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武則天是歷史上使用年號最多的皇帝,超越了漢武大帝,從她稱制到最後被政變逼下臺的二十一年中,一共換了十七個年號。
8
回覆列表
  • 1 # 雲說經濟

    要是古代有個皇帝換年號頻率大賽,武則天一定能拿冠軍。武則天在位一共15年就改了13個年號,再加上以太后名義臨朝稱制時起了4個年號,武則天共有17個年號。作為一代女皇,武則天這樣做寓意何為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武則天修改年號是她內心不自信的一個表現,作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她面對的阻力太大了,所以她在一定程度上渴望證明自己是被上天認可的,所以不斷地透過修改年號來證明自己,最誇張的一年用了三個年號。

    據說,武則天是一個迷信的人,什麼事都講究吉利,圖個好彩頭。這些性格在她的年號中都很明顯的體現了出來。武則天臨朝稱制時有個年號叫做“永昌”,寓意是希望大唐永遠昌盛。但因為“昌”字拆開就是“二日”,即兩個太陽,那不是有兩個統治者的意思了嗎,所以這個年號也只是用了一年。

    公元692年,武則天把年號改為“如意”,即萬事如意,事事順心的意思。同年,武則天把年號“如意”改為了“長壽”,此時武則天已經68歲,長壽自然比如意更重要。

    從政治上來講,武則天頻換年號也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帝位是上天授予的,不是搶了李唐家的江山,頻換年號只是鞏固帝位的一個舉措。武則天當上皇帝后的第一個年號是“天授”,即向天下宣佈,這皇帝的位置是天授予的,你們要順從天意。

    武則天極其好大喜功,喜歡別人拍馬屁。這其中幾個年號是拍馬屁的人想的,為了討好武則天,武則天也是很受用。像其中的年號“天冊萬歲”,“萬歲通天”,“萬歲登封”。這也表現了武則天當時的狀態自信心爆滿,很喜歡這個把自己神話了的詞語。

    晚年的武則天篤信佛教,取的國號名也多與佛教有關。“證聖”這一年號出自佛教用語,武則天其改為自己的國號,寓意證出聖果。“聖歷”這一年號也是類似於“證聖”,表達的是武則天為了證成聖果的決心。

  • 2 # 優Ki醬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當政後,以太后名義臨朝稱制時起了4個年號,當了大周皇帝后又起了13個年號。這麼多年號,武則天都是怎麼起的呢?

      武則天臨朝稱制第一年起的第一個年號是“光宅”,所謂臨朝,就是上朝處理政事;所謂稱制,就是自稱為“朕”,以皇帝制詔的名義發號施令。這是太后代君執政的合法形式。

      “光宅”這個年號給人的感覺好比一個土財主搬進了大房子,並不大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尚書·堯典》裡有一個序,是說“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於位,讓於虞舜,作《堯典》”。西晉著名才子左思的《魏都賦》裡面,則有“暨聖武之龍飛,肇受命而光宅”之句。

      “光宅”的意思,是指“使所居住的地方光彩熠熠”。《堯典》裡說的是堯禪位的事,而《魏都賦》說的那個“聖武”是指“魏太祖武皇帝”曹操!看到這個詞的淵源,就可以窺見武則天想當皇帝的念頭,在此時已經相當明確了!但是這個年號武則天用了三個多月,就廢掉了。

      “垂拱”是武則天用的第二個年號,徐敬業叛亂被平定後,武則天將新的一年改元為“垂拱”。垂拱一詞,來自《尚書·武成》篇,原文為“諄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拱的意思就是“垂衣拱手”,形容做事毫不費力。這一年,武則天62歲,從少女時代奮鬥到此,她既有睨視當世的自信,也有不願再起風波的渴望。“垂拱”這個年號,恰好代表了她此時的心情。

      垂拱四年的八月,琅琊王李衝等李氏諸王謀反,被武則天消滅,武則天改元“永昌”。意思是永遠昌盛,但是,“永昌”的“昌”字,可拆成“二日”,這很容易給人這樣的聯想:兩個太陽,象徵兩個皇帝,“永昌”—那不就是永遠有倆皇帝嗎?這可是武則天的大忌。所以,用了不到一年,武則天就又換了一個年號“載初”。這大概是因為永昌元年十一月,武則天下詔改用周曆。武則天認為這件大事,足以載入史冊。用“載初”做年號就是為了紀念這件大事吧!

