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一天影音製作

    觀察一下身邊的孩子,你會發現,有的孩子給人感覺特別“優秀”,他們彬彬有禮,寵辱不驚,性格活潑開朗,不怯場,還非常有主見;

    但有的孩子就特別熊,粗魯無禮,害怕生人,唯唯諾諾放不開,什麼事情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為何會有如此的區別呢?原因就在於“見識”的不同。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見過世面的她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

    01 為什麼有的孩子特別“優秀”?

    前幾天和幾個好友聊到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長什麼樣?

    然後大家就紛紛列舉了身邊“優秀孩子”的父母們。雖然大多數都是企業家、大學教授、高知人群,但也有一些家境很“普通”的父母。

    好友A說,她就認識一位媽媽,來自二線城市。家庭經濟說不上富裕,也不是什麼書香門第,但是這位媽媽的孩子還不到5歲,就已經跟著媽媽遊覽了國內不少的名勝古蹟,以及周邊幾個國家。平時週末常常跟著媽媽到所在的城市或周邊城市,發現各種好玩的,例如做彩陶、看人偶劇、徒步等等,很多大人都沒體驗過的東西,這娃兒都親身體驗過了。

    所以雖然才小小年紀,他比身邊的孩子就更為穩重,來到陌生的場合不會怯場,來到熟悉的場合也不會人來瘋,並且很多時候,這娃兒總是好奇心滿滿,非常有主見。比如,來到遊樂場,孩子們都想去玩摩天輪、海盜船,他卻想嘗試“畫個可愛的小丑妝”,原因是“我已經坐過摩天輪和海盜船了,我想化個妝,拍個照給爸爸看,看看爸爸還認不認得出我。”

    所以她的孩子雖然還不到6歲,卻像個“小大人”,不僅一點不怕生。在別人問她事情她如果不知道,就會禮貌地承認不瞭解,並給出“可以百度哦~”的建議;也可以在受到熊孩子誤解的時候,說“媽媽我不理他就是了。您不是說過,話要說給懂的人聽嗎?”這樣的母親,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不會差,後來見到她的孩子後,也證實了這一點。

    我深深感覺,家教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也正應了那句話:好的教育,就是要拼媽啊。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但他們的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

    02 見識多對孩子究竟有什麼影響?

    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裡去,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

    這句話現在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

    以前去面試一對雙胞胎女孩的家庭老師,認識了一位非常知名的董事長父親。他的妻子在國外留學,所以他就既當爹又當媽。他告訴我,每次出差去國外,都會把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他們在歐洲一路遊歷,去倫敦,去威尼斯,巴塞羅那,然後又去巴黎。

    他的一雙女兒很開心,在倫敦自然博物館出來之後,說感覺今天2小時的參觀,收穫並不比在學校裡一學期的藝術課少。那位父親也說,雖然我們請了假,但我們行萬里路,都是知識。

    他說:我們的父輩那一代人,是有貧窮基因的,他們沒有良好的物質條件,也沒出去見過世面。所以,一直到成年之後,都會有一種對生活的不安全感,害怕沒飯吃,所以拼命賺錢,希望出人頭地,拼命地用物質來裝點自己。而我希望,下一代人,不會是這樣。

    所以,他儘可能多地讓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見外面的人。所以他的孩子們也不一般,你能感受到身上的那種平和和從容,也知禮節。

    中國有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的就是見世面的重要性。如果說,讀萬卷書是提升思想認識的深度,那行萬里路就是開闊你視野的廣度。

    對此,我深感認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所以,讓孩子見世面到底有什麼意義?

    因為見過世面,孩子們就更容易對物質保持一種天然的寧靜,對慾望有天生的收斂,他們不需要用買買買來滿足自己,而是對精神有無限的渴求。

    他們會知道,一個人不應該囿於江湖,而是應該走南闖北。一個人非常努力,就可以有機會成功。見世面給予孩子的一切,帶他們走過的路,見過的人,都將在他們的歲月裡熠熠生輝,永生留存。

    03 讓孩子見世面一定要很有錢?

    或許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為“有見識”的優秀之人,但沒有誰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是這樣的。這時候作為父母的,則是能將外界一切新鮮事物傳達給孩子的最佳人選。

    父母見過世面,對孩子真的很重要。

    想讓孩子有見識,那自己也要成為有見識的父母。讓孩子明白世界的廣袤,未來的寬闊,讓孩子懂得努力的意義,這樣他們就才會有平和的內心,和生機勃勃的勇氣。

    我們不能讓自己孩子的世界,只有方圓幾里地,我們希望他看到的世界,是開闊的、豐富的、美麗的、多樣化的。

    但讓孩子見世面一定要花很多錢嗎?答案是否定的。有見識的父母,不等同於有錢的父母。不然那些土豪為什麼還是教育不好孩子呢。

    我覺得有位成功的媽媽說得很好,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不是帶孩子去報個班旅個游去外面晃盪一圈就可以培養出來的。

