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沙沙狐狐

    #科技V計劃#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但幾乎沒有人能夠正確解答。

    地球近日點(冬季)溫度反而更低的直接原因是,此時地球處在最寒冷的公轉軌道上。也就是說,太陽輻射的場能不是同心圓狀,而是偏心的橢圓狀;地球繞行的公轉軌道上的溫度就是不一樣的。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地球繞行的公轉軌道上的內、外兩側的溫差也是很大的。即是,我們每天感覺晚上的溫度明顯比白天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個軌道的外側溫度本來就很低,而地球自身的陰影是一個次要的原因。其直接證據是,如果公轉軌道的內外兩側沒有這樣的溫差,太陽就會透過繞射而照亮整個地球。如果這樣,晚上的光線就會像我們白天呆在房子裡的感覺一樣窗明几淨。

    就像一列火車途徑青島(春)—海南(夏)—昆明(秋)—哈爾濱(東)一樣,這些站點的溫度是不一樣的,雖然火車(相當於地球)每節車廂溫度也不同、雖然火車溫度也與太陽照射緊密相關,但這些站點(二十四節氣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的溫度也是不一樣的。

    ——這列“火車(地球)”每年執行一趟,每次經過二十四個站點,週而復始。

  • 2 # 宇宙探索

    問題中所說的應該是北半球的氣候特點,而南半球恰恰相反,近日點很熱遠日點很冷。

    那麼對於北半球來說,比如說我過,為何近日點很冷遠日點反而很熱呢?不應該距離太陽越近越熱嗎?

    如果其他條件都相同,當然是距離太陽越近越熱,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對於地球來說,影響天氣冷熱的主要因素絕不是距離太陽的遠近,而是太陽光照射的傾斜角(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說海拔)。

    地球距離太陽平均1.5億公里,遠日點距離1.52億公里,近日點1.47億公里,相差500萬公里,500萬公里看起來很遠,但與1.5億公里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近似認為近日點遠日點沒有區別!

    但是遠日點近日點太陽光照射地球的傾斜角相差太大了,上圖:

    對於遠日點的北半球來說,由於太陽垂直照射在南迴歸線上,整個北半球的太陽光傾斜角都很小,傾斜角越小意味著越趨於平行地面照射,而在北極點上,太陽光平行照射等於接受不到任何太陽光(理論上分析)。再看下圖:

    越是趨於垂直照射地面,同等面積接受到的太陽光越多,當然會越熱。斜射的地面接受到太陽光就比較少,所以自然會冷!

  • 3 # 宇宙觀察

    我小時候天真的認為,夏天是由於地球距離太陽近引起的,冬天是由於地球距離太陽遠引起的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地理老師告訴我澳大利亞的季節和中國截然相反,中國處於夏天的時候澳大利亞正好是冬天,反過來中國冬天的時候澳大利亞正好是夏天,當時我很疑惑,因為按照我的宇宙觀,地球上所有國家應該“環球同此涼熱”才對,畢竟所有國家都在地球上,中國夏天的時候其他國家也應該是夏天啊。

    針對我的這個疑問,老師讓我回家找找地球儀上的地球有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然後我就發現了地球儀上的地球是在斜著轉的,換句話說地軸並沒有垂直於地球軌道面。

    地軸傾斜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不同區域受到的太陽光強度不同,通俗來說就是太陽光直射和斜射的區別,當太陽光直射某一區域的時候就是夏天,斜射的時候就是其他季節。

    地球每年的近日點和遠日點的距離差是500萬公里,然而這個數字只是看起來很大而已,和地日之間1.5億公里的平均距離相比,實在是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近日點和遠日點基本不會改變地球氣候。

    目前真正影響地球氣候的,只有太陽活動和人類文明自身的活動,前者可以透過太陽風來影響,後者可以透過溫室氣體來影響,但總體而言地球氣候還是比較穩定的。

    恆星物理學家們認為,太陽光度每隔1.1億年就會增加1%左右,最多再有10億年,地球海洋就會被太陽蒸發殆盡

  • 4 # 真理再現人間

    《從眼睛談新科學之路》

    希望此文為科技盡點微薄之力。

    現在網上可看到許多武警氣功表演,把一疊磚或石頭或鐵都能打斷,為何以骨肉之脆能打斷硬物,原理在哪?

