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費玉山

    人生坎坷貴如金,

    潑墨驚天動地文。

    經歷人間千百苦,

    筆端融入一顆心。

  • 2 # 塗之人995

    “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趙翼《題元遺山集》),元好問詩很好,源於他的神童、進士、國史院編修、知制誥、囚徒的人生經歷。

    辛詞蘇文杜詩,世人稱頌,而寫出那些詩文的作者的經歷卻是不平常的。

  • 3 # 貢子曰

    有人說:“能寫出傳世名詞的人必是飽經坎坷歷盡磨難的人”,我認為這句話說的很對。

    畢竟文學創作是離不開現實的,生活乏味、單一的人是不可能寫出好作品的,題主在題中舉了李煜和李清照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證明。

    李煜是五代時期的南唐後主,前期過著驕奢淫逸的帝王生活,這個時期雖然也有詞作產生,但是內容質量上並不是很高。當他歷經國破家亡後,他的詞作才有突破,無論是《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還是《浪淘沙·簾外雨潺潺》都是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品。

    生活在兩宋之交的李清照也是這樣,前期生活穩定的時候,只寫出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樣的詩詞。但是可以理解,畢竟此時生活富足,幸福,新婚燕爾的李清照眼裡、心裡都是喜悅。

    但是等到國家滅亡,舉家南遷後,情形就發生了變化,丈夫早逝,自己的生活漂泊無依,此時她的視角就更多地著重於家國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成了這一時期生活的主旋律。

    詩人趙翼在論詩中有“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的詩句,確實,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是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就好比一生創作出四萬多首詩歌的乾隆,基本上沒有什麼好的是做傳世。

    大文學家蘇軾,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留下膾炙人口的詩詞,除了他天才般的創造力和深厚的學養之外,恐怕就要與他坎坷的人生經歷聯絡到一起了,他這一生時而權傾朝野,時而貶謫他鄉,他經歷了一輩子都經歷不完的事,所以《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南鄉子·東武望餘杭》等經典詞作相繼問世。

    坎坷的人生是一所好的大學,是它教會了詩人把自己的筆觸從縱情享樂的小圈子延伸到對於人生和命運的思考之中。

  • 4 # 使用者振華

    我非常認可!因為人如一塊玉石,不經歷雕琢是很難成為一件完美的藝術品的。所以說磨難是成長之路的必經之點,磨難是使人成功的試金之石,磨難是催人上進的鞭策之繩。不遭受磨難的人很難成為一個堅強、勇敢的人。當你遇到苦難時,不妨想一想,磨難也是一種財富,它會化為一種動力推動你前進。所以說磨難是一種財富,磨難能造人才。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帆風順只是美好祝願,坎坷困境才是常態,如果不歷經磨難,很難寫出流傳千古的作品,蘇東坡如此,李清照亦是如此。再說南唐亡國後,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淚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淚寫出了亡國破家的淒涼和悔恨;並把自身所經歷的慘痛遭遇泛化,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與意義,通向對於宇宙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所以其言情的深廣超過其他南唐詞人。

  • 5 # 禪悟淨慧

    我認可這種觀點,一位優秀的詩人,詞人作家,將軍在設身處地時,詩詞都是由心而發。

    比如岳飛,在報國之志即將無望的時候,寫出了氣貫長虹的(滿江紅)。

    李煜作為一國之君,呼風喚雨,權傾朝野的人物,一時淪為了階下囚。心理上生理上都無法接受的,李煜也是位詩詞大家,多承溫庭筠,韋莊花間派的詞風。

    是啊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呢!

    人就是這樣,當自己的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時,情緒低落到了極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如夢,世事難料啊!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真實的寫出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痛苦,和無能為力的悲憤。是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啊……!

    李清照婉約派的詞後,千百年來無人能與之抗衡。之所以能寫出(人比黃花瘦)這樣的詞句,也是心照的真情宣洩。

    李清照一生情感坎坷,三次婚姻失敗的打擊,給她帶來無限痛苦。特別是第一段亡夫之痛,烙下了深深的傷痕。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十四個字表達了詞人何等的思念,何等悲鳴啊!

