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之初
-
2 #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患者運動時的注意事項有:
1、在運動前最好進行自我血糖監測,血糖過高(>16.7mmol/L) 或過低(<3.9mmol/L) 都不能進行運動,否則會引發嚴重後果。應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後進行運動。
2、充分評估自身的體質和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制定有效的運動計劃。以餐後1小時(從吃第一口飯開始算起)鍛鍊較為適宜。因為餐前鍛鍊可能造成低血糖,而餐後立刻進行運動容易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所以鍛鍊最好在進餐後1小時開始。
3、準備寬鬆舒適的運動服和有彈性的運動鞋,吸水性較好的棉襪。注意保暖,戴好防寒用具,待運動至身體發熱時再摘下來。
4、運動前後做5~10分鐘的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防止發生運動損傷。
5、隨身攜帶一些含糖食品,如糖塊、巧克力或含糖的飲料和水,尤其是在運動量相對較大時,一定要及時補充糖和水分,預防低血糖和急性代謝紊亂。
6、糖尿病患者不宜清晨空腹鍛鍊。空腹鍛鍊容易出現頭暈、心慌、出冷汗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應。尤其是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者在鍛鍊時,一定要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必要時提前適當加餐。冬天鍛鍊的最佳時間是上午9點~11點或下午。
7、為保證安全,糖尿病患者最好結伴運動,特別是參加較高強度的運動時,應告訴同伴自己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時的表現有哪些,以便出現意外情況時及時處理和救治。
8、隨身攜帶急救卡,上面寫清病情、聯絡電話、家庭住址等,如果發生低血糖,可以得到及時救治。
-
3 # 糖人健康網
運動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2大基石之一,除了控制血糖,運動還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各種慢性併發症,比如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運動可以使心率減慢,血壓平穩,心輸出量增加,心血管系統的代償能力增強等。運動鍛鍊可以增強呼吸系統的通氣量、攝氧能力,運動鍛鍊還能促進消化系統的功能,加強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但是糖友在運動過程中,要按照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恆的原則進行。
糖尿病患者宜選擇有氧運動,像做操、打拳、慢跑、較長時間的快走、打羽毛球或兵乓球,特別是跳交誼舞、中老年迪斯科或廣場舞、扭秧歌等,既能鍛鍊全身、又令人感到很有興趣,是一類很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
運動應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量由小到大,運動時間由短到長,動作由易到難,使機體逐漸適應。透過每日運動時間不超過1小時。
遵循長期堅持,持之以恆的原則。不可間斷,除非出現禁忌症。
運動治療應與飲食或藥物治療相結合,不然起不到應由的效果。若運動療法後血糖有所下降即放鬆飲食控制,增加食量或者隨意減少藥量甚至停藥,就會出現血糖反彈,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足部容易受傷,運動時應注意穿著合適的鞋襪,切不可赤腳運動,防止足部受傷。
不宜空腹鍛鍊,以免出現低血糖。鍛鍊時應隨身攜帶一些糖果、麵包、甜飲料等食物,以應對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低血糖反應。
對於年齡較大的患者,特別是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病等患者在運動前應由專業的醫生指導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運動時隨身備著急救藥盒,以防出現意外。
-
4 # 大森林裡的河馬
