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一帆醫生

    我說一說個人的理解: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點的一類代謝性疾病。血糖升高本身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使身體應對多種生理活動,當代謝紊亂時(吃得多、動的少、遺傳因素)大量血糖、血脂超過生理需求不能利用儲存,這種大量血糖使胰腺組織工作超出負荷,久而久之,身體為胰腺減輕負擔從而適應這種高血糖狀態。

    長期的高血糖狀態會造成微小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不良併發症,明顯降低生活質量。降糖的目的是緩解、延遲糖尿病併發症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是糖尿病患者降糖的主要訴求,而不是僅僅降糖。很多人並不在意這種高血糖狀態,因為他並不致命。

    降糖藥物主要透過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緩糖分吸收、促進糖原分解等手段使血糖降低,僅僅是對糖尿病的血糖升高的特點來的。

    糖尿病治本,重在改善代謝。

    1、飲食控制,營養均衡,熱量不超標。使攝入的熱量維持正常的生理需求,不增加胰腺負擔。

    2、適當運動。運動消耗體內血糖、脂肪,使多餘的能量得以消耗。

    3、適當降糖,預防與治療各種併發症。

    4、監控血糖,避免低血糖狀態和降糖效果不良。

    如果僅僅是降糖,而沒有飲食控制和運動,那麼糖尿病永遠擺脫不了藥物,也不能稱之為治癒糖尿病。

    傳統意義上的消炎治療主要是指使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但是現在醫學中,把高血糖造成的胰腺工作負擔增高也可以理解為炎症,因為高血糖狀態可以透過多種炎症因子影響胰腺的工作狀態。採用一些降低炎症因子的手段,對改善胰腺工作狀態也有一定幫助,所以也可以理解為消炎,這一類消炎藥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等,而不是使用抗生素消炎。

  • 2 # 冰城藥師

    糖尿病的治療不同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心血管的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認為是血管內的炎症因子引起的,所以在治療上可以消除炎症,這裡的炎症治療不是說應用消炎藥物。

    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太多,胰島不能在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運輸到細胞中夠組織利用,所以要透過不同作用機制的降糖藥物,將血液中的葡萄糖搬運到細胞中被機體利用,這樣血中的葡萄糖就降低了。所以糖尿病的治療本身還是透過降低血糖來防治併發症的發生。

  • 3 # 優唐健康

    一:糖友需要明白糖尿病到底是一種什麼病?

    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胰島素分泌缺乏或者其生物學作用障礙(胰島素抵抗)而導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等代謝異常,引起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綜合徵。

    二:糖友需要知道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主要是三種:促胰島素釋放劑,胰島素增敏劑、a-葡萄糖甘酶抑制劑。

    A:促胰島素釋放劑,透過刺激胰島β細胞產生的胰島素而發揮降糖作用,最適合飲食運動控制不理想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B:胰島素增敏劑,透過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來降低血糖,適用於胰島素抵抗明顯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C:a-葡萄糖甘酶抑制劑,透過一種叫a-糖甘酶的物質來延緩糖類在小腸的吸收,這樣吃進去的食物就不能在此階段完全分解成葡萄糖,從而降低餐後高血糖。此類藥物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反應,對於初發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餐後高血糖明顯的換陣可以選擇這一類。

    三:單純的糖尿病患者,降糖控糖,不需要使用消炎藥物,但如果有合併併發症以及其他的感染,則需要增加消炎藥物的聯合用藥。當症狀消失後,則可停用消炎藥的。不要濫用藥物,以及自己擅自調整藥物,即使是非處方的消炎藥,也要在正規執業醫師,執業藥師等的幫助下進行對症購藥,以降低藥物之間的毒理反應,以及濫用藥物後對肝腎等的副作用傷害。

  • 4 # 男科醫生彭培海

    不是。

    糖尿病口服藥本質上是從不同途徑,幫助順利控制和代謝血糖。

    「飲食改革」+「合理口服藥」是最好控制血糖的辦法。

  • 5 # 只有營養師知道

    有點詫異,一樓說可以治療糖尿病自己配發的藥物竟然得了500多贊,回答這個問題我就是想告訴糖友們沒有什麼藥物是可以根治糖尿病的,不要受騙上當。還有“糖毒”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有點匪夷所思,被糖毒侵蝕的細胞更是離譜,糖尿病是因為血液中的葡萄糖根本沒辦法進入細胞引起,根本不存在糖的侵蝕一說,總之,平穩血糖只有控制飲食、適當鍛鍊,重要的是按照醫生指示看是否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透過藥物干預來共同調節。

    糖友是否需要服用消炎的藥物?