  • 6 # 司馬情1

    當然認可你的觀點。俗話說,磨難是成長之路的必經之點,磨難是使人成功的試金之石,磨難是催人上進的鞭策之繩。比如李煜,經歷了國破家亡的痛苦,被俘入獄後悟透了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用血和淚寫出了多首名詞,其言詞的深廣超過了南唐任何詞人,被譽為“千古詞帝”。還有李清照也是歷經坎坷,先是父親受奸人陷害、丈夫趙明誠丟官、公公去世,再後來金兵入侵,整個民族的劫難。但命運並沒有擊垮這位奇女子,而是磨練了她堅貞不移的性格,對人生又有了新的理解,相繼創作出很多膾炙人口的詞句,成為婉約派的代表,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

  • 7 # 揚韓若鑫

    詩詞從古到今為何廣受推崇?皆因為詩詞用華麗的辭藻濃縮了人生的悲歡離合,與現實生活的人們產生了共鳴。

    我們常說情到深處總迷茫,詞人也不例外。當李煜李後主作為一代文豪,經歷亡國之痛,與小周後愛情故事讓李煜一唱三嘆,降宋後小周後被趙光義強幸,作為曾經的君王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不能保護,這種傷痛普通人怎能明瞭?亡國之痛辱妻己恨,不共戴天卻又無法有所作為,只能寄情詩詞寫出了千古絕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人在詞中盡訴故國之懷念,一腔濃愁躍然紙上,特別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讀來讓人淚奔。

    不歷經忘國己痛,李後主怎麼可能寫出這樣子的千古絕唱?

    宋代詞人李清照也不例外,李清照出身名門,其父李格非是當時著名的學者,丈夫趙明誠是宰相趙挺之之子。早年生活優裕,擁有大量的金石書畫,一派和美風景。其間寫的《如夢令》春晚。也是廣為傳唱: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詞中的描寫真的就是生活的記錄,把生活及風雨前後寫的生動如畫,讓人覺得就在眼前。

    南渡後趙明誠病亡,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擊。歷經變亂顛沛流離,此後悲寂中度過晚年。讓人感嘆!

    其間有詞《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筆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當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必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借景抒情,把對丈夫的思念寫的真摯熱烈。

    千年之後,依然如故,滋潤你我!

  • 8 # 慢談詩詞

    我只能說不一定。

    北宋歐陽修提出“詩窮而後工”。

    歐陽修的好友梅堯臣才華橫溢,仕途卻多經坎坷,梅堯臣在地方上歷任縣令、監稅、監倉等職,一干就是三十年。而像他這樣聲名顯赫又經過基層多年的輪崗鍛鍊,竟然得不到重用。仕途不得意,只好寄情山水、以詩言志。

    而這麼豐富的閱歷讓他的才華得以昇華,詩名日隆,甚至被世人稱為“宋詩第一人”

    歐陽修對此深有感觸,在給梅堯臣詩集作序時寫道: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而後工也。”

    “窮而後工”代表很多,杜甫、李白、李煜、蘇軾等人都是代表,他們的詩詞的確都是後期比前期的水平高。

    我們可以拿“二晏”來做個例子。

    晏殊和他的小兒子晏幾道均善小令,也基本都是沿襲“花間詞派”的風格。這對父子詞人,幾乎將“花間詞”發展到極致。

    晏殊就是個特例。

    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考中進士,仕途上可謂一帆風順,官至宰相、兵部尚書,去世後,獲封臨淄公,諡號元獻。

    晏殊一輩子受到的挫折不過是幾年的外調,所以他大部分時間生活的都很舒坦,被尊為“宰相詞人富貴詞”,他的詞也是一片富貴氣象,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

    他的詞語如情調閒雅,寫富貴而不鄙俗,形成一種珠圓玉潤而不失哲理的個人特色。

    相比而言,晏幾道就慘多了。

    自打他老爸晏殊故去,家道中落,晏幾道變成了落魄貴族,不管是仕途還是生活,都頗多坎坷。

    但是他的小令詞在宋初發展到一個高峰,他繼承了晏殊的閒雅,又喜歡柳永的通俗,在後期他揉合了晏殊詞的富貴典雅與柳永詞的風塵通俗,既雅且俗,將一些本應在市井的歌詞拿到大雅之堂。

    夏敬觀在《吷庵詞評》是這樣評價父子倆的:

    晏氏父子,嗣響南唐二主,才力相敵,蓋不特詞勝,尤有過人之情。叔原以貴人暮子,落拓一生,華屋山邱,身親經歷,哀絲豪竹,寓其微痛纖悲,宜其造詣又過於父。山谷謂為“狎邪之大雅,豪上之鼓吹”,未足以盡之也。殊父子詞,語淺意深,有迴腸蕩氣之妙;晏幾道殆過其父。