    因為那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只能將這些經歷過的路途化成腦海裡的一副畫面,卻不能融入他的靈魂之中,成為自己終身散發的氣質。

    作家龍應臺也曾說過:“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控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他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有些家長物質生活並不好,但他們透過努力、勤奮,對萬事萬物的平和,對所遇到之人的真誠,言傳身教地直接影響到孩子身上。

    ☞ 因為:

    父母的見識和眼光,比父母的金錢更重要;

    父母的放手和鼓勵,比處處幫孩子鋪路更重要;

    父母的高效陪伴,比讓孩子報夏令營出國更重要;

    給孩子準備一屋子書,比給他買800萬的學區房更重要。

    很多事,是不需要花多少錢的。比如,週末帶著孩子一起讀一本課外書。也許,這就足以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孩子保留無盡的幻想

    見世面對孩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父母的眼界、高度和思維,也決定了孩子能見多大世面。

  • 2 # 藍天121753511

    見識多,眼界就高,格局就大,思考問題的高度就不一樣。而且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在人前也不會怯場,有助於孩子表現自我。在增長見識的過程中還可以鍛鍊孩子社會交往的能力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孩子不僅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這是好事

  • 3 # 弘媽遛彎兒

    人一定要旅行,尤其是女孩子,一個女孩子見識很重要,見的多了自然就會心胸豁達,而且會影響到你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旅行讓人見多識廣,對女孩子來說更是如此,旅行讓你更有信心,不會在精神世界裡迷失方向;旅行讓你有眼界,不會因為一個男人給你一個小蜜棗,你就屁顛屁顛地跟著跑。 ​

    一個女孩子見識很重要 你見的多了 自然就會心胸豁達 視野寬廣 會影響到你對很多事情的看法

    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太多 要麼努力讀書充實自己 要麼努力掙錢見識大好世界 人生熠熠發光的時候 哪有時間抱怨矯情留戀

  • 4 # 風雷邊

    我推薦合理的見識,小孩是有樣學樣的,見識廣了,什麼東西都瞭解了,你教育他,他怕是要教育你哦!見識是在他的已經有獨立的世界觀,正確的去認識各種東西也未嘗不可,否則就是讓潔白的布去大染缸裡,把孩子的成長交給未知

  • 5 # 青狐仙女

    見多識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心態會更好,不會因為孩子的一個小錯而大發雷霆,也能在處理問題和小孩做決定時給他更好的建議!

  • 6 # 絲微納2019

    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裡去,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這句話現在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

    中國有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的就是見世面的重要性。如果說,讀萬卷書是提升思想認識的深度,那行萬里路就是開闊你視野的廣度。對此,我深感認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所以,讓孩子見世面到底有什麼意義?

    因為見過世面,孩子們就更容易對物質保持一種天然的寧靜,對慾望有天生的收斂,他們不需要用買買買來滿足自己,而是對精神有無限的渴求。

    他們會知道,一個人不應該囿於江湖,而是應該走南闖北。一個人非常努力,就可以有機會成功。見世面給予孩子的一切,帶他們走過的路,見過的人,都將在他們的歲月裡熠熠生輝,永生留存。

  • 7 # 銀山小劉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不僅要多讀書,更重要的是要多遊歷,書能教會我們很多道理,但這些道理永遠沒有親身體驗來的更深刻。父母不僅僅要督促孩子多讀點書,還要帶孩子多見見世面。一個有見識的孩子比一個只會讀書的孩子來的更自信更成功,但是很多家長只想讓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可是這對孩子真的好嗎?

    家裡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的“窮思想”。很多家長都比較目光短淺,認為成績能決定一切,所以根本不看重孩子是否有見識。一旦孩子提出想和朋友去某個地方去玩時,家長都會用“家裡沒錢”來搪塞孩子,覺得拿錢就是讓孩子瞎揮霍,但孩子真的是在瞎揮霍嗎?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成績十分的優秀,但除了自己所在的小縣城就從未去過其他地方,一旦孩子走出去就會發現自己完全不知道怎麼坐地鐵、乘高鐵、登飛機等等,心裡會很自卑,感覺自己就是醜小鴨。

    與人交談時也會唯唯諾諾,生怕別人問自己有沒有去一些地方玩,會發現自己除了讀書,什麼也不知道了。這樣人漸漸的就會變的不自信,狹隘的見識會讓人失去信心,開闊孩子的眼界是一種長遠的投資,孩子的眼界比眼下的這點錢重要多了。

