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千大何
-
2 # 大王小王日常生活
每一個小孩子他的學習行為都不一樣的。每一個寶寶他的性格也不一樣,更偏向於哪一方面也不一樣,每一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強項哦!
-
3 # 香香308
很棒了,我女兒快四歲了,都數不到五十,不過能寫很多字了,會分清哪些數字,多和孩子玩益智遊戲,讓他找出你手機號碼,或者跳飛機,由數字組成的!
-
4 # 張家小域
三歲寶寶的語言水平,如果可以說出自己的名字,是男生還是女生,今年幾歲啦這類簡單的問題以及記住父母的手機號和姓名,背誦一些簡單的兒歌啊、唐詩啊,能說一些電視上朗朗上口的廣告語,拼一些簡單的積木等這些都說明孩子的發育是很正常的。家長不必焦慮。
三歲的寶寶認知能力還沒有那麼好,注意力集中的時很短,所以只會背誦而不認識這些數字,是再正常不過。家長不必焦慮,等孩子過了三週歲,送去幼兒園,孩子整天跟小朋友們在一起,老師們會慢慢的引導孩子們從認識一個蘋果,兩根香蕉開始,循序漸進的教會孩子來認識這些有趣的數字。
-
5 # 小豬gg
屬於正常現象,沒有一個孩子一出生就能成為天才,這都要通過後天的學習和訓練,如果我有哪裡說得不好,說得不對,請您多多包涵。
-
6 # 子小元鵬先生
這種事太正常不過了 天才都是別人家的。有付出才會有收穫孩子會什麼取決於大人付出多少時間和耐心去培養 公立幼兒園都不讓教學習的 所以沒什麼大不了。
-
7 # 心理諮詢師王忠萍
正常的,而且能數到100,說明寶寶的邏輯思維發育很好。認識數字需要視知覺系統的轉換,他這個年齡,看數字很多時候還是相反的呢,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讓寶寶有挫敗感,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準備一副撲克牌,一邊玩,一邊告訴他,這是1,這是2……很快就認識啦!關鍵是,不是識也沒有關係,明天繼續,只要孩子高興就好。
-
8 # 童童媽小課堂
個人認為3歲不認識數字很正常,對寶寶來說,數字是比較抽象的,認識數字要慢慢引導,漸進認識,爸爸媽媽可以將各個數字比作常見的生活中的物品,便於形象記憶。與小寶寶合作,編寫數字歌,平時準備數字卡片,讓小寶寶讀取相關數字,動動小手指,點一點、數一數、畫一畫,動手動腦動嘴,慢慢達到識數的目的。
-
9 # 曉曉生活記
即便不正常,也是正常的,孩子小不懂的什麼,希望我們為人父母的多抽出一些時間去陪伴教育孩子,你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她還你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
10 # 無辜的蝙蝠
你平時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超級寶寶,不是他就沒辦法讓世人關注,相信自己的寶寶是ok的!他就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寶寶!智力這個問題是發育早晚的問題,我小學時最壞的那個同學現在是同學之前賺錢最歷害的一個!
-
11 # 虎妞1991
很正常,你能要求3歲的小孩有什麼能力!你想想自己3歲的時候!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太嚴格了!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贏在起跑線,但不一定可以贏得人生!
-
12 # 凡爸爸的成長記錄
你家寶寶這何止是正常,三歲不到能數到50已經屬於超常發揮了,幼兒在這個時期還屬於純模仿時期,對數的學習也只是模仿,還不能建立抽象思維體系和邏輯思維體系,能把1到50按順序說出來,真的很不容易了!我家有同款寶寶哦!
