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奇異世界速遞
-
2 # 旅途秀才
以曹操為例!首先將荒蕪的無主農田收歸國家所有,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軍隊編制編成組.由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由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可以得出特點是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按軍事編制組織流民耕種;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第二小問的影響,依據材料二“屯田制的實施,讓糧食連年豐收,解決了曹操糧草不足的後顧之憂,還爭取了大量的人口,使他最後能夠順利平定軍閥混戰局面,統一北方.它不僅在當時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還為後世開創一種大規模的寓兵於農、兵農合一的先例,後來歷代封建統治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效仿”可以得出影響是保證了軍糧的供應;促進了北方農業的恢復和發展;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經濟基礎;為後世開創了一種寓兵於農、兵農合一的先例。糧食問題是國家大事,處理好了穩固政權,發展軍事力量。
-
3 # 手機使用者烏龍
說二句,漢末時期的農業還是非常落後的。北方的小麥,雜糧,南方的水稻,雜糧產量也不高。畝產也在百斤左右徘徊,由於人口少,土地多,大多農耕者也能自給。官府官僚們為了軍需,仍然鼓勵農耕農收,對於破壞農業和莊稼要進行懲罰。記得:曹操出兵打仗,正是麥田盛長季節,命令所有官兵,如有踐踏麥田者,各殺無論,受到老百姓愛待好評。一次在行走麥田的路上,突然從麥田飛出陣鳥,把自已的戰馬驚動,踐踏了麥田。為此曹操要拔劍自刎,被重將士勸阻,最後以割發代首。這就說明當時農耕多麼的重要。再者,由有當時人口較少,土地較多,農民種得的糧食除了自給外,剩餘部分按照管轄規定,交給統治者軍需。從此看來軍需糧食是不成問題的。劉備佔領西川后,首要也是發展農業,鼓勵農耕,以供戰時之用。淺談漢末群雄爭霸,軍糧的解決於供應。
-
4 # 南渡唐後人
古代戰爭從來都是百姓亡苦的不幸時期。
戰爭初期,從個人地盤上徵收錢糧賦稅,戰爭打勝,強佔對方資源,甚至是民脂民膏,故完成戰敗地流民失所。曹操最早注重這個問題,約束軍隊秋毫無犯,不違農時,不搶民女,只要對新佔領地區的農民徵稅即可。
戰爭中期,軍閥混戰,軍隊數量急劇下降,各個軍閥為了生存,只得強制勞動力充軍,極度導致農業勞動力缺乏,良田荒蕪,餓殍遍野。戰勝者鼓勵農民恢復生產,給田給牛給種子;戰敗者亡命天涯,沒有什麼追求了,普通草寇。
戰爭後期,大軍事集團出現,小玩家出局,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農業勞動力進一步減少,於是農業賦稅難以維持三五十萬軍隊長年累月的供給。於是以曹操為首的軍事集團開始開始軍事屯田,讓軍人發展生產,以備戰時自給自足。
回覆列表
劫糧道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屢見不鮮的戰術,但卻沒有哪個時期像漢末三國一樣,如此頻繁的使用這一手段,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的軍閥誰也丟不起軍糧。
2000多年來,我國各類糧食作物品種在糧食總產量中的比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周代時,人們的主要食物是黍(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後有黏性,“驢打滾”一般就是用黃米麵製作的)和稷(也稱粟,即小米)。到戰國時,菽(豆類)取代黍,同粟一起逐漸成為主要糧食作物。稻、麥也有種植,但是規模非常小,《論語》中孔子就說:“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意思是稻米與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並稱,可見當時的稻還是比較稀有的作物。
到了漢代,菽的地位下降了,粟成為最重要的糧食,被稱為“百穀(谷)之首”。這一時期,春秋戰國前後由地中海地區傳入中國的大麥和小麥產量有很大提高,迅速成為僅次於粟的主要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因為其畝產量要比大麥高得多)。
總體而言,漢末三國時期人們的主要糧食是粟,以小米粥和小米麵做的窩頭、鍋貼為主,其次是麥面,以麵條、麵餅和饅頭為主,輔以菜蔬和豆類,肉食很少,以燒烤為主。酒是有的,但由於酒麴工藝還不發達,因此是發芽粗糧釀製成的度數很低的甜味黃酒(濁酒),可以看出,當時的飲食結構十分單調。
