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體育視點

    提問之人本身對相關史實缺乏瞭解。

    長平一戰,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言,秦國算慘勝。但談不上國力空前虛弱,只是士兵傷亡、糧草耗損較大而已。

    很多人把趙括當笑料,因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無視趙軍有四十萬,且戰力強悍,趙括出擊陷入包圍,仍扛了四十餘天。但趙軍是先投降然後在被繳械且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被坑殺的,秦軍傷亡肯定要小得多。

    當時按白起的意思,是應該趁勝直搗邯鄲一舉滅亡趙國。說明了秦軍仍有強大的戰力。只是秦中反間計,撤了白起,貽誤戰機。

    其餘五國一是向來不齊心。

    二是六國此前數次合縱攻打過秦國,都失敗了。

    三是當時趙國已經沒抵抗力了,韓、燕兩小國自保都夠嗆,曾強大的魏、齊、楚都早已衰落。單獨用兵,無一國敢挑秦國。聯合用兵,需要時間,本身的矛盾也一時難以消弭。

    四是就算長平之戰後秦軍損耗大,但云中、九原防禦匈奴的還有雄兵,藍田大營還有預備隊,咸陽還能抽掉部隊,另外,當時的秦國人有點像後來二戰時的德國,只要能找到成年男子,給他武器他就是戰士,再組織三十萬甚至五十萬士兵沒有問題。

    即便長平之戰一結束,五國或者六國立即聯軍攻秦,也是勞而無功,函谷關打不進去。從商鞅變法到秦朝滅亡,有秦軍鎮守的函谷關是打不進去的。

    秦昭襄王中反間計,未能攜長平一戰之威兵臨邯鄲攻滅趙國,戰神、人屠白起再未復起,雄才大略的信陵君魏無忌組聯軍解邯鄲之圍,就已經發現了六國聯軍的水準了,能遲滯秦一統天下的腳步已是僥倖了,主動進攻,亡得更快。

  • 2 # 當代曹植

    採取了行動!

    韓國見秦、趙都損失慘重,就想趁機收回當初送給趙國的上黨郡;魏國和楚國見秦國損失慘重,就各自發兵救趙國,然而最後因為利益分配不均,打了起來;燕國見趙國損失慘重,就趁機偷襲趙國,結果被趙國反殺;齊國表示一切戰爭與他無關。

    但是,由於齊國在五國合縱痛打下幾近滅國,韓國在申不害變法中剛有點起色,就被魏國和秦國狠揍;魏國也曾是個強國,但在與齊的幾次交鋒中,國力衰退;燕國在樂毅變法中取得的成果也在與齊國的對戰中被打回原形。因此,六國孱弱,能力有限。

    另外,六國間積怨頗深,難成合力,終被秦所滅。

  • 3 # 尚宮女史

    長平之戰應該算是戰國時期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了,前期秦國王齕與趙國廉頗在打了一段時間後進入膠著狀態,秦國一番操作後,兩國臨陣換將,秦國白起將趙國趙括拉上了戰場,兩人都想迅速結束戰爭,但無論是趙括還是背後的趙國,都無法和白起以及白起背後的秦國相抗衡。

    於是有了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如果再加上戰爭中陣亡的將士,趙國死亡人數超過了45萬,雖然這個數字在後世看來可能有很大的水分,但這個數字也能從側面說明了趙國敗得是何等的慘烈。

    當然,雖然秦國是戰勝國,但其實也算是險勝,這樣一場遠距離長時間作戰,秦國同樣損失慘重。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秦國在這一戰中也元氣大傷,國力出現了暫時性的空前虛弱,但東方各諸侯國卻似乎並沒有幾次採取軍事行動去攻打秦國,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東方各諸侯國中,沒有任何一個諸侯國能有實力與秦國一戰。長平之戰之前,能與秦國一戰的也就只有趙國了,魏國雖然是戰國時期第一個強大起來的諸侯國,但因為後期的對外擴張受阻,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的接連失敗,讓魏國國力迅速下滑。

    齊國後期雖然逆風翻盤,成為能與相抗衡的諸侯國,但因為太過招搖,又滅了宋國試圖獨吞這塊肥肉,而被其餘諸侯國群起而攻之,燕國樂毅領五國之軍攻打齊國,後來更是下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差點將齊國給滅了,雖然後來齊國復國,但實力大打折扣,大部分時間龜縮在東邊,根本不願意參與諸侯國之間的戰爭。

    還有韓國、楚國等諸侯國,早在長平之戰之前,就被秦國打的夠嗆,就戰神白起來說,在他三十餘年的軍事生涯中,僅有記錄的殲滅的有生力量就達到了百萬之眾,韓國、魏國、楚國、趙國都在他的手下吃了很大的虧。

    所以說,在長平之戰前,有能力與秦國一戰的只剩下了趙國,燕國因為和秦國存在長時間的盟國關係,不用考慮。而長平之戰後,東方各國中就再也沒有與秦國一戰的諸侯國了,即便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同樣很大,但東方各國仍舊沒有能力和勇氣去攻打秦國。

    其二,秦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很大,但其實力仍舊不是東方各國敢挑戰的。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國富兵強,其綜合實力不僅迅速趕上東方六國,更是超過了東方六國,甚至於遙遙領先,尤其是秦昭襄王時期,綜合國力攢到了一定程度,對外擴張愈加頻繁,雖然戰事不斷,但秦國國力並未因此下降。