    炎症一般是組織損傷引起的,因為感染了病毒活細菌、真菌,淋巴細胞需要釋放相關攻擊因子來消滅這些有害物質,引起的區域性紅腫,其實這些紅腫凸起就是“戰場”,如果後面還出現膿水,這就是淋巴細胞“戰死的屍體”。

    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有害物質入侵造成的,也不存在身體的炎症反應,所以服用消炎的藥起不了降糖的作用,除非糖尿病合併一些和炎症相關的症狀。其實一型糖尿病有一種原因是因為外界病毒/細菌的感染而侵蝕了胰島細胞引起,因為胰島細胞是無法再生的細胞,損毀了就是損毀了,在胰島細胞被侵蝕的過程中可能會引起細胞炎症,我們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的預兆,比如持續拉肚子,頭暈、紅疹等,如果及時發覺服用消炎藥或根據情況消滅病毒侵蝕會有一定效果,但如果已經確證一型糖尿病可能消炎也無濟於事了。如果是和胰島細胞破壞不相關的二型糖尿病就更和炎症無關了。

    糖尿病的原因,前文也說了,是因為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被順利運送到細胞,細胞得不到能量而血糖又持續較高的狀態,一般是因為胰島素出現問題引起,胰島素的作用恰好就是開啟葡萄糖通往細胞大門的那把鑰匙,如果胰島素不開門,自然葡萄糖也進不了細胞,而胰島素無法正常釋放和很多因素相關,比如剛才說到的胰島細胞破壞,無法分泌胰島素,或者是因為胰島素抵抗,胰島素作用的效率比較低,也可能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比如血糖到7需要釋放胰島素了,結果胰島素感知不到,到9才開始釋放。總之要麼藥物作用可以透過肝細胞膜G蛋白恢復胰島素對腺苷環化酶的抑制,從而降低胰島素抵抗,要麼可以減少肝糖異生及肝糖輸出,或促進無氧糖酵解,增加攝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或延緩胃腸道葡萄糖吸收,但和如果用消炎的藥物則沒有這樣的作用。

    有朋友說,要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其實中醫上根本沒有炎症的說法,而在中醫上,糖尿病被稱為一種“消渴”症狀,而這種消渴症狀無法解釋一型糖尿病,只能解釋二型,中醫說二型糖尿病是“耗血耗氣,損及陰津”,因為“每每多見貪婪膏梁厚味,發為體胖,起居不節,疲勞過度,性慾失檢,七情抑鬱”,意思就是說,二型糖尿病一般是吃得過於豐盛油膩,引起肥胖,而且生活起居紊亂、疲勞過度、房事過分,壓力大,抑鬱情緒重引起的,使得氣血大傷,損耗了身體的陰液。而治療需要“濟腎水以救真陰之虛,瀉心火燔熱熬煎,潤胃腸燥熱之實,清燥熱於胃,滋陰液於腎,潤五臟六腑之虛衰”,也就是要補腎益腎,瀉心火,健脾和胃去胃熱腸熱,滋陰補腎,補益五臟,說起來好像有點繁瑣,其實日常生活就是:清淡飲食、保護並滋補腎臟、多休息、調整情緒。

