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時,很多動作都是站姿完成的,站姿並不是像士兵那樣站的筆直,大多數站姿都需要挺直腰背,屈膝、曲髖。做不同的動作,使用不同的器械,站姿都稍有差別。
一、不能鎖死膝關節。
做器械鍛鍊時,不管使用多大負重,膝關節一般都不能鎖死,也就是不能把腿完全伸直,否則身體的重量和器械的重量會完全集中在膝關節上,使膝關節承受更大的重量。而且膝關節伸直後,較容易導致膝關節超伸,給膝關節造成更大的損傷。
膝關節超伸時很容易使膝關節受傷。
伸直膝關節容易受傷,下面舉一個極端例子,大家可以看看危害有多大。
是不是看著都感覺疼。
當重量完全集中在膝關節上之後,肌肉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受力,降低肌肉發力感和鍛鍊效果。
二、腳尖朝向與膝蓋放心保持一致。
腳尖與膝蓋朝向一致,這一點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深蹲和硬拉這兩個使用大重量進行鍛鍊的動作更加重要。
深蹲時腳尖向外不超過30度,硬拉時除了相撲硬拉之外,雙腳幾乎平行站立。膝蓋與腳尖朝向一致,會使膝關節受力更加均勻,不會使膝關節區域性過度受力而導致損傷。
三、雙腳站距。
站姿鍛鍊時,雙腳站距一般與髖同寬,因為髖和肩的寬度很接近,也可以近似理解為與肩同寬。
做一些要求雙腳併攏站立的動作時,雙腳併攏即可。比如做繩索直臂下壓鍛鍊背闊肌時,繩索要直接下壓到腿部兩側,如果雙腿站距過寬,雙手的距離就比較寬,會影響背闊肌收縮感。
四、曲髖。
站姿稍微屈膝的同時,一會稍微曲髖。不同的動作對曲髖幅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深蹲時只要稍微曲髖一點點就可以。用龍門架做臂屈伸曲髖幅度稍大,上圖直臂下壓時曲髖、俯身角度比較大。即使是相同的動作,也會因為曲髖角度不同而導致難度不同,鍛鍊效果也會有所區別。
五、腰背挺直。
大多數動作都要求腰背挺直。個別動作可以適當弓背,比如站姿俯身啞鈴飛鳥這個動作,多數人鍛鍊時腰背是挺直的,其實也可以適當弓背,但不能彎腰。
六、站姿鍛鍊時身體不要晃動。
主要是避免鍛鍊時藉助身體晃動產生的慣性。
七、保持身體重心穩定。
身體重心在腳掌腳心位置,鍛鍊時不要把重心移動到前腳掌或後腳跟,避免摔到。
總之,站姿並沒有特別固定的模式,都是根據不同的鍛鍊動作和鍛鍊細節來決定,相同的動作,甚至會因為站姿細節上的差別而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動作來決定具體怎麼站立。
健身時,很多動作都是站姿完成的,站姿並不是像士兵那樣站的筆直,大多數站姿都需要挺直腰背,屈膝、曲髖。做不同的動作,使用不同的器械,站姿都稍有差別。
一、不能鎖死膝關節。
做器械鍛鍊時,不管使用多大負重,膝關節一般都不能鎖死,也就是不能把腿完全伸直,否則身體的重量和器械的重量會完全集中在膝關節上,使膝關節承受更大的重量。而且膝關節伸直後,較容易導致膝關節超伸,給膝關節造成更大的損傷。
膝關節超伸時很容易使膝關節受傷。
伸直膝關節容易受傷,下面舉一個極端例子,大家可以看看危害有多大。
是不是看著都感覺疼。
當重量完全集中在膝關節上之後,肌肉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受力,降低肌肉發力感和鍛鍊效果。
二、腳尖朝向與膝蓋放心保持一致。
腳尖與膝蓋朝向一致,這一點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深蹲和硬拉這兩個使用大重量進行鍛鍊的動作更加重要。
深蹲時腳尖向外不超過30度,硬拉時除了相撲硬拉之外,雙腳幾乎平行站立。膝蓋與腳尖朝向一致,會使膝關節受力更加均勻,不會使膝關節區域性過度受力而導致損傷。
三、雙腳站距。
站姿鍛鍊時,雙腳站距一般與髖同寬,因為髖和肩的寬度很接近,也可以近似理解為與肩同寬。
做一些要求雙腳併攏站立的動作時,雙腳併攏即可。比如做繩索直臂下壓鍛鍊背闊肌時,繩索要直接下壓到腿部兩側,如果雙腿站距過寬,雙手的距離就比較寬,會影響背闊肌收縮感。
四、曲髖。
站姿稍微屈膝的同時,一會稍微曲髖。不同的動作對曲髖幅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深蹲時只要稍微曲髖一點點就可以。用龍門架做臂屈伸曲髖幅度稍大,上圖直臂下壓時曲髖、俯身角度比較大。即使是相同的動作,也會因為曲髖角度不同而導致難度不同,鍛鍊效果也會有所區別。
五、腰背挺直。
大多數動作都要求腰背挺直。個別動作可以適當弓背,比如站姿俯身啞鈴飛鳥這個動作,多數人鍛鍊時腰背是挺直的,其實也可以適當弓背,但不能彎腰。
六、站姿鍛鍊時身體不要晃動。
主要是避免鍛鍊時藉助身體晃動產生的慣性。
七、保持身體重心穩定。
身體重心在腳掌腳心位置,鍛鍊時不要把重心移動到前腳掌或後腳跟,避免摔到。
總之,站姿並沒有特別固定的模式,都是根據不同的鍛鍊動作和鍛鍊細節來決定,相同的動作,甚至會因為站姿細節上的差別而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動作來決定具體怎麼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