    正所謂見多識廣,有見識的孩子會比沒見識的孩子更多了一份底氣。因為他們知道的多,人自然而然就顯得自信,他們還能與人侃侃而談,相處下來給人很舒服的感覺。因為見識讓他們的言語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使他們從內而外都能散發出讀書人特有的貴族氣息,而且他們還比常人更能深刻的理解書上的知識,對於知識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沒見識的人來的更強。

    豐富的閱歷能使女孩子多一份落落大方、自信溫和的人格魅力;使男孩子多一份氣度和處事不驚的良好心態,沒見識的人遇到急事就會輕易的亂了陣腳。即便是自己擅長的事,心裡也很沒底,內心十分的浮躁,做事總是毛毛躁躁。

    所以父母們不要單單隻注重孩子的成績,有空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讓孩子見見世面,對培養孩子這件事,家長的目光一定要長遠,不要不捨得花錢,正所謂舍不著孩子套不到狼!

  • 8 # 胖嘟嘟小曦曦

    坐井觀天的故事大家都看過,青蛙沒有離開過井,它眼中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見識有多大,他的天就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

    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不僅讓孩子學習書本上的文化知識,還要鼓勵他的興趣愛好,帶他去外面看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帶孩子去看看這個世界有多麼大,讓他尋找自己的夢想!

    寒暑假一到,各旅遊景點都爆滿,大多數都是孩子,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帶孩子走出去!長見識!

    現在的社會,無處不充滿了競爭力。面對這樣的形勢,要想讓孩子立足於社會,必須幫助孩子擴充套件視野。只有見到了廣闊的天空,才不至於成為井底之蛙,才不會以為外面的世界只有井口那麼大。

  • 9 # 恬襖襖

    見識廣的對孩子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我就拋磚引玉的說一下三方面。

    首先, 見識廣對孩子的性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好處。

    見識多的孩子容易養成一種開朗,心胸廣闊的性格,由於見識的事物多了,對很多事情都會有自己的獨到的看法,見識廣大,視野廣大,養成這種性格,對日後事業有很大的幫忙,擁有博大胸懷的人,凡事不會斤斤計較,不悲觀失望,活得樂觀豁達、有意義,會在心中留一片天地給別人,成就人格魅力,才能服人,自然容易成就一番事業。

    其次,見識廣的對孩子的價值觀有很大的好處

    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建立受個人的見識的影響,一個目光短淺的人,常常受困於蠅頭小利,凡事斤斤計較,很難樹立很好的價值觀,這些人即使很有錢,但也難做出一番事業。人生在世,活著,就要活出真正的人生價值,我想我們誰也不想白白浪費掉這來之不易了幾十年吧?見多識廣的孩子由於自己見過的世面多,不會輕易受眼前一些的事物所矇蔽,知道自己要是的什麼,也知道怎麼去做,自然容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第三,見識廣的孩子更自信。

    一個人的自卑,很大程度上來自對一些事情的未知或沒擁有,瞭解的事物越多,越容易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對事物都瞭解,胸有成,自然做起來從容不迫,這是一種很迷人的人性魅力,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

    行路多者見識多,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理路”,我們作為家長,除了讓孩子多讀書外,還儘量多帶孩子外出見識,當達到“登泰山而天下小”的境界時,又何懼人生的崎嶇呢?

  • 10 # 邂逅遇見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話題: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

    其中有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了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夠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人,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

    孩子也是一樣。有些孩子給人感覺特別優秀:彬彬有禮,性格從容,自信開朗,不張揚不怯場,很有主見。

    同時也有一些孩子,粗魯無禮,內向怕生,公開場合不敢表現自己,什麼事情都要徵求家長的意見。

    同樣都是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原因就在於孩子的見識不同。

    見過世面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見過世面的孩子會更從容自信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可以和國外知名大導演侃侃而談,臨場的反應讓人佩服。黃多多身上自然散發出來的自信,是一般小朋友所沒有的。這要得益於黃磊對女兒的教育讓黃多多更有自信,能讓孩子從容的面對一切問題。

    見過世面的孩子更加大氣

    經常帶孩子見世面,會讓孩子博聞強識。孩子見識多了,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胸懷也會變得更加開闊,接人待物也會變得更加大氣。

    見過世面的孩子會更有追求

    ”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如果一個孩子連自己的家鄉都沒有走出去的話,他很難感知周圍的世界,自然也無法構建自己的人生理想。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踐中增長的見識是書本上得不到的。只有走更多的地方,才會有更多的人生體驗,才能對自己的人生更有目標和規劃。

    畢淑敏說過,“因為見過世界的廣闊,你就會知道自己的渺小。”

    餘華在雜文中寫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期,沿海地區城市裡的人普遍在喝可口可樂了。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湖南山區外出打工的人,在回家過年時,給鄉親帶去的禮物是可口可樂。因為,他們的鄉親還沒有見過可口可樂。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中央電視臺在六一兒童節期間,採訪了中國各地的孩子。

    問他們六一的時候最想得到的禮物是什麼。一個北京的小男孩獅子大開口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飛機,不是玩具飛機;一個西北的小女孩卻是羞怯地說,她想要一雙白球鞋。

    這是不平衡的生活,區域之間的不平衡,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個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然後,就是心理的不平衡,最後連夢想都不平衡了。

    沒有見過世面與見過世面的孩子之間,差距是多麼的大!

