人被放了回去,去的時候共有上百人,等到回來後,只剩下了九人。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以彰顯其節操。

    有詩證曰:“十九年間不辱君,論功何獨後諸臣。若教倒數凌煙像,也是當時第一人。”

    結語

    十九年的囚徒生涯,蘇武始終不受利益所誘惑;始終不受刀劍所屈服;寧死也不肯降,始終相信遲早能有回到家鄉的那一天。

    十九年的囚徒生涯,從一個壯志中年變成耄耋老者,頭髮皆已花白,不變的唯有手中那杆代表大漢使臣的旄節。

    為何蘇武牧羊被世代傳頌?因為這正代表著我漢人的氣節呀!

  • 9 # 老孔談歷史

    首先要了解蘇武牧羊的典故:

    蘇武(公元前154-公元前73)匈奴自從給衛青、霍去病打敗以後,雙方有好幾年沒打仗。他們口頭上表示要跟漢朝和好,實際上還是隨時想進犯中原。匈奴的單于一次次派使者來求和,可是漢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訪,有的卻被他們扣留了。漢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來求和了,還把漢朝的使者都放回來。漢武帝為了答覆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將蘇武拿著旌節,帶著副手張勝和隨員常惠,出使匈奴。

    蘇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禮物。蘇武正等單于寫個回信讓他回去,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出了一件倒黴的事兒。蘇武沒到匈奴之前,有一個生長在漢朝的匈奴人,叫衛律,在出使匈奴後投降了匈奴。單于特別重用他,封他為王。衛律有一個部下叫做虞常,對衛律很不滿意。他跟蘇武的副手張勝原來是朋友,就暗地跟張勝商量,想殺了衛律,劫持單于的母親,逃回中原去。

    張勝很表示同情,沒想到虞常的計劃沒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單于大怒,叫衛律審問虞常,還要查問出同謀的人來。蘇武本來不知道這件事。到了這時候,張勝怕受到牽連,才告訴蘇武。蘇武說:“事情已經到這個地步,一定會牽連到我。如果讓人家審問以後再死,不是更給朝廷丟臉嗎?”說罷,就拔出刀來要自殺。張勝和隨員常惠眼快,奪去他手裡的刀,把他勸住了。虞常受盡種種刑罰,只承認跟張勝是朋友,說過話,拼死也不承認跟他同謀。衛律向單于報告。

    單于大怒,想殺死蘇武,被大臣勸阻了,單于又叫衛律去逼迫蘇武投降。蘇武一聽衛律叫他投降,就說:“我是漢朝的使者,如果違背了使命,喪失了氣節,活下去還有什麼臉見人。”又拔出刀來向脖子抹去。衛律慌忙把他抱住,蘇武的脖子已受了重傷,昏了過去。衛律趕快叫人搶救,蘇武才慢慢甦醒過來。單于覺得蘇武是個有氣節的好漢,十分欽佩他。等蘇武傷痊癒了,單于又想逼蘇武投降。

    單于派衛律審問虞常,讓蘇武在旁邊聽著。衛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殺了;接著,又舉劍威脅張勝,張勝貪生怕死,投降了。衛律對蘇武說:“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連坐。”蘇武說:“我既沒有跟他同謀,又不是他的親屬,為什麼要連坐?” 衛律又舉起劍威脅蘇武,蘇武不動聲色。衛律沒法,只好把舉起的劍放下來,勸蘇武說:“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單于待我好,封我為王,給我幾萬名的部下和滿山的牛羊,享盡富貴榮華。先生如果能夠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樣,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蘇武怒氣衝衝地站起來,說:“衛律!你是漢人的兒子,做了漢朝的臣下。你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顏無恥地做了漢奸,還有什麼臉來和我說話。我決不會投降,怎麼逼我也沒有用。” 衛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單于報告。

    單于把蘇武關在地窖裡,不給他吃的喝的,想用長期折磨的辦法,逼他屈服。 這時候正是入冬天氣,外面下著鵝毛大雪。蘇武忍飢挨餓,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餓了,扯了一些皮帶、羊皮片啃著充飢。過了幾天,居然沒有餓死。單于見折磨他沒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開來,不許他們通訊息,還對蘇武說:“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麼會生小羊呢,這不過是說要長期監禁他罷了。蘇武到了北海,旁邊什麼人都沒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匈奴不給口糧,他就掘野鼠洞裡的草根充飢。

