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速讀G先生

    讀書筆記分為書本上的筆記和書本外的筆記,下面分別給你講講,分享一些我的心得和我學到的方法。

    一、如何在書本上做讀書筆記?

    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都有“劃重點”的習慣,這本是個好習慣,但是由於缺少目的性,標記又太混亂,到最後發現書裡到處都是重點,搞得特別混亂。科學地解剖讀書,在書本上做筆記有如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確定讀書目標。在讀書前,要想清楚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目標是什麼,是要解答某個疑慮,還是要找到某種方法,或者為了教育孩子尋找理論基礎,寫一篇論文等等。帶著目標讀書,能夠快速鎖定書中真正對自己有用的內容,避免無用內容,做到高效、準確。

    第二步是確定屬於自己的“標記語言”。給不同顏色的筆或標籤,以及不同的符號賦予一個固定的意義,比如用紅色表示與自己工作、業務相關的重要內容,用藍色表示好詞好句等等,用圓圈圈人名,用方框框地名等等。我們一旦確定了屬於自己的標記語言,以後提取資訊時就能變得快速且高效。

    第三步是學會為書中有用資訊做“索引”。為書中有用資訊做好標記以後,還要學會給這些內容做索引。具體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確定好的標記語言,在書的扉頁或空白處把你的標記語言寫下來,然後在對應的標記語言後一一寫下對應的頁碼。有了索引,以後一旦需要用到書裡的相關內容,我們就能迅速定位,提高提取和產出的效率。除此之外,對於書籍中的一些有參考意義的圖、表等內容,我們還可以用拍照、截圖、影印等方法把這些資訊收集起來,方便今後使用。

    二、如何在書本外做讀書筆記?

    書本外的讀書筆記,可以是對書籍重要內容的一個梳理,也可以是讀書的感悟、收穫,還可以讀書之後制定的實踐計劃。

    梳理書籍重要知識點的時候,建議把一本書梳理成一篇文章、一個思維導圖、一堂課。通常情況下,讀完一本書之後,我們的腦海裡往往只會有零散的一些知識點,這是不利於我們理解和記憶的。要想有更系統的理解和認識,還是有必要梳理一下書籍的架構的。比如讀完書之後根據自己實際理解情況對內容進行拆分、重組、整合、延伸,製作出一篇屬於自己的思維導圖,或者一篇文章、一堂課(以教為學)。

    為了更快速的讀完一本書,快速獲取書中的重要知識。建議掌握快速閱讀的閱讀方法。快速閱讀是一種根據閱讀材料、需要、時間、精力等,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一眼看多個文字(甚至多行)”閱讀的方法。快速閱讀有助於我們快速抓取書本的主要知識點,快速讀完一本書,減少閱讀壓力,提高閱讀效率。我現在讀一本書通常只需要一兩個小時,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理解、梳理、思考一本書了。至於快速閱讀的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方法較為簡單有效,容易掌握。除了速讀,軟體中還有思維導圖等內容的學習和練習。

    除了梳理整合知識,還建議用“自我提問”的方式引導自己思考。

    我們的大腦是比較懶的,要想更好的理解、記住、運用所學的知識,要在閱讀、學習之後,主動的去引導自己思考。其中“自我提問”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比如這樣問自己: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這堂課主要講了幾個重要知識點?透過這本書我學到了什麼?書中有哪些知識是我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這本書對我的幫助是什麼?這個理論或方法可以用來解決什麼問題,具體要怎麼做?等等。

  • 2 # 迎風蕩

    記筆記應該注重記錄核心內容,而不是一字不漏地照板抄寫,利用圖形、數字、符號等簡明扼要地抓住重點。

    記筆記應從以下五點下手:

    一、記提綱框架:便於快速理解知識點的本質。

    二、記問題難點:只有記住問題的難點才能舉一反三,融匯貫通。

    三、記疑問所在:不明白的內容一定要記錄下來,便於日後探討。

    四、記解決思路:世上的路不止一條,解題的方案也有許多種,我們可以對比思路從而找到捷徑。

    五、記思想總結:總結就是實事求是寫心得,便於日後借鑑。

  • 3 # 哲學不打烊

    要不要做筆記,取決於你看什麼書,以及你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

    1、如果你讀的是通俗小說,目的是休閒,那麼,大可不必做筆記,你享受了此刻就好。

    2、如果你讀的是實用類書籍,目的是應用,那麼,最好做個筆記,把大綱記下來,這書你是要反覆用的,筆記是你以後很好的幫手。

    4、如果你是做學問,攻某個領域的書,目的是寫文章、出成果,那系統的筆記是必不可少的。大綱、要點,這些都要有的。

  • 4 # 用筆學珠算

    宋國鋒

    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

    關於讀書,提倡的是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詞佳句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對於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做讀書筆記,透過學習和實踐能充分認識讀書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鍊了能力,更激發了的探索慾望;做讀書筆記,也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所以,不動筆墨不讀書,是有道理的,讀書做讀書筆記也很有用。

