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彭華勇家庭教育

    孩子叛逆,過去不多,因為過去都在農村,沒有手機沒有網際網路,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本質上,孩子青春期叛逆一些,和父母關係有矛盾,很多是正常過程,過了青春期一般相對就緩和了!

    但這並不是說不存在問題!因為,叛逆是家庭問題的凸顯,孩子越叛逆,家庭內部問題越嚴重!

    所以,問題如果沒有超越個人、家庭的自動調節能力範圍,那麼,它慢慢會緩和,因為個人、家庭都有一個承受、調節範圍。

    那麼如何才能根本上轉變這種問題呢?

    我曾經輔導的一位家長,她兒子讀初二了,厭學,在家玩遊戲,沉迷手機。不能多管、也不能多說,說多了就著急,惡語相加。

    之後,有好幾次,老師反映孩子逃課,下午不上課,批評沒啥用,回家反思了一週。最後,還是家長求著老師,好說歹說,給他機會。

    後來,聽學校小賣部的老闆說,她才知道兒子初一就抽菸了,經常買,而且煙癮比較大。這位媽媽不禁常吸一口涼氣。

    自己從小對兒子管教比較嚴格,不準兒子嚼檳榔、吸菸,沒想到,兒子全乾了,而且自己還矇在鼓裡這麼久。

    和兒子大吵一頓,差點就動手打起來,兒子摔門而去。這位媽媽好無助,自己一直辛辛苦苦帶著兒子,老公常年在外面工作,一年才回來一兩次,想不到兒子卻變成了這樣!

    經過和這位媽媽的溝通,發現家庭關係存在比較大的矛盾。由於爸爸常年在外,媽媽一個人撫養孩子,對孩子期望又比較高。

    所以,媽媽情緒波動比較大,從小對孩子要求也嚴格,而爸爸很少和孩子溝通。而且,夫妻關係也不太好,有些矛盾。

    所以,解決孩子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調整家庭關係。

    健康的家庭關係就像一個倒立的等邊三角形,彼此平衡穩定;孩子出現問題後,家庭關係就是銳角三角形,甚至是鈍角三角形了!

    這個過程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為每一個成員都需要調整,尤其是溝通方式,而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學習。

    其次,就是教育方法的調整。孩子之所以出現教育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過去教育方式嚴重錯誤,所以全面學習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我也強調了孩子出問題,家長與其到處求醫問藥,不如先狠狠地看十本家庭教育書籍。比如正面管教細節、PET父母效能等。

    最後,就是疏導釋放家庭的負面情緒。孩子教育出問題,很明顯的特徵就是這個家庭負面情緒爆棚,所以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有必要及時疏導釋放情緒。

    這個家庭經過調整,一年後,孩子情況好多了,雖說成績一般,但和媽媽關係好了,家裡也沒那麼多矛盾了,學習也正常了,總體上是非常好的。

    改變是困難的,尤其是成人,孩子改變的過程中其實最難的點就是大人的改變。家長有些是完全不知道,覺得孩子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問題。

    有些是知道孩子的問題需要家庭改變,但認識不深刻。有些是明白,但永遠落實不到行動。沒有行動,改變就永遠不可能發生!

    總而言之,有效才算重要,會愛才是真愛!迷路了,首先要知道路怎麼走,然後具體到行動上,怎麼走!最終才能走出重重迷霧!

    我是彭華勇,心理諮詢師,分享家庭教育與心理學,專注教育問題、心理問題的諮詢解決。

  • 2 # 每天讀名著

    可能與獨生子女政策有關係吧?!

    以前一家有幾個孩子,相互之間懂得體諒忍讓!而且有集體觀念,講團結會合作!

    現在的小孩多為獨生子女,全家寵愛,唯我獨尊,稍有不順則橫眉冷對,一遇挫折就勃然大怒。叛逆心很強!

  • 3 # 青建一橄欖城

    個人觀點

    八十年代的孩子都是苦日子過來的,每天頭不洗臉不洗的!穿的涼鞋碎了都要用布條纏一圈,怕磨腳!~

    苦日子過慣了,事情經歷的多了 遇到事也就見怪不怪了!

    現在的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人陪!~也許是當家長的小時候苦日子過怕了!在說,現在的生活水平也高了!

    孩子要什麼都儘量滿足,一來二去就把孩子慣壞了!有一天他要東西,你不給他買 他肯定會撒潑打滾!~孩子該買的當然買,無理取鬧那不行!不能從小就慣他!~

    郭德綱有句話說得好,人啊吃虧要趁早!~

  • 4 # zhouxiaohu康樂

    個人認為,是社會與時代造成的。80年代,一大家孩子,家裡條件普遍一般,各方面都不是很健全,社會風氣好。現很多家庭就一個孩子,慣事,溺愛加寵。社會與國際接軌,思想觀念文明開放,又有未成年保護法,反家暴法。小孩敢叛逆是社會文明,法律健全的一種體現。再加上社會環境混亂不堪,各種矛盾突現,社會貧富差距太大,孩子相互攀比,網路遊戲氾濫等,造成孩子的心情不穩定,因此比80時候的小孩叛逆。