    即便在長平之戰中有很大的一個損失,但這種損失相比於東方六國的衰弱,仍舊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長平之戰雖然結束了,但秦國對外的戰事並沒有停止。

    當初長平之戰剛結束,白起的意思就是兵分三路繼續作戰,由他領軍攻打邯鄲,試圖一舉滅了趙國,白起敢這樣想,就證明秦國的實力是允許打下趙國的,只不過白起的邯鄲之行因為一些原因被阻止。

    但第二年,秦昭襄王就派五大夫王陵領兵攻打邯鄲,這一戰實際上已經失了戰績,註定是打不贏的,而王陵也的確吃了敗仗,秦昭襄王又換上了王齕,但依舊攻不下邯鄲來,而白起又不肯去攻打邯鄲,秦昭襄王不得不一次次增兵,像著了魔一樣試圖攻克邯鄲。但這樣的滅國戰自然激起了趙國百姓的激烈反抗,而且平原君趙勝從魏國和楚國那裡各借來了十萬兵馬。

    最終,信陵君、春申君和平原君裡應外合,讓秦軍吃了一個大敗仗,秦國這一次的損失也是相當大的,即便如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魏國、楚國和趙國聯合打敗了秦國,但他們都知道,他們還是沒有實力與秦國一戰,所以沒有誰跑去攻打秦國。

    其三,柿子挑軟的捏,長平之戰後,東方諸侯國並不是沒有出兵,只不過他們瞄上的是趙國。與秦國相比,趙國在長平之戰中遭受的損失更大,所以即便是有諸侯國想趁火打劫,瞄準的也是更弱的,大家不會傻到去攻打秦國,要知道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萬,這個數字可是震驚了東方諸國,面對這樣一個諸侯國,大家都祈禱別與他對上,根本不會去主動招惹他。

    而趙國遭到了這樣大的損失,自然會有諸侯國趁火打劫,不要說什麼唇亡齒寒,如果各諸侯國真的考慮唇亡齒寒這件事,合縱就不會那麼難了。諸侯國對只考慮自己國家那點利益,看到誰好欺負就去欺負誰,長平之戰一結束,無疑趙國就是那個好欺負的國家,因此有稍微有實力的諸侯國就對趙國出手了,比如燕國。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得知趙國的壯丁都在長平之戰中死亡,遺孤又沒有長大,因此斷定趙國兵力虛弱,就派兵攻打趙國,結果被廉頗打敗,廉頗一度包圍了燕國都城,燕王喜不得不割地請和。向燕王喜這樣看不明白的諸侯畢竟是少數,就是趙國在長平之戰後都能保有這樣的實力,更何況是秦國了,所以沒有哪個諸侯國真的敢去攻打秦國。

    那可能就有人問了,單純拿出一個諸侯國來沒有實力與秦國對抗,那如果是各國的聯軍呢?要知道邯鄲之難中,趙魏楚三國聯軍是打贏了秦軍的,還收復了一些失地呢。但那時被迫營業,和主動進攻不是一個性質。

    其四,東方各諸侯國無法組成一支強大的聯軍。趙魏楚三國聯軍是在趙國即將被滅的情況下對秦作戰的,趙國一心保衛邯鄲,信陵君和春申君雖然不敢說一心為趙,但作戰的時候前期也沒有別的心思,所以他們能夠通力合作。

    但如果讓東方各諸侯國聯合起來,去攻打秦國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家各有自己的小算盤,誰也不想打頭陣,誰也不想多出力,而誰都想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盤散沙的局面,這也是為什麼合縱大多失敗的原因之一。

    而長平之戰後,東方各諸侯國不是沒有想過聯合起來攻打秦國,但卻沒有成型。公元前256年,秦國攻打韓國和趙國,又得到了不少的土地,而西周君眼看著秦國東進之路勢不可擋,遂說服東方六國合縱攻秦,傾大軍出伊闕攻打秦國,阻斷秦國同樣陽城的道路。

    最初大家都同意攻秦,似乎合縱成功了,但真正到了約定的時間,諸侯國們卻都沒有派兵,反倒是秦昭襄王知道這件事後,發兵攻打西周國,西周君做了什麼呢?

    《史記》記載:“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

  • 4 # 友了愛

    秦趙長平之戰前,秦軍就已經將六國逐個打到心驚膽顫了,秦國在長平戰中是消耗很大,但是眾將士都殺紅了眼了,兵威更盛,此時誰若是不知好歹來招惹,那隻能是自尋死路!秦昭襄王若是能在長平之戰後再全力支援白起繼續攻趙,那麼,秦統一六國的偉大夢想就會提前實現!雖說當時秦國的糧草物資已經捉襟見肘了,但是以白起的智商和領兵作戰方式,又何愁沒有給養呢?可惜秦昭襄王一時被小人麻痺誤了宏圖!