一、準確評估。根據自身血糖狀況做出評估測定,看自己適合做什麼運動。血糖不穩定、血糖低、血糖高都不適合運動。低血糖會引起休克昏迷,每年馬拉松都會有選手因低血糖抽搐昏迷。血糖高於14mmol也不適合運動,因為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糖升高,劇烈運動會導致患者酮症酸中毒昏迷。而且大多糖尿病人伴有冠心病、心絞痛等疾病,這樣的話就更應該根據自身情況來定義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快走,騎車、游泳等。如果身體允許,糖尿病人還可以進行增肌降脂型的力量訓練,更有助於降低血糖。
二、定時。生活規律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非常重要,運動也是如此,更有助於血糖平穩。我們進食後30分鐘後體內血糖開始升高,2小時達到高峰,這也是為什麼讓你測餐後2小時血糖的原因。個人習慣飯後四十或五十分鐘開始進行運動。太早不易於消化,加重心臟負擔,伴有心臟病患者更要注意,太晚效果又達不到。自己摸索適合自己的時間,養成規律,成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三、定量。按照科普指導,每次十分鐘有氧運動,每天三次,也就是說每天累計三十分鐘即可。個人感覺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己掌握好運動量,畢竟生命在於運動,適量運動有益無害。但不能過量,過猶不及。
四、科學運動。科學運動並不深奧,就是運動前熱身,運動後放松。高血糖會導致血液粘稠,伴有高血脂更是如此,所以運動要循序漸進,做好熱身活動,熱身本身也是運動。運動後不要馬上坐下休息,要做些放鬆活動,避免酸性代謝廢物體內堆積。另外,隨身攜帶飲水、糖塊或高糖口服液,現在市面有專門為糖尿病人準備的小支高糖口服液便於攜帶。冬季記得做好保暖,夏季記得做好防暑即可。
-
5 # 銳光醫線
你好!養生君以為,糖尿病人運動,主要需注意運動量和血糖值。
1、運動量注意運動量,這點不僅僅是針對糖尿病人,普通人同樣也許注意。運動一直強調的是適量,不可運動太少,或者過度運動。怎麼判斷為適量呢?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運動到人剛好覺得有點疲勞,第二天起來不會覺得腰痠背痛的感覺,那麼這個運動量就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是第二天起來,覺得腰痠背痛,休息幾天之後,症狀才消失,那麼就提示運動過量了。譬如:較激烈的籃球、足球等運動。
另外,適量的運動量,也可以有效避免加重心肺負擔,這點對於老年人來講尤為重要。
2、血糖值養生君經常講,糖尿病人之所以與普通人不同,就是因為糖尿病人多了一個煩人的血糖。因此,運動的時候肯定需要考慮血糖的情況。
運動前
如果是血糖值>13.9mmol/L,或者血糖<3.9mmol/L的情況,那麼糖尿病人就不適合運動。血糖超過13.9mmol/L時,提示體內胰島功能受抑制較厲害,如果強行運動,容易造成酮症酸中毒。血糖低於3.9mmol/L時,提示已經低血糖了,如果再去運動,很快就會造成低血糖昏迷。
另外,運動前還需在口袋中備好糖果,以免運動過程中發生低血糖。
運動中
養生君建議,糖尿病人應該做適量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太極、快走等,每週150分鐘以上。
因此,口袋中備點糖果或者是餅乾,對於糖尿病人來講,是必要的。
運動後
運動完以後,血糖可能會升高、也可能會偏低。這主要跟你所選擇的運動強度、時間有關。如果只是稍微升高,血糖仍在正常範圍內,那就不必擔心。如果波動較大,超出正常範圍,那就需要調整運動了。
最後,養生君祝糖尿病友們,都能運動降糖!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你,獲取更多糖尿病資訊,請關注養生細談! -
6 # 餘冠鋒Gordon
根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與2017年調查報告發現:中國糖尿病患者已經達到1.1億名,約佔成年總人口的10%。而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數約有驚人的5億名。若不盡快採取行動,減少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中的危險因素,預計該數字將在2040年增至1.5億,屆時會給人口健康及社會經濟帶來嚴重影響。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院研究認為肥胖與糖尿病之間有直接的練習,而且該方面會使壽命減少12年,有質量的生活減少20年。