    其實人體奧妙無窮,經過長期修練,體內生出能量叫作功。比如老人骨質酥鬆摔倒易斷,如果他體內骨頭若充滿功的物質使密度越來越大,超過磚石就不易再斷。其韌帶內臟各細胞,若充滿這種能量物質肯定身體好,這就是其科學原理。能量,通常都以光的表現形式。

    人眼為何能看見東西?其實當今科學發現眼睛就是個攝像頭,起攝取物體作用,成像在大腦松果體上。人眼的鏡頭得配合可見光比如太陽燈光等,才能看見東西。

    現在醫學發現松果體極像一個眼睛,道家稱它為泥丸宮,其實人的靈魂你真正的自己就在這裡。如果松果體這個眼與雙眼都充滿功這種能量物質,會出現什麼作用呢?它就能看到普通人看不見的東西。它配上紅外線紫外線X光宇宙中其他種類光,這個人就出現所謂的特異功能,可隔牆看物透視人體。功力大者能量密度粒子更細膩者,它就能看到其他空間山水生命。

    有人說眼見為識,其實你肉眼看到的只是可見光的表現,比如蛾子在紅外線其它光譜中是五顏六色很漂亮的,宇宙中許多星系只能用紅外其他光線才能看見,所以眼見為實是錯誤的。

    現在科學量子學雙縫實驗剛剛知道宇宙是有意識的,宇宙是多空間的,所以出現平行宇宙論多維空間論。這就是傳統和尚道士能看到高層空間神的世界的科學原理。研究懂了都不是迷信都是科學。

    傳統神學科技認為人體是最先進的機器,所以核心就是修練開發本能,讓人體發達。外部機器越發達人體越倒退,有汽車許多人走路都不行了。有電腦笨的不會算帳了。

    當今科技的顯微鏡弱點就在於它只看一個點,它若能像眼睛一樣所有分子原子各種粒子整體的看,就能看到其他空間的情況。我說的這些呀,真正專業科學家會大吃一驚,我等於告訴他一新科技之路。所以神學才是真正高科技而不是迷信唯心。

    遠古的史前文明都是我說的神學科技,研究出的飛船突破空間的星際遊行。

    任何產品先有理論後有物,如其他空間,你都不知宇宙是多時空的怎麼突破空間啊?你知道了但是你沒眼睛顯微鏡看,你怎麼能讓機器物質符合其他空間結構啊?

  • 5 # 吉星高照156319016

    在正常情況下,地球上冷與熱與其所在地單位面積是的光通量成正比。而地球與繞太陽距離微差可以忽略不計。由於地球的自轉軸與軌道平面有一定的夾角,所以南北半球有四季之分。

  • 6 # 風露中宵2

    冷熱不取決於近日或遠日,就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來說,這種差距可以忽略不計。冷熱的決定因素是太陽照射地球某一點的角度。角度越大,氣溫越熱;角度越小,氣溫越冷。如夏至時,太陽在北迴歸線上方,北迴歸線的照射角幾乎90度,這時北半球獲取的熱量最高。相反,冬至時太陽在南迴歸線上方,北半球太陽照射角度最小,獲取的熱量也最少。許多人都知道一個簡單的例子,用手電筒照射桌面,垂直時,光影最小,但最亮;傾斜照射,則光影隨傾斜角度變化,傾角越小,光影面積越大,光度越暗。反之,傾角越大,光影面積越小,光度越亮。假設手電簡發出的熱量值是恆定的,那麼光影越大,單位光影面積所分享的熱量就越少;光影越小,單位光影面積所分享的熱量越多。太陽同地球之間當然要比手電筒與桌面之間情況複雜得多,但基本原理相似。你明白了嗎?

  • 7 # 凡喜

    與自然有關,與四季有關,與生死(植物也有能量,輪迴現象看能量得失)有關,總結為能量平衡點起伏有關!為什麼要敬畏自然!呵呵,把精力集中在這裡多好!反而去研究如幻如泡影!註定沒有結果!――哲學愛好者聚一下,那麼科學家朋友暫時靠邊站!圖片親自所拍!拍照默唸了一句?就這樣了

