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aka媽媽
-
2 # YoKID育兒寶典
一些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某個階段特別喜歡某一個東西:一個髒兮兮的小熊,一條舊舊的毯子......這是因為,親子依戀是嬰幼兒時期很重要的心理需求。而親子依戀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兒童需要與母親身體接觸。在舒適的身體接觸中,孩子會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但孩子與父母會逐漸分離,分離的過程會產生很多焦慮和不安,這時孩子對於外界的安全感就會轉移到一些物品上,比如毛絨玩具、小被子、某件衣服等。這些物品不是媽媽,卻給孩子帶來溫暖、柔軟、包容、安慰的感覺,在孩子眼中就如媽媽一樣的安全。有了這些物品,孩子就能夠忍受與媽媽的分離,逐漸獨立,慢慢地產生心理層面的成長。
孩子創造了這些媽媽的替代物,為這些物品賦予了深厚的情感,這些物品就有了“媽媽”的意義和功能。這些物品,出現在母嬰分離的過程中,被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稱之為“過渡性客體”。所謂“過渡”,是指這些物品,隨著孩子的長大,終將被孩子拋棄,或者轉移到別的物件上。透過過渡客體這樣的方式,孩子在其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創造了一個過渡空間,在這個空間裡孩子感到足夠安全,並能嘗試發展心理功能。
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形成“怪癖”,為了不讓孩子把注意集中在特定的物品上,就不斷調換著用毛巾、毛毯等,或者不斷地打斷孩子的癖好、剝奪孩子的“寵物”,這樣做給孩子的感覺,就好比不斷地把可以安慰自己的“替身媽媽”拿走、把孩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拿走一樣,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成熟,反而可能阻滯其發展,使其受挫而無法忍受分離。
-
3 # 雙雙愛豆豆
孩子明顯有戀物情節,並不是什麼壞事。
我家女兒也有戀物情節。她有她喜歡的一個小被罩當作她的“狗被被”,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在身邊。剛上幼兒園時,也要求帶去幼兒園。這件東西,讓她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裡,獲得了很多安全感。我認為只要不是必須,不要強行剝奪她與心愛東西共處的自由。接納孩子的這個行為,並尊重她的心愛之物,這也是對她幼小心靈的愛心呵護。
如果實在不方便,可以引導孩子過渡到別的東西,或者把這件東西改裝一下,讓她便於攜帶。我們孩子的小被被,因為比較大,和她協商了幾次後,終於同意只在家裡時拿著,後來變成只是睡覺時才拿過來。具體的可以讀繪本《阿文的小毯子》,非常有愛的一個繪本,展現了孩子的心愛之物給它帶來的安全感,以及爸爸媽媽愛的智慧和對孩子的尊重。
-
4 # 嘟嘟媽成長記
寶寶鍾情於某樣玩具,說明孩子對其有很深的感情依戀。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需求的體現,家長不用過度的擔心。家長不妨裝做不經意的提問,問孩子為什麼喜歡那個玩具啊,你們是不是好朋友啊,你和玩具說什麼了啊等等。瞭解了孩子真實的想法,家長就能理解孩子的行為了。同時,家長也應該想想是否對孩子的陪伴不夠多,是否營造了溫馨的家庭氛圍,是否對孩子過於嚴厲等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
5 # 普華育兒三部曲