  • 5 # 城北38號

    因為其它五國各懷鬼胎,各國之間也是互相防範,那有心思去打強秦,各國心裡的懼怕秦國,就是秦國在國庫空虛它們也不敢去打秦國

  • 6 # 大秦鐵鷹劍士

    秦趙長平之戰後,趙國遭受毀滅性打擊,秦國也大傷筋骨,可以說兩強俱疲。但是六國並沒有聯合出兵伐秦,而是相互觀望,以備後手。秦雖弱,但是實力與名聲俱在,貿然出擊必然被秦軍收拾,說不定其他國家也背後插一刀,因此各國不敢出兵伐秦。

    秦昭王見長平之戰後,六國噤若寒蟬,莫敢伐秦者,於是秦國主動發起了滅趙的邯鄲之戰。由於白起拒絕出戰,加之趙國緩過勁來拼死抵抗,秦軍傷亡十萬以上。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秦軍撤出邯鄲,固守河東。

    秦軍戰敗,六國振奮;魏無忌領軍,群雄心安。於是魏無忌登高一呼,六國大軍雲集,組成六國聯軍伐秦。六國大軍橫掃秦國河東郡領土,直逼函谷關,但是六國畢竟心不齊,秦軍戰力也不差,秦國外交成效又顯著,六國之師逡巡不敢前,競作鳥獸散了!

    之後秦國閉關固本,全國支援蜀郡建設都江堰,在李冰父子的努力下,都江堰建成,天府之國誕生。秦國又數次出動偏師攻略三晉與楚,一次佔領幾座城池,威懾六國,表明秦國仍然是天下霸主!

    散六難敵混一,舊制不可勝新!六國無法團結成一體,彼此都恩怨重重。如果秦國是一隻虎,則六國是一群狼!群狼合力才能戰勝一隻虎,不同心只能被一一消滅!

  • 7 # 歐陽後生

    看來你對長平之戰有所誤會,秦國在長平之戰斬首趙軍約45萬,是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徹底大型殲滅戰,是戰國曆史的轉折點,這場戰爭加速了秦國的統一程序。公元前260年,紙上談兵的趙括受趙王之命,接替廉頗為主將,更換部隊將領,一改廉頗作戰方針,主動出擊秦國。

    秦國暗地裡命白起為上將,與趙國交戰。白起命秦軍佯裝敗退,引趙軍到秦國營壘,然後派兩萬伍千人部隊出擊趙軍後方,又派五千騎兵將趙軍分割。最後趙括被亂箭射殺,趙軍投降,除了240年紀尚小計程車兵被放走外,其餘全部斬殺後活埋。

    長平之戰後,秦國大獲全勝,趙國元氣大傷,此戰後,註定了秦國將統一天下。

  • 8 # 目送歲月

    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透過“胡服騎射”將趙國從一個二流國家變成了一流的強國。趙國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可以和當時的秦軍硬碰硬的搏殺,勢均力敵。所以,在戰國末期,趙國成為了山東六國抵禦秦國進攻的主力。從秦國的角度看,要想消滅六國,統一天下,也必須要把最難啃的骨頭——趙國,一舉擊潰。

    基於以上的背景,秦趙之間必然會爆發一場大戰。公元前262年,在長平,秦趙之間的大戰來到了,雙方投入了近百萬的軍隊,且曠日持久,直到公元前260年結束,人屠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趙國敗,秦國慘勝。長平之戰是戰國末期爆發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對秦趙雙方的國力都造成了極大的消耗。

    在長平之戰勝利後,白起兵鋒直指邯鄲,準備一舉滅掉趙國。可是因為范雎的巧言令色,秦昭王同意了與趙國議和的提議,下旨撤軍,秦國錯過了滅趙的最好時機。後來,秦昭王因為趙國失信,準備再次興兵伐趙,可是白起根據形勢分析,指出了此次出征必然兵敗。秦昭王勃然大怒,與白起產生了間隙,並最終賜死了白起,可憐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代戰神的下場竟如此悽慘。

    隨後,秦軍出兵包圍了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援。可是魏國不敢得罪秦國,始終作壁上觀,趙國平原君親赴魏國面見信陵君,闡明唇亡齒寒的道理,並請看在三晉同源的份上,懇求魏國務必發兵持援。信陵君找到了候嬴和朱亥二位壯士,用計竊得兵符並誅殺大將晉鄙,終於率領魏軍趕到邯鄲城下。於是趙軍與魏軍裡應外合、兩面夾擊,致使秦軍傷亡慘重、大敗而歸。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

    李白的《俠客行》曾寫到: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這之後,秦國退回函谷關,呈現戰略收縮之態,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步伐被延緩了。所以說,長平之戰後其他諸侯國還是採取了一定的軍事行動,不管主動還是被動……

  • 9 # 淡漠安然少年

    秦在長平滅趙主力後,也傷亡過半,大約有二十萬人的傷亡,但是趙直接殘了,但是此時的秦國還能聚集四十萬兵力,後來發動了邯鄲之戰,邯鄲之戰秦損失十萬餘。即使如此保守估計秦最起碼有三十萬大軍,守住函谷關是不成問題的,退秦之後,信陵君回到魏國已經是八年後了,信陵君組織六國聯軍最多收復點失地,想要滅秦那是不可能的。秦透過的商鞅變法,其根本是耕戰,所以說秦恢復實力要比其他國家快的,生孩子的速度都按照國家規定來,所以說,邯鄲之戰過去很多年,想要滅秦,秦只要派十萬大軍守住函谷關即可,以秦國的實力,三晉加起來的實力也不如秦一家大,更不用要滅亡人家了