  • 8 # 空間學科

    光需要聚才能產生高熱

    也就是太陽光對地球

    只要是兩個星球間直線

    點對點的地方永遠是高溫偏離點對點的位置越遠越冷

  • 9 # 林輝4567

    問題不太嚴謹,地球的四季變化與近日點面、遠日點沒有太大關係。而與地球的傾斜角度有關係。北半球夏季的時候,南半球是冬季正好相反。中國的夏至時是地球在遠日點北半球受到太陽直射,所以溫度會升高形成夏季。南半球受到太陽的斜射,所以溫度會降低形成冬季。

  • 10 # 潘啟妤

    和遠近沒有關係,夏天會熱是因為地球在遠日點運動速度變慢,光照角度大,地球上的分子大量吸收大陽輻射,所以就會熱。冬天在近日點,但地球運動速度快,角度小,地球上的分子吸收的太陽輻射少,所以不熱。

  • 11 # 航空喵

    地球上的四季不是由離太陽的遠近區分的而是由太陽的高度,也就是太陽的入射角度區分的區分的。對於我們北半球來說,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是冬至,直射北迴歸線是夏至,南北迴歸線之間的區域就是熱帶,因為一年四季的太陽高度都很高。像兩級地區的太陽高度很低,陽光一直都是斜射,因此兩極的氣溫都比較低,高緯度地區也都冬天長,溫度低。

  • 12 # 事事妥妥

    地球上冷熱和太陽遠近沒多大關係,和地球接受太陽光的角度有關係,太陽直射的部位是夏天,太陽斜射的部位是冬天,南極和北極總是接受不了多少太陽光,所以永遠寒冷。

  • 13 # 宇宙天文宗師

    〔宇宙定律〕

    一 、物質的電磁力{吸引力}{反推力}

    物質存在電磁力,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吸引,不是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推。多的物質會把少的物質推成圓球,因為兩種物質都在推,而且同一種物質任何一點推力都一樣大。推力又稱為反推力反推力是很均勻的力。被推成球型的物質任何一點向外發出推力都一樣大,但兩種物質的反推力不一定是一樣大。又因兩種物質都在使勁推少的物質被迫成圓球。圓球是物質組成的不是空的所以有個球面稱為圓球面。圓球面所受到的反推力越往球中心力線越密承受的推力越多。因圓球面任何一點都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力必然有一條力線經過球心垂直於球心,所以從球面到球心越往中心垂直力線越密越多所受到反推力也越大。故而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最大。故而越遠離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越小越少。

    只要中心有物質壓力重力的天體,它的最外層表層必須是球形(圓球),天體的球面如果變成方形……中心不但沒有物質壓力而且重力也不存在。

    二、光聚焦 能量聚焦、熱能量聚焦、正負(反)能量聚焦

    光與一切物質同在充滿整個物質世界。太陽、恆星、一切星系是光聚焦取得能量,只有光永遠聚焦才能永遠發光發熱。我們看到的會發光發熱的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中心,行星的衛星中心、地球中心、小行星中心、慧星中心、都是光聚焦的中心。 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的外面外層都有一個圓球面可以光聚焦到中心。圓球面是平凸透鏡、凹凸透鏡, 只要形成平凸透鏡、凹凸透鏡就可以光聚焦。

    光聚焦……光是用不完的迴圈的。

    三、對環流層{上層與下層對環流}

    自轉與公轉運動的動力層,宇宙間天體的公轉自轉都是有對環流層推動帶動運動的。同一個星球自轉有對環流層推動自轉……公轉有對環流層帶動運動,自轉與公轉運動是二個環流層,二個對環流層不是在同一個中心上的。沒有大氣層或有大氣層大氣只對流不進行對環流的星球(孤獨行星、流浪行星)、行星、小行星、行星的衛星是一定不會自轉的。

    ♥♥♥………………………………

    【真實的宇宙形態結構】

    宇宙是時間無限空間無涯物質有限世界。空間存在著一個一個大型的物質世界它們是沒有相連被真空隔離。各個物質世界都遵循同樣的物理規律,我們生活在其中一個大型物質世界裡。

    我們的大型物質世界最多最外層的物質緊緊的吸引在一起它的外型是可以任何形態。它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大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我們就在其中一個大圓球面裡面。這個大圓球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總星系。總星系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在總星系圓球面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銀河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銀河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太陽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太陽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就是地球系(包括月球),地球是中心它的圓球面在月球之外,地球氣態圓球面內的最多氣態物質又把月球及其他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氣態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圓球。