孩子之所以出現戀物行為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其實,依戀物的出現是幼兒找到了一種舒應周圍環境的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戀物可以緩解幼兒對新環境和見不到媽媽時緊張情緒和壓力,對幼兒心理發展有一定積極作用,戀物本身不會對孩子產生負影響,但是戀物來源-缺乏安全感卻需要家長解決。
解決辦法:【1】接納幼兒戀物行為,不要用強迫性行為阻止幼兒戀物,可以進行疏導。【2】用遊戲吸引幼兒,減少接觸依戀物時間【3】鼓勵戀物的幼兒與其他幼兒交朋友【4】提高陪伴質量,與幼兒一起做事情,讓幼兒感受到充足的愛和安全感
-
6 # 三聯中讀
一個叫阿文的小老鼠有一條黃色的小毯子,當他還是小寶寶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這條毯子。阿文總是說:“我去哪裡,小毯子就跟我去哪裡。”鄰居的阿嬸和阿文的爸爸媽媽想盡了辦法也不能讓阿文放棄,雖然小毯子有些怪味,但阿文一點也不在乎,每天帶著它,披著它,拖著它……每天吸著它,抱著它,扭著它……後來,阿文的媽媽將毯子做成小手帕,再也沒有人說什麼了。
這是美國作家凱文·漢克斯的兒童書《阿文的小毯子》的故事梗概。仔細回想下,每個寶寶似乎都有鍾情的物件,就像阿文一樣抱著、吸著、扭著……我家的蘆柑小朋友,鍾情於枕巾。從出生七八個月後,他就養成了睡覺攥著枕巾的習慣,還會把其中一角嘬在嘴裡,騰出一隻手撥弄著。饒若哪天換了一塊新的,便能立馬察覺,給你顏色瞧。
奶瓶、指頭、玩具、毛毯……都可能成為寶寶的心愛之物。這些物件猶如孩子的守護天使一般,在生命之河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傳統的看法是,這是孩子戀物的表現,由於家人沒法全情照顧孩子,使他們不得不尋找可替代的安全物。換句話說,家長們要努力克服孩子的這種習慣。
且慢!按照心理學的新觀點,這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心理現象。英國兒科醫生唐納德·溫尼科特將這些物件命名為“過渡客體”。它的作用是,部分起到替代母親的作用。可以發現,過渡客體多以柔軟的物體為主,又稱作“安全毛毯”,在日語裡則叫做“安心毛巾”。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戀物習慣,與“戀物癖”完全不是一回事。後者是一種性變態行為,多見於青春期以後的成年男性。孩子的戀物,則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是個體發育的必經階段。
剛出生的嬰兒,將自己與母親視為一體。當其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相互獨立之後,便需要“過渡客體”來度過這段焦慮期。也就是說,母親沒法時刻陪伴左右,孩子最終透過“過渡客體”尋求安慰。這些柔軟的物件,意味著部分母愛,代表著被關懷與撫摸,就是安全的保證。
孩子什麼時候最需要它呢?答案是,睡覺時、有壓力時、被動做某些事情時、出遠門時。換言之,當孩子需要獨立面對某些事情時,其情感需要被撫慰時,趕緊塞給他最喜歡的那個物件。重點在於,如果將這些物件清洗乾淨,將大幅度降低撫慰孩子的效果,破壞了“嬰兒體驗的連貫性”。因此,家中的某些玩具、毯子、毛巾總是髒髒的感覺,似乎才對孩子的“胃口”。
嚴苛的父母們,會覺得孩子依戀某個物件,是一種奇怪的“毛病”,甚至打上沒出息的標籤,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如果還一味的去控制孩子,可能加重孩子的沮喪或憤怒。
孩子會依戀到什麼時候呢?我並沒有查詢到準確的答案。僅有的幾項研究發現,大部分孩子的戀物在2-5歲消失。一方面,那些被孩子弄到破舊的小玩具或毛巾,有朝一日可能丟失;另一方面,孩子在智慧發展過程中,也會不斷學習成長,形成新的興趣點,進而發生注意力轉移。因此,家長們無需對孩子的小癖好過於擔心。
不過,美國的兒童發育行為學專家芭芭拉·霍華德發現,多達25%的女生在上大學時會帶上兒時的“過渡客體”,比如一件毛絨玩具、舊毯子等。無論是寶寶還是成人,當面臨某些令人焦慮的複雜時刻時,都會尋找記憶深處的安慰。
-
7 # 24孝媽媽
