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本草世界
-
2 # 夏天0610
一個桔子五味藥 橘肉:味甘酸性涼,具開胃理氣、止咳潤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嘔逆食少、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飲酒過度等病症。因其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P,可輔治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及多種心血管疾病,其所含的“諾米林”物質還有明顯抗癌作用,可預防胃癌。 陳皮:橘子乾燥成熟的外皮,以陳者佳。其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止咳降逆等功能,可治療脘腹脹滿及疼痛、食少納呆、噁心嘔吐、噯氣、呃逆、便溏洩瀉、寒痰咳嗽等病症,還可解魚蟹毒。採收陳皮時,去其白內皮後的紅色外皮叫橘紅,去紅外皮後的白色內皮叫橘白,臨床也專用,二者功效同陳皮,但前者側重燥溼化痰,後者則長於和胃化溼。 青皮:橘子未成熟果實之外皮或幼果,色青而名之。其性溫味苦辛,具疏肝破氣,散結消痰之功,力較陳皮而強,常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滿、胃脘脹悶、疝氣、食積、乳房作脹或結塊、癥瘕等症。 橘核:橘子的果核(種子),性微溫味苦平,功專理氣散結止痛,對睪丸脹痛、疝氣疼痛、乳房結塊脹痛、腰痛等有良效。 橘絡:橘皮內層的網狀筋絡。性味甘苦平,有行氣通絡,化痰止咳之功,主治痰滯經絡之胸脅脹痛、咳嗽咳痰或痰中帶血等症。 醫家提示:桔子性溫,多吃易上火,會出現口舌生瘡、口乾舌燥、咽喉幹痛、大便秘結等症狀。適當食用,可增進食慾能補益肌體;如食用不當,反而無益。對容易上火體質和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建議吃柑桔,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 因此在食用桔子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食用量 據研究,每天吃3個桔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 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 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另外多吃對口腔和牙齒有害。 2、飯前或空腹不宜吃 桔子好處雖多,但宜常吃,不宜多吃。因為桔子果肉中含有一定的有機酸,為避免其對胃粘膜產生刺激而引起不適,對胃不利。建議不要空腹吃桔子。 3、不宜與蘿蔔同食 蘿蔔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並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這時進食桔子,桔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4、桔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桔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 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吃桔子的前後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5、老年人要少吃 胃腸、腎、肺功能虛寒體質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痠軟等病狀。 6、陰虛體質的不要吃 中醫認為,桔子性溫,多吃易上火,特別是屬於陰虛陽盛體質,最好少吃,不然會出現口舌生瘡、口乾舌燥、咽喉幹痛、大便秘結等症狀。建議吃些柑桔,可免上火症狀。 孩子貪吃、多吃桔子,容易會上火。如果孩子吃桔子過多,出現所說的“上火”表現,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應停食1-2周,再吃。 此外,桔子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如果一次吃的過量或近期連續攝入過多,血液中胡蘿蔔素濃度過高將會導致皮膚髮黃。這時,除了多喝水、暫時不吃橘子類水果外,還應限制攝食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大約經過1個月左右後,面板的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挑桔子的小竅門 1、“基因”產地和品種 這是正根。決定著購買桔子的整體質量的大方向。北京常見的桔子品種有砂糖橘、南豐橘、冰糖橘、黃岩蜜橘和橘柑等等,其中砂糖橘是最甜的。當然,有些商販也會用其它的桔子濫竽充數,這就要考驗你的火眼金睛了。 2、砂糖橘的挑選竅門 一看:外觀大小。砂糖橘在這些常見品種中是個頭最小的; 二掰:體會手感,觀察橘皮。砂糖橘最易掰開,果皮非常容易掰碎,用手撕,往往不成大塊; 三吃:體會口感。砂糖橘不僅甜,而且沒有渣,專業術語“化渣”,纖維少,果肉很細膩。 不過,在無法得知產地和辨別品種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靠自己挑選了。 1、論大小。應選中等個為好,因為個大則皮厚,肉實不飽滿;個小則發育不好,味欠佳。 2、辨色澤。應選橙紅或橙黃色,皮要光滑的。過於成熟的蒼黃色、青澀的綠色以及表皮有孔的桔子都是不及格的 3、比彈性。用兩手指輕壓,彈力好的則佳。皮薄,透過橘皮能聞見陣陣清香,用手輕捏表皮會冒一些油出來的也是好桔子。 4、看底窩。從側面看,有長柄的底部凹進去的較好,底部平坦或外凸的則欠佳。 5、捏底部。底部捏起來感覺軟的,多較甜;捏起來硬硬的,一般皮較厚,吃起來口感多半較酸。
-
3 # 辛家文文
感謝邀請!橘子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吃橘子,酸酸甜甜的,尤其小朋友比較喜歡吃。橘子可以開胃,因為橘子含有較多酸,都知道酸可以增加食慾,所以吃橘子可以開胃助消化,小孩不吃飯,每天可以適當的吃一點橘子。吃橘子可以排毒,橘子含有的物質,可以清除肝臟毒素,所以多吃橘子對人體的肝臟有好處,肝臟對人體視力有一定影響,所以吃橘子對視力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吃橘子可以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因為橘子含水量高,並富含維生素C,所以在軟化血管方面有一定的功效。橘子可以止咳潤肺,橘子表面含有的白色絲狀物,是一種纖維,可以起到潤肺的作用,並可以止咳,橘子皮在一些中藥當中也作為止咳藥的一部分,但要適當的吃。但是橘子不宜多吃,每天要適量,吃多了會讓身體內產生大量的酸,會對身體不好,而且吃多容易上火,所以不管什麼食物,吃適當就好。
回覆列表
很多人會把剝開的橘子皮隨手扔掉,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扔掉的橘皮也是一味良藥。由於橘皮放的越久,效果越好,所以又稱之為陳皮。中醫認為,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等作用;適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胸悶氣短,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為3~9g。
如果把橘裡的內白部分去掉的話,通常稱之為橘紅,它的辛苦之味比較重,在臨床上主要用於祛溼化痰,尤其是痰多壅肺的時候,效果頗佳。中醫認為,橘紅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寬中,燥溼化痰等作用;適用於咳嗽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等症;一般用量為3~9g。
很多人在吃橘子的時候,往往會把橘瓤上面的白色網狀絲絡扔掉,殊不知扔掉的這個東西叫“橘絡”,也是一味良藥。中醫認為,橘絡味甘、苦性平;歸肝、肺經;具有行氣通絡,化痰止咳等作用;適用於痰滯經絡之胸痛、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為3~5g。
偶爾在吃橘子的時候,會發現橘子還是有種核的,而這種種核也是一味中藥材。中醫認為,橘核味苦性平;歸肝、腎經;具有理氣,散結,止痛等作用;適用於疝氣疼痛,睪丸腫痛,乳癰乳癖等症;一般用量為3~9g。
綜上所述,一個橘子的世界,竟然有著這麼多千絲萬縷的聯絡,而且全身是寶,難怪會辣麼受歡迎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橘子雖好,但不要過量食用,不然的話,它所產生的熱量既不能轉化為脂肪貯存在體內,又不能及時消耗掉,就會由積聚引起“上火”,從而出現口腔炎、牙周炎、咽喉炎和便秘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