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十幾年前去山東威海旅遊,在海邊的一個美食城吃過一碗西紅柿打滷麵,真的好吃到哭,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一碗麵,卻讓我終生難忘,這麼多年再也沒找到那個味道,可惜當時沒拍照片,從網上找了兩張相似的圖片。
5
回覆列表
  • 1 # 茶緣老胡

    我有個姨媽,她老人家過世了。她在世的時候曾經做過一碗陽春麵,當時我家生活水平很低,玉米麵是主食,沒有油的菜是主打。但是一碗麵,讓我永遠忘不了。從看到這碗麵,開始動筷子吃,最後把麵湯喝光。整個過程到現在還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太好吃了。在也吃不到了。

  • 2 # 直面醜陋的自己

    最想念卻再也吃不到的就是已逝的爺爺做的飯。

    你叫我回家吃飯時,我總是說下次去。

    可是再也沒有下次了。

    爺爺精通廚藝,每次村裡有人辦喜事,總是請他去掌寸。就這樣的一個大廚,卻教不會他的兒子,我的爸爸連飯都不會煮。爺爺精通廚藝,每次村裡有人辦喜事,總是請他去掌寸。就這樣的一個大廚,卻教不會他的兒子,我的爸爸連飯都不會煮。

    回老家時,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舅媽做的燒鴨,舅舅突然說道,最喜歡爺爺做的醬料了,學了很多次都不會。

    我總是很避諱提起已逝的人,曾經,我什麼都有,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如今在外上學三年,走了3位親人,均不能回來送他們回來最後一程。我最害怕的是家裡在不正常的時間打來的電話,以及連續打很多電話我接不到。

    7月7號,背書到凌晨兩點半,當天要考經濟法,訂了六點鐘的鬧鈴,我的手機從來都是靜音,早上起來時,發現手機有無數個影片電話和電話,怎麼也經歷了前兩次,我都能想到發生了什麼事。

    果然,姐姐說爺爺走了,讓我馬上坐飛機回去。

    姑姑哭著讓我注重學業,堅持讓我考完試再回去。

    爸爸失去了他的爸爸,要處理一切的事,卻還要安慰我的情緒,爸爸說他現在什麼都不想說。

    我當時好像已經沒有知覺了,連眼淚都流不出來。天知道我是怎麼經歷那一個早上的,還能顫抖的拿起書繼續背,還能提起筆把試卷寫完。

    我立即查了回去的機票,發現我不能及時回去見他最後一面了。

    爺爺身體一直很好,我無論都想不到病痛會讓他的身體快速下降。

    4個月前,我們還一起去了南山市,一起摸了南海觀音的佛腳,一起掛了平安,一起為家人祈福。如果知道你那麼快就走,後悔沒跟沒跟你多去一些景點。

    2個月前,家裡突然來了電話,說爺爺腦溢血,眼晴失明瞭。

    1個月前,姐姐給我打影片電話,說爺爺想和我影片,當時沒接到,卻沒曾想,我這一輩子也見不到。

    回到家以後,家裡一片祥和,對此,誰都不提,這也是中國人對於死亡的避而不談,爸爸也只說了一句,你再也見不到爺爺了。

    在最後的日子裡,我什麼都不知道,不知道一下好動,喜歡熱鬧的,體面的爺爺在失明後,需要人攙扶才能行動,生活不能治理的人是在床上怎麼度日的。姑姑面對突然健康的老父親一下如此,尋求封建,多方走訪,日夜尋求能讓父親好起來的方法。可是,我什麼都不知道啊!