    這些大大小小從大到小的圓球剛剛形成光‘就聚焦在它們的中心點上使中心發光發熱,太陽、行星中心、銀河系中心、總星系中心、星系中心、恆星都是有光聚焦才發光發熱的。因光聚焦在中心點上發光發熱就會發生對流 對環流。每一箇中心點上有一組或多組對環流層,接近中心的對環流層可帶動中心轉動自轉,遠離中心的對環流層可推動天體、星系、恆星、物體、物質、行星等等繞中心公轉。月球有氣態層只有區域性的對流沒有對環流所以沒有自轉只有公轉,月球公轉是地球最外面的一組對環流層推動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其它行星的衛星公轉類同。靠近地殼的對環流層(有對流層與中間層組成交替環流)帶動地球自轉其他行星自轉類同。地球月球在同一個圓球面內被太陽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太陽公轉的其他行星公轉類同。太陽系圓球面內全部行星被銀河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恆星系公轉類同。銀河系圓球面內的恆星系被總星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總星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星系仙女系公轉類同。總星系圓球面內的星系被更大的對環流層推動繞更大的中心公轉。就這樣以此類推外面外層到底有多少層次我不敢下決定…… 根據天文文明可能有三十六層。我們是被套在圓球內從最大的圓球一直到最小的圓球……大圓球套比它小的圓球。就這樣圓球中有圓球,我們是被幾十層的圓球套著。

  • 14 # 來看世界呀

    既然分別叫近日點和遠日點,一定是到太陽的距離有差別,可實際上相差不大,相較於地球距太陽約1.5億公里影響不大。四季變換是由於Sunny在地球上的直射點的推移。

    與直觀印象相反,當地球執行到遠日點的時候,北半球是夏季,近日點的時候是冬季,南半球相反,剛好對應近日點遠日點。地球繞太陽執行是近似的圓形軌道,近日點距離太陽1.471億公里,遠日點1.52億公里,也就相差500萬公里,距離的影響並不是很大,距離地球一兩千萬公里的金星,外空間的溫度並不比地球周圍高多少,金星的高溫主要是由於溫室效應的崩潰。地球四季的形成是由於地球自轉軸的關係,自轉軸比較穩定,使得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時候,Sunny直射點在地球上南北迴歸線之間推移,直射的Sunny相較於斜射的Sunny更加分散,地面單位面積上獲得的能量更高,對地面的加熱左右比較明顯,地面又將熱量反射到大氣中,大氣中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阻留了這部分熱量,使大氣升溫。

    歷史上地球也不是一直距離地球這麼遠,現代的科學分析是地球在逐漸遠離太陽,只不過很緩慢,每年可能也就幾公分,然而在地球49億年的歷史中,由於月球的影響,地球對月球引力鎖定,月球也在消耗地球執行的角動能,理論上地球角動量的減少會使地球逐漸接近太陽,但是由於太陽也由於太陽風在逐漸地喪失質量,而地球不斷地吸引隕石、小行星撞擊,還吸收太陽能量,質量在增加,多種因素作用下地球逐漸遠離太陽,據科學家分析,在恐龍時代,地球每天自轉只有18小時,而且地球距離太陽比現在近一些,現在每年偏移15公分左右,然而從恐龍時代到現在,地球的溫度變化並沒有大到生物不能接受。

    目前影響地球溫度的因素主要是Sunny直射點,而在太陽系的演化歷史中,未來某個時刻會由於太陽外層物質的膨脹而導致太陽風更加劇烈,對地球的加熱作用更明顯,大概十幾億年後地球就不再適合生物居住了。

  • 15 # 地理那些事

    這個類似的問題之前小地回答過,但是這個問題有一定的誤導性,下面且看小地的分析。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既不發光也不透明的橢球體,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圍繞假想自轉軸自轉,一年四季的變換和晝夜的交替等分別與地球的公轉和自轉有關。

    由於透過地心並分別連線南北極點的地軸與赤道平面(地球自轉軌道面)垂直,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而赤道平面與地球的公轉軌道面(黃道面)形成了一個約為23°26′的黃赤交角,也就是說地軸與黃道面之交的交角為66°34",二者互為餘角。

