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上世紀90年代初,東歐劇變,昔日令整個西歐瑟瑟發抖,敢和美國冷戰叫板的強大蘇聯,一夜之間分崩離析。

    二戰時被脅迫加入蘇聯的波羅的海三國,率先獨立。其它大多數加盟共和國也興高采烈,忙著分家產,另立山頭。

    不過,以哈薩克為首的中亞五國,卻十分不願意分家獨立。尤其是哈薩克,作為世界第九大領土面積的地區大國,也哭著喊著不願當家作主,情願繼續跟著俄羅斯老大哥一起幹。

    (中亞五國地圖)

    所謂“寧為雞頭,不為牛後”,何況哈薩克是大國。它要是獨立,那就不是“雞頭”,說不定可以稱得上是“牛頭”。可是為什麼,它卻不願意獨立出去呢?

    哈薩克不願意獨立,已經讓人不理解了。更讓人不理解的,還有俄羅斯不要它!

    哈薩克能擁有今天272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其實還得感謝前蘇聯。

    當初,為了打擊中亞地區的大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思想,蘇聯對中亞地區進行了重新劃分。不僅將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大片土地,劃歸新生的哈薩克。為了對中亞地區進行俄化滲透,還將俄羅斯北方的五個州,也一併劃入哈薩克的領地範圍。

    這樣一來,俄羅斯失去的領土面積,幾乎達到哈薩克現有疆域的一半。

    按說將哈薩克納入麾下,不僅能避免領土的事實流失,還能繼續實行對中亞地區的控制。

    這種兩全其美的好事,打著燈籠都難找,理應求之不得。但面對哈薩克甘當小弟的苦求,俄羅斯卻無情地拒絕了。在反覆溝通無果,其它加盟國全部獨立後,哈薩克才不情不願地宣佈獨立。

    其實,和其它中亞國家一樣,哈薩克之所以不願意獨立,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字:窮!

    中亞地處亞洲中部的內陸區,遠離所有的海洋。這裡氣候乾燥,雨水貧乏,地廣人稀,一直是蘇聯時期經濟最落後的地區。

    特別是哈薩克,雖然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由於蘇聯時期的資源開發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境內。因此,坐擁石油和金礦的哈薩克,也只能以靠天吃飯的農業,和蘇聯的援助補貼維持運轉。

    (網路配圖)

    冷戰時期,蘇聯實行軍事工業路線。以重工業為主,輕工業為輔,對於民生吃穿住行並不重視。一昧追求軍事強大,外表看似強悍,其實民眾早已怨聲載道,危機四伏。

    哈薩克地處蘇聯腹地,距離美歐前沿陣地偏遠,是較為安全的大後方。因此,蘇聯將大量的軍工和重工業基地遷到這裡,對當地的農業生產體系造成很大的破壞,使本來種植條件就很惡劣的哈薩克,糧食更加難以自給自足。這裡人均GDP僅2000美元不到,地方的建設和民眾生活,只能靠蘇聯中央政府進行補貼。

    這種被蘇聯工業優先所綁架的經濟模式,使得哈薩克愈加仰人鼻息。這時候,蘇聯一解體,哈薩克立刻失去輸血外援,整個國家幾乎沒有生存下去的基礎。

    所以,擁有自主獨立話語權,並不是他們的夢想。留在蘇聯,或是緊跟俄羅斯繼續過安穩日子,享受大國補貼,才是他們更好的選擇。

    但是,正所謂“人微言輕”。哈薩克等中亞五國,雖然極不情願蘇聯解體。但由於經濟落後,國窮志短,在政治上也沒有話語權,難以掌控蘇聯的命運,只能被動地隨波逐流。

    而作為蘇聯主體國的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備受蘇聯壓迫的波羅的海三國,是最支援蘇聯解體,分家獨立的。

    因為,這些經濟發達、民眾富裕的國家,一直都被蘇聯抽血,用以援助其它貧困地區,早已不堪重負。它們只想甩掉這些包袱,走自己的發展富強之路。用烏克蘭領導人的話說,終於不用再掏錢養這幫中亞窮鬼了。

    (納扎爾巴耶夫)

    哈薩克不願蘇聯解體,還有一個原因。納扎爾巴耶夫擔任總統後,深得蘇聯黨內器重,有望競選新一任的蘇共總書記。他還幻想登上大蘇聯的最高權力巔峰呢,卻一下夢想破裂,只能當一個“省委書記”!