  • 10 # 千歌

    1.那個階段有實力攻打秦國的只有楚國,魏國、齊國勉強。

    2.六國早已經過多次合縱抗秦,每次都以失敗告終,或是彼此猜忌,最終不了了之,合縱究竟有沒有用諸侯心裡都沒數,他們早已厭倦了合縱。

    3.以當時的通訊技術,各國無法知道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消耗了多少國力,他們只知道結果是趙軍40餘萬人全軍覆沒,這樣的戰果可謂空前絕後,諸侯只會驚於秦國的強大,哪還敢主動去招惹秦國,長平之戰就是趙國挑釁秦國被打的奄奄一息,所謂殺雞儆猴,誰還敢造次。

    4.長平之戰並非慘勝,這是一場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程度最徹底的圍殲戰。不可否認秦國在此戰中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要說六國能趁機攻滅秦國,那也是不可能的,此前,秦國比這更艱難的階段都經歷過,即使被攻破了函谷關,秦國依然挺過來了。

  • 11 # 龍雲思鄉

    謝君邀答!慚愧對這段歷史瞭解不多,此戰後秦國雖然耗損巨大,但畢竟由於實行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力積累雄厚,虎狼之獅恐怖,實力仍然強勁震懾力,再加遠交近攻的連橫外交戰略成功實行,而六國中沒有一國實力能與秦國相抗衡,在外交上曾合縱一時,卻沒形成持久凝聚合力對付秦國,蘇洵(蘇軾父親,三蘇之一)外《賄秦論》對六國對秦的心態作為已經做出中肯要害分析指出,評論這段歷史,不由談古及今,想到當代的世界形勢,似乎有相像~頭號強國美國因為在21世紀經歷兩場戰爭之後,金融危機,美元貶值(總逃不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研究矛盾規律)種族歧視,槍支氾濫,已呈現衰退之勢,但是畢竟它國力基礎雄厚,制度軍事優勢還強勢存在,猶如剛過午時的太陽,或像進入更年期顯疲倦的獅子老虎,在今後一段時期內還是很有威猛有力的!如果中國能發憤圖強,革除弊端,發展積累,佈局恰當,中俄能緊密保持聯盟,保持戰略定力,假以時日,實力就能超過美日,到時世形勢會發生變化!甚至有望領導世界!

  • 12 # 冠宇飛

    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包圍上黨,上黨郡守馮亭獻上黨於趙,借趙抗秦,長平之戰因而爆發,趙國大敗,秦國取勝,雖說長平之戰秦國有所損失,但是也不是其他五國所能比 。 齊國之前被秦韓趙魏燕五國合縱聯軍打得只剩莒和即墨兩城將要滅國,後靠親戚田單的火牛陣收復失地,但國力已經衰弱。 南韓一直都是很弱,在申不害變法強大時,魏國害怕南韓起來就打掉了他的新軍,後被秦國擼羊毛,南韓更是不堪了 魏國之前一直很強大,但經歷齊國的圍魏救趙、圍魏救韓後大為削弱,秦國崛起又佔領河西、河東,魏國由此勢弱。 國向來強大與秦為鄰,然而鄢郢之戰後削弱了不少,且士族分治,權力分散,遠沒有外表看起來那麼強大。 燕國在樂毅變法後強大一時,但在與齊國的對戰中被田單的火牛陣大敗,打回原樣,且離秦國太遠。

    秦國長平之戰之威勢,各國側目,無敢抵其鋒芒,當然若是五國連橫到是會有一番作為,但都有小心思,想要真正聯手很難。哎

  • 13 # 華哥雜談

    先來看看秦昭襄王在位時期戰國的兩件大事:

    一、公元前284年,燕軍統帥樂毅率五國兵馬伐齊,並幾乎滅了齊國。二、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以秦國勝利結束。

    之所以提這兩件大事,就是因這樂毅伐齊對戰國形勢影響太大了。此前秦國雖號稱“虎狼之師”,但東方還有齊國足以與之抗衡。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軍力空前強大,足以與秦一戰。然而,在當時幾強並立情況下,齊湣王和趙武靈王的錯誤決策,讓本有機會勝出的齊趙兩國,徹底失去機會。

    齊湣王上臺後,對外積極擴張,不顧一切消滅宋國,慘遭五國伐齊,從此一蹶不振。此後雖然齊國在田單努力下復國成功,但齊國已從與秦並立的強國位置上掉了下來,再也無法與秦國等抗衡。

    再說趙國,趙武靈王搞“胡服騎射”改革極為成功,但在太子的人選安排上卻歪招迭出,不但造成趙國內局勢不穩,最終連自已也被活活餓死。後繼的接班人沒能繼續推進改革,使趙國強盛的軍力沒能與經濟實力相匹配。這一弱點在長平之戰中充分暴露出來。

    長平大戰前,秦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遠超山東各國。

    長平之戰從發起到最終決戰,規模越打越大。面對長平前線近百萬大軍對峙,秦趙兩國最終都明白,這將是決定命運的一場決戰,無論秦趙誰勝負,都將改寫自身命運。兩國除了在軍事上拼命外,在外交上也拉開了角逐,秦國放出風聲,誰支援趙國,就是與秦國為敵。趙國也同時向其它五國發出外交求援,但礙於秦國強大的實力,沒一個國家敢輕言援趙。