糖尿病的特徵為無法產生會合理使用的胰島素,導致身體不能對血糖進行調控,最終導致多個器官產生併發症而影響到健康。
在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在釋出的報告,透過運動與控制飲食能完全逆轉II型糖尿病,運動對於改善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素的敏感度顯得非常重要。
糖尿病人群首要目標是控制血糖,維持心血管健康與減重。
特別在運動過程中,糖尿病患者會快速下降血糖,特別要控制血糖在70mg/dL-300mg/dL,當血糖高於300mg/dL時,是不建議進行運動的。
糖尿病患者,不能進行過大強度的訓練,中等至低等的強度訓練比較理想,建議以恆定低強度有氧為主(每週3次,每次30-60分鐘左右),結合每週最少2次中等強度抗阻力訓練為最理想。
有研究顯示,迴圈訓練對於糖尿病患者有非常好的干預效果甚至可以代替有氧訓練。而關於迴圈訓練的訓練方法,可以參考我之前的問答: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74190938506133767/
糖尿病患者的訓練心率不建議高於最大心率的80%
而教練員對於糖尿病患者的監控,除了使用心率裝置之外,還可以透過以下的RPE評分機制:
RPE,全稱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意思是訓練強度主觀評估等級,11為輕鬆,13為一點點難度,15為比較有難度比較難維持,17以上非常努力才能做到,20是可承受界限。一般糖尿病患者的RPE強度建議在13-15之間,教練員可以透過詢問的方式把控。並且應該掌握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在運動過程中血糖急劇下降時的症狀:顫抖、飢餓、焦慮、緊張、不正常出個、嘴巴或手指刺痛、全身乏力等。
甚至低血糖的症狀可能在訓練後幾小時內出現,所以不建議在晚上睡覺前訓練。如果只有晚上有實際訓練,那麼應該在訓練前後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保證症狀不會在睡眠過程中發生。
如果糖尿病患者用藥不及時,也會出現高血糖症狀,包括:疲勞、多尿、口渴、多汗、乏力等等。而且溫度變化也會對患者產生影響,所以要注意戶外活動的體溫控制。
最後提醒一下,糖尿病患者的訓練過程注意事項:
參考:
-
7 # 南方健康
運動的原則
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恆
選擇有一定耐力持續緩慢消耗能量的有氧運動,不宜參加激烈的比賽和劇烈的運動
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
運動前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
-
8 # 臺灣鉻樂控乳片糖尿病患者運動注意事項:
1. 什麼運動適合糖尿病患者
有氧運動特點是時間長、不中斷,吸入體內的氧氣與消耗的氧氣基本平衡;無氧運動屬於高強度的劇烈運動,讓人體處於缺氧狀態。
對比之下,有氧運動(散步、游泳、跳繩等)更為合適,能夠科學、有效的維持糖尿病人的身體健康。
2.適宜的運動量
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進行40分鐘左右的中度有氧運動,一週4次以上。運動強度以稍微出汗、心跳稍微加速為好。經常低血糖的患者,運動前要準備幾塊糖,避免不時之需。
3.運動時間點
可以選在餐後1小時以後開始運動,如 :上午8-10點、晚上6-8點。不要選在餐前運動,肚子裡沒有食物容易造成低血糖。
4.運動後不要立刻進食
人長時間的運動會消耗很多能量感到飢餓。糖友們要注意,運動後會讓腸胃蠕動減少,消化能力下降,馬上吃食物容易造成消化系統紊亂。建議在運動結束30分鐘後再進食補充能量。
回覆列表
糖尿病病人在運動中應注意:
(1)運動必須持之以恆,只有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才能起到降低血糖、控制病情的目的。
(2)運動強度控制得當,太多或太強的運動會使血液迴圈增快,導致胰島素吸收增快而引起低血糖症。
(3)鍛鍊的時間最好是在飯後1小時左右為宜,這段時間食物消化吸收較快,特別是糖的吸收最快,因而血糖值會明顯增高。如果在這一時間開始鍛鍊,隨著運動消耗能量,糖的分解代謝增強,便可使餐後增高的血糖降下來,防止血糖波動。(運動時身上可攜帶少許糖,以防有低血糖的發生。)
(4) 選擇鍛鍊專案時,必須考慮到個人的具體條件和性格特點,包括患者糖尿病的型別、病程、藥物治療方式、血糖控制水平、併發症情況、平時活動量的大小,以及鍛鍊場所的條件等。
當然,對於運動可能帶來的問題,只要是掌握好適應症,加強體育鍛煉的指導和監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