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危機干預

    判斷自己是否有心理疾病這個問題其實是有些難度的,因為如果到了心理疾病的層面,就說明問題已經很嚴重了,自己很可能就無法判斷了。

    我們很多人都會有心理困惑和問題,問題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有輕度的,中度的,重度的。當我們還在輕度的時候,我們會感覺不舒服,難受,這個時候我們找一些朋友親戚傾訴聊天,可能就會解決問題。但當問題非常嚴重時,就需要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和治療室進行諮詢和治療。

  • 2 # 90後遊少

    一段時間內出現內心的煩躁,情緒的波動,以及心身的痛苦。但是還不能判斷自己是否得了心身疾病。一般辨別心身疾病有幾種方法。只要符合以上三種就要考慮及時的採取措施。

    1.感覺和以往不同

    以前從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不再是以前的好脾氣,現在是點火就著,好像看什麼都不順眼,也會莫名其妙的流眼淚,以前是個堅強的人,彷彿一切都和原來不一樣了。

    2.檢視相關的資料都符合 現在人們普遍有這個意識,出現了問題就透過網路的幫助,找到一些答案。但是即使確認了,還要找專業的人士進行諮詢。

    3.持續時間在一個月以上 心身疾病的確定不是說有一兩天這樣的情況就算是了,這需要有一個過程,因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感懷傷情是人之常情,但是一旦超出了一定的時限就不得不引起重視了。

  • 3 # 巧克力102123936

    有,間歇性精神病分裂,狂躁症,和一想變壞還沒來的及的心,姐要是多約幾次炮,不居高位,照樣錢財多多,我委屈自己何必?

  • 4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滿意回答

      《症狀自評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測試量表之一,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門診檢查量表,將協助您從十個方面來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以下就是這個量表,你可以自我診斷一下哦:  症狀自評量表SCL-90:     指導語:以下表格中列出了有些人可能有的症狀或問題,請仔細閱讀每一條,然後根據該句話與您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程度(最近一個星期或過去),選擇一個適當的數字填寫在後面的答案框中:   1—從無、2—很輕、3—中等、4—偏重、5—嚴重  序 問題 選項  1 頭痛  2 神經過敏,心中不踏實  3 頭腦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盤旋  4 頭暈或暈倒  5 對異性的興趣減退  6 對旁人責備求全  7 感到別人能控制您的思想  8 責怪別人製造麻煩  9 忘性大  10 擔心自己的衣飾整齊及儀態的端正  11 容易煩惱和激動  12 胸痛  13 害怕空曠的場所或街道  14 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動減慢  15 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16 聽到旁人聽不到的聲音  17 發抖  18 感到大多數人都不可信任  19 胃口不好  20 容易哭泣  21 同異性相處時感到害羞不自在  22 感到受騙,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您  23 無緣無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24 自己不能控制地大發脾氣  25 怕單獨出門  26 經常責怪自己  27 腰痛  28 感到難以完成任務  29 感到孤獨  30 感到苦悶  31 過分擔憂  32 對事物不感興趣  33 感到害怕  34 您的感情容易受到傷害  35 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36 感到別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37 感到人們對您不友好,不喜歡您  38 做事必須做得很慢以保證做得正確  38 心跳得很厲害  40 噁心或胃部不舒服  41 感到比不上他人  42 肌肉痠痛  43 感到有人在監視您、談論您  44 難以入睡  45 做事必須反覆檢查  46 難以做出決定  47 怕乘電車、公共汽車、地鐵或火車  48 呼吸有困難  49 一陣陣發冷或發熱  50 因為感到害怕而避開某些東西、場合或活動  51 腦子變空了  52 身體發麻或刺痛  53 喉嚨有梗塞感  54 感到前途沒有希望  55 不能集中注意力  56 感到身體的某一部分軟弱無力  57 感到緊張或容易緊張  58 感到手或腳發重  59 想到死亡的事  60 吃得太多  61 當別人看著您或談論您時感到不自在  62 有一些不屬於您自己的想法  63 有想打人或傷害他人的衝動  64 醒得太早  65 必須反覆洗手、點數  66 睡得不穩不深  67 有想摔壞或破壞東西的想法  68 有一些別人沒有的想法  69 感到對別人神經過敏  70 在商店或電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71 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難  72 一陣陣恐懼或驚恐  73 感到公共場合吃東西很不舒服  74 經常與人爭論  75 單獨一人時神經很緊張  76 別人對您的成績沒有做出恰當的評價  77 即使和別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單  78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79 感到自己沒有什麼價值  80 感到熟悉的東西變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  81 大叫或摔東西  82 害怕會在公共場合暈倒  83 感到別人想佔您的便宜  84 為一些有關性的想法而很苦惱  85 您認為應該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受到懲罰  86 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  87 感到自己的身體有嚴重問題  88 從未感到和其他人很親近  89 感到自己有罪  90 感到自己的腦子有毛病​
  • 5 # 傑解說