      武則天當皇帝后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天授”,公元690年七月,僧人懷義與法明等撰《大雲經疏》利用《大方等無想大雲經》中“有一天女,名曰淨光……當王國土,得轉輪王”、“爾時諸臣即奉此女以繼王嗣。女既承正,威伏天下!閻浮提(按指人世間)中所有國土,悉來奉承,無違拒者”的說法,將它附會為“佛”對武則天當女皇的“授記”,亦即預言。有了“佛”的“授記”,武則天自然就可以堂而皇之做皇帝。

      於是乎武則天便把《大雲經》頒於天下,令兩京與諸州各置大雲寺一座,各藏《大雲經》一本,由僧人講解,使天下鹹知武則天是彌勒下生,應該取代李唐當皇帝。一陣緊鑼密鼓之後,武則天便於這一年九月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這個年號通俗易懂,武則天用這個年號向世人宣揚,不是我奪取了李家王朝,而是上天的意思。

      公元692年,武則天改年號為“如意”,這可能是武則天在謀得了最高權力後,她覺得志得意滿,事事如意,所以以此為年號吧!但是,武則天在用年號“如意”不久,又改年號為“長壽”,這一年武則天68歲,一年中兩次改元,武則天給人的感覺好像還怕死去,同時是不是還希望大周“長壽”呢?

      公元694年,武則天開始使用“延載”這個年號,“延載”順承“長壽”,其含義無非是大周江山永固、皇恩澤被萬世的意思。看來,此時的武則天,似乎仍然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晚年的武則天,篤信佛教。公元695年,遠赴印度,歷時25年,遊經30餘國的僧人義淨返回洛陽,帶回梵本經、律、論近400部。武則天聽說繼玄奘之後又一位西行取經的高僧滿載而歸,親自來到洛陽城東門外迎接,垂問賞賜,禮遇甚厚。武則天也改用出自佛教用語證成聖果中的“證聖”為年號。

      繼之“證聖”,武則天用了“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三個年號,這三個年號沒什麼特別用意,只是武則天的幕僚們阿諛奉承武則天所取。武則天用的第十三個年號:神功。關於用這個年號的原因,《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裡記載說:“(萬歲通天二年)九月,以契丹李盡滅等平,大赦天下,改元為神功。”

      武則天所用的最後四個年號是:聖歷、久視、大足、長安。“聖歷”這個年號同樣是源於武則天追求“證成聖果”的心,共用了三年。用“久視”這個年號,其目的在《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裡也說得非常明白:“(聖歷三年)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復,大赦天下,改元為久視。”想必武則天得的是眼病,期望以後再也不受眼病折磨吧。

      關於年號“大足”的來歷,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說。武則天當了皇帝后,刑嚴法峻,公元700年秋,朝裡又將處決一批“罪犯”。刑部的官員都知道這些“罪犯”中不少是冤枉的,為了救出這些人,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們知道,武則天很迷信,喜圖吉利,凡是獻瑞祥者都給予重賞。

  • 3 # 路衛兵

    武則天頻繁更換年號的動因很多,敬天禮佛是其中之一。皇權天授是權力合法性的保證,所以武則天代唐興周時會改年號為“天授”。後來與“天”有關的年號還有“天冊萬歲”和“萬歲通天”。