    正是由於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存在交角,因此太陽的直射點並不是一直在赤道上,而是在南北緯23°26′之間作週期性的往返運動。而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置的不同,太陽直射點也就不同,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例,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南北兩極無極晝極夜現象;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而南半球則屬於晝短夜長且越往南晝越短夜越長,在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單就理論而言,地表溫度的變化由獲得的太陽輻射量決定。當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時,北半球獲得的熱量要比南半球多,因此北半球整體溫度要比南半球高,為北半球的夏季;當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半球時,南半球所獲得的熱量要比北半球多,因此整體溫度要比北半球高,為南半球的夏季。結合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的不同不難得出,除了赤道附近外,地球的南北半球理論上季節是相反的(值得說明的是,南半球海洋和陸地面積佔比分別為80.9%和19.1%,溫差變化相對較小)。

    而當地球公轉到遠日點時,此時正好是7月初,太陽直射點由北迴歸線向南移動了約1.29°,日地距離約為1.521億公里;而當地球公轉到近日點時,此時恰好是1月初,太陽直射點由南迴歸線向北移動了約1.29°,日地距離約為1.471億公里。由遠日點的距離減去近日點的距離可以得出二者相差0.05億公里,而這個距離差僅相當於日地平均距離149597870公里的3.342%,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綜上所述,之所以說這個問題存在誤導性,主要是因為沒有說到地球所處的近日點或者遠日溫度的變化是相對於北半球還是南半球。而地球作為太陽系內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其溫度的變化與近日點和遠日點關係甚微,主要還取決於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或者說是一年中太陽高度角的大小變化,比如夏季溫度高、正午溫度高。

  • 16 # 刁博

    炎炎夏日,烈日當頭。地球繞太陽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夏天這麼炎熱是不是因為地球到了橢圓軌道的近日點附近?

    這個想法經不住推敲,因為北半球7月份處在夏季,同時南半球卻處在冬季,也就是說春夏秋冬並不是由地球距離太陽的遠近造成的。事實上,當北半球處在炎炎夏日時,地球運轉到距離太陽較遠的遠日點附近;北半球的冬天,地球處在近日點附近。

    地球的公轉軌道其實非常接近圓,地球處在近日點時,日地距離大約是1.471億千米;處在遠日點時日地距離大約是1.521億千米。垂直照射時單位面積上的光照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可以計算出在近日點時地球接收到的太Sunny照強度只是在遠地點時的1.069倍。

    地球上的春夏秋冬是由Sunny的直射、斜射造成的。北半球夏至日正午Sunny直射北緯23.5度,此時其他緯度處太Sunny是斜射的。此時南緯36.5度處太陽高度只有30度,30的正弦是二分之一,如果不考慮雲層、霧霾等的遮擋,南緯36.5度處地表單位面積上接收的太陽輻射功率就是Sunny直射位置的二分之一。這個差別比近日點、遠日點引起的差別明顯得多。

  • 17 # 科學黑洞

    這個問題還是挺有意思的,乍一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經不住推敲,用高中的地理知識就可以解決。

    根據開普勒三定律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跡是一個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之上。每年的七月初地球會運動到遠日點也就是橢圓軌道的長軸處,而在每年的一月初地球會運動到近日點橢圓軌道的短軸處。對於我們北半球來說,處在遠日點是夏天,近日點是冬天;而對於南半球來說正相反,遠日點是冬天,近日點是夏天。

    由此可以知道地球上的春夏秋冬冷暖變化,跟距離太陽遠近沒有決定性的關係。這塊我需要解釋一下,這裡說的沒有決定性關係指得是近日點和遠日點差別很小,距離產生的影響可以忽略。如果說把地球放在水星的位置和冥王星的位置,那麼此時距離太陽的遠近就是溫度的決定性因素。地球位於近日點距離太陽1.471億千米,地球位遠日點離太陽1.52億千米,也就是說地球在距離太陽最近和最遠的時候相差500萬公里,這個距離與1.5億公里相比並不大。

    而主要影響地球溫度的是太陽高度,這是一個專業名詞指得是太陽的入射角度。當太陽的高度角為90°時,這個時候太陽的輻射強度是最最大的,當太陽斜射地面時,太陽輻射強度就小。這個表現出來的就是地球上冷熱變化和四季交替,簡單的理解就是地球上的四季是隨著太陽直射點移動的。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會接受到更多的太陽輻射,溫度就高一點。圖:太陽直射點處在南迴歸線十二月份,南半球為夏季,北半球為冬季

  • 18 # 兔斯基聊科學

    現在回答這個問題真的是非常合時宜啊!地球剛剛經過了太陽的遠日點不久,北半球這邊已經迎來了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三伏天,而且是三伏中最熱的中伏。想必大家已經深切的體會到太陽的威力了吧?