    不知道題主遇到了什麼情況需要判斷自己是否存在心理疾病,如果可以的話,能儘量詳細地說說你的情況嗎?

    不過在題主說自己的情況之前,可以簡單地在這裡說一下心理諮詢的時候,對來訪者的情況的評估方法。

    首先要說明的是,"心理疾病"是一個介於發展性問題和精神病之間的心理狀態。

    所謂發展性問題,就是一個正常人在人生的重要關頭,遇到了麻煩,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或者發展,因而產生的問題。遇到這種問題的人,仍然屬於正常的健康人,他們的認知、情感和意識仍然是保持一致的,沒有脫節,這種人是可以只接受心理諮詢就能解決問題的。

    而到了精神病的程度時,這個人的認知、情感和意識可能已經完全脫節,他可能經歷了非常悲痛的事情卻開心得要命,或者明明現實中沒有的事情他們卻堅持認為是已經存在的。這種情況下,只能先依靠藥物進行治療,避免他們出現傷人傷己的事情。

    而有心理疾病的人,他們可能對自己的狀態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直到自己"可能有問題",但他們的認知、感情和意志仍然存在部分的脫節。比如可能堅持要做某個儀式以保證一天出門平安,或者明明一切安好但總放不下心來,也可能骨瘦如柴了還覺得自己過胖要減肥。

    所以,如果要鑑別一個人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就需要先看看他的認知、情感和意志與現實是否保持一致,他是否因此感到痛苦或者知道自己有問題。

    如果認知(認為自己太胖)和現實(已經骨瘦如柴)之間不符,自己知道不能再繼續"減肥"卻控制不住;或者遇到了生活中的一點小事(晚飯吃飯還是吃麵)就糾結痛苦得好像遇到了人生大事(先救我媽還是先救我女朋友)的話,就可能要考慮是不是有心理疾病的可能了。心理疾病的人既可以接受藥物治療,也可以接受心理治療,通常以藥物控制症狀,輔以心理治療解決導致症狀出現的原因。

    然後,如果我們開始懷疑一個人有心理疾病的話,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有很多臨床測量量表可以用於評估這個人有什麼問題,問題有多嚴重。最常見的如"90項症狀清單"、"抑鬱自測量表"、"焦慮自測量表"、"明尼蘇達人格測試"等。

    最後,如果題主真的特別在意的話,可以在網上找一個90項症狀清單做做看。

    做一個高逼格,有內涵,有思想的年輕人。

  • 6 # 學業生涯規劃師

    鄭重的提示各位,不要輕易判斷自己是否有心理疾病。

    輕度的心理不適,可以透過鍛鍊、交友、娛樂等方式來減輕和轉移,甚至某些中度心理疾病,在脫離相應環境、時間推移等,也會獲得改善。

    對時間較長、程度較重的,則應該到正規的心理諮詢診所或者醫院的心理診室,更為嚴重的,應由家人陪同,去專業的精神病醫院就診。

  • 7 # 東方心理療愈系

    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問題”中所謂的“心理問題”是指“心理困惑”、“心理困擾”,而不是指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既然是“病”就有它的“症狀”、“病程”、“嚴重程度”、“發生發展過程”以及“診斷標準”等。在心理諮詢與精神科門診中,“心理疾病”這個名稱已經很少用到了,一般用“心理障礙”代指各種心理異常。心理障礙包括強迫症、焦慮症等神經症、抑鬱症、躁狂、雙相情感障礙等心境障礙以及人格障礙、癔症等。其中的每一種心理障礙都有各自的嚴格的診斷標準。精神分裂症屬於“心理疾病”,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已經主客觀嚴重分離了,出現了幻覺和妄想等特異性症狀。