-
13 # Thequeen小蠻腰
我家寶2歲10個月,還沒試著數到50。數到30,中間都磕巴,有時候還倒退著數。不過她認識了1-10的數字,漢字偶爾認識幾個。
你家娃能數到50,已經很不錯了,邏輯能力很不錯。至於不識數,也不是大事。還是需要家長引導,日復一日的堅持。每天不厭其煩的磨耳朵。如果你採取的方法不管用,可以換著花樣去引導。比如,在遊戲的過程中,讓她去學,比單純的去教,她會很樂於接受。
孩子哪個階段做什麼事,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只不過就是早一點,晚一點的關係。家長不必太恐慌。
再一個,孩子的天性性格也不同,不用拿自己家孩子去比較。只要孩子性格好,身體健康,善良正直,其他都是可以慢慢來的。
-
14 # 米婭老師育兒記
3歲不到的寶寶,能夠從1數到50,已經發展的很棒的啦!說明您平時很重視寶寶的教育,也在給寶寶做很多練習。
關於怎麼引導孩子學好數數,根據我的教學經驗,還有孩子“從實物到抽象”的學習特點,建議如下:
1、 數數1-50,是很抽象的,在孩子的認知當中就跟“蘋果、梨子”等一樣,屬於語言;所以,你不要操之過急,暫時也不需要教後面的數數。
2、 先從簡單的實物開始,數數本質是配對,你可以多給孩子做感官的練習,比如豆子(大小不一的豆子)分類:讓孩子分清這是大的,這是小的;還有高矮分類,圓形、長方形分類等等,提高孩子的感官能力;
3、 過度到數數,先給孩子1-3,或者1-5,準備好相應數量的實物(大扁豆),和數字卡片1-5,家長先示範一遍:1),拿1顆大扁豆,到孩子面前,說到:這是1;拿2顆大扁豆,到孩子面前,說到:這是2;依次到5,再讓孩子模仿你剛剛的動作,如果孩子完成不了,就先做到3,下次再增加到5。 到後期,可在豆子旁邊放上相對應的數字卡片,並說這是數字1,數字2,數字3,數字4,數字5。
切記:家長在教的過程中,要有耐心,孩子錯了,不要馬上阻止,糾正,那樣會讓孩子喪失信心的。一次不會,就示範多2次,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給孩子一點信心。
另外,在家,也一定要讓孩子幹一些小的家務活,比如摘菜,擦桌子,等等,這樣是鍛鍊了孩子的感官(5官),因為孩子的學習是從感官開始的。
我們平時在教學中是用的數棒來引導的。
-
15 # 小盛說玩具
你好,首先就我自己的看法回到一下吧。
各人覺得很正常,我自己已經有兩個小孩子了,大的也是差不多三歲就能數到五十,但是識字需要一個過程吧。小孩子三歲是一個轉折期,已經開始慢慢學會識別字了,所以從三歲開始寶媽就要重視他的學習能力培養。
-
16 # 母嬰大視角
正常的,一般寶寶3歲才開始進入早教,已經能從1數到50了,已經非常厲害
-
17 # 請勿打擾
我姑娘四歲多,數數還數不到50呢,孩子沒問題,關鍵是大人沒教,能會嗎?我家孩子背古詩,畫畫,識字,也識數,但是都是在玩的過程中學會的,我們沒有刻意去教,教就會
-
18 # 楓葉飄來
我覺你家孩子很厲害了,不到3歲就能從一數到十,不會識數嘛畢竟年紀小,還無法做到數與物的對應,我家孩子也快3歲了,只會數到10,後面就亂數,我都覺得正常。
-
19 # IMiao
正常呀!三歲已經可以數到50了,已經很棒了哦!至於不認識數字,那要跟我們平常有沒有灌輸他數字形象的概念?平常你主要靠口頭上教他數數字,那自然他後面會數,但是卻不會認數字。就好比我們都會說普通話,但是沒讀過書的人他卻不認識字是一樣道理。所以家長如果想寶寶會數的同時也會認的話,平常要多多注意對他們數字形象的輸入哦!
-
20 # 雲遊四海大自在
非常正常!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天才,因為父母的教導方式不是最恰當導致無法開法出來,若每個父母都能讓孩子的天賦最大化發揮,孩子就太幸福了
回覆列表
3歲左右的寶寶基本上能掌握初步的數概念,但是,如果從2歲左右就開始對寶寶進行數前教育,對寶寶以後學習數學大有幫助。數前教育是數學教育的基礎,數前準備做得好,寶寶能夠很容易的理解抽象的數概念。 數前教育是在兒童學習計數、認數、掌握最初的數概念之前,成人為兒童組織的數學教育活動。寶寶的數前教育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觀察: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較持久的感知活動。2歲後,隨著孩子注意、記憶、思維和語言的逐步發展,其觀察的範圍擴大了(能同時觀察到事物兩種以上的特性或兩種以上的物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加長了,但觀察的目的性仍較差,容易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因此,父母應在引導寶寶多觀察的基礎上,提高孩子觀察的目的性和準確性。觀察能力是後期比較、排序、配對、分類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隨時隨地的問寶寶:“這是什麼?”“這是什麼顏色的?”“這是什麼形狀的?”等總是來引導寶寶觀察,還可以利用簡單的鑲嵌板和 拼圖 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
2.比較:比較是思維的基本過程之一,是孩子 認知能力 發展的具體體現。可以結合日常生活教寶寶學會比較。如:爸爸比媽媽高,寶寶比媽媽矮,西瓜比蘋果大,3顆糖比1顆糖多等。寶寶的比較能力主要體現在對事物的外部特徵的辨別和認識上,讓寶寶把需要比較的兩個事物放在一起真正地比一比,可以加深對所比概念的理解。此外,還可以讓寶寶分辨冷和熱,男和女等。
3.配對:配對是比較的形式之一,也是發展兒童對數的理解所應掌握的一個基本要求。最開始只給孩子出示兩對,例如,兩隻玩具小狗的兩隻玩具小貓,讓寶寶學習配對。先拿出一隻小狗,看一看,放在地上或桌子上;再拿出一隻小貓,看一看,放在小狗的右邊,搖搖頭或說“不是”,把小貓移到小狗的下面;再拿出一隻小貓,看一看,再放在小狗的右邊,搖搖頭或說“不是”,然後把小貓移到小貓的右邊,點點頭或是“是”,接此往下進行。這樣可以使寶寶學會配對的方法。等寶寶掌握後,增加到三對、四對,每對之間的差距也逐漸減小。以後還可以逐漸過渡到圖片配對、符號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