    五國絕趙,不僅僅因為戰略短視,而是形勢使然。

    從長平戰後的形勢看,雖然說五國拒絕援趙確實是戰略短視,但當時的局勢,讓各國也沒有任何選擇。長平之戰前,秦國的觸角已伸向其它國家。如果五國援趙,萬一秦國久攻不下,採取與趙和解的辦法呢?那麼極有可能下一步秦國先攻打其它國家。戰國時代,人才輩出,山東六國並非沒有人看出五國絕趙的風險,但形勢緊迫,先自保再說。

  • 14 # 瓷都公安

    秦趙長平之戰,雖然秦國慘勝之後國力空前虛弱,趙國更是死傷將士45萬人,更無力挑起戰事。其他的五國更不會聯合挑起戰事,何況只有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暫時解邯鄲之圍,讓趙國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 15 # 歷史風暴

    這是因為長平之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視窗時期,不得不說秦華人在戰略規劃方面非常的優秀。

    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長平之戰的來龍去脈。長平之戰是秦國蓄謀已久的一場戰爭。公元前262年,上黨郡投靠趙國後,秦國和趙國之間有過一個短暫的衝突。在這個衝突中,趙國取得了勝利,當時領兵的統帥就是趙括的父親趙奢。

    (趙奢)

    趙奢的勝利讓秦國失去了上黨,隨後兩國之間保持了兩年的和平,在這期間趙奢去世了。然後,在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左庶長王齕率領大軍攻佔了上黨。可見,當時秦國對趙奢還是比較忌憚的。

    見到秦軍來攻,廉頗臨危受命率領趙軍與秦軍大戰,可惜實力有限廉頗多次被擊敗。無奈之下,只有在長平築壘與秦軍對峙。見廉頗不出戰,秦國才使反間計讓趙王臨陣換將,換上了年輕的趙括。結果,趙軍被白起擊敗,40萬人被坑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而秦國也在戰爭中損失慘重。

    以上,就是長平之戰的大概過程和造成的結果。

    戰爭結束後,六國假如能聯合起來一同伐秦,勝算是非常大的。可是不要忘了六國所面對的是人屠白起,必須要一位名將才有能力率領大軍與之作戰。因為,戰爭拼的不光是人力物力,還有優秀將領的指揮能力!

    (白起)

    可惜在這一時期,只有趙國和秦國才稱得上將星璀璨,其他幾國已經難以找到獨當一面的大將。

    先看燕國,趙孝成王十五年,燕國五十萬大軍伐趙,結果被羸弱的趙國打敗,差一點亡國。齊國最後一位大將田單也已經去世,齊國只剩下一群庸才。南韓和魏國更沒有知名將領,南韓唯一的牛人張良,還要十年後才會出生。楚國大將項燕這時的年齡也就和趙括差不多大,楚王看到趙括坑了數十萬趙軍,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把軍隊交到項燕手裡的。所以你看,當秦國打敗趙國後,天下已經沒有一位大將能夠統領三軍與白起大戰。

    所以,秦國敢於和趙國發動傾國之戰,一是看到趙奢已死,趙國沒有能抵禦秦軍的大將。二是趁各國將領能力不足,無法趁秦國虛弱討伐秦國。

  • 16 # 吾愛致往昔

    戰爭的事事先誰也說不清楚,甲午戰爭日本雖然贏了但也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清國沒有堅持耗死日本。其他列強也沒有坐收漁利對日本下手,特別是一直和日本有矛盾的沙俄。

  • 17 # 歷史紫陌閣

    秦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中打敗了趙國,秦將白起還斬首坑殺趙國約坑殺45萬軍民,秦國可謂是大敗趙國,長平之戰使得趙國元氣大傷,趙國的精銳軍隊幾乎是損失殆盡,從此也無力在單方面與秦國抗衡,失去了和秦國爭霸天下的能力。但在長平之戰中,秦國也算是殘勝,在此戰中,秦國方面也是傷亡過半,對比長平之戰前,秦國的國力是空前虛弱,為何戰國七雄中的其它五國沒有伺機採取軍事行動呢?

    秦國在秦孝公時為恢復秦穆公時的霸業,便頒佈《求賢令》,秦孝公重用商鞅在國內實行變法改革,秦國開始實行“富國強兵”之策,秦國自此國力日益增強,秦國問鼎中原、一統天下的戰略目標也逐漸產生,在秦孝公的孫子秦武王意欲在周王畿之地,舉象徵至高無上王權的九鼎時,秦國的野心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時處於戰國時期的各諸侯國已然知曉秦國的目的。

    各國雖然對秦國的野心,心知肚明,但此時各國已經無力單獨抗衡秦國,秦國在商鞅變法後,經歷幾代秦王的奮力發展,秦國已是大國崛起之態。各諸侯國要想抗衡並挫敗秦國,只能齊心協力,合力攻伐秦國才有取勝的機會,但各諸侯國心懷鬼胎,無法完全一心合縱攻秦,這樣的結果只能坐等秦國繼續強大。在長平之戰前,各國中唯有秦國和趙國最強,趙國在趙武靈王舉行胡服騎射後,趙國的實力已經冠絕山東諸國。

