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小生講養生
-
2 # 好香的花
尿酸是反應腎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人體尿酸值的正常數值為200——300微克摩爾每升,當高過這一數值時,我們就應該開始降低尿酸了,否則的話,不但會引發痛風,而且還會讓我們的腎功能受損。降低尿酸的具體做法可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飲食因素: 飲食是引起人體內尿酸增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當尿酸偏高時,不能吃什麼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患者必須在日常的飲食中避免食用那些能產生高尿酸的食物。
所謂高尿酸食物也就是含嘌呤過高的食物。對於嘌呤大家也許不是十分了解,那麼,我順便再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嘌呤。嘌呤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無色結晶,在人體內,嘌呤可被氧化而變成尿酸。動物內臟、海鮮、蝦皮、發芽的豆類、肉湯、小魚乾、沙丁魚、鱈魚、鱔魚、、魚籽、貝類、肉類、大豆製品的嘌呤含量都比較高。含嘌呤較少的食物主要有:大米、麵粉、奶類、蛋類、各種雜糧蔬菜和水果都是低嘌呤食物。
2、嘌呤代謝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貧血、橫紋肌溶解、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療或放療、過度運動都會引起尿酸增高。當我們在單純靠控制飲食沒有達到理想的降酸效果時,就要去醫院檢查是否存在此類疾病。只有治療好了這些疾病,我們的降酸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3.內源性嘌呤產生過多。簡單的說,內源性嘌呤是指人體自身合成嘌呤的能力,這對高嘌呤患者有著很大的影響。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尿酸過高,我們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如果在限制了高嘌呤食物之後,尿酸依然超標很多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依靠大夫幫忙了。讓大夫從腎功能和我們人體代謝兩個方面進行調整。尿酸高預示著腎功能可能在減弱,但不表明一定是腎功能在減弱,因為飲食不合理與人體代謝障礙同樣會引起尿酸過高。
-
3 # 播物館
我們身體裡面有你70%的膽固醇都是身體自我合成的,只有30%是吃進來的,所以要控制住膽固醇,最關鍵的就是把握住那70%的身體自我產生膽固醇的質量,不同的烹調方式就會影響到我們身體膽固醇質量,
例如煎炸,就會讓我們的身體產生更多的壞膽固醇,而蒸和煮,就比較不會讓我們的身體產生壞的膽固醇。用蛋來說,如果你喜歡吃蛋的話,請多多選擇水煮蛋而不是煎蛋或者是炒蛋。
-
4 # vista營養師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
脂蛋白根據密度分為: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其中甘油三酯的主要攜帶者是乳糜微粒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主要攜帶者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主要用於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在人體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也逐漸認識到,膽固醇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元兇,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導致冠心病和中風的危險因素。
膽固醇與心血管健康的百年爭論:
1910年,德國化學家溫道斯發現,人體動脈壁粥樣斑塊內有大量膽固醇沉積,其膽固醇含量是正常動脈壁的20~26倍,他推測,是血中膽固醇水平的異常升高促發了動脈粥樣硬化。
1913年,俄羅斯學者給兔子大量餵養高膽固醇飲食,可以在短期內誘發動脈粥樣硬化,而降低血膽固醇水平可以逆轉斑塊。
20世紀40年代,當時美國心臟病態勢愈演愈烈,引起社會擔憂。那時人們通常認為,心臟病發病的原因是人體衰老。
1958~1968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生理學家Ancel Keys組織了一項7國研究,觀察了10年萬名中年男性,證實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隨著膽固醇水平的增高而增高。研究表明,總膽固醇水平每增加1%,冠心病危險性增加2%~3%。
1961年,Ancel Keys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他聲稱在飲食中的飽和脂肪致動脈阻塞,可造成心臟疾病。
1984年時代雜誌封面刊登:飽和脂肪膽固醇是導致心臟疾病的一個原因。
2014年,時代雜誌的封面刊登:“我們錯了!關於飽和脂肪,他們不會引起心臟疾病”。Time Magazine cover story in 2014. Scientists were wrong about saturated fats. They don’t cause heart disease after all.