沒有富餘的軍糧
事實上,漢末三國時期人們的生活極其困苦,連溫飽都很成問題。東漢自黃巾起義起便戰禍連年,大小軍閥割據混戰,青壯年大批地被徵入伍,人民大量死亡流散。戰火的破壞加上勞動力的匱乏使得三國時期的糧食供應十分緊張。
三國時的大小軍閥佔據大小城鎮,沒有糧食了便到周圍的農村,像蝗蟲掃蕩莊稼和百姓存量,過著“飢則寇掠,飽則棄餘”的強盜生活。但即便如此,袁紹的軍隊在河北也不得不靠採食桑椹過活;公孫瓚計程車兵常常要靠樹皮果腹;劉備軍中人吃人的現象屢見不鮮,而曹操和袁紹甚至都曾公然將普通百姓作為“菜人”(作為食物的人)。軍隊可以隨便搶掠,日子尚且過得如此悽慘,尋常百姓的情況就更可想而知了。
如此一來,各路軍閥的割據混戰就成了竭澤而漁的行為,他們之間每進行一次戰爭,就要在自己的地盤上搜刮儘可能多的糧食充作軍糧,一旦這些軍糧被對手搶奪或者焚燬,就很難再得到補充,而為吃口飽飯而參軍計程車兵們必然會鬥志全無、作鳥獸散。
以曹操同袁紹的官渡之戰為例,對陣雙方的糧食都很緊張。袁紹不顧河北經濟調蔽的現實,橫徵暴斂湊足了七八萬人馬的錢糧,孤注一擲地帥10萬軍隊傾巢南下;而曹操糧草也不算充裕,早在之前與袁術的戰爭中,曹操就因為糧草不濟而向軍需官“借人頭”,以軍需官為擋箭牌將士兵口糧減半,爭取了時間,待到催發的軍糧送到了軍中,才一鼓作氣地打敗袁術。
曹袁兩軍在官渡形成對峙之後,袁紹多次派遣精銳輕騎包抄、切斷曹軍官渡大營的後方糧道,焚燬了曹軍的大量糧草,最後曹軍只好採取集中運輸和重兵護送的辦法,這才把1000車的糧草運到官渡前線,緩解了曹軍的糧食危機。但由於損失巨大,此刻後方的許都已經沒有存糧可運了。袁紹軍的日子也不好過,曹操報復性地襲擊了袁軍的糧道,其中曹仁和徐晃就分別燒燬了袁軍數千輛運糧車,袁軍官渡前線的存糧也下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但袁紹的最後一次補給正在路上,而曹操已經無糧可補,這種形勢對曹操可謂千鈞一髮!恰在此時,袁紹的謀士許攸前來投奔曹操,帶來了袁紹運糧隊的位置、護送兵力等重要情報,這對曹操來說太重要了!難怪他出營迎接許攸時激動得連鞋子都忘記穿,出奇兵偷襲烏巢時還要自己親自帶隊。
偷襲成功後,袁紹軍果然瞬間崩潰。由此可見,糧食對三國時的各路諸侯意義重大,一旦糧道被襲擾破壞,前方將士的飲食就會無以為繼,而潰敗也就近在眼前了,因此,糧食是萬萬丟不起的。
糧道決定分合
同官渡之戰決定曹操在北方的主導權一樣,漢末三國時期決定大勢走向的戰爭往往都是由糧食左右的。
在北方,曹操透過興修水利、四處屯田保證了糧食供應,從而逐漸地消滅了各路諸侯,平定了北方。在奠定三國鼎立局勢的赤壁之戰前夕,曹操率20萬精銳南下,意圖統一中國,但他並沒有直接攻佔夏口(今天的武漢),敲開孫吳的西大門,而是向西南繞道荊州。為什麼呢?這其中固然有收編10萬荊州降兵,特別是其中的幾萬水軍和千艘戰船的意圖。但實際上,荊州在劉表治下相對太平,受戰亂破壞較少,士民富裕,農業發達,曹操取荊州最重要的原因其實還是為了糧食。而這一繞道就給了劉備收編部分荊州兵壯大實力的機會,也給了孫吳西進拒敵的時間。
蜀漢統一天下的努力同樣敗於糧食。劉備入蜀後,勢力膨脹,以益州為糧源向東北攻克漢中,直逼長安,而關羽則以荊州為糧源,向北拔宛城、攻襄陽、劍指洛陽,曹操被逼的想遷都避其鋒芒,蜀漢大有打破三國鼎立之勢。然而荊州是非常重要的糧食產區,當初劉表就是藉此養活了十幾萬荊州兵。當蜀漢兩路進擊曹魏之時,東吳便趁荊州空虛奪回了這一重要的糧倉。之後劉備傾全國之兵報復性地攻吳,與其說是為結義兄弟報仇,不如說是失掉了統一天下的糧食來源和前進基地而痛心疾首。
再後來諸葛亮伐魏的努力同樣因為糧食問題而歸於失敗。諸葛亮第一次伐魏因為馬謖失街亭而告吹,街亭是諸葛亮繼續攻略西北魏地的糧道命脈。街亭失守後,諸葛亮的前方軍隊無以為繼,只好退回漢中。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散關(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最終因為糧盡而退還漢中。
諸葛亮之後的幾次北伐的失敗也都同糧道被斷或者糧盡息息相關,而這其實並非偶然。從蜀川腹地運糧出四川盆地非常艱難,不但路途遙遠而且多為棧道,路上耗費的糧食就十分驚人,供給量有限而且不穩定,更經不起敵方的劫奪。諸葛亮之所以一心想要攻佔天水等隴西之地,也是因為那裡當時也是重要的小麥和穀物產區,有了這裡就可以擺脫糧食補給的約束,蓄勢向東蠶食曹魏,但曹魏的主謀者司馬懿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於是每次都堅守不出,襲擾蜀軍糧道,迫使諸葛亮糧盡而退。
可見,糧食補給是影響漢末三國時期形勢走向的重要因素,從曹操擊敗袁紹、袁術、呂布等人統一北方,從決定三國鼎立的赤壁之戰到恢復三國平衡的荊州之戰,乃至後來的蜀漢伐魏,這一系列影響重大的戰爭背後,糧食供應的安全和穩定其實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