    在崤山以東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中,趙國儼然就是就是山東六國中的首號強國。長平之戰前的趙國是東方六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趙國也與西邊的秦國展開了數十年的爭霸,此時的戰國格局就屬秦國和趙國最強,但無論在長平之戰前後,秦趙兩國之間進行實力對比,都是秦國要強於趙國,秦國在實行商鞅變法後,秦國可以做到全民作戰,這一點是山東六國無法做到的。

    秦昭襄王繼位秦王后,根據“遠交近攻”的策略,開始蠶食各國土地,先後攻打三晉領國,在長平之戰前,秦國因與趙國爭奪南韓上黨地爆發了戰爭,隨著戰爭持久,以及規模的不斷擴大,最終秦趙兩國爆發了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長平之戰。秦國因國力本身就強於山東六國,加上秦國的勢力已經滲透到山東六國中,秦國在長平之戰中對趙國使用的反間計,最終這場以秦國遠距離的長途作戰以秦國勝利而告終。

    秦國也在長平之戰中向世人展示了秦國“間諜系統”的威力,實力冠絕山東六國的趙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而實力不如趙國的其餘山東五國哪裡還是秦國的對手呢!要不是在長平之戰後,趙國派人向秦國求和,導致秦昭襄王阻止了大將白起乘勝追擊,進而圍攻趙都邯鄲的戰略,趙國很大可能就被秦將白起一舉攻滅,趙國為此而滅亡。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的戰國大大的震懾了各諸侯國,各國換成趙國想必也會後怕。

    《史記·白起列傳》中記載,秦將白起在長平之戰後對秦昭襄王說:“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秦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中損失過半,導致國力有虛弱表象,但秦國的實力依然雄厚,趙國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國幾乎打殘,在短期之內已然無法對秦國構成威脅,而其餘的山東五國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抗衡秦國。並且秦國可據守東出的函谷關,此關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以函谷關,秦國有函谷關這等雄關要塞,其餘五國即便是合縱也很難將秦國滅亡,秦國若是不滅,各國定然要接受秦以戰爭的洗禮。

    我們再來看長平之戰的戰國和影響,趙國在此戰中趙國元氣大傷,不能再與秦國進行爭霸;秦國將山東六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削弱,對其它諸侯國也是一個極大的震懾;長平之戰以秦國取得全勝,秦國統一天下的形勢急轉直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態勢,長平之戰也成為戰國時期歷史的最後轉折點,自此秦國統一六國成為時間問題。

    從秦國在長平之戰中以勝利告終,出現的戰果和影響,也能側面印證出秦國的實力強大,其它各國可能會對秦國構成一定威脅,但無法從根本上滅亡秦國,秦國只要不滅,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就無法在改變,其它山東五國如果不對秦國動手,還能延緩國家的滅亡,倘若哪國對秦國動手,或者五國合縱攻秦,秦國在緩過勁來,秦王必定會實行報復,各國能否承受住秦國的怒火呢?

    《史記·趙世家》記載:“燕卒起二軍,車二千乘,慄腹將而攻鄗,卿秦將而攻代。廉頗為趙將,破殺慄腹,虜卿秦、樂間。”

    長平之戰後,無論是除趙國外的五國對秦國採取軍事行動與否,都已經無法在改變秦國一統天下的大勢。在長平之戰後,燕國乘趙國遭遇大敗後,對趙國發動了攻勢,但卻反被元氣大傷的趙國擊敗,可見趙國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反映出燕國的弱小,燕國如果在長平之戰後對秦國採取軍事行動,就算將燕國和秦國之間路途遙遠的因素去除,燕國也難以是秦國的對手,更何況長平之戰中秦國才是勝利方。

    燕國憑藉自身的實力是幾乎無法在對秦國採取任何軍事行動中佔到便宜,並且燕國的實力在除趙國外的其餘五國中也不是最弱的,燕國和魏國、南韓的實力並無太大的差距,燕國都無法擊敗在長平之戰中失敗方趙國,可以想象魏國和南韓也很難擊敗趙國,實力較強的齊國和楚國或許可以。長平之戰後,其餘五國中兩國、三國的合縱也很難對秦國構成威脅。秦國雖在長平之戰中國力受損,但並未傷筋動骨。

    《史記·秦本紀》記載:“正月,兵罷,復守上黨。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趙邯鄲。四十九年,正月,益發卒佐陵。陵戰不善,免,王齕代,將。”

    從秦國在長平之戰結束後,秦昭襄王四十年年正月罷兵回國,於同年的十月,秦昭襄王便又派遣五大夫王陵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如弱秦國實力受損嚴重,秦國何以能在長平之戰結束後不久就有對趙國採取軍事行動呢?在秦昭襄王四九年的正月,秦國還對圍攻邯鄲的王陵有大量徵兵增援,並且五大夫王陵戰事不利時,秦昭襄王又派遣宿將王齕代替王陵統軍繼續攻打趙國,可見秦國的實力強大,經得起持久戰的消耗。