    但是,作為蘇聯主體國的俄羅斯、烏克蘭,已經自顧不暇,沒有餘力再幫扶一群拖油瓶。再加上葉利欽一意向西,按西方的要求才瓦解了蘇聯,他怎麼可能接受經濟落後,卻體量龐大的哈薩克呢。

    被俄羅斯拋棄的哈薩克,只得不情不願地宣佈獨立。

    不過,他們在經歷了短期的饑荒和經濟陣痛後,藉助當地的石油和礦產資源,卻也很快走出困境,不僅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經濟也開始平穩發展。

    如今,憑藉每年6.8%的增長率,哈薩克已躋身全球50個發達國家行列,國民收入不斷增加,和昔日高高在上的烏克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知道今天的哈薩克人,怎麼看當年他們不願意離開蘇聯的往事。

    (參考資料:《淺析哈薩克與俄羅斯的文化關係》等)

  • 2 # 文史磚家

    受東歐劇變的影響,從1989年底開始,昔日全球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開始陷入動盪之中,並在兩年後正式解體。蘇聯解體前後,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走向獨立,而最不願並且最後脫離它而獨立的國家,正是哈薩克。如今哈薩克獨立已近30年時間,那麼它現在的生存狀況如何呢?

    哈薩克位於中亞,是全球最大的內陸國,東部與中國接壤,南部跟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毗鄰,西部瀕臨裡海,北部和俄羅斯交界,國土面積達272.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840萬,首都為努爾蘇丹(原名阿斯塔納)。哈薩克是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境內共生活著140多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佔65.5%)、俄羅斯族(佔21.4%)是兩大主要民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

    哈薩克跟中國的淵源極深,早在漢朝設立西域都護府時(前60年),這片廣袤的地區便被囊括進中國版圖,時間長達700餘年,直到唐朝因“安史之亂”失去對它的控制。此後千餘年時間裡,哈薩克成為突厥、回紇、吐蕃、大食(阿拉伯人)、蒙古等民族競相爭奪和融合的地區。1737年,清朝擊滅中亞霸主準噶爾汗國,哈薩克的大部分地區由此再度成為中國的領土。

    1864年,就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當年,沙俄利用清朝內亂、無暇西顧的機會,以武力相威脅,迫使清政府跟它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稱《塔城議定書》),從而霸佔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包括齋桑湖在內的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由此,今天哈薩克所在的地區跟中國脫離,成為沙俄的屬地。

    十月革命後,今日哈薩克的大部分地區暫時脫離蘇俄統治,併成為阿拉什自治共和國(1917-1920年),但很快便被消滅。1920年8月,哈薩克境內成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隸屬於俄羅斯聯邦,5年後又改稱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36年,哈薩克獲得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身份,並定國名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在蘇聯時期,哈薩克的經濟支柱是農牧業,基本上屬於靠天吃飯的狀態,因此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每年需要靠中央政府大量的財政轉移支付,才能勉強維持生存,堪稱蘇聯最大的財政包袱。不僅如此,蘇聯將原屬俄羅斯的幾個州劃給哈薩克,而在這些地區生活著數百萬俄羅斯族,他們的存在及其與俄羅斯的親密關係,無疑給哈政府製造了諸多難題。

    正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在蘇聯解體過程中,眼見著其他加盟共和國爭先恐後地宣佈獨立時,唯有哈薩克極不情願“當家做主”,以免喪失大量的經濟援助和領土。為了阻止俄羅斯籌組獨聯體、取代蘇聯的程序,哈薩克領導人納扎爾巴耶夫一度還聯合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國,多次飛往莫斯科向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陳請,但均被無情拒絕。