    論天賦晏殊和晏幾道應該是不相上下的,但是歷經磨難後的晏幾道,雖說填詞水平不一定比他老爸強,但是在內容豐富度等方面確實勝過晏殊。

    國家不幸詩家幸

    元好問自幼聰慧,被譽為“神童” ,是金國文壇的領袖,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而奠定了他在文學地位的“喪亂詩”,基本上都是出自金國滅亡之際。

    也正是因為金國滅亡,元好問才潛下心來以詩寫史,蒐集並整理了金國君臣詩詞總集《中州集》。

    也在這期間,寫了大名鼎鼎的《論詩三十首》

    清代文學家趙翼曾寫過《題遺山詩》,遺山正是元好問法人號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無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 9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傳世名句,因人而出,非因經歷者也,同樣的經歷,各人的所感,所悟,所取,所寫必不相同)

    文字一樣句因人,名句出誰乃天生。

    各人各出各名句,他人名句你難成。

    你難成,有侷限,切莫誤之能萬能。

    如此方得才千種,個個才似百花爭。

    ——):自由體詩。它不是順口溜,打油詩,口水詩,現代詩,古詩,近體詩……。

  • 10 # 帥丫的歷史文化茶坊

    這種說法,已經是一個世人公認的事實了,華人素有“人生不幸詩家幸”的說法。中國文人只有在人生失意之時,才會有閒、有牢騷,而當這些牢騷無處宣洩之時,最好的途徑是將之一股腦發洩在自己的文字之中,因而就有了很多中國文人的失意之作,這些作品往往驚豔至極,讓人讚歎。

    人有時候很奇怪,在安逸閒適之時,將身體放縱於安逸舒適的環境中時,大腦就處於停滯狀態,往往在身體和精神歷經各種摧殘後,磨難反而能刺激大腦,悲憤之中的文人們,才思泉湧,創作出令人讚歎的絕世好文。

    題幹中的李煜,正因為有國破家亡的悲憤,才寫下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的千古絕唱。

    李清照也因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她寫下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唯恐雙溪舴艋,載不動許多愁。”

    的傾世絕作。

    李白正因仕途坎坷,才寫下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的豪言,寫下了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的無奈與蒼涼,寫下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的勉勵之辭。

    杜甫在落魄之時,寫下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的感人言語,憂國憂民的情懷盡顯,讓人感動。

    范仲淹在落魄之時,寫下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濟世情懷。

    歐陽修在落魄時,寫下了著名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讓世人看到了一位灑脫自在的白髮老者。

    蘇軾,在落魄之時,寫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的美麗詞句。

    劉禹錫在落魄時,抒寫了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的樂觀豁達情懷。。

    白居易在落魄時,寫下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的悲涼之語。

    在悠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文人,他們因為國家的原因、個人命運的原因,在他們的有生之年遭遇了人生的低迷時期,他們的人生坎坷而艱難,如杜甫、如蘇軾、如李清照……但是,這些詩人有血淚凝成的詩句,在歷史的天空中並沒有隨風飄散,它們歷經歷史的風雲變幻,沉澱成中國燦爛文化中的瑰寶,讓華夏子孫們在精美的方塊字中,能感受到它們的靈動與優美,。這些靈動的漢字,讓千年後的後世子孫們依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優美和古代文人不朽的靈魂。這些優美的詩句,將伴隨這些有血有肉的文字一起傳承,穿越千年、萬年……永遠被後人銘記!

  • 11 # 二止

    答:我認可這句話,本文主要從李熠,李清照情感生活方面做出解答。

    李熠

    南唐最後一位皇帝,史稱“南唐後主”,琴棋書畫造詣頗深,舞文弄墨樣樣精通。亡國之前其詩詞主要反映宮廷男歡女愛,驕奢淫逸的奢靡生活,代表作《木蘭花》中的傳世名句“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花酒喝完直接拍屁股走人,是他放蕩不羈的情感生活寫照。亡國後他的作品反映亡國之痛,比較哀怨淒涼,代表作《虞美人》,詩中“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經典名句。

    由此可見李熠若是薄情寡義,沒有亡國後經歷各種坎坷和磨難,就不會寫出如此傳世名句。

    李清照

    宋代女詞人,千古第一才女,書香門第。少女懷春多愁善感,早期夫妻生活和睦,代表作《漁家傲》,其中“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描寫對丈夫的相思之情。金兵南下時帶著書籍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最後被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張汝舟騙到手,後悔不已,寫下了《聲聲慢》,其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就是其再婚後的情感生活寫照,是傳世名句。

    由此可見李清照第一段婚姻美好,幸福生活流露於詩詞歌賦字裡行間,再婚後整日以淚洗面生活過得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才有了傳世名句留下。