  • 6 # 事實上我是個好男人

    不是這樣的,由於家裡奶奶爸爸姑姑全是糖尿病,所以對糖尿病關注研究也比較多,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的併發症,像我父親就是,糖尿病長期不定時吃藥,也不控制飲食,而且吸菸喝酒,至今發現糖尿病已經快20年了,身體有多處併發症,腦梗後遺症,冠心病,眼底出血,雙下肢靜脈堵塞,都是由於長期放任不控制引起的血管病變,而姑姑相對飲食用藥規律,幾乎沒有什麼併發症,所以糖尿病歸根到底還是要控制好血糖,避免引起相關病變,按時服藥,或者打胰島素,少食多餐,尤其是主食,可以以粗糧雜糧代替,清淡飲食、戒菸限酒,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 7 # NANLAIBEIWANG

    糖這種東西,我們也都知道,當它的溶液比較時就比較粘粘的。比如我們吃瓜果 ,不小心果汁嘀嗒到地上,過不了多久,地面上有果汁的地方就很粘。可想而知,在我們的血液裡,血糖高了,血液有多粘稠,再不喝水,那血管快成了油筆芯了,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想想真挺可怕。希望我們自己還是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不能因為沒啥感覺就不以為然。

  • 8 # 玻璃樽190601

    不是的,治療糖尿病的根本是降糖,炎症感染只是糖尿病合併症之一。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不佳時,由於機體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免疫活性細胞吞噬功能下降,且高血糖給多種致病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故易合併各種感染,且發展迅速,病情嚴重,治療時間長,再感染及複發率高,並常誘發酮症酸中毒及各種併發症而加重糖尿病。常見的急性感染部位為呼吸系統(氣管、肺)、面板及皮下組織、泌尿生殖系統、消化系統(胃腸、肝、膽)等。多為細菌感染,但也可為結核菌、真菌或病毒染。

  • 9 # 李鴻政醫生

    糖尿病當然是用降糖藥,而不是用消炎藥。

    道理很簡單。糖尿病的發病時跟遺傳,環境,免疫等等多方面因素有關的,跟感染的因素不大,或者說沒有關係。綜合原因作用下,導致胰島素不敏感了,所以患者的血糖就高了,或者是胰島素分泌少了,血糖也會升高。因為胰島素是人體唯一的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但胰島素不敏感或者分泌減少時,血糖就會升高,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它能開啟細胞的大門,讓血糖進入細胞利用。但胰島素不敏感了,代表這把鑰匙生鏽了,打不開細胞大門,那麼血糖就會在血管裡晃悠,沒辦法進入細胞,沒辦法給細胞利用,就會導致血液裡面的糖分升高。這時候需要我們使用降糖藥治療。很多降糖藥,作用機制不一樣,其中胰島素針的作用最容易理解,因為胰島素不敏感了,或者胰島素減少了,那我們人為地繼續補充胰島素,就能降低血糖。還有一些降糖藥,比如二甲雙胍,二甲雙胍能夠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胰島素開啟細胞大門,從而血糖進入細胞,就會降低血糖了。還有一些降糖藥,比如格列吡嗪等等,這類藥物能夠刺激機體分泌胰島素,從而降低血糖。

    所以我們需要使用降糖藥或者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就是這個意思。

    但消炎藥我們不用。因為糖尿病的發病跟細菌感染,炎症等是沒關係的,消炎根本無效。我們說的消炎藥,多數指的是抗生素,抗生素是殺滅細菌的,只有是細菌感染的疾病才會有效,比如肺炎。

  • 10 # 醫者李楓

    但必須指出:這與普通概念上的炎症如膽囊炎、敗血症不同,它是一種先天免疫系統介導的慢性低烈度的炎症或者促炎症狀態。這種免疫介導的慢性低烈度炎症導致胰島分泌胰島素數量和質量的下降,結果導致身體糖代謝紊亂。此外,此類與免疫相關的慢性代謝性炎症還有促進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的作用。

    利用控制慢性炎症的思路控制糖尿病的進展,以及減少併發症的產生正在成為學術界的一個新的思路。實際上如他丁類藥物、阿司匹林等都具有抗炎的作用,但應其產生的副作用還沒有被廣泛推薦。