    1990年12月16日,在蘇聯解體已成既定事實的情況下,哈薩克才極不情願地宣佈獨立,並於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聯體。4天后,蘇聯即正式宣告滅亡。由此,哈薩克成為最後一個脫離蘇聯而獨立的國家(作為蘇聯主體部分的俄羅斯,早在1990年6月12日便已經宣佈獨立)。

    哈薩克獨立後,深知自身國力弱小,根本無力維護自身的安全,加之境內生活著數百萬俄羅斯族,並且跟俄羅斯有著長達數千裡的邊境,難以抵禦對方的強力滲透。為此,哈薩克在外交事務中明智的採取“親俄”路線,相繼加入由俄主導的各種區域合作組織,並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跟它保持高度的協調一致,堪稱俄羅斯在中亞最好的盟友。

    對俄關係的友好,不僅給哈薩克提供了充足的安全保障和經濟援助,而且還有利於它穩定國內局勢,使其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哈薩克本是落後的農牧業國家,但隨著大量石油(已探明儲藏量高達48億噸)、天然氣、煤炭等資源得到勘探和開發,再加上獨立後實施經濟改革,分階段推行市場經濟和私有化,使得該國的經濟開始騰飛。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哈薩克已經擺脫獨立之初的貧困狀態,人均GDP躥升至8480美元(2018年世界銀行統計資料),幾乎要趕上中國的水平(9234美元),在中亞五國中獨佔鰲頭。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哈薩克便能取得如此驕人的經濟成就,堪稱不小的奇蹟。

  • 3 # 雲石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軍工實力雄厚。2017年,俄羅斯的武器出口總額就高達150億美元。不過,就算軍事力量如何了得,也擋不住俄羅斯國力衰退的事實。俄羅斯面對的是之前為其馬首是瞻的附庸國的背離,如早期的波羅的海三國,後有喬治亞,最近就是因克里米亞而鬧得不可開交的烏克蘭的反目,如今,獨聯體成員國家也只有10個。

    要實現國家復興,經濟發展是關鍵。面對蘇聯加盟共和國多個國家紛紛離他而去的局面,好在俄羅斯還有哈薩克和白俄羅斯的鼎力相助,這才使得2015年能正式啟動歐亞經濟聯盟。

    眾叛親離後,在種族和宗教上與俄羅斯都大相徑庭的哈薩克(以哈薩克族為主,信仰伊斯蘭教)還能“衷心”於衰落的俄羅斯,這是為何?

    哈薩克領土高達270萬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大的內陸國,北鄰俄羅斯,身處歐亞大陸腹心,因地緣格局的限制,可接近的便是俄羅斯這個世界主要勢力。看上去,聽命於俄羅斯,沒什麼不妥。

    不過,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未能擺脫其衰落的頹勢,地緣影響力今非昔比。而哈薩克東臨的中國卻在迅速崛起,還有美國不斷加深在中亞的影響力,哈國完全可以縱橫捭闔,謀取最大的利益,來提升自己的地區影響力和國際地位。可是,哈薩克卻像是俄羅斯最忠厚的跟隨者,亦步亦趨。美國借阿富汗戰爭圖謀經營中亞時,哈國不借機拉攏,反而站隊俄羅斯。中哈雙邊合作雖日益加深,但依舊撼動不了其對俄羅斯的忠誠。

    哈薩克難道是天性如此忠良,絕不會做那見好就貼的“牆頭草”?這在關乎國家生存發展上,肯定是不合理的。那麼,哈國又究竟是為何如此“衷心俄羅斯呢?”