    我們絕大部分人都達不到“心理障礙”的程度,更談不上心理疾病了。當你受到嚴重情緒困擾、自己又不能擺脫的時候,不要透過網上的心理測試或著心理資料對某種心理障礙對號入座,最好找專業人士進行諮詢。心理諮詢師在給來訪者作心理診斷的時候有一套嚴格的標準,以抑鬱症來說,抑鬱症的診斷不僅要看是否有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等症狀存在,還要看睡眠、體重等等很多情況,至少有五種或以上症狀同時出現,才可能下重度抑鬱的診斷。所以,對懷疑自己有心理問題的朋友,切忌妄自猜測、妄自給自己下診斷,這樣做只會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

  • 8 # 使用者8519857253887

    心理健康有諸多標準,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變態心理學》一書中提出了10條標準:

    1.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瞭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3.生活理想切合實際;

    4.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能適度地發洩情緒和控制情緒;

    9.在符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發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的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 9 # 太陽天然笨真

    病只是某種狀態,可能和正常人群的比較而來。有沒有並不是你以為,而是大多數人以為。哈哈,但是心理疾病很難說,有時候可能比較偏執,只要自我能調整,就不是病,病可能是某種失去掌控的狀態。一般來說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會知道自己心理有病,意識到了可能就不是問題。

    當然很多時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看我有病,我看你有病,只是兩個意識形態,三觀,心理因素的不同。超越了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或者認知能力都可能被認為心理有病,不正常。哈哈,超越平常的,本來就有二種,低於平常的,高於平常的,如果你穿越到古代,估計就不可能正常,當然你到瘋人院,也可能不正常,正常不正常是互相感受的比較。

    一般來說超越平常人的理解範圍,就是變態,不正常。但是一個心理有病的看看平常過日子就知道了,不好好吃飯,睡覺的就有問題。包括偏執不講理的,包括隨地大小便,沒有道德觀念的,哈哈,好像有很多人符合?

    個人觀點,請勿對號入座,可能要滿足幾個條件吧。包括不能正常對話,沒有邏輯的人,比較極端情緒應急反應的。

  • 10 # 娛夫捕娛

    現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每個人都活在焦慮的世界,很多人因此或多或少都有心裡疾病,但是卻不知道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心裡疾病,我覺得以下方法可以嘗試一下。

    第一,自己就可以察覺。

    其實如果有心裡疾病的話自己其實還是可以感覺到的。比方說強迫症其實也算是心裡疾病,而我有強迫症我是可以感覺到的,我每天必須得檢查好幾遍水龍頭、各種插排我才能睡著,不然根本不能入睡,再有我睡覺前一定要去上趟廁所,不然也睡不著,其實這都是強迫症的一種,而這種你一看就是和其他人都不同,所以像這樣的心裡疾病你自己就可以知道。而且比較嚴重的抑鬱自己也是可以察覺到的,畢竟是自己的身體,表現的與其他人不同,自己還是能感覺到的。

    第二,別人反饋給你。

    就像我上邊說的,你有問題你可以察覺到,其實不僅你可以察覺到,周圍人對你的變化感覺也是很明顯的。所以說你只要表現的和以前不一樣,那麼別人就會問你,而你這個時候就會知道你到底有沒有心裡疾病。

    第三,去找心理醫生做定期的檢查。

    其實心理醫生和正常按期體檢是一個道理,去找心理醫生做定期的檢查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是遇到問題及時的去解決,有心理問題不用怕,直接去解決。

  • 11 # 臨界冰

    人的心理分為正常和異常兩種。

    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的區分按照徐又新教授的三原則來區分:1.心理活動在形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環境是否保持一致。2.各個心理過程之間協調一致。3.人格是否是否相對穩定,心理活動是不是在正常範圍。

    對於正常心理,又可分成健康心理和非健康心理兩種型別。非健康心理分為:一般性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神經症性心理問題。

    再次根據案例自述:求職者表現出主動求醫的意願,可知本案例中求職者能認識到自己的心理行為異常,排除精神分裂類疾病。但是求助者已經出現幻覺,情緒低落等不良症狀,需要結合病程,發病起因,以及情緒是否泛化來做診斷。

    如果只是區域性事件引起,病程不超過兩個月,仍可做神經症性心理問題診斷。

    希望透過一定的方法來解決。建議先到醫院作臨床診斷。

  • 12 # Ula大魔王

    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人一旦本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管你有沒有真的得病,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你肯 定 正 在 負 能 量 中!!!

    不是我吐槽啊,尤其有些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們(敲黑板)說的就是你,不要懷疑!!