    地球上的春夏秋冬四季是如何形成的呢?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軸和地球公轉的軌道面有一個夾角。這個夾角是23.5°。因此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時候處於不同的位置時,受到的太Sunny照射的角度同造成了一年四季的溫度差異。當地球的北半球傾向太陽時,Sunny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就是夏天。與此同時的南半球偏離太陽,Sunny斜射南半球,南半球就是冬天。

    圖示:四季的形成

    有意思的是,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軌道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圓形,而是橢圓形。因此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軌道就有一個遠日點和近日點。地球軌道的遠日點和近日點相差多少呢?地球在近日點的時候距離太陽大約是1.47億公里;地球在遠日點的時候距離太陽大約是1.52億公里,兩者之間相差了500萬公里。

    那麼是不是地球在位於近日點的時候會很熱,位於遠日點的時候會很冷呢?事實上,地球在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相差的500萬公里僅僅是日地平均距離的1/30 。這個差距對地球的氣溫影響是非常小的。

    圖示:地球近日點和遠日點

    問題是地球上的氣溫給我們的感覺是冬季的時候正好處於近日點,卻很寒冷;而夏季地球正好處於遠日點反而很炎熱。這是為什麼呢?可以說這是一種巧合。地球在7月初會透過遠日點,此時我們身處的北半球正好傾向太陽,Sunny直射北半球,正好是夏季。當地球在1月初透過近日點的時候,又正好是北半球的冬季。因此我們就會覺得,地球在遠日點的時候氣溫反倒更加炎熱;地球在近日點的時候卻很寒冷。

    這也恰恰說明了,地球的夏季和冬季的溫度差異並不是由地球位於近日點或者遠日點造成的。

    我們不要忘記了,地球的北半球時炎熱的夏季的時候,南半球卻是寒冷的冬季。因此當南半球的冬季卻正好位於地球的遠日點上。南半球的夏季則正好位於地球的近日點上。不過夏季的時候位於遠日點上也是給以陸地為主的北半球帶來了一定好處的,否則北半球的夏天會更熱一些。

    圖示:太陽的直射和斜射

    不過北半球的夏天位於遠日點的這種優勢會在13000年後發生轉變,那時候北半球的夏天就處於近日點上了,而南半球的夏天則會處在遠日點上了。

    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冬天地球處在近日點上很寒冷,在遠日點上去很熱的原因了吧?原因就在於夏天的炎熱和冬天的寒冷主要原因是太Sunny的直射和斜射造成的季節變化,而不是地球位於近日點和遠日點造成的。巧合的是我們有正好處在夏季位於遠日點的北半球。是這樣吧?

  • 19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為什麼冬季地球處於太陽的近日點,卻很寒冷;夏季地球處於太陽的遠日點,反而很熱?

    距離太陽近不是更熱麼?為什麼近日點時北半球反而在冬季呢?其實這個知識點在初中地理中就已經交代的很清楚了,也許有太多的朋友遺忘了這個由來,咱就當來回到一次中學課堂吧!

    北半球季節更替示意圖,遠日點是夏季,而近日點則是冬季,為什麼會形成如此反常現象呢?也許我們得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遠日點和近日點對地球獲得太陽能有影響嗎?

    毫無疑問,這肯定是有的,那麼影響有多大呢?

    遠日點距離為:15210千米

    近日點距離為:14710千米

    兩者相差為500萬千米,那麼兩者輻射值相差多少呢?以太陽輻射中心為球面的兩個輻射值相差約為10%左右,準確的說,近日點時候比遠日點多獲得10%的太陽能!

    但很明顯,以上結論是反例,因為近日點時候北半球更冷了!

    二、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既然近日點與遠日點的輻射無法作為參考值,那麼我們來看看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四季是由於地球與黃道面存在一個23.5度的夾角所造成,因為當地球公轉到不同角度的時候太陽直射在地球上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我們都知道中午的太陽比較毒,而傍晚的太陽則紅彤彤的,似乎力不從心,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這只是其中之一,真正的原因有兩個:

    1、太陽的直射與斜射

    影響地球獲得輻射能的一個重要因素是Sunny照射的角度,那麼不同角度影響有多大呢,直射條件下,Sunny照射橫截面積與地面獲得輻射的比例是1:1的,那麼在23.5度的北迴歸線上地面獲得Sunny照射為直射時多少呢?