    在長平之戰後,其餘幾個諸侯國也不是沒有采取軍事行動,長平之戰結束後不久,秦國又開始攻打趙國都城邯鄲,為此發生了“竊符救趙”的歷史典故,趙國向魏國和楚國求援,五國中的魏國和楚國算是對秦國採取了軍事行動,魏之信陵君竊取魏國兵符,調動軍隊對趙國進行了救援,最終在趙國邯鄲城下爆發了邯鄲之戰,魏軍和楚軍在打退秦軍後基本沒有在對秦軍做出什麼軍事行動,信陵君魏無忌也派人將軍隊帶回魏國。

    長平之戰後,其他五國面對國力有損的秦國,沒能及時採取軍事行動的關鍵原因在於各國的實力對比強秦來說還是略顯不足,無法單獨抗衡秦國,兩國、三國的合縱也難以撼動秦國,而五國也因勾心鬥角等等原因無法齊心協力共同抗秦,五國合縱也只能付之東流。並且秦昭襄王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距離秦國較遠的燕國和齊國已經被秦國拉攏,兩國面對實力依然強大的秦國,相信無論秦國國力是否受損,兩國也不願意冒著跨越他國國境的風險去攻打秦國。

    五國如果不能組成合縱,單獨的一國或者幾國是難以撼動秦國的。而秦國因為長平之戰的損失和邯鄲之戰中的慘敗,導致秦國一統天下的步伐一度出現了停頓,不過也為此才為始皇帝嬴政登場後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秦國在經過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對外發動戰爭的頻率開始下降,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秦國的國力大為恢復,在長平之戰的13年後,東方六國在強秦的威脅下,不得已結成聯盟對抗秦國。

    《史記·秦本紀》記載:“魏將無忌率五國兵,擊秦,秦卻於河外。蒙驁敗,解,而去。”

    在公元前247年,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合縱除齊國外,燕、趙、韓、魏、楚五國聯軍攻打秦國,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秦將蒙驁敗退,五國合縱聯軍一度打到了秦國的函谷關外,以此也可以看出五國合縱確實能撼動秦國,對秦國構成威脅。秦莊襄王為此深感信陵君對秦國有威脅,便用計讓魏王猜忌信陵君,最終計謀成功,魏無忌失去兵權,最終六國中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政治家魏無忌鬱鬱而終。從此,秦統一天下成為必然。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

    在秦王政六年,五國再次組成合縱抗衡秦國。趙將龐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聯軍攻伐秦國,但最終被強秦打敗。而自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最終被秦國各個擊破。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221年的10年間,秦王嬴政奮六世之餘烈,用武力先後攻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自此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秦王嬴政建立大一統的秦朝,首稱“皇帝”。

    參考文獻:《史記》

  • 18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秦國陷入了一段低谷期。

    這個低谷期,原本是山東各國求生存的最後時機。

    那麼,山東各國為什麼不抓緊時機,有所作為呢?

    陷入低谷的秦

    長平之戰,秦殲滅了趙軍主力,基本上打垮了最後一個可以單獨與之抗衡的對手。

    可是,秦國卻陷入了一段極為困難的時間。

    首先,是損耗大。

    長平之戰,秦軍雖勝,但用白起的話說,“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損耗極大。

    邯鄲之戰,秦軍又在連番敗仗下,損失數萬。

    軍力、財力均消耗巨大。

    另一方面,勝利果實尚無法消化。

    長平之戰及此前的徵韓之戰,秦攻取了不少南韓的土地。

    可是,“圍邢丘,困上黨,上黨之民皆反為趙”

    所獲得的人口極少。

    同時,邯鄲之戰後,秦軍再次以函谷關為主要防禦點,關外的河內等地又陷入拉鋸。

    損耗大、收益暫未兌現為實力,秦的實力自然陷入低谷期了。

    另一方面,秦軍的指揮能力也陷入了低谷。

    白起遇害後,秦國的將領蒙驁、王陵、王齕等人,雖也是名將,但尚有一定差距。

    山東各國,贏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那麼,大夥是怎麼利用這個喘息之機的呢?

    嘗試過合縱攻秦,但沒有盡力

    山東各國,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合縱攻秦。

    前247年,魏國召回信陵君,聯絡各國合縱抗秦。

    在信陵君的率領下,魏趙韓楚燕五國聯軍大敗蒙驁,追至函谷關。秦軍只得據關而守,不敢出戰。

    前241年,五國聯軍再次合縱攻秦,秦軍出關迎擊,聯軍敗走。敗走的聯軍乾脆攻下了齊國的饒安交差了事。

    儘管發起了兩次合縱,但是,各國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忙著各自的事情。

    各有各忙

    各國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劃。

    楚國:東進。

    楚國自遷都壽春後,發展方向轉向東方。

    前261年,楚攻佔魯國的徐州;前255年,秦滅魯。

    此外,楚國又佔據了齊國五都之一的莒。

    魏國:經略中原。

    魏國算是唯一一個正兒八經攻打了秦國城池的諸侯。

    前254年,魏國攻取了秦國在東方的“飛地”陶邑,佔據了原宋國的大部分土地。

    此外,魏國還吞併了原先依附他的衛國。

    同時,魏國也沒忘記去找齊國的茬,進軍陸梁。

    燕趙:互掐。

    秦國慘,趙國更慘,燕國趁機攻趙。

    趙有廉頗、李牧,怕什麼燕國!反過頭來攻燕,屢屢奪取燕國城池。

    燕趙互掐,一直掐到秦發起滅趙之戰···

    除了打燕國,趙也沒忘記和魏國“明算賬”,前243年,廉頗攻魏,奪取了繁陽。

    韓齊:無所作為。

    齊國繼續行黃老之術,“隱身”。

    南韓實在太弱了,誰也打不過,所以也不敢出去招惹誰。(不知道修派鄭國去幫秦修渠算不算有所作為···)