  • 5 # 使用者正言

    謝邀!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叛逆?做為從教四十多年的退休教師,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概括的說就是教育方法不對頭,助長了小孩子的叛逆性格的形成和行為的發生!過去老百姓家中孩子多,對孩子不怎麼姣生慣養,現在一家一棵獨苗,從生下來就溺愛的不得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上怕掉了,從小到大,家長百依百順,要啥給啥,吃啥買啥,小孩從懂事到上學,手中從不缺錢,家長對孩子順從的多,批評的少,由著小孩的性子長,這樣的孩子又怎麼不叛逆呢?大人說了白說,有的頂嘴,有的摔東西,有的離家出走,更有甚者對父母拳打腳踢。過去講嚴門出孝子,家風正管教嚴格是孩子成長不可少的。舉個例子,在小學我教五年級時,兩個女生在我上課時吵吵起來,下課後我把沒理的一方叫到辦公室,批評了她,指出了她的不對,她說老師我錯了。幾十年後一次見到她她還提及此事。她說老師,你說的對,我明白了與事無爭的道理。現代的教師,在某些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的道德培養,也是助長小孩子性情叛逆的一個主要原因。古人云:嚴師出高徒。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6 # 快樂庭院

    “以前的孩子怎麼就沒有這麼多問題,現在的孩子怎麼叛逆的這麼多?”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前天和一個朋友談起這個問題,仔細分析,大致有幾個原因,透過對比的方式做個詳細分析:

    1,物質生活環境的不同:

    (1),

    八十年代之前(以下簡稱之前):受經濟條件的限制,物質不夠充足,生活的 環境相對樸實。

    人的想法也相對單純、簡單。

    現在:經濟生活比之前有了極大的發展和進步,物質生活的富足,給孩子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富足,豐富多彩既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又增大了孩子們的慾望。

    (2),

    之前: 受物質技術的影響,遠距離的人溝通比較困難,但生活中人和人的親近感比較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和信賴感也比較強,親情粘度比較大。

    現在: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距離已經不是問題,高智慧化對孩子的生活形成了一個極大的誘惑,孩子的好奇心本就比較強,物質外界的精彩紛呈,一些唯利的產品內容極大地減化了孩子對親情的依賴和信任度。

    2,從精神生活的不同:

    (1),

    之前:一般家庭獨生子女比較少,父母忙於工作養家,孩子們受到父母的管教比較少,大多是兄弟姊妹同齡人之間的生活較多,所以很多問題,孩子之間就自行消化了。

    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多子女家庭變得稀少,父母養家的壓力相對減少,孩子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增多,很多孩子同齡人之間自行可以消化的問題,轉移到了孩子和父母之間,而父母多是以一種管或者照顧的身份和心理來出現,孩子的主動性就變低,一些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也很容易被家長認為是問題。

    (2),

    之前:父母的傳統觀念還比較強,日常生活中對孩子成長的干涉也比較少,孩子對父母的敬畏感還比較強,孩子的服從性也比較強。

    現在: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地發展起來,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好的教育沒有跟上,孩子成長中出現一些認識上的失衡,同時父母對新事物的認識和接受又慢於孩子,所以導致孩子對父母的信賴和敬畏感大大降低。

    3,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發展不同步。

    之前:物質生活的發展比較緩慢,所以人的精神生活與之適應相對容易,物質和精神的平衡度較好;

    現在:隨著智慧化的高速發展,人的精神生活適應度還不能快速跟上,就打破了精神和物質發展的平衡度,與之相應的問題就隨之而來,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精神類疾病出現。這種 現象反映在十幾歲孩子的階段,就是所謂的叛逆問題的高發。

    總結起來,現在孩子的叛逆問題,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是成年人的問題,是社會綜合因素所導致的問題的一部分。因為社會首先是人的社會,所有的事物和問題都會在人的身上體現,而孩子又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希望和未來主體,這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主體,由於其發展的可變性,成年人的社會主導性,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就有了大家所認為的叛逆問題的多發。

  • 7 # 厚德載物6234

    為什麼叛逆?主要是輿論誘導,每天強調青少年有叛逆期,強化孩子的叛逆意識。這個階段的確會有一點開始有自己的心理變化,如果不刻意強調,強化會好的多,再加上正面引導幾乎不會成為問題。

  • 8 # 皛川

    哈哈哈,小孩子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都有個叛逆的心理過程,實屬正常。只不過六七十年代,多子女家庭佔多數。父母工作又忙,每天能吃飽、穿暖就行。其他的沒有時間搭理孩子,所以,對孩子是否叛逆沒有在意罷了。

    現如今,都是一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父母圍著孩子轉,關心、呵護有加。嚴格家教不足。到了十一二歲心裡叛逆年齡,父母一下子適應不了,又無可奈何罷了。

    第一,時代的區別。

    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家庭有錢的不多。社會文化單調。孩子們之間沒有攀比性。叛逆心理,只是在兄弟姐妹之間產生矛盾而已。父母很少過問。

    如今的青少年,相互之間攀比嚴重。又沒有兄弟姐妹,所以,叛逆心理就直接作用在父母身上。

    第二,社會文化的區別。

    六七十年代,社會動盪但是民風淳樸。家家都懂得歷史傳承: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所以,十幾歲叛逆期再任性,也不能“出圈兒”。做人有底線。

    而現如今,傳統的行為規範消失殆盡。民風混沌。連身為家長的都缺乏心理約束,更何況十幾歲的孩子呢?!

