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中即天下

    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明代的青花瓷,是在繼承了元青花的特點之上,又有了飛躍式發展的時期,特別是官窯瓷器,非常的精美,但是由於官窯瓷器在明代經歷了不同的過程,也由於國力的問題,使得青花瓷在明代分為早中晚三期,而早期,特別是永宣時期的青花瓷,是青花瓷發展的巔峰時期,創造了明代青花瓷官窯瓷器無與倫比的輝煌。下面我用圖片給大家展示一下明代官窯青花瓷之美麗:

    1、明洪武時期:

    洪武時期由於戰亂的紛擾,在初期的時候,燒造的瓷器質量並不是太高,但是隨著整個國家社會秩序的恢復,青花瓷的燒造逐步走向了正規,也為永宣時期的巔峰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是明洪武的青花纏枝紋大碗,雖然並不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卻是洪武時期的青花瓷的一個明顯的特徵。

    這是洪武時期的青花花卉紋執壺。

    2、明永樂時期:

    明永樂時期的青花瓷,從元末明初的青白釉,逐漸地轉向了潔白釉,同時由於使用了蘇麻離青作為青料,加上對胎土的淘澄更加精細(相對前朝),使得整個青花瓷更加美麗。

    這是明永樂青花龍穿蓮花紋天球瓶,無論是從胎釉,還是青料的髮色,以及紋飾和繪畫都是精美絕倫的。

    這是明永樂青花花果紋大盤,非常的精美。

    3、明宣德時期:

    宣德時期的青花瓷,繼承了永樂時期青花瓷的特徵,但是又以管家的形式,徹底將款識無處不在地記錄在了瓷器上,同時也將青花瓷推向了巔峰。

    這是宣德青花夔龍紋罐。

    這是宣德青花龍紋罐。

    4、空白期:空白期是指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這個時期歷時三十年,正是景德鎮官窯生產低落的時期。

    5、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時期:

    這個時期的官窯青花瓷,由於採用了平等青,也因此在青花的呈色上和前朝有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清淡柔和了。

    這是成化時期的歲寒三友紋盤。

    這是成化時期的青花怪石花卉紋碗。

    這是明弘治時期的青花荷塘游龍紋碗。

    這是明弘治時期的青花茅山道士圖三足香爐。

    這是明正德時期青花人物紋套盒

    這是明正德時期的嬰戲圖碗。

    6、明嘉萬時期:在這之後,就是嘉萬時期的青花瓷,明朝從這個時期開始,已經開始了衰敗的程序,因此官窯的燒造也受到了影響,御窯廠開工的同時,也有官搭民燒的情況出現了,而到了這個時期,青料的使用又改用了回青料,而這種料的髮色就是藍中泛紫。

    這是明嘉靖時期的青花雲龍紋四方蓋罐。

    這是明嘉靖時期的青花雲龍紋壽字蓋罐。

    這是明萬曆時期的青花龍鳳紋出戟花觚。

    這是明萬曆時期的青花龍穿花紋梅瓶。

    7、在這之後,明朝的青花瓷就轉入了所謂的轉折期,就是明末時期,這個時期由於戰亂,官窯的燒造就更加慘淡了,但是在崇禎時期依然有一些很精美的青花瓷。但是這個時期,御窯廠基本上就停燒了,大多都是官搭民燒的產品了,我們來看看。

    這是崇禎時期的青花人物紋缸。

  • 2 # 大明瓷器

    明代官窯青花瓷器永宣為巔峰時期,後朝官窯瓷器偶有精品出現但不足以與永宣時代抗衡,後隨著明朝的沒落一代不如一代……

  • 3 # 收藏界小資

    明朝的永樂時期、宣德時期、嘉靖時期以及萬曆年間官窯燒製的青花瓷,更是經典中的經典。當時官窯燒製出來的青花瓷胎釉細膩,青花顏色濃郁,青花瓷的造型也更加豐富多樣,裝飾也相較於其他時期更加豐富。

    每個時期的青花特徵有相似有區別,明洪武時期,景德鎮青花色澤偏於黑、暗,紋飾上改變了元代層次較多,花紋繁滿的風格,趨向清淡、多留空白地。常見器型有玉壺春瓶、盞託、碗、盤口環耳瓶、折沿大盤、大罐、石榴尊等。而永樂時青花器造型工整精緻,色調凝重古雅,絢麗鮮豔,體態優美俊秀,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形成濃重凝聚的結晶斑點,呈凸凹不平狀。(個人拙見,感謝賞讀)

  • 4 # 手機使用者11783069212

    明青花雖好,但相較元青花,不管哪方面還是遜色的多,器型,用料,工藝,裝飾,紋飾的題材,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蒙古族政權的高壓統治下,還能把漢族自己的傳統文化,透過各種瓷器上的紋飾表達,傳承下來,非常難能可貴,使今天的漢奸國賊們漢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千塊錢以內,有什麼好的藍芽耳機比如蘋果的華為的就是這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