    實際上,抗炎的思路用於糖尿病,不僅僅是藥物,飲食的調整就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生酮飲食等由於減少了胰島素分泌,降低了高胰島素血癥,本身就具備了調節免疫反應、降低慢性低烈度的炎症的目的。我給一些糖尿病患者進行了推薦效果良好。

  • 11 # 內分泌代謝病科楊媚

    糖尿病的確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但是這裡的炎症不是我們所說的那種感染。所以治療糖尿病不存在消炎一說。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種類比較多,有的藥會引起低血糖 有的藥不會引起。至於選擇什麼藥必須結合患者的病情才能決定,要充分體現個體化。

  • 12 # 寒冰159270422

    糖尿病的治療根本不是降糖也不是消炎,而是強健脾胃,增強抵抗力。為什麼這麼說?聽我慢慢道來。

    糖尿病實質也叫“脾胃病”,它的主要原因就是脾胃虛弱,該消化的沒消化,該吸收的沒吸收,導致糖分在體內過多的聚集。試想一下,吃同樣的兩塊糖,為什麼別人糖分不升高,而你的血糖就超出正常呢?原因還是脾胃虛弱了,吃的糖分不能很好的被消化吸收和排洩,所以才出現了血糖過高。

    有人說那就限制糖分的攝入。其實這種做法也不科學,糖分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長期限制糖分的攝入,後期就會出現營養不良,想補過來也不容易。

    所以,糖尿病正確的治療原則就是:急性期稍微限制糖分,吃點降糖藥,平時還要注意強健脾胃,增強體質,因為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自身抵抗力下降造成的。這才是根本!

  • 13 # 新得力健康營養生活

    糖尿病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超出正常範圍的一類疾病,其容易導致多種併發症,分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

    糖尿病重在預防,主要靠飲食均衡和健康生活方式

    I型糖尿病由於病毒感染、遺傳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原因導致的胰腺β細胞破壞, 不能分泌胰島素或者分泌的嚴重不足導致的糖尿病,大多20歲之前發病。少部分兒童是因為超重肥胖及過量飲用甜飲料造成的I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多由於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等原因引起的胰島素相對不足,或者前面的原因損害胰島功能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大部分糖尿病人屬於II型糖尿病,大部分年齡較大。

    糖尿病的治療原則都是針對控制血糖穩定,從而減慢或阻止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

    患了糖尿病後應該找醫生規範檢查治療,常用藥物來控制血糖穩定,所以藥物降糖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主要方向,是治本。

    控制穩定血糖需要藥物治療並配合飲食調整

    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很多,如糖尿病腎病、心腦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面板感染性炎症等等。

    當沒有規範控制血糖、治療糖尿病的時候,就會導致因血管炎症引起的多種併發症,如糖腎、心梗、中風、失明、病足及面板感染。這個時候仍然以控制血糖為主,同時針對併發症進行治療,如消炎(控制炎症治療),而不是僅僅針對消炎治療,這些都需要遵醫囑。

    糖尿病重在預防及飲食控制

    II型糖尿病是主要型別的糖尿病,其病因主要與遺傳因素(不可控)、飲食不均衡、體重超重或者肥胖、飲酒抽菸、年齡增大機體老化、運動太少有關。所以預防糖尿病就要從正確的飲食開始,如何科學飲食請閱讀淺談保持健康的四大要素之一:學會吃飯,合理平衡膳食營養。以及正確的生活方式做到這四點,不健康也很難和 體重與健康關係很大,如何保持正常體重?說說增重和減脂。

    均衡飲食與運動有效預防糖尿病

    II型糖尿病初期及較輕的患者配合飲食調節及適當運動,是比較容易穩定血糖的,有部分實現逆轉的例子。減輕胰島素抵抗,恢復血糖穩定,較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模式是有一定的效果的。預防及穩定血糖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建議如下: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試著逐漸減少主食,少量增加蛋白質類(肉蛋奶),增加些膳食纖維含量多的葉菜,油量正常。注意不要吃蔗糖類、甜飲料、蜂蜜等含較多精製糖的食物。主食少吃精製米麵,可換成低GI(低升糖指數)的煮甜玉米、粗玉米麵粥、山芋粉絲、魔芋類食物、雜豆粥、雜豆米飯等。水果注意少吃葡萄乾、西瓜、菠蘿等,蘋果及其他水果一般可以吃,但不建議多吃。透過飲食量及增加活動量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加強運動。注意:生酮飲食不可隨便採取,要在醫生或者營養師指導下才比較安全。