    怎麼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

    做讀書筆記,最簡單的方法是"摘抄法"。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精美語句,語段,詞語,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眾、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但是要注意一點,不是所有的句子都值得摘抄,一定是對自己有用,對當下有用,也便於以後查閱有用。

    現代生活中,手機、相機等電子產品也可以當做留存精彩、經典讀書內容的一個手段,如果身邊紙筆不方便,可以用手機、相機將所喜歡或者有用的章節、片段拍照下來,以備日後查閱,但是還是建議用筆記,這樣能夠對於理解筆記內容、增強記憶有益。

    摘抄是第一步,要做有質量的、有價值的讀書筆記,最好是將當時的讀書感、心得體會寫出來,寫內容鑑賞、主題探討、人物評論、語言評品。寫讀書感、心得體在筆記中的有點麻煩,但不是畫蛇添足,而是錦上添花,如果把這些內容做好,雖不成文,也為今後寫作、寫文章留下好的思路和基礎材料。如果一時沒時間、沒思路、沒想法寫讀書感、心得體會,但是至少要把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係弄懂、弄明白、弄清楚,因為讀後感、心得體會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已。

    怎樣用讀書筆記?

    很多人把讀書筆記抄寫來,就完事了,束之高閣,睡大覺去了,以後再也不看了。如果這樣,讀書筆記就沒什麼價值了。

    首先讀書筆記的用途就是重讀,從而加深和理解原書,得到新的啟發,所謂“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是為寫作提供素材,因為你在做筆記的時候,寫下了很多讀書感、心得體會,把這些感受和體會整理一下,修改一下,潤色一番,就變成了精彩的文章。

    再就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遇到一些不會的知識、不懂的技術、不會處理的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時,看看自己曾經做過的筆記,從中找出相關內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5 # DailyToys玩具開箱

    傳統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大抵上,可以分為三種:

    2)摘錄。把整個句子、段落、知識點,直接抄錄或複製貼上,儲存下來;

    3)標註。在原文或者摘錄的段落旁,加上自己的註解和思考。

    這三類方法很常規,也很符合直覺,但你有沒有發現,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都會遇到一個問題:

    當筆記堆積很多時,很難有效地進行整理和利用。

    尤其當筆記數量達到成千上百條時,這個問題會尤為明顯。

    要麼,就是堆在一邊積灰,再也不去翻看它們;要麼,就是在需要時怎麼也找不到,甚至根本忘了「自己做過筆記」這件事,白白做了無用功。

    你或許會說,可以給筆記分類,用層級和樹狀結構進行管理。但本質上,這並無益於解決問題,反而會把問題複雜化。

    舉個例子:

    無印良品從1991年開始進軍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優衣庫從2001年開始進軍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進軍海外的大創,則達到了1400家。

    應該把這個知識點放到什麼分類下面呢?企業?日本?資料?

    而當我想用到相關內容的時候,我又該到哪個分類下面去找呢?

    本質上,樹狀分類是一種「還原論」的思維,它認為任何一個物件,都可以被一步步拆解至更小的組成部分。

    用這種思維處理檔案、思考問題,都很有效,但唯獨對知識並不成立。

    為什麼?因為知識是一種「聯絡」,它本身就是多元的。因此,你很難把一個知識「納入」某個分類,因為它建立的聯絡不同,類別也會完全不同。

    同樣,標籤看起來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實際上,它反而增加了認知和記憶的成本,造成大量的冗餘。

    更別說用它們去管理成百上千、內容繁雜的筆記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呢?這背後的癥結究竟是什麼?

    本質上,它的問題在於:把「收集」當成了「記錄」。

    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

    收集,是把散落在外部渠道的資料、資訊,彙總起來,轉移到其他平臺上,從無序狀態轉變為有序狀態,方便我們去查詢和搜尋;

    而記錄,是把你的想法、思考、念頭,進行外部化,以便於我們更好地整理思維。

    舉個例子:做一個專案,第一步先要收集資料,把它們彙總起來,歸類放好,方便我們處理;第二步,再對這些資料進行篩選、閱讀,提煉出其中有價值的資訊,把這些資訊「記錄」下來,去歸納出結論和答案。

    後者才是真正有用的內容,也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

    我很理解這種想法:讀到一個知識點,明明作者已經寫得非常好了,文辭優美、表意精確,有什麼必要自己重新寫一遍呢?

