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運作是金錢遊戲。
不說理論性的知識,說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現金池。
如果1個人放1元,那麼12億人就放有12億元。
也許你覺得很多,那好,1個人平均放1角,也許你根本不會在乎是吧,但是12億使用者,那就是1200萬。
呈現給你的是數字,但是系統後臺可以拿出這筆錢做投資,選擇年化收益率低一點的,但是幾乎萬無一失的。按年化收益率1%計算,1200萬,年賺120萬。而它其實什麼都沒做。只是稍稍用了一點手法,輕鬆保險賺得120萬。但是這之中真正玩現金流厲害的是黃光裕,玩成了全國首富。
第二個故事:七個蓋八個鍋。
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鍋搭配一個蓋,鍋多蓋少那就蓋不住,可是有人就是可以做到哪個鍋需要蓋就從別處換來蓋。
比如說‘次貸危機’,美國人買了一套房,然後把這套房抵押給銀行取得貸款,取得貸款後又買另一套房,然後再把另一套房再次抵押又取得貸款,再買第三套,迴圈往復也就有了‘次貸’,最後一個人手裡可能有幾十套房子,但實際他只有一筆錢。最後兩種情況,一種是房子升值,那麼用新錢補上了漏洞,另一種是某一環出了錯,於是整個鏈條都崩了。美國是第二種,房市泡沫崩盤,很多人因此也就流連失所。
第三個故事:囤‘積’居奇
比如說某一個古董,原本有一對,分散在兩個地方。後來有一個人知道了,於是就把對方的也收過來了,然後他把其中一個打碎了,如此他手裡的那個就成了絕品。市值不是兩倍,而可能是二十倍。這其實跟公司合併有異曲同工之妙,一開始兩家公司打得你死我活,各種補貼來贏取消費者,然後其中一家花大價錢把另一家收購了,之後便開始加收服務費,消費者不得不買單,因為僅此一家。
資本運作是金錢遊戲。
不說理論性的知識,說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現金池。
如果1個人放1元,那麼12億人就放有12億元。
也許你覺得很多,那好,1個人平均放1角,也許你根本不會在乎是吧,但是12億使用者,那就是1200萬。
呈現給你的是數字,但是系統後臺可以拿出這筆錢做投資,選擇年化收益率低一點的,但是幾乎萬無一失的。按年化收益率1%計算,1200萬,年賺120萬。而它其實什麼都沒做。只是稍稍用了一點手法,輕鬆保險賺得120萬。但是這之中真正玩現金流厲害的是黃光裕,玩成了全國首富。
第二個故事:七個蓋八個鍋。
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鍋搭配一個蓋,鍋多蓋少那就蓋不住,可是有人就是可以做到哪個鍋需要蓋就從別處換來蓋。
比如說‘次貸危機’,美國人買了一套房,然後把這套房抵押給銀行取得貸款,取得貸款後又買另一套房,然後再把另一套房再次抵押又取得貸款,再買第三套,迴圈往復也就有了‘次貸’,最後一個人手裡可能有幾十套房子,但實際他只有一筆錢。最後兩種情況,一種是房子升值,那麼用新錢補上了漏洞,另一種是某一環出了錯,於是整個鏈條都崩了。美國是第二種,房市泡沫崩盤,很多人因此也就流連失所。
第三個故事:囤‘積’居奇
比如說某一個古董,原本有一對,分散在兩個地方。後來有一個人知道了,於是就把對方的也收過來了,然後他把其中一個打碎了,如此他手裡的那個就成了絕品。市值不是兩倍,而可能是二十倍。這其實跟公司合併有異曲同工之妙,一開始兩家公司打得你死我活,各種補貼來贏取消費者,然後其中一家花大價錢把另一家收購了,之後便開始加收服務費,消費者不得不買單,因為僅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