(Ancel Keys是炮製膽固醇導致心血管病的始作俑者,這個心理醫生髮布的所謂膽固醇調查,造成了接近五十年的膽固醇誤解。而幕後真正的推手,是製糖業財團,他們將糖對心血管的傷害轉嫁給了膽固醇)
膽固醇有害,但飲食中膽固醇和血液中膽固醇決然不同!
2015年,美國發布新版營養膳食指南,不再限制美華人的膽固醇攝入量。而在2010年美國公佈的上一版膳食指南中,建議膽固醇日攝入量應在300 mg以內。中國的營養師和醫生大多還在沿用膽固醇日攝入300毫克的舊標準。
美國營養膳食指南指出,飲食膽固醇和心臟病之間沒有明確相關性,因此取消了對事物中膽固醇的限制。但該指南沒有否認血中膽固醇和心血管病的關係。
2016年,美國心臟協會公佈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吃對脂肪可以挽救全球超過100萬人的生命!Could Eating Saturated Fats Save 1 Million Lives per Year.
最新的美國《營養膳食指南》取消膽固醇攝入限制是對膽固醇錯誤認識的一次矯正。具體的建議是:多吃水果、蔬菜、粗糧、深海魚、橄欖油、豆類和堅果,少吃糖、細糧、紅肉和加工肉類。
Vista關於降低血脂的建議!
原則一:控制精緻米麵類糖類食物,就可以很好的控制血脂的大量產生。
20%的血脂來自體外攝入,80%的血脂來自體內合成!在體內合成的部分,大多數的血脂來自我們日常吃的糖類食物轉化。
大量精緻的米麵類食物會快速升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除了一部分轉化為糖原,大部分會轉化為膽固醇,導致血脂上升甚至引發肥胖。
高血脂患者更要減少甚至杜絕精緻米麵的攝入,增加糙米、雜豆、肉、蛋、蔬菜比例,並控制熱量攝入總量。
必要時,晚餐不吃主食,以蔬菜、肉、蛋、雜豆作為食物。
常見誤區一:過分強調低油低脂清淡飲食,脂肪攝入不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美國塔夫茨大學傅萊曼營養科學與政策學院的戴瑞什·莫薩法利安博士主導進行了上述研究。研究人員針對2010年涉及186個國家的資料進行了歸納分析,全球超過71萬例的心臟相關疾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死亡是源於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不足;死於“壞脂肪”攝入過量的約為25萬例。該研究第一次證實了,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不足會導致心臟相關疾病增加。
常見誤區二:低油低脂的清淡飲食會使米麵等糖類食物攝入過多,反而增加血脂升高風險!
原則二:增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有:深海魚、亞麻油、橄欖油、茶籽油、核桃、大豆、杏仁、花生等。
要增加金槍魚、沙丁魚、海鱸魚等深海魚的攝入,增加橄欖油、亞麻油等優質油脂攝入,紅燒肉,燉煮超過兩個小時,其中40%的飽和脂肪酸會變成不飽和脂肪酸,適量吃反而幫助改善血脂。而且,高脂肪食物隨著攝入量增加,人體吸收的量會隨之銳減。
瑞典一項長達兩年的試驗證實,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不僅能達到最好的減肥效果,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常見誤區三:脂肪攝入不足會有多重疾病增加風險。作為人體不可缺少的三大宏量營養素之一,脂肪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保護內臟,維持體溫,並參與機體各種代謝活動。脂肪攝入不足,會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脂溶性維生素A、D、E缺乏,出現乾眼病、夜盲症、骨質疏鬆等。
原則三:杜絕反式脂肪酸。
目前較公認的‘壞脂肪’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已知的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膳食獨立危險因素。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精煉植物油、起酥油、人造黃油、代可可脂等都含有反式脂肪酸!蛋糕,餅乾,曲奇,油炸食品等食物要注意避免。
原則四: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有:芹菜、菠菜、秋葵、胡蘿蔔、牛蒡、胡蘿蔔、豌豆、薯類和裙帶菜、蘋果、菠蘿、荔枝等,膳食纖維可以減緩小腸對血糖血脂的吸收,還可以改善腸道菌群環境,對血脂控制有利。
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物。如果你的腸道菌群良好,可以幫助身體制造維生素B族,但是長期飲食不當,高糖飲食,低纖維飲食,特別是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都會破壞腸道菌群環境。
