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奶油蛋糕媽媽
-
2 # 豬媽龍爸
一哭就抱對寶寶成長不利
新生兒一哭,父母就急忙把他們抱起來,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就會停止啼來。許多父母就會問這是不是具有反射性?是的,但是父母要適可而止,不要一哭就抱,否則會使新生兒產生依賴性從而更容易啼哭。
新生兒的哭有兩種,一種是反應性的,一種是生理性的。若無異常現象,新生兒的啼哭是對身體有益的。
另外,父母應注意觀察新生兒的啼哭規律,正確判斷他們啼哭的原因,予以對症處理。如果新生兒因身體不適而啼哭,父母就應抱抱他們,還要了解他們的不適;如果他們想要父母的關愛,父母可以拍拍他們,當然也不排斥抱他們。但是如果完全用抱來應對哭泣則容易構成新生兒反射性的啼哭。
為了讓孩子養成正常的生活規律,父母應從新生兒階段就開始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讓新生兒順其自然地入睡、啼哭、運動、醒來,不要一聽到哭聲就抱起來,或讓新生兒在懷裡入睡,或用搖籃,或是哼著曲子催他們入睡,以免形成不良的習慣。
-
3 # 悠米悠米
這個問題曾經也困擾過我,我也和家人關於這個問題有過爭執。我談談自己的經歷和想法。
初為人母,我對孩子視若珍寶,一哭就去抱起來哄,但家裡人都反對,稱會將孩子帶的很刁,會被寵壞掉。最初,我反駁的理由就是:孩子哭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是生理不舒服就是心理不開心,換位思考,如果我們不舒服,是願意家人冷眼旁觀還是溫情相哄?家人也就默許了。
僅有一次,寶爸任由他大哭,哭到臉漲的通紅才抱起來,當然,寶爸沒有惡意。大哭後的一天內,果寶一改往日的活潑,有些膽怯。我想可能他覺得缺失了些安全感的緣故吧。
直到現在,寶寶一哭我還是會去抱會哄,事實證明,一哭就抱並不會寵壞孩子,反而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也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
最後祝天下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
4 # 崔振東書法作品
這個要分情況的,有的寶寶哭是有原因的,一種原因是寶寶哪裡不舒服了,比方說我家寶寶一歲半之前有時候總是感覺無緣無故的哭,新手父母沒有經驗,後來透過仔細觀察我家寶寶應該是腹絞痛,每次喝完奶就哭,而且是蜷著身體,知道了之後都回去抱著她揉揉她的肚子,很快就能緩解了,這種情況不會寵壞孩子的,等她漸漸長大懂事之後,我確定是無緣無故的哭,發脾氣我是不會抱她哄她的,我怕那樣會把她寵壞的。
-
5 # 小布點mami
嬰兒階段的孩子,哭是他們引起父母注意的一種方式,說明他們需要父母的擁抱,需要在父母懷裡的那種安全感。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會因著一哭就抱寵壞了孩子,抱他是父母表達愛的最好方式,相反如果不對他們的哭泣有所迴應,他們必然哭鬧不止,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讓人覺得煩躁。
2-3歲的孩子如果一哭就抱,會讓他們產生對父母的依賴,甚至用哭來滿足自己的要求,這樣真的會寵壞了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他們知道如何發脾氣來控制父母。對於這個階段孩子的哭泣,我們可以冷處理,不去管他,過會兒它自然就忘了。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哭的目的不一樣,所以我們的對待方式也不相同。小的時候對他們哭泣要及時的迴應,多抱抱孩子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大點的孩子需要分清他們哭泣的目的,如果是因著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哭泣,堅決不抱。如果是因著傷心,我們可以給她及時的擁抱。
-