我家繼女20歲了,還帶著小時候的一塊毛茸茸的破布睡覺,沒有這個她都睡不著。在她三四歲的時候爸媽離的婚,有奶奶帶著。後來發現我婆婆雖然脾氣很好,可並不善於表達,更不會對孩子愛撫,這也導致了孩子母愛的缺失。所以我帶的時候,經常抱抱她,拍拍她的背,拉拉她的手,剛開始她很僵硬,可後來就經常給我撒嬌。雖然習慣還沒有改,可明顯性格開朗了很多,也很懂事,孝順,過年的時候還給我發了個紅包,雖然我沒要。所以說即便孩子有什麼情結,也不必緊張,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
8 # 全職二胎媽媽育兒
首先,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孩子不只是喜歡毛毛蟲一樣的軟軟的玩具, 有些孩子對軟軟的被子也特別感興趣 。還有的孩子喜歡媽媽的衣服 ,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抱著媽媽的衣服才睡得著。
孩子喜歡的物品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就是很柔軟, 可以抱著,柔軟溫和的感覺就像是媽媽的懷抱一樣 ,其實這是一種親子依戀的表現。
其次,我覺得只要孩子的情緒行為等方面發育正常 ,孩子對物品的依戀會隨著他的成長 會慢慢消失。
孩子對某種物品的依戀可能是由於安全感的不足 ,這個時候父母呢要多抱抱孩子 ,即使是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也可以擁抱他。 然後給孩子傳遞一個資訊,就是我愛你 ,別怕 ,有爸爸媽媽在 ,很安全 。經常和父母擁抱的孩子, 不會把被子,布娃娃當成他的精神寄託。然後在孩子睡覺的時候要經常安撫一下孩子。
-
9 # 壹父母
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媽媽來諮詢類似問題,比如晚上睡覺一定要用手抓著小被子的角,小被子都已經破的不像樣了,還是離不開;比如去哪兒都要帶著自己的洋娃娃,髒了破了也就要這一個;還有的媽媽對於怎麼給孩子戒除安撫奶嘴充滿焦慮,來諮詢的媽媽們大都很焦急,她們擔心孩子們的這種狀態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實際上呢,這種情況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它不同於很多成人世界裡一些“變態”的戀物癖(實際上,很多媽媽的焦慮也是源於此),它的出現大都源於孩子由依賴進展到獨立的過渡。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寶貝在1歲左右的時候,玩著玩著就會看看媽媽或者習慣性的看護人是不是在身邊,這個時候,是孩子表現明顯依戀感的行為。
但是孩子與媽媽的分離又是必須和必然發生的,因此有些孩子,尤其是安全感不夠的孩子,往往會透過對一些物品的依戀來滿足自己對安全感的需求,比如有媽媽氣味的小被子,或者是某個自己非常喜歡的小玩具。
一般情況下,依戀物品是依賴到獨立的正常發展過程,不用特別處理會自然消失或轉移,但對於那些過度依賴物品的孩子,比如,一拿走孩子就會哭鬧不停,爸爸媽媽們需要檢視一下自己是否給孩子的安全感,每個孩子被關愛的需求程度不一樣,孩子戀物,也可以看作一個訊號——他們在呼喚爸爸媽媽給自己更多的關愛和陪伴。
-
10 # 梅梅的時光
我覺得孩子過度偏愛一樣物品,如果不是危險品可以不必太緊張,孩子長期喜歡一樣東西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像我家孩子,她玩每一樣玩具都是她喜歡的,而且能玩很長時間,而且很專心,這個時候我都會提醒家裡人不要打擾孩子,這是培養孩子做事注意力集中和提高想象力的最好時期,她把喜歡的玩具的各種玩法都玩的得心應手了,沒有太大空間讓她發揮了她就會放下再去關注下一個喜歡的東西了。
-
11 # 崔翔Chuck
不要隨便給孩子下定義,俗稱戴帽子。
現在育兒書越來越多,名詞越來越多,家長越來越焦慮,反而忽視對基本概念的認知。
戀物癖是一種精神類的疾病,主要針對異性物品。既然這個問題發在育兒版塊,我相信孩子應該沒多大,還沒到青春期階段吧?