    這還得從其內部的地緣結構矛盾說起。

    哈薩克雖大,但作為內陸國家,地理條件卻不容樂觀。中部的哈薩克丘陵,西、南部的圖蘭低地受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影響,乾旱少雨,土地荒漠程度大,可供開發的有限。而北部溼冷平原;東南部山地和西南部的裡海沿岸低地才是哈薩克價值較高的板塊。

    東南山地是傳統的核心板塊。一則,天山、阿拉套山等攔截住了北冰洋和西伯利亞的寒溼氣流,使得降雨相對豐沛;再則,冰川融雪充裕了該地區的水資源。自古以來,這裡便是連線東亞大陸與西方的通道,是該國最富裕地區。

    雖然,西南部的裡海沿岸低地氣候乾燥,不過,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加持,提升了該區域的工業價值。

    而哈薩克丘陵以北的北部溼冷平原,是西西伯利亞平原的一部分,緯度偏高,冬季寒冷。不過,工業時代後的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提升,進而提升了該區域的開發價值。在產業結構上,北部平原與烏拉爾工業區一脈相承。早在蘇聯時代時,這裡便是俄羅斯族人口聚集的地方,現在也是除阿拉木圖外,哈國俄羅斯人的主要聚居地。

    這三大板是哈薩克的中堅力量。

    不過,從地圖上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三大板塊實分散於不同方位,呈三角形將哈國的其他領土囊括其中。

    如果對於一個領土面積少的國家來說,這可能不是問題,可是,哈國卻偏偏是一個領土大國,這樣的地理格局無疑是將領土撕裂成不同的板塊。而這三大板塊的地緣實力相當,沒有誰可以壓制到另外兩方,且還處在領土邊緣上,使得哈國在地緣結構上天然存在分裂的風險。

    蘇聯時,哈國被其強大的實力控制著,三個板塊也就老實本分。而蘇聯解體後,哈國要憑己力來維繫三大地緣板塊的統一,卻是力不從心。所以,哈國不得不依靠俄羅斯,就算其比不上蘇聯時代,但維繫哈薩克為一個整體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代價是哈國要附庸於俄羅斯。

    不過,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工業體系崩潰,也面臨這嚴重的內憂。如今,俄羅斯也得靠倒賣資源來過活,在經濟上早已沒有輻射哈薩克的能力,而哈國也是資源輸出國,兩者也成為了競爭物件。哈國也很無奈,誰讓自己要藉助俄羅斯的勢力來維繫自己國家的統一。

    從另外的角度來講,俄羅斯的政治保護是哈國要發展經濟的基本條件。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要將哈國置身於中亞這個大的地緣格局來說。

    哈國內部三大核心板塊太過撕裂,必須得依靠俄羅斯這個強大外來勢力,來確保國家的統一。一旦國家陷入到分裂內亂時,對經濟發展也會有致命打擊。而中亞的地緣格局,也決定了哈薩克離需要俄羅斯。

    本身,國地的緣實力就有限,再加上身處各大文明交匯之地,難以孕育出獨立的文明體系。農耕時代,伊斯蘭文明覆蓋這裡。工業時代後,又受沙俄和蘇聯的深度影響,基本形成北俄南伊的文明體系格局。

    如今,伊斯蘭文明輝煌不再,俄羅斯文明也在衰落中,哈國怎樣才能發展經濟呢?一方面,加強與中國的多方合作,另一方面,又積極謀求打通黑海通道,力爭加強與歐洲發達國家的交流。而伴隨而來的,便有來自不同程度的中國和西方的影響。

    哈國便身處四大文明的夾擊中,這下更悲催。

    因哈國內部地緣結構撕裂的格局,再加上並不強的實力,在與各大文明體系交流中,其國家的完整和統一就收到非常大的威脅。哈薩克內部各板塊與外部合作以求發展的同時,很難將這種發展成果惠及到國內其他區域。而中歐的綜合實力遠勝於哈薩克,與其發展合作,哈國必是處於從屬地位。這樣會導致加深裡海沿岸的西化程度。與此同時,東南山地的漢化程度也在加深。至於北部平原和中南部荒漠,則會分別保留傳統的俄羅斯和伊斯蘭體系。這就形成了北俄南伊,東漢西歐的局勢,分裂程度也會加劇,而哈國在這樣的態勢下,維持統一還有幾分的可能?