6 # 使用者282785901
“孩子哭了抱會寵壞”這種說法是極不負責任的。
嬰兒唯一與外界溝通的方法就是哭,他們的所有需求,飢餓、寒冷、睏倦、不適都要透過哭來表達。因此,只要是孩子哭了,家長第一反應應該是抱過來,檢視孩子有什麼樣的需求,該哺乳的哺乳,該換尿布的換尿布,該哄睡的哄睡。特別是劇烈的哭鬧,一定要仔細檢查,腸絞痛或者是其它一些嚴重的疾病才可能透過觀察發現。
另外,即使孩子不是生理需求,而是因為情緒問題需要抱抱,也是提倡要及時加以安撫的。心理學上認為,養育者如果能及時安撫滿足孩子,讓孩子會有安全感,形成安全性依戀關係,在將來的婚戀關係中也會相信愛和被愛,有助於孩子將來的性格發展和戀愛婚姻。
-
7 # 小蟲子教育筆記
“孩子哭了抱會寵壞”這種說法是極不負責任的。
嬰兒唯一與外界溝通的方法就是哭,他們的所有需求,飢餓、寒冷、睏倦、不適都要透過哭來表達。因此,只要是孩子哭了,家長第一反應應該是抱過來,檢視孩子有什麼樣的需求,該哺乳的哺乳,該換尿布的換尿布,該哄睡的哄睡。特別是劇烈的哭鬧,一定要仔細檢查,腸絞痛或者是其它一些嚴重的疾病才可能透過觀察發現。
另外,即使孩子不是生理需求,而是因為情緒問題需要抱抱,也是提倡要及時加以安撫的。心理學上認為,養育者如果能及時安撫滿足孩子,讓孩子會有安全感,形成安全性依戀關係,在將來的婚戀關係中也會相信愛和被愛,有助於孩子將來的性格發展和戀愛婚姻。
-
8 # 育兒大天地
小孩哭了不去哄,難道還能讓他一直哭不成?哭壞了怎麼辦?孩子哭了,抱起孩子是最好的方式,讓孩子有安全感,感受到家人的愛,有什麼不好呢?
現在網路發達,很多初為人父,初為人母的年輕人都從網上學習如何照料孩子。當然,愛學習是好的,但是網上不乏一些誇大其詞的言論,什麼這樣照顧孩子不好,什麼那樣照顧孩子也不好,往往讓作為新手的父母無所適從。就如同所問,孩子哭了就抱就真的會寵壞孩子?
孩子那麼小,哭肯定是有所不滿意,有時候是因為餓了,有時候是因為大小便了,有時候是因為冷了,有時候是因為熱了,孩子不會說話,只能用哭表達自己的不滿。這時候,只有抱起孩子才能發現問題所在。
抱孩子不是寵孩子的表現,而是愛孩子,發現孩子那地方不合適的手段,目的是讓寶寶有個舒服的成長環境,讓寶寶不哭。再說,對於還不能走路天天躺在床上的寶寶,寵一點也沒什麼。
也許等孩子會走路了,你想抱孩子他還不願意呢,因為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每個階段的需求,哭了就抱抱孩子,作為家長無須過分考慮其他因素。
(圖片源於網路)
-
9 # 城市新媒
會。
我是過來人,我家寶寶當初就出現過這種情況!
但是,寶寶飢餓或不舒服時,還是需要抱起來的!
所以,抱與不抱要分情況!
-
10 # 間歇性精神障礙灬
家長會覺得孩子哭了就抱,就哄,不太好,是因為家長怕孩子變得很任性,將來養成習慣之後,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會逃避,無法承擔責任,如果不抱,會讓孩子知道哭鬧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以後孩子會變得更加堅強,但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這樣,理由如下:
孩子的內心是很敏感的,自主能力也很弱,孩子哭是想得到父母的迴應,他透過哭的方式告知父母,我們應該有所交流了,我需要與你們溝通,此時父母應該積極給予迴應,並且瞭解孩子的情緒問題是出在哪裡,並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給予解答,我們要學會觀察孩子哭的原因,看看是因為不舒服或者想要溝通,吸引你的注意力等,及時的對寶寶哭鬧給予迴應,會使孩子建立更大的安全感,性格也會更開朗,活潑,也會讓孩子更信任自己的父母。
及時的迴應寶寶的哭鬧並給予相應的安撫,可以增加寶寶的人際溝通能力,孩子大了之後反而很少用哭來解決問題,他們在得到迴應之後會更多的去想其它的與父母溝通的方式,哭在孩子的世界裡只是溝通方式的一種。
那麼,哭鬧及時迴應是否會讓孩子養成任性的習慣,也是有這個可能的,在孩子大一些,留個月之後,我們就要適當的放慢一些迴應的速度,同時觀察孩子的反應,看看是孩子有所需求,還是故意這麼做。