正常孩子的世界是一個逐漸擴大的過程,在孩子獨特的世界裡,孩子在發展階段往往有特別偏好的物品,是孩子好奇心,恐懼,安全感等的寄託。這種對物品的強烈感情,其實是一個孩子發展階段的正常反映,不必太焦慮。
隨著孩子長大,他的世界也逐漸擴大,更多新鮮事物湧入他的生活中,他的興趣點會逐漸分散,對特定物品的強烈愛好也會逐漸淡化。
-
12 # 豫發快樂
孩子戀物行為是孩子都有,和戀物癖不能同日而語。
孩子的玩具有特殊的依賴感才是戀物癖,如寶寶的玩具被拿走或被破壞會哭鬧不休,焦慮不安等。
孩子多陪伴,多和寶寶說話交流。
多讓寶寶和多個孩子在一起玩。
多給寶寶準備多樣玩具!
培養孩子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家長掌握一些必要的兒童教育的一些兒童發展心理,對不良的因素,加以防範和去除!
祝寶寶們都能健康茁壯成長!
-
13 # 以為99
建議給孩子溝通,慢慢引導,如果是太小的孩子,可以給他轉移注意力。一般應該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象徵,多與孩子溝通
-
14 # 可愛可愛多
首先希望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跟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要用戀物癖這樣的字眼。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樣聽上去帶有病態的用詞會讓孩子不舒服。
其次,孩子偏愛某一種東西我們不應該覺得這是一種病態的,我們小時候都有特別喜歡的玩具,書,這本身是很正常的。在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的情況下,有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也是一種寄託情感,抒發感情的方式。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喜歡的東西可能一直都會改變,持續地喜歡一種物品可能說明這個物品對ta來說很有意義,或者送東西的人對他來說很重要。
可能是因為這種東西他一直以來期望得到的,可能因為這是努力學習得到的獎勵,也可能因為爸媽送他這個東西的時候跟他說了一段讓他記憶深刻的話。
試想一下,一個很愛某種玩具的孩子和一個孩子他的家裡很多玩具,哪個都都不怎麼喜歡,哪個更讓你容易理解?
比起戀物癖我更願意覺得這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孩子很專注,很有愛。
家長作為陪伴孩子成長的人應該理解孩子,瞭解原因從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始終相信,父母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同樣重要。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
15 # 賀慶莉
孩子對某種物品表達出特別的喜歡,通常是某種心理需求的固著表達,但到底是心理上缺失了什麼,需要對孩子還有養育者做一個訪談探索。但是 ,如果孩子的喜好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比如喜歡某個布娃娃玩具,養育者可以以接納為主,待孩子心理漸漸長起來就不再會那麼迷戀了,如果是迷亂一些危險品或者不衛生的物品,家長可以尋求相關專業人士的幫助。
5歲的童童對他的玩具毛毛蟲情有獨鍾。儘管他的“百寶箱”有各種各樣嶄新的玩具,但是他一點都不喜歡。每次想要扔掉這個玩具時,都遭到了他近乎拼命的反
對。又髒又破的玩具也是每次出
去必帶的玩具。如果沒帶,就哭
鬧;睡覺時也要帶著摟著才睡著。
回覆列表
孩子戀物很正常,無需過於擔心。這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孩子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過度期間所產生的行為。依戀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白天變成黑夜,孩子想睡又怕失去知覺時,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此時,某些物品對孩子來說就非常重要。孩子產生依戀行為的時間絕大多數是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其戀物表現在2歲的時候最強烈,這是一種心理需求的體現,並非戀物癖,隨著成長會慢慢消失的。但也不意味著父母對此可以不問不管,特別是對於與孩子相處時間較少的家長,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要保證依戀物的衛生和安全,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自然告別他們的依戀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