    那麼,如果缺少讓孩子極大開闊視野、不斷接觸新奇事物的物質條件,孩子就真的會沒有見識嗎?

    當然不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有一種更簡單易行的方式——閱讀。跟環遊世界的昂貴支出相比,書籍的價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說過:我們沒法給孩子周遊世界的機票,但還是可以送給孩子一座書的世界。

    書是人類知識和經驗的濃縮,各種書籍囊括了多種學科,各類文明,是“展現人類生活的完整故事”。帶著理解和想象去閱讀書籍,是另一條引領孩子體驗生活、認識世界的絕佳途徑。

    比環遊世界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世界。

    把“見世面”換種客觀的說法,叫作“開闊眼界”。

    孩子的眼界決定了他們待人接物的方法、態度,對周圍人和事的反應和理解;從更大的層面來講,眼界甚至能夠影響孩子成長路上的每一個選擇、影響他們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將多樣化、差異化的知識與經歷,轉化為孩子的感知能力及同理心,幫助他在成長過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想象自己所處的世界。

    見過的世面不只是來自於去過多少景點,遊歷過多少國家,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認知,精神世界的豐富與充實。

  • 11 # 春暖花開003

    見識多的孩子,最大的優點是自信。

    我家孩子,我從小就很刻意培養他的見識。人家送孩子去補習班,我帶著他在家裡看《探索發現》。

    說個笑話。有一年我們一家去泰國自由行,去了一個什麼島的景區,停下來拍照。有一對白人年輕情侶,請他幫拍照。相機還給人家,我兒子問人家,你們是馬里蘭人不?美華人一臉驚愕,我不認識你喔,小朋友,我就請你拍個照,你就能猜到我是哪裡人?吃飯的時候,我問我兒子,你是怎麼猜到他是美國那個州的?兒子說,爸,你平時在廣州跟人打交道,都是說粵語的人,你為啥能猜到他是東莞的,中山的,還是南海的?不同地方的人,說話有特點的,你有沒留意而已。我明白了。我們家孩子《探索發現》看多了,見識也廣了。

    昨晚他跟我通電話,說這幾天要寫一篇中東的。跟我講了一通他怎麼蒐集材料,跟我講以色列,敘利亞,黎巴嫩的態勢,實力對比,民族特點和行為習慣。講戈蘭高地,貝拉山谷。

    我一邊聽著,當然一邊樂。

    是啊,人家送娃去補課,我陪他看《探索發現》,這見識,跟補課的娃不一樣了。

    見識的另外一種說法,是博學,或者叫知識面。有一些孩子,適合做專才,有一些孩子,適合做通才。做專才的孩子,不需要見多識廣,在他自己那個專業,足夠精深就可以了。做通才,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見識。網際網路時代,如果“見識”只是講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遠遠不夠了,你要上網,學會搜尋。

    專業精深好還是通才好?

    我沒答案。

  • 12 # 提安tian

    觀察一下身邊的孩子,你會發現,有的孩子給人感覺特別“優秀”,他們彬彬有禮,寵辱不驚,性格活潑開朗,不怯場,還非常有主見;但有的孩子就特別熊,粗魯無禮,害怕生人,唯唯諾諾放不開,什麼事情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為何會有如此的區別呢?原因就在於“見識”的不同。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他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但他們的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裡去,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

    這句話現在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

    中國有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的就是見世面的重要性。如果說,讀萬卷書是提升思想認識的深度,那行萬里路就是開闊你視野的廣度。

    對此,我深感認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因為見過世面,孩子們就更容易對物質保持一種天然的寧靜,對慾望有天生的收斂,他們不需要用買買買來滿足自己,而是對精神有無限的渴求。

    他們會知道,一個人不應該囿於江湖,而是應該走南闖北。一個人非常努力,就可以有機會成功。見世面給予孩子的一切,帶他們走過的路,見過的人,都將在他們的歲月裡熠熠生輝,永生留存。

    讓孩子明白世界的廣袤,未來的寬闊,讓孩子懂得努力的意義,這樣他們就才會有平和的內心,和生機勃勃的勇氣。

    我們不能讓自己孩子的世界,只有方圓幾里地,我們希望他看到的世界,是開闊的、豐富的、美麗的、多元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宮頸是阻止病原進入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的防線,如何拒絕宮頸疾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