    如此,我見不到你的傷悲。

    我終於體會到“父母在,不遠遊”的含義。

  • 3 # 亞洲食學論壇

    說到終生難忘卻又再也吃不到的美食,筆者心中感慨萬千。有的時候,或許不是再也吃不到,而是再也不是原來的那個味道。

    小時候,因為家鄉經濟條件和交通的原因,鮮少有什麼零食可以買來吃,爺爺奶奶總會做一些不錯的小零嘴給我們吃,最難忘的是爺爺自己特製的一種用麵粉發酵的醬。

    用大約50度左右的溫水燙麵,然後再烙成餅,一張張堆起來,然後放入瓦罐中,再加上爺爺自己做的曲(一種發酵的,記不得是不是酒麴,不過爺爺喜歡喝酒,也經常自己釀酒,或許就是酒麴吧),密封好之後,找一個陰涼的地挖大約1米左右的個坑,把瓦罐埋起來,大約一個月之後挖出來,開啟密封蓋,一股醬香就撲鼻而來,拿回家之後,奶奶會用香油炒一下,一部分用來醃製醬菜或者配粥,一部分會風乾,拆分成小顆粒狀,就成了我們的零嘴。吃起來鹹香可口,和蘿蔔、芥菜等做成醬菜之後,非常下飯,香脆的蘿蔔帶著濃郁的醬香,清爽可口。

    後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加上爺爺過世,就再也吃不到這樣子的醬菜和醬粒了。

    還有一道美食,筆者也難以忘卻,就是奶奶那碗手擀麵,手工做的就非常細,雖比不得龍鬚麵,但也細如香菜的梗,配上在油裡烹過的蒜蓉、鹽巴、小磨香油、炒熟擀碎的芝麻,想想就直流口水,而且面非常的勁道要爽滑。記得,每次和麵奶奶都會悄悄的在和麵的水中放些白糖和鹽巴,然後面和好之後,會蓋上打溼的蒸布醒上半小時,然後一遍遍的揉麵捶打,最後擀成非常薄的面片,然後快速的切成苗條,精湛的刀工都可以去當大廚了。雖然,母親做的手擀麵也不錯,但是卻和奶奶有很大的差距,自奶奶去世後,筆者對那碗手擀麵的味道就唸念不忘。

    Cola

  • 4 # 好71492115

    我山西人,小時候總喜歡和媽媽一起去趕集,然後吃一碗炒貓耳朵,雖然我就十來歲,但是能吃一大碗,媽媽就是小氣吧啦的買一大碗然後還和我分,總覺得你不足。現在我也已經30歲了,經常也會買炒麵吃但再也吃不出那味兒了!

  • 5 # 扁扁25817861

    小時候學校後面的煮年糕,5毛錢10片,撒上醬汁,拿籤子戳著吃,再配上一個香蕉雪糕,唉,後來店拆了,自己嘗試做過很多次都沒有那個味道啦。

  • 6 # 風向之初

    吃不到的東西,是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到現在還是念念不忘的。

    泡麵:《甲一麥》《頤和園》

    飲料:《旭日升》

  • 7 # 閩南曉進

    最好吃的美食!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奶奶煮的地瓜粥,很多人會說:這算是什麼美食?不就是地瓜粥麼!,然也,在閩南泉州家家戶戶基本都會種地瓜!由於氣候和地區的差別,有“紅薯和白薯”,每到地瓜成熟的季節,爺爺奶奶都會去田裡把成熟的地瓜挖上來:洗乾淨切條,放在家門口或樓頂進行曬乾,有些地瓜也會做成地瓜粉,“瞧瞧告訴你們(泉州好吃的醋肉用的就是地瓜粉:沾點地瓜粉肉會更香甜酥脆可口);切條的地瓜幹清甜爽口,不僅可以直接吃還可以用來煮粥、蒸等,夏天到了煮上一鍋:綠豆和地瓜幹清涼爽口還可以解暑,慷慨萬千只是現在奶奶離開了我們,我們一直懷念當初她親手種的地瓜、親自煮的粥、親自......

  • 8 # 深度書痴寶木笑

    每次我抱怨那道燒茄子太油,你都狠狠敲我的頭,說你燒的茄子沒有一家飯店能做得出來,以後想吃那都得排隊……

    現在,我經常站在老屋廚房的門口乖乖排隊,也決不會嫌棄茄子燒的太油,可是總也等不到那個熟悉的聲音叫我端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後的你有多少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