    一天矯情的都不行了,覺著沒人愛啦,舞臺燈光不再照耀自己啦,感覺世界都拋棄了自己,地球都不圍繞自己轉了呀.... 什麼樣子的我都見識過...

    What??你問我怎麼會知道???

    呵呵(鄙視臉專用表情)

    因為我就是這麼過來的寶寶呀~

    我規勸下如果有正在經歷這一切的寶寶們,不用多,2年後你看現在的自己,都會覺得自己是sb....

    哈哈哈哈哈哈哈

    言歸正傳,要是正在身體和精神都處在亞健康狀態,還是不要去搞什麼乖乖的自己Feel,如何自測,尤其不要度娘!!!

    為什麼??你難道沒聽過,你離死亡之間,只差了個度娘而已嗎??????

  • 13 # 壹城心理醫生安然

    心理正常,就是具備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動。那麼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動有什麼特點呢?根據現有學界共識,我歸結為這三個功能:適應功能——保障人順利地適應環境,健康地生存發展。社會功能——保障人正常地進行人際交往,承擔社會角色職責。認識功能——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及其規律。

    心理異常,專業上稱為“變態”,並沒有歧視的意思,僅指“非常態”,也俗稱為患上心理疾病。

    心裡異常與心理正常的區分可以根據以下三個原則來判斷。

    一、主客觀統一性原則

    二、認知、情感、意志與行為的協調性原則

    人的心理內容一般可以分為認知、情感、意志,俗稱知、情、意。它們具有協調一致的關係,保證人在反映客觀世界過程中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如果有人用悲傷的語調在述說一件高興的事情,那麼其心理活動就違背了協調性原則。這種情況專業上稱為“情感倒錯”。

    三、人格相對穩定性原則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特徵,也稱為個性,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比如某人一向內向,有一天突然變得外向,逢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打招呼,聊天滔滔不絕,妙語連珠,熟悉他的人都認為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這種情況就違背了人格穩定性原則。或者某人平時很熱情,最近卻變的冷漠,對人不理不睬,也屬於人格穩定性的改變,需要注意心理異常情況。

    總而言之,根據以上原則判斷,心理功能正常,就是“無病“——無精神心理疾病,心理功能異常,就是“有病”——有精神心理疾病。而心理正常的,都必須具備適應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心理異常的,必定會違反了主客觀世界統一性原則、心理活動協調性原則、人格穩定性原則三者之一。

    題主所說,自我評價過低,有可能違反人格相對穩定性原則(以前不是這樣的),或者違法主客觀統一性原則(現實中的自己比自己認為的要好的多了),有可能心理正常功能出了問題。從表現看屬於抑鬱的情緒表現。當然未必就是抑鬱症,也有可能是由負性生活事件所導致的短暫性的情緒鬱悶。

    以上,供參考。

  • 14 # 仙女老媽

    謝謝邀請!我個人認為,看一個人心理是否有疾病,首先看他的行為,以及對人對事的態度及處理問題的方法!有些人看起來很正常,但不代表心理正常!現在的社會壓力大,導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壓抑,找不到好的方式方法去排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心理健康問題,而本人又不自知,這種情況現在很多......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順達如意,要學會在簡單的生活中尋找快樂!一旦遇到難題要正確去面對,告訴自己:“問題就一個,解決辦法有很多!實在束手無策就把它放一放,明天也許就會迎刃而解……”希望所有看到這段文字的朋友們,開心快樂幸福安康!

  • 15 # 成長中的小楊

    感謝樓主的問題。首先們來看看什麼是心理疾病,百科上是這樣定義的:一種病,指一個人由於精神上的緊張,干擾,而使自己思維上,情感上和行為上發生了偏離社會規範軌道的現象。

    心理和行為上偏離社會生活規範程度越厲害,心理疾病就越嚴重。長期過度緊張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心理疾病。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可能使人產生精神病變。所以如果樓主您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狀態就應該注意舒緩情緒以杜絕心理疾病發生的可能。

    根據不同的標準和嚴重程度,心理疾病可以分為: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行為障礙,意識障礙,智力障礙,人格障礙等。

    我們可以看到心理疾病的範圍是比較大的,樓主如果想詳細評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可以做一些專業的量表(一般可以在專業的心理測評網站上找到,需付費)。比如SCL-90症狀自評量表,可有效反應自己是心理健康還是有心理疾病,或是心理疾病的升級版——精神疾病。當然最穩妥的方法是及時諮詢心理醫生,您去對他們說出您的困擾,他們會給出您專業意見,還會給您陪伴為您保密。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樓主有幫助。