    不過,俄羅斯和西亞伊斯蘭都是資源型經濟體,而中歐才是哈國的海外市場,賺取資源利益後,國內才有能力支付他們進口來的工業品。這樣才能支撐哈國的經濟。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興起,這也給哈薩克注入不少新鮮血液。對哈薩克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

    那麼中國會如何來施加對哈國的影響力?哈薩克對中國又是怎樣的態度呢?

  • 4 # 澹奕

    首先,哈薩克與俄羅斯之間的“友情”有些“迫不得已”。哈薩克是全球最大的內陸國家,而且地廣人稀,本身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尷尬的是哈薩克的地緣格局,造成了哈薩克不得不有求於人。哈薩克境內擁有大量的俄羅斯人,是僅次於主體民族哈薩克人的第二大民族,俄語也是哈薩克的通用語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俄羅斯對哈薩克擁有強大的影響力,而且是不可磨滅的。比如哈薩克大部分的資源出口與國際貿易等,都需要求助於俄羅斯,哈薩克大量的貿易船舶、火車等,都需要過境俄羅斯。這也就造成了哈薩克必須重視與俄羅斯的關係。

    然而誰也不願意一直向別人低頭。哈薩克始終都在謀求儘可能擺脫俄羅斯一家獨大的影響力。蘇聯解體以後,哈薩克大力發展與其他鄰國的關係,比如中國,中國廣闊的市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俄羅斯對哈薩克經濟的影響。

    至於俄羅斯與哈薩克“鐵桿盟友”的說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比如哈薩克就積極謀求與美國的“合作”,甚至將阿拉木圖的機場提供給美軍使用。俄羅斯與歐洲的天然氣談判風波中,哈薩克、亞塞拜然、土庫曼等前蘇聯國家紛紛願意成為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者,為歐洲提供能源。

    當初,哈薩克從阿拉木圖遷都北方阿斯塔納,也是考慮到北方地廣人稀,而且俄羅斯人眾多。如果當年哈薩克並沒有遷都,如今恐怕成為第二個“克里米亞”。

  • 5 # 多重人格的老驢

    哈薩克於十九世紀被俄羅斯統治,一直到蘇聯解體哈薩克才加入獨聯體宣佈正式獨立。在近100年統治中雖然有少許波瀾,依然民族文化同化嚴重,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國家穩定。近年來依然在加大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及軍事上的合作。與其說是俄羅斯的鐵桿盟友到不得不說哈薩克重來未脫離蘇聯陰影,一直在俄羅斯的掌控之下,黑熊窩下豈能容有鬣狗!烏克蘭正是因為脫離了俄羅斯的掌控才有亂國之禍!從蘇聯到俄羅斯追求的是掌控者身份,任何與俄結盟的國家只會被掌控不會以平等身份對待…從60年代與中國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俄羅斯要的是掌控而不是盟友………

  • 6 # 歐亞觀察者

    先簡單一段話總結:在蘇聯解體後的獨聯體地區,哈薩克是與俄羅斯關係相當不錯的國家,但不能說哈薩克是俄羅斯的鐵桿盟友。作為位於歐亞大陸中心的中亞國家,哈薩克在中俄美三大國之間維持了一種相當圓滑的外交平衡。在與俄羅斯關係友好的同時,哈薩克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也很不錯。

    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成為獨立國家,納扎爾巴耶夫從1991擔任總統至今。納扎爾巴耶夫相當清楚,俄羅斯是國力十分強大的鄰居,一直與俄羅斯保持了相當友好的關係,積極與俄羅斯發展政治經濟安全各領域的合作。哈薩克國內,尤其是哈國北部地區生活著大批俄羅斯裔,與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對哈國的穩定和國家統一十分重要。哈薩克積極參與俄羅斯領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和獨聯體集體安全組織,還和中俄幾國建立並積極發展上海合作組織。