    冬至時北迴歸線正午太陽照射角度為43°08",此時大約只有夏至時Sunny照射強度的1/2.15,約一半不到一點,假如修正太陽近日點補償一下,大約最多能到夏至時的1/2!

    但這僅僅是考慮了真空條件下的Sunny照射強度變化,而地球還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

    2、穿透大氣層的厚度不一樣

    冬至和夏至Sunny角度差異極大,那麼穿越大氣層的厚度會增加多少呢?當然冬至正午斜射並沒有上圖那麼誇張,只是示意說明Sunny穿越大氣層的距離將大大增加,在北迴歸線冬至日大約要比夏至時距離增加約1.4-1.5倍!

    整體上如上圖,同樣截面積的兩個光斑,在北半球夏至時緯度不一樣的區域投影面積差可不是一星半點,而是數倍大小,但總的輻射能是一樣的,更大的面積意味著單位面積輻射能更小!

    三、近日點時北半球冬天,南半球是夏天

    因為地軸傾斜,因此在公轉不同位置時太陽直射角度是不一樣的,而北半球在近日點時是冬天,但此時的南半球則剛好是夏天,理論上來看,南半球的夏天由於被北半球的夏天更靠近太陽一些,因此南半球夏天時獲得的太陽輻射要比北半球夏天要稍高!

    整個四季中,最舒服的還是春秋季,因為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南北雨露均霑!但如果沒有地軸傾斜的話,北極圈與南極圈的範圍還要擴大,因為春秋季高緯度地區還是很冷的,假如沒有夏季來均衡一下,也許俄羅斯大部分地區都是和居住!

  • 20 # 映象科普

    行星圍繞恆星公轉軌道是橢圓,而這個橢圓,其實偏心率小得很,近似可以按照正圓處理了,所以可見,季節的變換,跟距離的遠近關係並不是很大。

    可能很多人一看到近日點遠日點的就以為近日點遠日點和太陽之間距離的差值很大,實際上,在近日點時,地球和太陽的距離1.47億公里,而在遠日點的時候,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為1.52億公里,這個差距只有500萬公里,可見並不大,至少跟日地平均距離1.5億公里比起來的話,影響係數連5%都不到,可見距離的影響可以說是很小的。

    既然這樣,那麼地球上分明的一年四季,到底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主要還是跟地軸是傾斜的有關,如果地軸沒有傾斜的話,可以說地球上幾乎就是沒有一年四季的。每年的1月3日左右,地球跟太陽的距離最近,大概是1.47億公里,而每年的7月4日左右,地球跟太陽的距離最遠,大概1.52億公里。我們都知道,在我們北半球,近日點時地球是冬季,而遠日點的時候,地球是夏季,按道理說地球跟太陽越近的時候,溫度就應該越高,這個時候應該就是夏季,但是為什麼是冬季呢?

    其實是因為Sunny的傾斜角不一樣罷了,不只我們有不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一天之中,早晨和傍晚的時候,氣溫相對低一些,而正中午的時候,氣溫則是一天之中最高的,其實這就是因為Sunny的傾斜角不一樣導致的,在早晨和傍晚的時候,Sunny是傾斜照入地面的,這樣單位面積上Sunny的功率是不一樣的,而正中午的時候,Sunny正射地面,這個時候單位面積上Sunny的功率就達到了最大了,所以就最熱。

    同樣的道理,一年之中,當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的時候,太Sunny的直射點在南半球,這個時候那麼南半球就是夏天了,而對於身處北半球的我們,就是寒冷的冬天了。地球是圍繞太陽以橢圓的軌道運轉的,但是由於地球的地軸本身與黃道面有一個夾角,所以就意味著地球是歪著身子圍繞太陽公轉的,所以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時刻,地球上某一特定地區的某個時間,Sunny的傾角也是不盡相同的,總而言之,當Sunny更接近於垂直入射的時候,天氣就更熱。另外,日照時間也是影響氣溫的一個因素,但是綜合看來,Sunny傾斜角的影響是主流,也正是因為這樣,地球上才有分明的一年四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男朋友總是說些很氣人的話,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