    再者,自己寫的東西,很大機率是不如作者精確的,甚至有可能會出錯。把錯的東西保留下來,豈不更加有害?

    但如果是複製和摘抄,那就只是停留在「收集」而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為什麼讀了很多書,卻總是感覺沒學到什麼東西?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我們只是把書上的知識「收集」了起來,根本沒有進行深入吸收和內化。

    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郵式閱讀」一樣,許多人做筆記,其實也只是「集郵式筆記」,本質上只是把內容挪了個地方,並沒有真正進入我們的大腦。

    那麼,如何從「收集」轉變為「記錄」呢?

    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需要思考的參與。

    其實,我們根本無需「刻意」去記住知識,我們只需要不斷地對它們進行思考加工。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就自然而然地被記住了。

    也就是說,透過思考去記住知識,而不是刻意去複述和記憶。

    舉個例子,像前面這段資訊:

    無印良品從1991年開始進軍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優衣庫從2001年開始進軍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進軍海外的大創,則達到了1400家。

    單純讀這段文字,摘錄到筆記本里面,你是記不住的,甚至會忘記「自己曾經看過這段資料」,因為它屬於「淺層加工」,起不到做筆記應有的效果。

    那麼如何才能記住呢?答案是:對這段資訊進行分析,讓思考參與進來。

    比如:

    為什麼無印良品海外擴張的步調這麼慢?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這段資料中還有哪些有用的資訊缺失了?比如,無印良品開一家店的成本,是否遠高於優衣庫和大創?

    這段資訊可以用在什麼場合中?我能用它來說明什麼?它本身可靠嗎?

    諸如此類。甚至,你要記錄的,不是這段資訊本身,而是你這幾個問題和相應的延伸思考。

    這就叫做「精細加工」。它是把一段資訊揉碎、拆開,強迫它跟我們腦中已有的概念建立聯絡,從而把這個新的知識點「固化」下來,把它牢牢地內化在腦海中,成為一個節點。

    到了這裡,具體的數字本身,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我們完全可以根據這個節點,從筆記裡或原始出處,再次去找到它。

    這樣,才能真正讓筆記發揮起作用,成為連線我們跟實體世界的「聯結」。

    那麼,有什麼好的筆記方法,可以應用這個原理呢?

    1. 主題:這條筆記關於什麼?

    很多人做讀書筆記時,喜歡一股腦把資訊全部放進來。

    比如這麼一條筆記:

    湯姆·彼得斯在寫作《追求卓越》時,研究了43家優秀公司,從中找出8條共性,寫入書中。該書因而一炮走紅,成為商業管理經典。然而從圖書出版至今,這43家公司裡,只有15家公司的股票表現優於市場平均水平,有20家公司股票低於市場水平(共有35家公司上市)。

    這個軼事看上去挺有意思,你可能會把這一整段都複製下來,放進筆記裡。但如果到此為止,是沒什麼用的,因為過不了幾天,你很快就會忘記它,忘記自己曾經記下過這段軼事。

    為什麼呢?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它缺乏一個主題。

    一段缺乏主題的材料,是沒法在你的記憶裡佔據一個穩定的位置的 —— 它沒法成為一個單獨的節點。

    用認知心理學的話來講就是:你沒法給它一個編碼。

    所以,第一步,是給每一條筆記一個明確的、具體的主題,告訴你的大腦:

    這條筆記是關於什麼的?

    是哪一點吸引了你?

    它的核心資訊是什麼?

    比如,像剛才這例子,就可以賦予這樣的主題:

    《追求卓越》的成書過程;

    商業管理的書未必靠譜;

    一個關於選擇性觀察偏差的例項;

    ……

    諸如此類,按你的興趣而定。

    不同的主題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故而在記憶裡也會有不同的編碼方式,會藉由不同的觸發點被聯想到、提取出來。

    但無論是哪種編碼方式,儲存和提取的效率,都要優於沒有編碼。

    所以,這一步看似簡單,但卻必不可少。它相當於對這段筆記進行提煉,提取出它的核心資訊。

    2. 資訊:這條筆記講了什麼內容?