    大家,各有各忙。

    238年,秦王政親政。

    楊端和攻魏,“主秦齊之要,絕楚魏之脊”,將關東各國從中隔斷。

    此後,各國想合縱也沒有機會了。

    六國沒有全力合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合縱者與君王的矛盾

    此時,六國政治普遍走向腐朽,失去了朝氣。

    戰國初期、中期時,“士”人在各國都一度佔據了一定的高位。

    當時的合縱,發起人是公孫衍、蘇秦等士人,他們雖居高位,但在列國都缺乏根基,威脅不了君權。

    所以,當時,秦需要以“連橫”應對,縱橫兩家相互角力,精彩紛呈。

    此時,秦一家獨大,“連橫”忽悠不了人了。當然···也沒有必要了。

    戰國末期,六國政壇上最為活躍的是各公子。

    他們在國內根基很深,如果過於活躍,對君權會形成不小的威脅。

    比如,前241年的合縱。

    信陵君組織的進攻很有成效。

    但是,由於魏王忌憚信陵君的聲望,內心忌憚。秦人只需要賄賂魏人,就可以離間君臣關係,破壞合縱。

    從列國內部政治來看,他們也確實到了該滅亡的時候了!

    並非毫無道理的選擇

    各國不選擇全力合縱,而是選擇各自的發展方向,並非毫無道理。

    秦雖陷入低谷,但他守住函谷關還是毫無壓力的。

    列國合縱,又打不過函谷關,打不出實際利益,並不符合多數諸侯的利益。

    因此,他們選擇獲利最大的方式發展自己,是其合理選擇。

    自齊國衰落後,齊在淮泗等地的影響力大減,出現了一塊較大的真空地帶。

    魏楚等國利用喘息之機,瓜分這塊肥肉,充實國力,並非失策。

    至於趙燕,以彼此為擴張目標,也是相對務實的選擇。

    山東各國,畢竟是幾個獨立的諸侯,各有各的利益,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發展,本來就無可厚非。

    只有在秦大舉進攻,列國震恐時,列國才會全力合縱。(如邯鄲之戰時,趙國有亡國之危,楚魏救趙)

    嬴政,正是看穿了這點!

    嬴政親政之後,沒有立刻發起大規模滅國之戰,而是以手術刀一般的操作,在沒有引起各國強烈反應的情況下,“斷山東脊樑”,打破合縱的脊樑,實在高明!

    所以,列國並不愚蠢,只是秦國更為高明而已!

    列國已經失去了戰國初期的朝氣,朝堂已是公子貴族把持。

    確實到了該亡的時候了!

    列國此時的發展企圖雖無大錯,但已不夠秦玩的了!

    秦並天下,已是大勢所趨!

  • 19 # 潘慶南

    長平之戰趙國被大殘意味著秦國席捲天下之勢已經不可阻擋滅六國只剩時間問題而山東六國之中趙國軍力已算上乘趙國都難以力敵就說明誰來都是都是炮灰,從交手記錄來看三晉一帶都一概不是對手楚國也曾屢次被打殘,而齊國偏遠沒有參戰慾望燕國由於陷入跟趙國大戰無心跟秦國為敵

  • 20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因為儘管長平之戰秦國的勝利是慘勝,屬於殺敵一萬自損八千之類。不過,由於秦國已經崛起,擁有令人羨慕的驚人的自我恢復能力,所以仍然擁有碾壓六國中任何一國或幾國聯合進犯的實力。

    而趙國則因長平之戰的失敗,徹底失去了阻擋秦國東進的實力!

    從此之後,三晉再也無法成為遲滯秦軍鯨吞天下的堡壘了。

    山東五國的脊樑骨已經被徹底打斷,即使是地大物博的齊、楚兩國也只有自保之心,而無與秦國爭奪天下之志了。

    但是,長平之戰也的確給秦國帶來了嚴重創傷。

    這一點,僅從秦昭王派兵“二打邯鄲”,結果卻被魏國公子無忌率領的諸侯聯軍反殺,狼狽地逃回了函谷關,這就表明秦國的實力確實有所下落!

    秦國有驚人的自我恢復能力,百餘年來的窮兵黷武給諸侯各國留下了心理陰影,使得諸侯各國既沒有打進函谷關滅亡秦國的實力,更沒有與秦軍終極決戰的信心與勇氣!

    所以,儘管五國(齊國不算)能夠奮起於一時,但這種如同打了“興奮劑″的奮起卻無法持久。

    因此,與其說長平之戰後山東五國錯失了放手一搏,"趁秦病,要秦命”的機會,還不如說五國本來就沒有與秦國決戰的勇氣,更沒有戰勝秦國的信心!

    嚇輸了膽子的五國,猶如非洲大草原上被獵豹逼得走投無路而被迫絕地反擊的食草動物一樣,雖能抵擋一時,但最終還是無法避免成了獵豹食物的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奇書《山海經》記載的互人,真的能上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