如何減少孩子的哭鬧次數,我們可以嘗試多和寶寶一起玩,用主動陪伴的方式來讓寶寶失去透過哭鬧吸引你注意的機會,我們還可以培養寶寶的好奇心,讓孩子對很多事物產生興趣,當寶寶對很多事情感興趣之後,他就自己自娛自樂了,就不會為了纏著你而哭了。
我們還可以培養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透過動作與言語來向父母說明自己的意圖,堅持這種方式,時間長了之後,孩子會變得更聰明,也更善於溝通。
-
11 # 港媽Grace和小提子
其實嬰兒哭,是因為他只會這一種方式來表達他的需求。記得我家老三出生時,護士姑娘推他們去洗澡。雖然隔了幾個房間,我都能分辨出我家寶寶的聲音。
寶寶哭,有時候是餓了;有時候是大小便;有時候呢就是想讓你陪他玩;而有時候呢,可能又是不舒服。他們哭的時候,聲音的高低長短,節奏是不一樣的。作為媽媽就要細心的觀察一下,聆聽一下。小孩子為什麼哭呢。
如果排除了肚子餓,尿尿了,或者便便了,或者是不舒服。小孩子哭只是為了單純想讓你抱她的話。我覺得,在六個月以下,而條件又允許的話,那就多抱抱他吧。當然,孩子漸長的時候。有些無理的哭鬧,我們可以適當的對他say no。別看孩子這麼小,他可是很會察言觀色的。
我的三個孩子都試過,在八九個月時,晚上不願睡覺,要抱著哄睡。我就很狠心的讓他們躺在床上不理他們,由得他們哭。經過一兩天的磨合,他們發現哭是沒有效果的 ,所以以後睡覺他們就乖乖的啦。當然,實施的時候,小朋友必須是精神好,沒有病痛的。
對於嬰兒來說,家長們見她哭了。應該分析他為什麼哭,應該做如何處理,不一定需要立即去抱。
無論用何種形式,要讓孩子有安全感,感覺到家人的愛護。
-
12 # 兮之育兒
看年齡段吧。
1.零到兩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被稱為嬰兒吧,對於嬰兒來說,哭了,倒不是說要抱,而是要找找原因,孩子為什麼哭。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是餓了?大便了?哪裡疼了?生病了不舒服?還是單純的想媽媽了?
餓了就要餵奶,大便了就洗洗乾淨或者擦擦乾淨,不小心把自己弄疼了,要抱著安慰一下,生病了要看什麼病,嚴重的要去醫院的,如果單純的只是要媽媽抱,那就抱吧,這麼小的孩子,不抱他難道就讓他哭嗎?2.兩歲以後
兩歲以後的孩子漸漸的開始懂事,會察言觀色,他如果發現一哭就有人來哄自己,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麼我覺得,不要去抱,不要去哄。不然確實容易寵壞。
要是這種情況,父母要做的就是任著他哭,並且明確告訴孩子,要哭就一個人慢慢哭,什麼時候不哭了,好好講話,父母才會搭理你。幾次一試,他們就不會用哭來當武器了。所以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情況,都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
13 # 貝貝要雞蛋
人是情感動物,兒童的情緒尤其千變萬化,這種控制情緒的問題,不能像數學裡“1+1=幾”那樣,透過各種邏輯講道理,告訴你唯一答案是“2”。也就是說,所有答案是建立在你瞭解孩子的基礎上的,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就算是同樣的年齡,同樣的哭泣,很可能解決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沒有一學就會,一用就準的“標準答案”。
本來想從年齡分段的角度說,後來覺得也不準確,會誤人子弟。
思來想去,還是從“哭”和“哄”的本質上來說吧。
兒童哭的本質是表達訴求,他要用哭聲來尋求父母的關注和幫助。
家長哄的本質是安撫兒童情緒,滿足兒童訴求,讓兒童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兒童哭和家長哄之間的關係,只需掌握一個關鍵詞就好:不要越界。
兒童的哭泣只要不是無理取鬧,只要不是刻意用哭鬧來威脅家長達到目的,家長就要來哄。這裡的內容非常廣泛,我有一篇關於孩子哭了怎麼哄的回答,區分生理性哭泣和病理性哭泣,講了20種情況,感興趣可繞道去看看。孩子只要不越過“用哭當武器來脅迫父母”這個界限,父母都要進行安撫,這毋庸置疑。