    明確了主題,接下來,就是對筆記進行剖析和分離。

    每一條筆記,吸引你的點可能都不一樣。它可能是一段精闢的斷言,一個巧妙的觀點,一則重要的資料,一個濃縮的片段……無論是哪一種,這一步你要做的,就是把它進行分析,把其中描述的新資訊提取出來。

    什麼是新資訊?簡而言之,就是你原先不知道、現在知道了的東西,並且有一定的可靠性。

    它往往是一些對客觀事實的描述,或者一種全新的解讀方式、觀察視角。

    如果一段筆記沒有新資訊,那它其實就是無價值的。就算寫得再精彩,也不過是把你知道的東西重新講了一遍而已。

    比如:

    不要拒絕思考。和思考做朋友。

    這是我們渺小的生命,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唯一能發出的光。

    這段話,有必要記下來嗎?沒有。因為它沒有告訴你任何新的東西,沒有提供任何新資訊,它只是把你已經知道的內容(思考很重要),重新描述了一遍。

    但像這一段:

    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郵式閱讀」一樣,許多人做筆記,其實也只是「集郵式筆記」,本質上只是把內容挪了個地方,並沒有真正進入我們的大腦。

    這裡,「集郵式筆記」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新資訊。那麼,你或許就可以進一步去發問:什麼是集郵式筆記?它有哪些特徵?它的原理是什麼?我們如何規避它?諸如此類。

    這就可以構成一條有效的筆記。

    它會在你的腦海中,建立一個新的節點「集郵式筆記」,並把它跟其他節點聯絡起來。

    這才是我們透過做卡片,需要達成的效果。

    3. 思考:這些資訊告訴我們什麼?

    對一段內容進行「資訊分離」之後,你腦海中一定會自然地產生一些想法:可能是對這條筆記的共鳴、感觸,也可能是進一步的問題、疑惑、聯想到的其他資訊,甚至天馬行空的靈感火花,等等。

    這其實才是閱讀時,最有價值,也最值得記錄下來的東西。

    可惜的是,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急於「把書看完」,或者耽於傳統教育「被動灌輸」的慣性思維,忽視了這些想法的價值,一心埋頭於書中去尋章摘句,任由它們轉瞬即逝。

    這實在是有點捨本逐末了。

    實際上,我自己讀書時,一個必備的條件就是「選擇大腦活躍的時段」。因為這樣才能激發更多的想法。

    我的讀書筆記裡面,絕大多數,都是這些在讀書時閃現出來的思維碎片和靈感,而不是書中的知識點。

    可以說,我讀書的過程,其實就是收集想法的過程。

    相比之下,書裡面講了什麼,提供了什麼資訊,只不過是催生和支撐想法的土壤而已。

    我要記錄的是什麼東西?是在閱讀這本書過程中,所產生的觀點、想法和結論。比如:

    唐代的宰相其實是一種「使職」,並不是一個實際的崗位。只在有需要時,才讓其他官員來兼任。這更像我們所說的「智囊」和「議事會」。

    像這條內容,我就可以把它記錄在「思考」一欄中,然後從書裡找到相對應的客觀事實,記錄在「資訊」一欄裡。比如:

    唐代的宰相都沒有品級,也沒有人員編制;

    上至一品,下至五品,都有擔任過宰相的記錄;

    當然,更細化的,你可以在「思考」中,註明這是作者自己得出的結論,還是你的想法。

    我一般會在自己的想法前面,用一個符號「#」表示,以作區分。

    同樣,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問題和疑惑記錄下來。比如:

    #這種制度是隻有唐代如此,還是其他朝代也有?

    諸如此類。

    這不僅僅是在記錄知識,也是在不斷訓練和強化你的思考能力。

    4. 後四欄:

    1)行動/反饋:我要做些什麼?

    這一欄無需贅述,非常簡單,就是接續「思考」:在產生了這些想法和問題之後,下一步,我可以做些什麼,來解決問題、完善想法?

    譬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就可以寫:查閱其他朝代的「宰相」一職。

    或者,你讀到一個耳目一新的方法(比如本文的「知識卡片」),就可以寫:找機會嘗試應用。

    然後,定期對你做的知識卡片進行檢視(一般建議每1-2天一次),把這些寫下來的行動,抽空去完成。並把行動所得到的結果,填寫到這一欄的「反饋」裡面。

    這才能使筆記「流動」起來,真正發揮它的價值。而不是一直被「囤積」。

    2)鉤子:關於這條筆記,我會聯想到什麼?