    在與俄羅斯發展友好關係的同時,哈薩克與美國歐盟日本等西方國家關係也十分密切,尤其和美國的關係也不一般,兩國在政治經貿安全等領域的合作也十分頻繁和密切。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知道美俄兩大國哪個都不好惹,在兩者之間保持巧妙平衡才是上策。哈薩克是中亞地區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綜合國力較強,也是美國向中亞積極滲透影響的一個國家。支援哈薩克的獨立,美國也是為了防止和遏制俄羅斯恢復成蘇聯那樣的超級大國。儘管與美國積極發展友好關係,但哈薩克知道不要惹怒俄羅斯,起到平衡俄羅斯的影響即可。

    我們是哈薩克的重要鄰國。哈國是一帶一路過境中亞的重要一站。在與俄美兩大國平衡交往的同時,哈薩克也積極發展與中國的友好關係。

  • 7 # mytgr

    想多了,哈薩克人本來就是古俄羅斯人的一部分,就像白俄羅斯,烏克蘭,大俄羅斯,哈薩克都是一個民族,只不過哈薩克人融入了突厥民族裡面,大俄羅斯和日耳曼部落混血了,都是羅斯民族,祖先賽人!

  • 8 # 亓官仁

    哈薩克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從歷史淵源上和雙方多年緊密相依,共同進退的情況來看哈薩克是俄羅斯的密友,目前兩國不但同屬獨聯體成員國,同時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所以說,一旦出現危機,威脅到俄羅斯或者哈薩克的安全生存空間,兩國就會堅定站在一起,共同抵禦外敵。

  • 9 # 滬上生活熱線

    哈囯和俄羅斯關係挺好,同屬於獨聯體國家,集安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成員,農業有合作,工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互補,經常一起舉行反恐演習!俄羅斯曾經說過俄羅斯鐵桿盟友就是俄海陸空三軍,哈國外交政策一直都是獨立自助,在中亞地區安心發展經濟,不拉幫結派,挺好的!

  • 10 # 大國雄風

    相比較烏克蘭、喬治亞等眾多蘇聯解體後的成員國,哈薩克和俄羅斯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好了。自然也算得上是俄羅斯的鐵桿盟友!

    首先當眾多國家一邊倒的傾向西方國家的時候,哈薩克還是保持著初心,一直跟在俄羅斯這個老大哥的後面。當然這和他們有求於俄羅斯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哈薩克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內陸國家,他們對外的貿易、火車、船舶都需要過境俄羅斯,所以在如此大環境下兩國關係不好都不行!

    其次,真可謂是患難時刻見真情。當北約眾國紛紛圍堵俄羅斯並且在俄羅斯邊境大搞軍事演習的時候,哈薩克沒有被西方國家的架勢給嚇到。他們一如既往的和俄羅斯站在同一戰線上,並且還繼續執行這雙邊軍事同盟(目前和俄羅斯簽訂軍事同盟的國家除了哈薩克還有,白俄羅斯、吉爾吉斯坦、尼美尼亞和塔吉克)。這就意味著一旦西方國家的戰火燃及俄羅斯的任何一片土地上,哈薩克都會毫不猶豫的做出軍回擊!

    所有綜合起來看,哈薩克對俄羅斯還是夠義氣的!

  • 11 # 那人燈火

    哈薩克和俄羅斯的關係▼

    表面上:哈薩克跟隨俄羅斯的腳步。

    在哈國內:哈政府復興哈族民族意識,打壓境內俄族人的生存空間。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哈薩克境內俄羅斯族裔的比例如今還高達30%。瞭解俄羅斯歷史的人都知道俄羅斯這個國家比較野蠻,貪婪,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從鄰國身上撕下一塊肉。為了防止哈薩克變成跟烏克蘭一樣的結局,為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經濟,哈薩克就必須緊抱俄羅斯大腿。雖然俄羅斯讓哈國動不動就會吃悶虧,可也只有依賴於俄羅斯,哈國方能抵禦內外分離主義因素的影響。