    日子一久,旌節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單于死了,匈奴發生內亂,分成了三個國家。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又打發使者來求和。那時候,漢武帝已死去,他的兒子漢昭帝即位。漢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單于放回蘇武,匈奴謊說蘇武已經死了。使者信以為真,就沒有再提。第二次,漢使者又到匈奴去,蘇武的隨從常惠還在匈奴。他買通匈奴人,私下和漢使者見面,把蘇武在北海牧羊的情況告訴了使者。使者見了單于,嚴厲責備他說:“匈奴既然存心同漢朝和好,不應該欺騙漢朝。我們皇上在御花園射下一隻大雁,雁腳上拴著一條綢子,上面寫著蘇武還活著,你怎麼說他死了呢?”單于聽了,嚇了一大跳。他還以為真的是蘇武的忠義感動了飛鳥,連大雁也替他送訊息呢。

    他向使者道歉說:“蘇武確實是活著,我們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蘇武出使的時候,才四十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鬍鬚、頭髮全白了。回到長安的那天,長安的人民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瞧見白鬍須、白頭髮的蘇武手裡拿著光桿子的旌節,沒有一個不受感動的,說他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

    蘇武的故事也廣為流傳,他高尚的品德,與優良的節操使人感動,而他的忠誠同時也使人民對他敬仰,因此《蘇武牧羊》能代代相傳。

  • 10 # 愛好變成事業

    蘇武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而且還多年之久,卻永不變節。他的節杖已經磨光了。他是值得人們世代敬仰的。

    想呂布被張飛罵做三姓家奴,還有什麼氣節可言。

    故事講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兇奴,被兇奴單于扣留。兇奴貴族多次威逼利誘,讓他投降;無果,將他遷至北海,今天認為是俄羅斯的貝加爾湖,認他在那放羊。說是公羊生了小羊,才讓蘇武回朝。他餓了吃野果和草,渴了吃雪。一十九年,蘇武氣節超然。寧可餓死,也不丟大漢的臉面。最後在漢宣帝朝被迎回。

    蘇武的氣節可謂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蘇武有著艱苦奮鬥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其品質優良。因此,蘇武得到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傳承。

  • 11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如今在上海有這樣一道菜深受人們喜愛---蘇武牧羊。人們喜歡它不僅因為它的味道獨特,還因為在這道菜的背後有一位英雄,他就是蘇武。蘇武(前140-前60)字子卿,今陝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蘇武牧羊的故事世代相傳,其愛國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華夏兒女。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來求和。漢朝派中郎將蘇武拿著旌節,出使匈奴。 虞常跟蘇武的副手張勝原來是朋友,就暗地跟張勝商量,想劫持單于的母親,逃回中原去。 沒想到虞常的計劃沒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單于大怒,叫衛律審問虞常,還要查問出同謀的人來。最後連累了蘇武。 可蘇武寧死不屈。

      單于把蘇武關在地窖裡,不給他吃的喝的,想用長期折磨的辦法,逼他屈服。單于便把蘇武關在地窖裡,不給他吃的喝的,想用長期折磨的辦法,逼他屈服。這時候正是入冬天氣,外面下著鵝毛大雪。蘇武忍飢挨餓,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餓了,扯了一些皮帶、羊皮片啃著充飢。就這樣過了幾天,蘇武居然沒有餓死。 單于見折磨他沒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開來,不許他們通訊息,還對蘇武說:“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麼會生小羊呢,這不過是說要長期監禁他罷了。 蘇武到了北海,旁邊什麼人都沒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匈奴不給口糧,他就掘野鼠洞裡的草根充飢。日子一久,旌節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漢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單于見壯最後放回蘇武。蘇武出使的時候,才四十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鬍鬚、頭髮全白了。回到長安的那天,長安的人民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瞧見白鬍須、白頭髮的蘇武手裡拿著光桿子的旌節,沒有一個不受感動的,說他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

    雪地又冰天,窮困十九年。蘇武,中華民族史冊上的英雄。僅管他沒有衛青那赫赫戰功,沒有孔明那聰明才智,但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他用勇氣,忘卻了單于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壯哉,那永遠的蘇武!偉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記!奇哉,那驚天動地的銘記!雄哉,那一段忘記與銘記的千載頌歌!

