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說布客

    也分專碩,學碩。學碩是以後從事科研的居多,現在的政策是不讓當醫生。而專碩是培養的臨床醫生。

    就專碩來言,研究生主要是在醫院。

    我知道的好幾個學校,上課都是兩個星期到一個月,主要也就是學些基礎課,英語,政治還有統計。統計是對以後研究啊,論文研究這些有關的。然後剩下的時間就都是在醫院度過了。

    現在講究規培,所以研究生也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大部分在你所選的專業科室度過,也是要各個科室輪轉的,這樣也有助於你見識各科室的病,畢竟人不是隻會得一個科室的疾病的。

    而醫生專業的特殊性,也意味著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如果只在學習書本上的東西,那很有可能是一事無成的。紙上談兵贏不了戰爭,書本論更治不好病人。書本上只是理論,真正到臨床上,見識到病人,才要重新學應用,也只有應用過,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論,也才能為以後的醫生之路打下基礎。

    就外科而言,書上再教你如何做手術,如何操作,也不如你真的上一臺手術,真正去動手來的記憶深刻。

    就內科而言,只有真正看到病人的症狀,你才能把那白紙黑字化成你腦海中形象的畫面,也只有你下過醫囑,知道如何用藥才能知道如何處理,也才能知道突發事件的處理。

    兒科而言,更需要經驗來說。一個兒童腹痛來,有經驗的兒科醫生首先會想到是否是便秘,而不是腸炎之類,當你真正看到一個癲癇孩子的發作,你才能更真切體會。

    就產科而言,當你真正看到自然分娩時,你才知道生產並不像書中描寫的那麼“井然有序”的複雜。

    臨床永遠比書本能學到的更多。

  • 2 # 任金恆

    看你專碩還是科碩,專碩現在國家要求四證合一,而規培證的要求是臨床實習33個月,所以你會收到錄取通知後七八月份就開學,開學後簡單的上課就直接去醫院實習,直到時間結束並參加規陪考試。科碩的要求松一點,還是九月開學,而且以實驗為主,三年期間也會要求上臨床,但只要八九個月就行,具體還要看學校政策,而且這九個月也沒那麼嚴格要求。但不管怎麼說都不是上學,因為科碩不上班的時間全靠你自己安排了,只要實驗做完了,隨你耍沒人管

  • 3 # 醫海遊記

    經常會有親戚朋友問道這個問題:你們學醫的上研究生是在學校上課還是在醫院實習?因為在他們看來學醫的人責任重大,如果只學習不實習會不會無法看病?只實習不學習會不會知識不紮實?其實,醫學生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是很辛苦的,基本沒有私人時間。

    研究生分學碩和專碩。顧名思義,專碩專業性比較強,偏臨床;學碩學術研究比較強,偏理論研究。目前我自己經歷和了解到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是:臨床規培+授課,研究生前2年的週一到週六在醫院科室輪轉規培,週日安排上課,有些課程也會安排在週一到週六的晚上,每週一次跟師(即所報專業導師);最後一年跟從導師學習某一領域的臨床實踐。畢業時,完成論文發表、論文答辯等流程,審查合格可獲得四證:畢業證、學位證、醫師資格證、規培證。其中醫師資格證需要全國統考,考不過會轉成學碩,也就得不到規培證。

    學術性研究生的前2年是在學校集中上課,學習學術研究的基本知識,跟從學術老師做實驗研究,有的學校會安排每週到醫院跟診學習;第3年到臨床實踐學習。畢業時獲得:畢業證、學位證、醫師資格證。其中醫師資格證需自己考取。

    所以,專碩和學碩都不是單獨的在學校上課或者醫院實習,而是兩者相結合的,只不過各有側重。因為目標方向不同,所以各有所長,這也是醫學培養不斷最佳化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生不主動聯絡你,他是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