家長哄也要講究方法,不是無度關愛。原則就是把每次哭鬧都當成一次很好的交流感情的機會,而不是變成一次指責訓斥的導火索。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不能越界,該孩子自己承擔的痛苦和教訓,必須由孩子自己承擔,家長不可代勞。家長為孩子承擔越多,對孩子成長的阻礙就越大,孩子將來的惰性就越強,就越是不成才。孩子沒有對家長的依賴,他就會很清楚地知道與父母之間的界限,哪些是父母會幫助我的,哪些是就算我哭鬧也是沒用的。
-
14 # 風吹水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很多媽媽都以“哭聲免疫法”為育兒寶典,以此來訓練或者減少孩子哭的頻率。“哭聲免疫法”意思就是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很多媽媽對此堅信不疑,不分情況堅定的執行這個準則,自以為是的覺得是科學的育兒。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給了孩子非常大的傷害而不自知。
孩子哭是需求未得到滿足剛出生的嬰兒從母親的子宮來到這個對他來說冰冷的世界,母親是他所有的依靠,新生兒認為他和母親還是一體的關係,他的所有需求就應該得到滿足,如果母親或者別的撫養人沒有及時迴應他,哪怕遲了一分鐘,對於嬰兒來說,都意味著被拋棄、不被愛,他們的世界會迅速坍塌。對於幾個月大的嬰兒只有及時響應並滿足他的需求,才能為他日後良好的安全感以及向外探索的能力打好基礎。
抱孩子並不會慣壞孩子,及時關注和滿足會給孩子的成長畫上好的底色孩子哭說明有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有時候哭抱孩子能緩解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停止哭泣,但是並不是任何時候抱都能解決問題。父母要有敏感性,察覺孩子的需求並滿足TA。這樣不僅不會慣壞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的,受重視的,全部的心力都用在自己內在的發展上。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孩子就不能集中精力,他們會一直向外尋求關注,尋找自己的存在感。
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才會慣壞孩子只有家長採取了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比如沒有原則的溺愛、不給孩子立規矩、任何時候任何要求都沒有原則的滿足、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高標準要求孩子、低標準對待自己等等,這些行為都不會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想孩子合格或者優秀,那麼家長首要任何就是做好自己,言傳身教,用行動去影響教育孩子,才有可能教育出一個自己滿意孩子滿意符合社會標準的孩子。
-
15 # 育兒你造嗎
不是!在孩子哭泣的時候,家長還是給他一個愛的擁抱吧!
寶寶這麼小,連話都不會說,哭是他表達需求的唯一方式。
不管是身體不舒服,還是餓了想吃奶,又或者只是單純地想要被抱抱,只要熊熊有需求,他就會用哭來表達。
某些專家都說了,孩子一哭就抱,時間久了,孩子可就被慣壞啦!
這種不靠譜的話,可千萬別聽!
對待小嬰兒,最重要的,就是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讓他們產生濃濃的滿足感~~
某些家長以為,孩子抱了下次又會哭,時間一長就不會哭了?
錯!
寶寶不哭不是變乖變懂事,而是內心已經絕望了好嗎!
作為一個可親可愛的小baby,他在想喝奶奶的時候哭,你不理他;
在覺得肚子不舒服的時候哭,你又不理他。
他的每次哭泣,換來的都是你們的冷漠,久而久之,他就會覺得自己不重要了……
所以說,寶寶哭的時候,千萬別放任他哭,
這個時候抱抱他,他會認為:“粑粑麻麻是好人誒,我一哭他們就來關心我啦!”
同時,他也會認為:“自己也是個好寶寶誒,所以粑粑麻麻才會這麼愛我!”