  • 12 # 圖匠

    蘇武牧羊這個故事講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但蘇武在被匈奴扣押後,寧死不降,於是被流放到人跡罕見的北海邊放羊,匈奴告訴他,噹噹大羊生出小羊來,就可以送他送他回去了,但是所有的羊都是公羊,怎會生出小羊!就這樣,蘇武在北海邊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渴了就吞雪解渴,餓了就挖掘野鼠洞裡的草根來充飢。雖然環境非常惡劣,但是蘇武始終保牢記自己的使命,沒有投降,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從蘇武牧羊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蘇武牧羊是他對祖國的熱愛和他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所讚許,同時,蘇武的故事也廣為流傳,他高尚的品德,與優良的節操使人感動,而他的忠誠同時也使人民對他敬仰,因此《蘇武牧羊》能代代相傳。

  • 13 #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床清夢壓星河。我來回答。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蘇武代表的大漢王朝,或者說是大漢節度使最後的門面,他的同僚叛變歸於匈奴,,同時匈奴許以高官厚祿,金銀財寶,蘇武仍然不為所動。

    衛律也來勸說蘇武,但蘇武大罵他賣主求榮,直接拒接了他,匈奴內亂蘇武被抓,在這樣陌生的地方,面對兇殘的匈奴的蘇武還能保持節氣,這是非常難得的, 蘇武的做法正是古人說的大丈夫,君子,也是中國千百年來強調的節氣,或者說漢人的風流一向如此。

    血液裡的悲壯

    縱觀歷史突然發現就是一部血淚史,漢人彷彿從未停止抗爭,蘇武也一樣,他從未停止抗爭,匈奴用嚴刑逼迫蘇武就範。寒冬時節,蘇武扔進了地窖之中,不給他水和食物,以此來逼迫蘇武投降匈奴。蘇武以雪和羊皮襖充飢,瀕死也絕不屈服。 這就是血液裡的悲壯,蘇武面臨的不止是飢寒還有孤獨,面對未知的恐懼,在地窖這種狹小的空間,面對黑暗,面對孤獨,他堅持下來了,

    《漢書·蘇武傳》記載:“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蘇武被流放之後,沒有人給他送吃的,飢餓時就只好挖掘野鼠,吃草和果實,喝點雪水,沒有禦寒的衣物就和羊群睡在一起,以此取暖。每天拿著自己的節杖放羊,幾年之後,蘇武鬚髮皆白,連節杖上的旄牛尾裝飾都脫落

    但是蘇武活下來了,他頑強的活了下來,因為他代表的是大漢王朝,他代表的是漢人,所以他活了下來,頑強的活了下來,這不就是漢人該有的模樣嗎

  • 14 # 秋雨魯北說歷史

    蘇武作為漢朝的使者雖然被匈奴扣押,經過百般勸降甚至百般折磨都不改初心,這樣的赤誠之心自然是每個時代的都要宣揚的楷模,蘇武在匈奴十九年的堅守很好的詮釋了不屈意志和錚錚傲骨,他也帶給了我們一筆值得稱讚的精神財富。

    匈奴使盡渾身解數蘇武依然堅守底線

    沒有底線的人誰都會投靠,同樣是被匈奴扣押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就投降了匈奴叛變了大漢朝,李陵受到了匈奴極高的待遇並給予了恩寵。但這一切仍不能改變蘇武堅守的信念,雖然在荒漠中只能依靠羊群得以生存,但蘇武對大漢朝的赤膽忠心依舊沒變。

    假如蘇武放棄堅守,其待遇自然和李陵無異。但是面對手中的杖節蘇武選擇了忠於大漢朝,雖然不知道歸期在何處,雖然過去了一年又一年,但他熱愛的人期盼的故鄉日夜思念的母國彷彿就在眼前,在這一刻他不後悔放棄榮華富貴,他的心始終等待母國的召喚,這一顆赤子之心怎能不被後人傳頌。

    一隻大雁帶回了蘇武的訊息十九年的堅持換回了歸期

    武帝去世後漢昭帝繼位,為了追尋蘇武等人,漢昭帝宣稱自己在上林苑射中了有蘇武家書的大雁,匈奴單于非常的吃驚不得不說出了實情,就這樣蘇武一行九人回到了大漢朝。

    回到長安的蘇武得到了漢昭帝的厚待,作為那個時代的楷模自然是要加以宣傳和鼓勵的,畢竟十九年的堅守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做到的,更何況是在無人的北海獨自生存19年。

    蘇武的事蹟本身就很偉大,富貴的誘導、困難的折磨、敵人的高壓仍不能讓他屈服,這就是值得尊敬的。把熱愛國家赤心堅守做到了極致為什麼不能被後世傳揚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方向盤打死後有吱吱吱的響聲?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