  • 16 # 珍珍心理兒童教育

    心裡有疾病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人際關係有些敏感。

    在美劇《捫心問診》裡有個來訪者是黑人,他的父親經常給他說一句話:“只有同性戀和女人才會做心理諮詢”。

    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同性戀和女人在社會生活中往往是容易受挫的,往往是生活的一種弱者的形象。

    在《隱秘的角落》這部電視劇裡面也可以看到秦昊扮演的男主角,對家庭非常的重視,以至於他對家庭的重視程度超出了他對外面的生活興趣,比如有時候同事聚餐,他也不會參加。

    這就符合心理學裡面的一種定義,心裡有疾病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人際關係有些敏感。

    在所有的心理疾病的測量問卷量表裡面,基本上人際關係敏感度是一個常見的通用的指標,它可以衡量出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適應性和心理健康的水平。

    所以,心理諮詢師在臨床上去收集來訪者的問題和資料的時候,往往也會特別留意來訪者當前生活中他的人際關係如何?

    有沒有特別好的朋友?

    有多少好朋友?

    經常和別人在一起的時間多不多?

    還是整天把自己關在屋裡面?

    或者說只有自己一個人或者沉迷網路。

    還有一些對人際關係特別挑剔,好像試似乎他們只能夠和某一種人才能交往,其實這些都是屬於人際關係敏感的範疇。

    因為社會適應性裡面人際關係,如果不是敏感的話,他應該可以和各種各樣的人都能看到夠比較自如的處理人際關係的。

    美國FBI研究的很多變態殺手,通常都有一個問題:人際關係不良。

    他們在生活中不願意人打交道,出門的時候也是帶上一個帽子,或者帶著耳機或者戴著墨鏡,總之他阻斷了一外界的各種各樣的資訊溝通。

  • 17 # Zouzo

    其實回答很簡單:就醫。

    現在網路上有非常多的測量量表,但是這些量表經常是不太準確的,如果自己進行測評,聽信了錯誤的解釋,對於情況的改善並沒有用處。因此非常不建議用網路上的一些問卷測量自己是否有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

    其實心理疾病和生理上的一些病症一樣,都是需要醫生專業的診斷和治療的。但是因為一些媒體等因素使得人們認為心理疾病是很顯而易見的事情,自己診斷就可以解決,反而不利。

    如果不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醫生,想要知道自己得什麼心理疾病是非常難的,即使是心理諮詢師或醫生也要依靠很多儀器和資料進行診斷。

    如果認為自己的情況有些不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醫院!!!沒有什麼丟臉的。

  • 18 # 暖陽熱線yu心理諮詢

    心理疾病是不可以自己根據百度或一些心理自助書上,按照裡面的各種心理測試,對號入座的給自己做診斷的。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心理疾病,又是屬於那種型別,以及症狀的嚴重程度,必須到三甲醫院的心理科或者精神科,讓心理醫生透過提問和答卷,來幫我們判斷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其實就算是心理醫生給出的診斷,也只作為參考,不可過於看重,因為心理診斷太過抽象,不必把自己“定死”在某疾病的標籤上。積極尋找心理諮詢師,解決問題是關鍵。

  • 19 # 重慶寸草心理醫生

    心理疾病心理諮詢所:誘因

      

    重慶寸草心心理諮詢提醒隨著現代化在中國的急速推進,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產生心理問題和疾病的人群也急劇增加。那麼,誘發中國現代人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一、感情與家庭的變故失戀無疑是很痛苦的情感體驗,失戀的一方會因對感情的難以割捨而痛苦不已,失落感會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產生心理障礙甚至是不理性的過激行為,給對方和自己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另外,對於離婚後的受損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經受不住家庭解體的打擊,造成心理傷害。一項相關調查表明,目前中國離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壓力過重的約佔70,這一群體非常需要心理支援與幫助。

    二、超負荷的工作壓力很多都市白領被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所困,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時的調理,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焦 慮不安、精神抑 鬱 等症狀,重則誘發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三、生活貧困加重心理壓力這一群體主要是下崗職工和高校的貧困生。一些下崗職工觀念一時難以轉換,對家政、建築等工作不屑一顧,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心理壓力與生活壓力的雙重作用極易導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而對於邁入高等學府的有些貧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經濟狀況的窘迫,一方面是虛榮心的作祟,這種現實會加劇矛盾心理,使這些貧困生心理疾患的機率增高。