透過抱抱,寶寶的需求獲得了滿足,心理會發展得更健康,與父母的關係也會更親密。
-
16 # 喵嗚做輔食
個人覺得:孩子一哭就抱,真的不會慣壞孩子。但對不同時期孩子的哭鬧你要學會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先來說說嬰兒期的寶寶。
之前我在一本書裡看過一些內容,具體內容有點忘了,在這說個大概吧。
書裡說:哭聲是最初的語言,它是寶寶與外界最早的溝通方式。嬰兒期的寶寶不會說話,但他們會懂的用哭聲來跟大人溝通以達到自己的需求被滿足的目的。如果照顧寶寶的人瞭解到了寶寶的哭聲是一種溝通,那寶寶就會明白自己給的暗示是有價值的。寶寶就會學到了一種溝通模式:“我發出一個訊號,有人迴應我。”那麼得到迴應能夠激發繼續溝通。所以說面對嬰幼兒時期的寶寶哭聲,家長要有迴應,別擔心一有迴應寶寶就會賴上你。及時地迴應寶寶的哭聲,不僅能與寶寶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和給寶寶提供充足的安全感還能激發寶寶與人溝通的慾望。爸爸媽媽們要多留意寶寶哭聲裡傳達出的有用價值;待後面寶寶越長越大,身體、肢體動作更加靈活時,他們就會嘗試用這些動作來告訴爸爸媽媽的需求,自然也就學會了換方式來溝通。久而久之,孩子與大人的溝通方式就多樣化了,而哭的溝通方式就會越來越少用。
再來說說非嬰幼兒時期的寶寶。
非嬰幼兒時期的寶寶,一般都具備了一定的溝通能力和學會了一定的溝通方式。但他們還是會以哭鬧的形式來表現,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並且用其餘溝通方式是無效的。面對這種哭鬧,我的做法是:允許孩子哭鬧但也及時安慰。
說說昨晚發生在我家寶身上的一件事吧。孩子和她爹在餐桌前,她爹在給孩子泡牛奶,孩子站在小椅子上看她爹泡牛奶。後面孩子眼睛一亮,呀,桌子上有兩三粒牛肉乾。當時孩子就伸手去拿了,說要吃牛肉乾。她爹肯定是反對的了,因為都要喝牛奶準備睡覺了,最後孩子就哭。我聽到孩子哭後,就從房間出去,抱起孩子問幹嘛哭,一邊問一邊摸孩子的頭,很快孩子就停止哭聲瞭然後開始跟我說原因,再後面我就引導了下說現在不是吃這東西的時間,我們要喝牛奶了,要準備睡覺了,牛肉乾你放自己的小盒子裡明天再吃等等一些話,孩子很快就安靜下來喝牛奶了,再後面她爹還親了下寶,父女倆又嘻嘻哈哈的。
我的做法我不敢保證百分百是正確,但我覺得跟孩子這樣去溝通至少讓她知道了我們還是愛她的,即使她是因為不正當理由哭鬧也不會被父母嫌棄;至少讓她不會感到恐懼,沒安全感。反正我是聽不了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而父母還無動於衷或者一頓火爆脾氣給吼回去。
-
17 # 佳楠育兒記
孩子傷心了哭了尋求抱抱,索要安撫這是人之常情,又怎麼會寵壞孩子呢。相反有些孩子因語言能力不足,當他想要親近父母,尋求關注的時候,而又不懂表達,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又總是發現不了他,那他只能透過“哭”的形式,引起爸媽的關注。
如果是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不能及時的讀懂孩子的內心,還在擔心一哭就抱他會寵壞孩子,任由孩子在哭泣,可以想象孩子的內心是何等的難受委屈。
其實不難理解,我們大人在自己生氣、傷心、哭泣的時候,不管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和事件,是不是都希望有人第一時間來關心,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呢?更何況是個孩子呢。
無論什麼年齡段的孩子哭泣了,爸爸媽媽你們是孩子心中最親密的人,應該第一時間給予迴應,讀懂孩子的內心,因為什麼而哭泣?是累了、困了、餓了還是就僅僅想跟你撒個嬌,要抱一抱,不要拒絕孩子,帶著愛的微笑抱起他,親親他。孩子的童年很短,在他的孩提年代給予他更多的愛、理解、關懷,用愛來滋養他的心靈,這些都將會伴隨他走的更遠。像擁抱、親吻,這些無論多麼多都不會寵壞孩子的,如果你也曾矜持過怕寵壞他,那麼從今天起,放下這些顧慮,好好的擁抱他,讓他感受到你足夠的愛。
-
18 # 纖茉時光
這個我不太敢苟同。但是有許多老年人確實是這麼認為。我有我女兒的時候,孩子經常哭鬧,當時年輕,什麼也不懂,於是向婆婆和周圍的鄰居討教。他們都說“哭了就別抱她。哭一會兒就好了,要不孩子會被慣壞的”。從沒做過母親的我信以為真。於是就任其哭鬧。該幹什麼幹什麼?可是慢慢的孩子不怎麼哭了,以前逗逗她還咧著嘴咯咯笑,在孩子八九個月的時候,有一次,孩子的姑姑來走孃家。順便來看看小侄女。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孩子姑姑就擔心的說,“這孩子咋看著不活潑,是不是病了”。聽了這話,我也感覺出一絲不安。於是抱孩子到醫院。醫生詢問了一番,告訴我們“孩子沒什麼毛病,是營養不良造成的,多給孩子貼配點奶粉和蛋白質就可以了。否則會影響孩子後天發育。”聽了醫生的話我才想起。孩子除了吃我的奶水,根本就沒有吃過別的什麼東西!更別說營養品了。我心裡稍微輕鬆了一點兒,卻又感到深深的自責。那時只以為孩子哭鬧是正常的,沒想到差點兒害了孩子。
奉勸年輕的家長們,孩子哭的時候一定要先把孩子抱起來,瞭解孩子哭的原因,千萬不要置之不理。以免留下終生遺憾,悔之晚矣。希望未來的寶爸寶媽們都能生幾個聰明可愛的寶寶。也希望孩子能夠在父母親人的精心呵護下的溫暖懷抱裡健康快樂地成長!