當前食物過於精細,飲食中補充膳食纖維已經迫在眉睫。日本中小學生午餐中必須新增膳食纖維已經立法。
原則五:避免酗酒。
喝酒過量是誘發高血脂的主要因素之一,酒精會帶來熱量過剩,在體內可轉變為乙酸,乙酸使得遊離脂肪酸的氧化減慢,脂肪酸在肝內合成為甘油三酯,而且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也增多。所以,長期大量飲酒,就會出現嚴重的高脂血症。
原則六:補充維生素B族,幫助糖、蛋白和脂代謝,緩解肝臟負擔。
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有豬肝,糙米,胚芽米,麥芽,瘦肉,木耳,綠色蔬菜等。
常見誤區四:吃肝不會引發膽固醇升高!醫生一再提醒不要吃動物內臟,但是肝是特例,豬肝是維生素B族含量最豐富的食物,適當吃肝不會導致血脂升高,恰恰相反,吃肝可以幫助血脂代謝!醫生不是營養師,他們的營養觀念往往陳舊而沒有可操作性。在飲食營養建議上,你還是要聽營養師的。
“很多人為了降膽固醇,幾乎不吃肝臟、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哈醫大周春凌副主任營養師說,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證明,膽固醇的攝入量與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直接的因果聯絡。
最後,對於血脂影響最大的是飲食。飲食控制比藥物調節重要至少十倍!整碗整碗的飯吃錯了引發的高血脂,想要靠幾片藥物改善,是本末倒置!而且,他汀類降脂藥物的副作用也被越來越多的被認識。追求健康生活方式,遠離藥物傷害。
vista專注非藥物調理,給你的全是乾貨!
回覆列表
關注吳濟堂中醫館,學習更多健康知識!
膽固醇升高是一種病理反應,可以輕易誘發高血壓,腎衰竭,前列腺癌或骨質疏鬆症。輕度可以透過飲食調理來緩解,選擇合適的水果降低血液粘度和膽固醇。
膽固醇應該吃什麼水果呢?
1.火龍果和山楂
火龍果是一種高膳食纖維、低能量的水果。它含有大量水溶性膳食纖維,不僅能降低膽固醇,還能減肥、潤腸通便。山楂中的果膠是一種多糖物質,可以控制血脂和血糖。其中含有黃酮和有機酸可以降低血壓和膽固醇,預防和抵抗癌症。
2.柚子
柚子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含有大量的鈣、鉀、鐵、磷等微量元素,可以防止脂肪沉積,達到美容效果,降低膽固醇。特別是維生素C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上述微量元素可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
3.西柚
西柚是一種高鉀低鈉的食品,適合心臟病、腎病和高血壓患者食用。其中果膠可以降低不良膽固醇含量,減少對動脈壁的損傷,維持血管功能,保護心臟。
4.葡萄和蘋果
葡萄中的白藜蘆醇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以降低膽固醇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蘋果富含類黃酮和多酚,可以保護心血管系統,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多酚類物質可以保護心血管系統和抑制癌症。
5.鱷梨
鱷梨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可以控制血脂。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保護心血管系統,適用於冠心病和高血壓。
6.柑橘
柑橘中含有大量的橙皮苷,其作用類似於維生素P。它可以增強血管的韌性和彈性,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毛細血管破裂,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高膽固醇血癥適當吃柑橘可降低血清膽固醇。
高膽固醇可以吃以上的水果降低膽固醇水平。因為高膽固醇很容易增加血液粘度,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引起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和富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多吃綠色蔬菜和綠茶,其中含有茶多酚,茶鹼和維生素c,可以消除脂肪,降低血壓。深海魚每週可食用一次或兩次。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固醇。可以每天喝一碗燕麥片。燕麥中所含的亞油酸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濃度,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並減少膽固醇被吸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