    不過,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哈薩克面臨新的戰略機遇,一個可以擺脫俄羅斯又能維護領土完整的戰略機遇。其實就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增長和地緣影響力的釋放,讓哈薩克獲得了在維持國家統一的同時,擺脫對俄羅斯依附的歷史性機遇。 因此表面上哈國在國際政治舞臺緊隨俄羅斯的同時,在國內會十分堅決的復興哈薩克民族意識,打壓在哈俄羅斯族的生存空間,就是為了將來擺脫俄羅斯做準備。

    那麼哈薩克是不是俄羅斯的鐵桿盟友了,答案是表面上算是。

    題外話:

    俄羅斯另一個盟友,白俄羅斯已經把國名改為白羅斯了。

  • 12 # 梅新育

    “現在哈薩克和俄羅斯的關係怎麼樣,哈薩克算不算俄羅斯的鐵桿盟友?”——我對中亞歷史有所瞭解,研究能源市場及其貿易時也專門研究過哈薩克等中亞國家的經濟、社會情況,曾作為演講嘉賓參加哈薩克最高級別國際經濟論壇阿斯塔納論壇,發過幾篇涉及哈薩克的論文和評論,根據我的研究觀察,哈薩克與俄羅斯的關係只是表面和睦,對俄羅斯內心極為猜忌提防,根本算不上俄羅斯的鐵桿盟友。

    哈薩克承受不起與俄羅斯公開鬧翻的代價,這是它至少必須與俄羅斯保持表面和睦的根本原因:

    從歷史文化上看,這個國家本質上就是個蘇聯製造的國家;

    俄語是該國真正的通用語言(他們稱作“族際交流語言”);

    歷史上歐系民族人口長期佔多數,現在其專業人才中俄羅斯族也佔多數;

    還有大批國民在俄羅斯就業討生活,以至於我去哈薩克之前就聽說過一個說法,就是說哈薩克街頭無美女,因為美女都去俄羅斯打工了;

    是個內陸國;

    ……

    倘若與俄羅斯公開鬧翻,這個國家肯定是社會全面撕裂,甚至可能全面內戰,也未必能夠保持領土完整。

    在這種情況下,哈薩克至少必須在面子上與俄羅斯保持和睦。但事實上,哈薩克一直在國內力推全方位去俄羅斯化,全方位歧視排擠俄羅斯人。我去哈薩克時,就明顯感到公共部門哈族人與私營部門俄羅斯人素質水平的差距了。我認為,哈薩克連續這麼多年大力去俄羅斯化,人事安排逆向選擇,掌握技術知識技能的俄羅斯人英俊沉下僚,才幹明顯不如的哈族人佔據幾乎所有重要領導職位,不僅逼迫人才外流,社會不平之氣鬱積,天長日久,怕是要出問題的。

    而且,哈薩克人事安排蓄意排擠俄羅斯人的做法早在蘇聯時代就開始了。在發表於2016年末《戰略與管理》上的論文《主體民眾拋棄政權現象及其警示》中,我就寫過這個情況,即使在歷史上長期就是俄羅斯色彩濃厚而哈薩克色彩微乎其微、哈薩克族人口比例很低的哈薩克共和國北部,至遲到1970年代初,許多地方和部門就已經是幾乎清一色的哈薩克族幹部。當地的中國流亡者對這些哈族幹部的特權、謀私做派非常反感,對俄羅斯族幹部評價則好得太多,即使思想感情極端反蘇的中國流亡者也是如此。

    而且,至少在可預見的歷史階段,哈薩克現政府同時追求的“去俄羅斯化”與“去極端化”兩項政策相互衝突,後果將日益暴露。因為哈薩克的現代文化就是俄羅斯-蘇聯文化,倘若公開全面剔除,取而代之趁虛而入的只能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而不會是什麼西方化。

    納扎爾巴耶夫生於1940年7月6日,馬上要78歲了,到現在還一個眾望所歸的接班人都沒有,看他身後情況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性癲癇患者服藥治療是否影響下一代,輕度癲癇病可否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