-
19 # 三妹愛壯哥
我來談談自己的經驗吧,一哭就抱,真不是一個好習慣。那要如何改正呢?聽聽我的故事:
兒子壯壯4個月之前,我幾乎整天抱著他睡覺,而且愈演愈烈:
抱還不行還得晃,晃還不行還得唱,唱還不行還得做深蹲……而且睡著了之後的落地醒,相信是眾位飼養員共同的夢魘吧。
近乎24小時*7的折磨,讓我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娃糟糕的睡眠導致了日常吃不好玩不high,一個惡性迴圈就這麼如期而至了。
後來我開始瘋狂收集各種資訊,找到了備受爭議的EASY(eating、activity、sleeping、you)法則了。
這種方法的核心是這四件事的順序,也貫穿了孩子一天的活動。孩子醒來後,先進食,然後玩一會兒,接下來睡覺,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享受自己的時光了。
先說一下這套方法的爭議,有一些媽媽會覺得,我們的孩子又不是機器人,怎麼可能按照我們想要的標準去規定他什麼時間吃飯什麼時間睡覺。
我非常贊同這些質疑,我們的孩子不是機器人,但他是可以建立自己規則的人。
如果按照書籍照搬,這套程式的確是對流程中的每一項任務都做了時間劃分,比如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多長時間的放電。
但這並非一個標準化的時間表,我們使用的人,完全可以根據我們孩子的具體狀況,家庭的生活習慣,來做更貼合實際的調整,靈活安排。
再說得簡單點兒,就是我們應當儘量避免給孩子養成“吃零食睡零覺”的習慣,良好的成長需要一頓飽餐和一個整覺
在與孩子磨合的過程中,通過幾次安全的試錯,找到符合孩子身體規律的作息模式,然後按照這個模式來執行。
首先要調整的,就是把“吃睡玩”改為“吃玩睡”,這一點很重要。它直接決定了你們的規律作息模式能否建立成功。
這是一個對媽媽來說主動改變,對孩子來說被動改變的過程。一開始,肯定會受到孩子不同程度地反抗。飼養員們,請確定你已經準備好你的大心臟,且家人支援你的計劃。
先嚐試從吃飯開始調整。通常情況下,一頓飽餐之後,孩子不會餓得那麼快。如果剛吃完15分鐘就哭了,那一定不是因為餓,儘量別用給奶的方式止哭。
然後慢慢拉長兩次就餐的間隔時間。
比如最一開始的習慣是20分鐘左右娃就哭了要奶,那你可以透過其它安撫方式來穩定孩子的情緒,把間隔時間從20分鐘延長到半個小時。
堅持幾天之後可以再適當延長到40分鐘,直到達到符合你孩子自然生長規律需求的時間為止。
孩子可能吃著奶就困了,儘量別讓他直接睡,奶睡絕不是最佳入睡方法,它只是省事的方法而已,本身是弊大於利的,這個應該媽媽們都有共識的吧?
那咱們應該怎麼辦呢?我的方法是捏捏他的小臉兒,親親他的額頭,反正就是想辦法讓他不要睡。
他當然會哭,我就找來他喜歡的玩具跟他玩就好了,這種時刻轉移注意力大法就顯得比較好用了。
大約一週左右,壯壯就已經養成習慣,不再會吃完就睡了,而且對吃完以後的玩耍充滿了期待。
每次都用閃著光的豆眼兒看著我,好像在問媽媽接下來有什麼新奇的東西給我看呢?
