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137693173
-
2 # brenda_x
方法/步驟1
對於孩子為什麼玩遊戲?是什麼時候接觸遊戲的?什麼情況下會玩?和什麼人玩遊戲?先了解清楚。對於孩子進行觀察,分析其上癮的原因是什麼。
2尋找孩子交談,在孩子學習穩定的情況下應該與孩子合理約定玩遊戲的時間,一天多長時間,限制在一個時間段。這樣既不引起孩子的反感,又可以保證孩子的睡眠、健康等。
3如果孩子學習很不穩定,很簡單。你幫孩子註冊帳號。約定把密碼設定成為單詞等。讓孩子在玩遊戲輸入密碼的時候就記住這個單詞。慢慢的孩子在遊戲之前,也能記憶一些東西。
4與孩子約定好是最好的方法。一方面詢問孩子的感受,另一方面則合理施行,恩威並施,這樣反而有較好的效果。
5適當的情況下,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有時間的情況下,也可以陪孩子一起學習。把時間定製好,一切不是問題。
6在行動中,減少孩子游戲次數。規律化遊戲時間。同時檢測孩子對遊戲的感知,態度等。
END注意事項對於孩子玩遊戲只能合理約定,不可強制,不然會越來越惡劣。對於孩子玩遊戲上癮的情況,要正確對待。一方面陪一起遊戲,合理規劃時間,一方面考慮學習問題。合理規劃遊戲時間與學習時間。讓孩子學會用電腦學習,不僅僅是遊戲。 -
3 # 夢想起航1688
孩子因為好奇和喜歡新事物,容易對電腦遊戲,手機遊戲上癮,要做好遊戲和學習的協調,最主的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達成時間限制的共識。可以答應給你的孩子一定時間玩遊戲,但是一定要嚴格控制時間,遊戲這個東西,只要時間控制住了,一般是不會上癮的,很多時候還會成為學習的動力。對於已經對遊戲上癮的孩子,家長就需要去嚴格要求遊戲的時間,鼓勵孩子多參加互動性活動,分散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家長在平時應用這類電子產品時,也應對孩子有所顧忌,不要經常向孩子展示一些遊戲。
要讓孩子在家裡遊戲,一定不允許去網咖和遊戲室,因為接觸的遊戲環境太多,人員太雜,孩子思想容易受到汙染,所以在家裡和孩子協調好遊戲時間,便於控制,也可以讓孩子有一定的滿足,並可以用於學習和管理上。有時間和孩子玩玩遊戲,也是一種親子活動!
-
4 # 書之友吳四
遊戲害人不淺,這樣的教訓身邊一抓一把。你已經意識到孩子對遊戲的沉迷了。其實在我看來,你抓的已經稍晚一些了。要是再早一些也許效果更好,不過亡羊補牢,還是有救的。你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能再延遲了。只有週末寫完作業給他一個小時玩遊戲,中途休息20分鐘除外。再多沒有,不管再來什麼藉口都不給退路,斷了他的念想,習慣養成,他也就會自己合理安排了。
-
5 # 蘭心伊悅1
我以前也不玩遊戲,覺得玩遊戲的人都是沒有責任感,沒正事的人,沒想到有一次和朋友玩了一次,就上癮了。
以後又有遊戲,又玩,又上癮。家長不妨也玩玩看,假如給自己一個小時的時間玩,看看能不能上癮。
因為我是大人,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其實,我是沒有自控能力的人。又不想在遊戲上太浪費時間 ,所以我的電腦,手機裡都是沒有遊戲的。這樣 不玩也不想。
-
6 # 糖紙吳柿子
你描述的一點不假,如果一放學就想著玩遊戲,肯定他在學校學習的效率也不高。既然已經看出了端倪,趕快想方設法斬草除根,要麼就會坑害孩子的。找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去取代是最好的辦法,比如體育鍛煉,孩子一寫完作業,就陪他出去走走路路,賽賽跑跑,把玩手機電腦遊戲的念想先斬斷,必要時家長停用手機電腦,不再續交網費。徹底了。我看他也就沒有想望了。
-
7 # 暖心娜娜姐
沒有家長願意看到孩子沉迷於手機,然而家長對孩子強硬了,將手機沒收了,孩子的慾望卻不會就此停住,他還會想辦法偷偷玩,逮到機會摸到遊戲就不肯放手。而且採用這種高壓政策,看上去父母贏了,但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怨恨,並不會從根本上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
怎麼辦?讓孩子玩,孩子就玩得不停手,嚴禁孩子玩,孩子就沉迷進去,無心學習。
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正面管教提倡父母要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眾說周知,孩子玩手機的渴望根本限制不了,那麼父母和孩子之間可以商量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提前約定」: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透過這種方法,沒有任何一方會輸,可以稱之為“雙贏”的衝突解決辦法。
1、提前約定有什麼好處?