    從太后稱制到皇帝謝幕,所有人見了武則天都要下跪。她呢,除了跪天就只跪佛跪僧——比如將高僧神秀請到洛陽“親加跪禮”,許多年號也因佛而生。比如天竺國來朝,改年號“如意”;武則天給自己加尊號“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慈氏是彌勒佛的意思,改年號“證聖”;登嵩山禮佛改年號“萬歲登封”;成州發現了佛的足跡,改年號“大足”。

    禮佛的目的之一是祈求健康長生,這也成為她更換年號的誘因。武則天當皇帝時已67歲,對她來說生命比權力還重要,她一直為延續生命做著不懈努力——比如拜佛、吃藥、找小鮮肉,吉祥祝福的年號當然也要跟進。比較明顯的如“長壽”,還有慶祝自己病體康復的“久視”,以及幾個冠以“萬歲”之名的年號。

    武則天很在乎形式上的東西——比如造字,她定國號為“周”,志在延續上古時代的周朝,年號也往往相得益彰。比如象徵周朝王權的明堂建成後,武則天親自祭拜並改年號“永昌”,以為國運的期許——後期的“長安”也有此意。明堂被薛懷義燒燬後重建,更名為“通天宮”,年號也改為“萬歲通天”。此外在登基的頭一年,武則天還依據周曆改子月為正月,年號為“載初”——寓意新的開始,估計彼時武則天已有稱帝之心。與之相關的還有後來的“延載”,以及因甲子合朔與冬至相交而改年號為“聖歷”。

    嚴肅的年號更換如此隨意,自是武則天挑戰男權和皇權的繼續,也是唐朝思想自由的一個側面。作為一個政治家,武則天每次換年號,都伴隨著大赦和新政,以及對功績的表彰——如平定徐敬業改年號“垂拱”,平定契丹李盡忠部改年號“神功”。而新舊交替之時,武則天會特許百姓聚飲狂歡,如同新聞釋出,提醒人們她的存在,並保持新鮮度。

    武則天的年號連起來就像一份履歷,包涵著她的信仰、理想和政績。每個年號都是一個階段性總結,從中能洞悉武周時代的政治脈絡,以及武則天本人的治政理念。從這個角度講,其死後立無字碑是正確的,她的帝王生涯早以年號的形式銘刻歷史,無須另外說明。

  • 4 # 歷史春秋網

    武則天更換年號達十七次之多,分別是光宅、垂拱、永昌、載初、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武則天為什麼頻繁更換年號,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武則天確實心有不安。自古以來是男權社會,武則天開天闢地,女人當家,其實當得並不順利,大臣們內心裡是不是真的服從她,未必,事實已經證明她最衷心的大臣狄仁傑和張柬之等人最後都背叛了她,勸她還周於唐。徐敬業等人更是公開造反。武則天為什麼重用酷吏,鼓勵揭發,其實和現在一樣,為了維穩。她用高壓手段維穩,而頻繁地更換年號潛意識裡表達了她的心理歷程。

    第二、古代更換年號是吉祥的。易經的意思就是“變”,更換年號就是“變”的開端,辭舊迎新,一天一個新變化,一年一個新變化,年年要有新變化,武則天用的最久的年號三四年,短的才幾個月,就是體現了“變”,她要讓全天下知道,在她的領導下,中國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而且是向盛世而變。每更換一次年號,就要大赦天下,而大赦天下,是老百姓最高興的事情之一,所以更換年號從某一個方面來說,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

    第三,武則天在唐太宗時代,被封的便是“才人”。武則天不但長得美,而且是個才女。她的聰明才智也體現在她的才智上。每一次更換年號,其實也體現了一次武則天非凡的才華。年號都是有含義的,或體現吉祥如意,或紀念大事發生。如武則天覺得大佛的腳印特別吉祥,改年號為“大足”;長出新眉毛了,就改年號為“久視”。洛水現白石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幾個字,便更換年號為“永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南瓜餅炸出來是黑色的?該怎麼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