  • 12 # 文靜自媒體

    認可。

    比如南唐後主李煜,他皇帝當的很鬱悶也很無能,超級不合格,但是他才華橫溢,是五代十國時期非常出名的詞人。

    他的一首《虞美人》詞是在中學時期背過的,至今記憶猶新。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我們老師說,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留在世上的最後一首詞,也正是這首多愁善感的詞害死了他。如果他不是出生於帝王世家,他這一生應該是非常逍遙快活的,因為他在詩詞歌賦上的造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只可惜他沉湎聲色,不擅治理朝政,最好才成為失國之君,淪為階下囚。

    再說女詞人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生活優渥。她和夫君趙明誠又是琴瑟和諧,又同喜書畫金石。只可惜沒能白頭,在顛沛流離中遇到的第二任張汝舟是個騙子,所以女詞人在後期的詞也是她生活的寫照,相對於早期的悠閒清麗,後期的多是自嘆身世,情懷感傷。

    最喜她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意境非常優美,畫面感又太強,尤其是“沉醉”二字,道出了出去遊玩時興致非常高的女兒心態,不愧是千古佳作,也不愧是“詞中皇后”。

    只可惜晚年境遇不好,不過她告發第二任又與之離婚,真是大快人心,就這一點,稱得上女中豪傑,也大有女漢子作風,所以她作的那首《夏日絕句》就不足為奇了: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其實,拋卻詩詞,晚年境遇不好,情路坎坷,最後孤獨一人的還有張愛玲。還有為愛離去的三毛,把熱情的撒哈拉沙漠永遠的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

    感謝提主這個問題,重讀詩詞,非常感動。

  • 13 # 詩詞中的陽光雨露

    蘇軾寫了《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樣的作品,李清照、李煜、劉禹錫、韓愈等人都是經歷生活磨難的人,他們寫出了經典的詩詞,光芒萬丈,給人們所稱頌。能夠寫出傳世名詞的人必定是飽經坎坷經歷磨難的人,這句話很有道理,具有豐富生活經歷的人,尤其是飽經滄桑的人才能夠寫出經典的詩詞作品,實踐出真知,物質決定意識。

    蘇軾是宋代的文壇領袖,蘇軾的文學作品流傳很廣泛,很多作品人們都會背誦。蘇軾受到的挫折很多,多次遭到貶謫,人生起伏很大。每一次的挫折都讓蘇軾的精神境界得到一次提升。苦難也是人生的動力,關鍵是如何去面對困難。蘇軾被人誣陷,曾經在烏臺監獄呆了103天,他本來以為自己是要丟掉性命的,但是後來因為有人營救,就沒有死,被貶謫到了黃州。經歷這些挫折之後,蘇軾人生境界變了,寫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樣經典的作品,讀完之後讓人神清氣爽,讓人心情豁然開朗,這就是詩詞的力量,反映了作者的精神風貌。沒有這些的磨難就沒有這些偉大的作品。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詞讀完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李煜本來是南唐的皇帝,過著天上人間的生活,李煜當皇帝的時候很幸福,有江山、有美人相伴,還能夠寫自己喜歡的詩詞。但是這一切都因為南唐的滅亡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李煜在宋朝過著很悲慘的生活,國恨家仇,他寫出了《虞美人》等很多詩詞,這個時候李煜的作品更加成熟,他成為了詩詞國度的皇帝。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清照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才女,李清照的詩詞水平舉世公認。李清照在北宋滅亡,丈夫趙明誠病死之後,寫出的詩詞風格有了很大的改變。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人生中有各種各樣的艱難坎坷,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正因為人生中有各種不可預知的因素,人生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能夠戰勝苦難的人,具有了更大的魅力,對於那些詩人來說,因為經歷了苦難,往往能夠寫出更多的文學精品,千百年來,這樣偉大的詩詞有很多。

  • 14 # 清淡滋味坊

    飽經坎坷歷盡磨難的人自然思想更加厚重,磨難之後的領悟更加痛切,更能警醒世人。

    但還有個特例是晏殊。

    晏殊十四歲以神童之名參加科考,不負眾望,高中狀元。之後仕途順暢,一直做到宰相。可謂少年得志,無災無難到公卿,是華人心目中的頂級人生。

    晏殊以文名享譽北宋,與他的第七子晏幾道並稱“大晏”“小晏”。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在宋朝文壇,晏殊比不上一直被貶、總是遷移的蘇軾,但也相差不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反美國家都有哪些?他們的共同特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