    最後,都是嬌生慣養惹的禍。

    過去的孩子都是散養。除了上學、吃飯、睡覺外,其他時間孩子做什麼,父母根本就不知道。

    新如今的孩子,除了上學,其他時間都是在家長的監督之下。這種嬌生慣養的格局,孩子到了十一二歲,就受不了了。叛逆反抗也就在所難免了。

  • 9 # 陳哲升

    哈哈哈哈!我是70的,親自叛逆過呢。

    叛逆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過的心理歷程,不過是與家長衝突程度不同而已,有的家庭親情培養理智又和諧,就能順利、安然、平靜地過渡。

  • 10 # 醒獅59207381

    誰說八十年代前餓孩子不叛逆?我就是從小很叛逆的七零後。這跟家庭教育和孩子本身的性格最有關係,時代不同叛逆的方式也會又點區別,有些行為放在現在可能覺得不是很叛逆,而放在以前就會覺得很叛逆。現在的孩子營養健全,智力發展比原來的更快些,很多其實只是頑劣一些不好哄而已,不能算是叛逆。同時孩子的成長也會伴隨幾個叛逆期,就看家長如何教育了。

  • 11 # 荷衣飄飄若飛若揚

    現在的孩子因基本不缺錢,透過購買各類書籍,透過電視、手機等各種傳媒,知識面比過去的孩子廣很多。

    這樣有利有弊:一方面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另一方面也接觸到不良的資訊和不好的行為。孩子身心尚未成熟,極易對照,模仿,實施。比如崇拜金錢,盲目追星,沉溺遊戲……大人要管教,孩子不樂意,當然會叛逆,甚至強烈對抗。

  • 12 # 聆聽深邃

    80年代孩子的家長往前推25歲,他她們都是50年左右的生人。是新中國第一批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受到的傳統教育,是他她們的父母親在舊中國延續下來的一套方法。

    90年代的孩子,其父母親都是文革一代教育體制的產物,這樣的傳承斷裂,給後代的影響會有多大?值得反思。

    教育是一種提高人類思維方式的手段,智商跟情商都受到環境影響。孟母三遷既是選擇教育環境最好的詮釋,而現在的大環境恐怕三遷也躲不過去。

  • 13 # 加加M子

    謝謝!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接受新鮮事物,當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就會有自己的判斷力,那時候他們對事態的看法是單面性的,所以他們覺得自己的看法是肯定的,當你對他的答案提出質疑時,他就會覺得你用身份壓到他的正氣而跟你對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判逆!

    這種所謂的判逆無論在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是有的,只是對抗者不同而已,七八十年代為什麼感覺不到孩子判逆呢?有二;第一,那個年代同齡孩子較多,一起玩耍時經常會出現爭吵而打架,這就是判逆被教訓的結果。第二,那個年代經濟水平較差,大人們都忙於生計而忽略了小孩,和孩子接觸的時間自然就少了,他和別人爭吵的事情告訴父母想在父母這找個後盾的時候,大人們往往會慢不經心敷衍了事。現在就不同了,一家只有一個孩子,都是掌上明珠,罵不得更打不得,他們說什麼你都得聽。搞不好還會離家出走什麼的!

    說白了都是慣出來的,只要用正常的理念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小孩,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 14 # 焱木暴哥

    講真的以前的孩子生活條件艱苦,生活條件沒有那麼好,特別是在農村家庭的還得做家務洗衣做飯哪樣不會,晚上點的是煤油燈,更別說什麼電視啦之類的啦。那時候小孩子的樂趣就是下河抓蝦和叉魚。

    哪像現在。時代快速發展,趕上好時代。什麼電腦遊戲手機時代,孩子一放學就圍著電腦打遊戲。以為家裡條件好過了,就隨便揮霍。還有一個就是家長太高溺愛了導致很多叛逆期

  • 15 # 觀山攬月

    因為這個社會,無法給他們提供人生的榜樣!他們慢慢發現那些早些塞給他們的包裝出來的榜樣,富人、戲子、公知這些傢伙,個個一屁股屎,奇醜無比,所以他們最終一定會叛逆!

  • 16 # 乒乒乓乓4424

    那時的孩子是毛澤東思想教育出來的,知道團結,友愛,誠信。現在的孩子是怎麼教育的?嬌生慣養,都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帶大的,吃不得虧,受不得苦,一不隨心願就鬧,不奇怪。

  • 17 # 誠實人155028334

    原因很簡單呀!八十年代家裡有多少會把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現在是兩代人三家庭的精力注意力全在一個孩子身上,接下來你說會發生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判斷電動車控制器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