什麼時候該睡覺了呢,小月齡的娃是有比較明顯的表現的,比如打哈欠、揉眼睛、在身上各種蹭,這種時候就可以嘗試入睡了。
哄睡方式多種多樣,你可以在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儘可能地嘗試。
我個人呢,很反對所謂的“哭泣免疫法”,可以讓孩子短時間哭一下,釋放壓力,並且也讓他知道,媽媽真的不能一味滿足他奶睡或抱睡的要求。
但是長時間放任不管的哭泣,我個人覺得會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當然,凡事不能走極端,一聲都聽不得孩子哭的話,恐怕我今天說的這些培養規律作息的方法,就完全實現不了了。那不如就放棄焦慮,安心地享受順其自然吧!
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難就難在“狠下心來”。
過程中可能會有許多意外,你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找個好的隊友一起承擔,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養成良好習慣好處多多無數個哭著想放棄但堅持下來的夜晚,帶來了巨大的收穫。
壯壯是5個月開始睡整覺的,睡眠越來越好使得他在醒著的時候情緒也很好。
作息規律了,我也越來越懂得他此刻的哭代表什麼意思,可以及時滿足他的需求。
他的安全感也提升了,一個良性迴圈就這麼猝不及防地來了。
壯壯每次睡醒都會笑,我們的親密關係也越來越好。
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也獲得瞭解放,再也不用24小時圍著他打轉。
他睡著了,我就可以做點兒自己的事情了,那種感覺真是無與倫比的舒暢。
等孩子到了2歲左右,很大機率要遇到可怕的“terrible 2”,他們的精力非常旺盛,似乎怎麼也用不完。搗亂、拆家、玩得昏天黑地,就是不睡覺。
經常聽到同齡的媽媽抱怨,晚上動不動熬到11、12點,耐心陪玩麼?老母親真的做不到啊!
但這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孩子成長到這個階段,理解力逐漸加強,對周圍各式各樣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了解體驗。
但如果聽之任之,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髮育,家長們也深受其擾。所以,儘早地培養孩子的規律作息,就變得非常重要。
我是真的到t2這個時候又更加體會到培養規律作息的好處了:
壯壯現在每晚9:00-9:30左右入睡,他是有這個習慣概念的,到點兒我提醒他,他就會自己啟動睡前儀式——讀書。
挑選兩本他愛的書,讀完之後主動cue我,現在是睡覺的時間了,關燈,然後往床上一躺,基本上不到5分鐘就睡著了,極少極少有失眠的困擾。
這其實是他的生物鐘,身體適應了,一切都是那麼得順其自然。
回覆列表
哭,是寶寶的本能之一,也是他與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第一年,當寶寶還未學會用語言或肢體動作來傳達他的情緒或需要時,只能用哭泣來表達。 寶寶哭泣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餓了、尿布溼了,或是隻是想引起你的關注。
當寶寶哭泣時,你最好能立刻給予迴應,讓寶寶知道你愛他、重視他,是他的依靠;若對寶寶的哭泣不予理睬,他可能哭鬧得更厲害,讓你更心煩氣躁。 不用擔心從此慣壞寶寶。根據一些研究調查顯示,父母在寶寶哭泣時,立刻給予迴應,讓寶寶有被重視的感覺,有助於日後自信心與自尊心的建立,溝通技巧也比較好;相反地,哭泣時被父母冷漠以待或是忽視的寶寶,會比一般的寶寶更愛哭,哭泣時間更長,父母越是不理他,他越是哭得厲害,造成惡性迴圈,並對日後的人際關係發展有所影響。 對新手爸媽來說,寶寶剛出生的哭鬧,更容易讓他們感到驚慌失措,因為有時候根本弄不清寶寶為什麼哭!再加上寶寶的哭泣常常是無預警的,忙了一整天,總算可以休息時,或是好夢正酣時,寶寶便開始哇哇大哭,直到你筋疲力盡,才肯罷休!哭鬧不休的小惡魔又變成了安睡的小天使,你卻可能已經無法再入睡了。 別太煩惱,再過一段時間,
你與寶寶的默契會逐漸建立起來。你開始能分辨出寶寶的哭泣是肚子餓了、尿布溼了、生病了,還是隻是要你抱抱他。只要做父母的不要對寶寶的哭泣置之不理,寶寶也在學習如何與父母溝通,一旦親子雙方的默契與溝通模式建立後,你便能從容面對寶寶的哭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