約定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做出的,孩子會更有參與感,也更願意執行。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有自主性。
2、做到這四點,就是一個好約定:
l 明確指出行為內容。比如:不要說“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而是約定“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
l 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而是“如果你完成了約定,我們可以去看一場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正面陳述的語言能鼓勵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l 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約定好了後,不是口頭說說就行,而是要寫下來,最好是孩子寫,畫也可以,張貼在家裡的某個顯眼的地方。這樣當孩子不記得時,可以得到提醒。
l 是 “約”而不是“命令”。家長在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建議,千萬別把“約定”變成你單方向的“命令”。
孩子的自控力畢竟還沒有那麼強,即使家長和孩子做好了約定,孩子也並不一定能次次做到。就像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改變,需要家長充分的耐心、愛心和鼓勵,千萬不能著急。
另外,最重要的是,與其擔心孩子玩手機,不如幫孩子找到更好玩更有成就感的活動,孩子自然會轉移注意力。家長幫助孩子發現和培養各種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尤其多鼓勵孩子參加一些與同齡人有良性互動的團體活動,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
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基礎上,與孩子一起探討解決方案,孩子才能真正成為自律、合作、積極、有責任感的人!
…………………………………………
Hi,我是育兒達人「悠然」,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同時也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和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講師,我從孩子出生前就開始專注育兒和家庭關係建設。
願和更多媽媽一起成為有愛有智慧有力量的三有媽媽!
育兒育己,和孩子一起幸福成長!
回覆列表
孩子玩遊戲有以下因素:首先,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好問、好探索的天性,許多爭鬥性的網路遊戲迎合了孩子的天性,所以深受歡迎。其次,男孩子喜歡爭鬥、打鬧的場面,更希望參與其中,在這種氛圍中孩子可以把生活中的壓抑煩惱肆無忌憚地釋放,同時也讓他們真正享受到愉悅和快樂。第三,學校和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以及學習成績,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時間、興趣完全變成了做作業和學習文化課程,於是,就出現了孩子嚮往玩遊戲的情況。第四,由於目前的許多同學都在玩這樣的遊戲,當孩子與同學交流和交往時,如果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就會被同學所排斥,所以這也是他堅決要玩遊戲的原因之一。綜上幾方面的因素,孩子玩網路遊戲並沒有什麼過錯,家長也沒有必要對孩子玩遊戲好像意猶未盡而過於生氣。首先,可以在孩子完成雙休日作業的前提下適當將時間控制兩個小時左右。(家長控制,而不是告訴孩子)。其次,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多關注、關懷孩子的心理,使孩子有被重視、被關愛、被支援的心理滿足。讓孩子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適當地玩玩網路遊戲,同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讓其玩網路遊戲是為了讓緊繃的神經得以鬆弛,從而有效達到休息的目的,並不能持續玩很長時間。第三,要與孩子簽訂一個君子協議,比如,一週的學習之中每天都做到了圓滿完成預習-學習-複習任務,那麼就可以保證讓他玩兩小時的遊戲,如果有一天拖拖拉拉不好好學習,那麼就減少其20分鐘的玩遊戲時間;如果兩天拖拖拉拉不好好學習,那麼就減少其40分鐘的玩遊戲時間……這樣,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四,要讓孩子明白“學生”這一詞的真正含義。所謂“學生”,就是學習生活、生存和發展的技能技巧。要想更好的生活、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分清在人生各個階段的任務和目標,同時還要確定孰輕孰重,為將來工作、生活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