    四、對網路的依賴心理網路新生代幾大病症適當上網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時間上網,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極可能誘發心理疾病。如長期上網聊天、遊戲、網戀,極可能使上網者因長期處於虛擬狀態而影響其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人格分裂。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傾向有些人對事業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傾向,他們往往經不起失敗的打擊。由於他們對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費太多的力氣,總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現實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當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於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斷自我加壓,總是苛求自己,結果常常因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失敗,並誘發抑鬱、自閉等心理障礙。

    六、過分溺愛獨生子女

    重慶寸草心心理諮詢提醒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除了養成任性、自私等不良習性之外,還常常表現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懼甚至有暴力傾向。家長的溺愛會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這種潛在危機,引爆後的殺傷力是巨大的。

    七、學習任務過於繁重高考不如意如何調整心態學生天天面對著讀不完的書和看不完的複習資料,面對著父母老師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負。目前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患有各種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數。考試壓力所引發的心理症狀主要有:反應遲鈍、焦躁不安、學習恐懼、抑鬱及厭學心理。

    八、投資受損後無法承受近年來,人們的投資意識不斷增強,但當長期的投入沒有得到期望的回報或資本嚴重虧損時,難免造成人們心理失衡。強烈的挫敗感、情緒的劇烈波動、鉅額資金的流失,極可能摧垮一個人的心理防線,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輕生。

    九、老年人缺乏精神關愛目前,中國絕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基本得以滿足,但他們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卻未必盡如人意。老人晚年失愛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這是引發老年人心理問題的重要誘因。

    十、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瞬息萬變,有些人卻因種種原因而難以適應。這種不適應包括很多方面: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看不慣,又因自己無力改變現狀而鬱悶、煩躁;對單位裡的分配不均看不慣,為自己的報酬偏低而憤憤不平;因信仰的蒼白而產生失落感、無歸屬感;因個人技能與現代化的差距而焦急、無奈等等。

  • 20 # 每日談心

    如何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理疾病?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回答分析如下:

    1. 常說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沒有心理疾病。那麼,所謂的心理疾病,不同於生理疾病,其主要是由個體內在精神因素(準確地說是大腦中樞神經控制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會間接地改變一個個體的性格、三觀以及情緒等等。而根據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按照程度的不同,將個體心理問題劃分成了三類:發展性心理問題、適應性心理問題與障礙性心理問題。前兩者的嚴重程度我們可以歸為心理問題,而後者則可以稱為心理疾病。

    2. 心理問題比較常見,比如情緒消沉、心情不好,焦慮、恐懼等等情況,短期問題較為常見。而心理疾病則是長期且嚴重影響到個體日常生活的問題。

    3. 那麼要判斷一般的心理問題還是嚴重的心理疾病的話,其實是可以通過幾方面來進行判斷的:

    a. 情緒反映強度。前者常表現為由生活或工作壓力等因素所產生的內心衝突,從而引發的不良情緒反應;後者則會體驗到極其痛苦的情緒,造成心理障礙;

    b. 體驗持續時常。前者持續時間為間斷的1-2個月,後者則超過2個月,乃至半年,無法自我調節。

    c. 行為受理智控制程度。前者能夠有一定的控制,不是常態,基本可以正常維持生活與社交等,但效率會下降;而後者則會有強烈的反應,甚至失去理智控制。

    所以說,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心理問題還是心理疾病,主要可以透過以上幾點來判斷。

    那麼對於題主在描述中提到的具體現象:在一個人的時候情緒低落,不像白天人們見到的樣子,很陰沉很低落。我們可以初步判斷為心理問題,而這樣的狀況很類似於心理學上提及的“高功能抑鬱症”。

    高功能抑鬱患者,不同於一般的抑鬱病患者,他們不會感到無助或是顯而易見的情緒低落,但是也同樣會對個體本身的生活帶去影響。而這類人其實就跟題主說到的一樣,白天能正常上班上學,但是完成這些事情之後,似乎他們就會變了一個人似的,給自己尋找一個角落,獨自待著。當然這僅僅是初步判斷,如果要準確地判斷該個體是否有心理問題或是心理疾病,首先要看其生活狀態是否有所負面的變化,再進行具體的確認。

    以上。祝生活愉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什麼專業比較有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