    這一欄你要記錄的,是相關的「關鍵詞」。

    簡而言之,就是:當我需要提取這條筆記時,我可能會想到哪些東西?

    它和標籤(tag)的區別是什麼呢?你完全無需考慮層級,也無需考慮類別、措辭、是否重複……只要把你第一時間的直覺,全部寫上去就行。整個過程就幾秒鐘的事。

    像這段內容:唐代的宰相其實是一種「使職」,我可能就會寫上:唐朝,官員,官僚制度,中央集權,歷史逸聞,等等。

    而像「許多人做筆記,其實也只是「集郵式筆記」,我可能就會寫上:讀書,筆記,學習方法,誤區,認知心理學,文章素材,課程素材,等等。

    這樣,需要的時候,搜一下,就能找到你做過的卡片。

    當然,這一步起到的主要是輔助作用,幫助你提綱挈領,不要過於依賴。重點是,透過前面幾個步驟,把這條資訊的「大綱」和「印象」,牢牢地記在腦海裡。

    3) 出處和時間

    這兩欄就不用講了。主要目的是留下原始出處和時間、狀態,方便你進行查閱,同時也便於你儲存「情景記憶」,更好地再現和回憶起閱讀時的原始狀態。

    到這裡,一張「知識卡片」的主要內容,就已經基本完整了。

    2)不要貪多,每天只做一張卡片就夠了。

    如果能按這個方法,每天做一張卡片,吃透一個知識點,一年就是365個知識點,已經足夠在好幾個領域打下堅實基礎了。

    當然,假如你時間很充裕,可以多一點,但務必保證質量,切勿過度追求數量,陷入「集郵式筆記」的怪圈中。

    3)最關鍵的,是要用自己的話重新表述一次。

    不要偷懶,不要複製貼上,這樣是沒有意義的,一定要自己重新寫一次。

    哪怕只是一兩百字,哪怕只保留下原文一小部分內容,也遠遠優於不過腦子的摘錄。

    畢竟,輸出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 6 # 簡爾讀書

    我是一名讀書寫作愛好者,今年已經累計閱讀了60幾本書,寫了30多篇讀後感,我就說一下讀書為什麼要寫讀書筆記和一些寫讀書筆記的經驗吧。

    一、為什麼寫讀書筆記?

    ①只是一味的讀書,等於沒有讀過

    仔細想一下,你讀過那麼多書,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呢?

    如果有人問你最喜歡哪本書,你也許能回答對方一個書名,說“我還是學生的時候讀過這本書,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而當對方問起下面的問題,你會怎樣回答呢?

    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它的優點又在哪裡?

    你很可能都已經記不起來了。只是這樣讀過書,就等於沒有讀過。如果只是用眼睛看過,而不是記在腦子裡,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

    ②讀書筆記可以幫助知識的內化

    讀書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真正消化書中的資訊,使之成為屬於自己的東西。·深入理解書中的要點或思想,並隨時拿來參考。

    你只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一本隨處可見的筆記本輔助你的閱讀,記錄你閱讀中的發現,或是回憶過去讀過的內容。

    二、如何高效做筆記呢?

    首先推薦你看下這幾本關於做筆記的書籍。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魚骨筆記術》

    《視覺筆記術》

    《思維導圖筆記整理術》

    這四本書分別介紹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魚骨筆記法、視覺筆記法、思維導圖筆記四種記筆記的方法。

    在這裡簡單介紹幾種吧!

    ①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首先,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摘抄部分用“○”表示,而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感想和補充說明則標上“☆”,以此作為區分,交替標在每個段落前。

    ②魚骨筆記術

    魚骨筆記,就是利用魚骨圖來做讀書筆記。

    首先,畫出魚頭和背骨。

    根據你的讀書目的和對書籍的大致瞭解,畫出魚頭和背骨。

    其次,畫出大刺。

    可以用目錄中各章節的關鍵詞,畫出圖畫組成魚骨的大刺。

    最後,追加小刺。

    將透過書籍內容獲取的關鍵詞或關鍵內容作為小刺追加到魚骨圖裡。

    視覺筆記就是將文字的資訊轉成影象,將枯燥不想看的內容活化起來,激發人們想看的興趣。

    視覺筆記是將文字內容轉成影象,我們在做筆記時就會“真正開始思考”,不會只是抄。而當我們思考過才寫出來的筆記,更容易被大腦吸收,我們對筆記的印象也更深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總是發脾氣,家長該如何讓孩子學會管理憤怒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