    生酮飲食治療糖尿病需要在營養師及醫生指導下進行

  • 14 # 使用者7014234496336

    低血甲和糖尿病有關係嗎?我愛人有糖尿病打25單位長效胰島素,還要吃一片達格列淨,在吃一片二甲雙胍,但是血糖還是在7一8的範圍,因為心臟病問題住院治療,化驗,血鉀低,缺鉀元素所以打了幾天滴流補鉀元素,和治心臟的藥,沒用過治糖尿病的藥,可是血糖確降了下來,一下降到4,2把我,嚇了一大跳,後來住了7天院出院還是用這些降糖藥,血糖一直是5,8左右,問一生治醫生他也說不上來咋回事。

  • 15 # 泌尿外科的黃大夫

    其實,糖尿病的治療注重消炎才是本末倒置!在這裡,黃醫生跨界給大家普及一下,為什麼糖尿病的患者特別容易感染,給人一種虛弱無力的感覺,糖尿病並不是一種炎症。

    (一)炎症的本質是什麼?

    這裡就不談那些書本上的專業內容了,機制生澀,老百姓也看不懂。

    炎症反應,說白了就是人體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當我們受傷或區域性感染時,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會偵測到異常,告知大腦出問題了,大腦就會透過神經內分泌系統進行調節處理。

    具體而言,我們人體防禦疾病靠的是血液裡的白細胞,有點像各地駐紮的軍隊,而出現炎症的地方正常血流量所能提供的白細胞數量十分有限,會讓細菌等病灶短暫做強做大,就像土匪佔山為王,當地警察局是奈何不得的。

    於是乎,大腦會調高體溫,讓病灶內的細菌不易繁殖,會在病灶周圍的血管周圍分泌大量活性物質,出現疼痛防止你過度活動,出現區域性血管擴張,血管粗了自然血流量就大了,隨之而來的白細胞就多了,就相當於集中軍隊主力攻打山匪。等感染灶被攻克,就會出現體溫下降,血管回縮等現象。

    說得複雜,其實老百姓都能明白,發炎時會出現發熱、紅腫、疼痛,消炎後就會恢復如初。炎症反應,其實就是機體對外界物質入侵的一種防禦反應,消炎的本質,只是加速炎症反應後好轉的過程罷了。

    (二)糖尿病的本質是什麼?

    糖尿病的本質則是人體吸收糖分以後,利用糖和儲存糖的能力不足,導致糖分大量堆積在血液裡,最後糖分透過尿液排出的過程。因此,糖尿病的患者並不是說體內的糖太多,而是無法利用糖分,身體其實是極度缺糖的。

    舉個例子,就像你在海上漂著,面對整個大海的水,但是你還是會渴死,因為海水你喝不了!

    身體缺糖會如何?所有的組織細胞就會慢慢失去活力,變得功能遲鈍,最後就組織變性了。就相當於一個人餓久了就會變成皮包骨頭,還能幹活不?必然是不能的。

    血液裡充斥著糖分會如何?那就是給體內的細菌天然的溫床,正常的細胞吃不了糖,但是細菌可以吃啊,導致區域性細菌大量滋生。同時,長期的血管組織變性,導致末梢小血管硬化,感染灶也無法充分擴張血管,白細胞也無法透過血流聚集到位。多個因素作用下,糖尿病患者的感染往往很難控制。

    因此,是糖尿病導致了炎症的遷延不愈,而不是炎症導致了糖尿病!

    (三)降糖治療的目的是什麼?

    藥物降糖分為兩類,一類是促進吸收糖分的藥物製劑,即胰島素製劑,是加強或補足體內胰島素的作用,讓糖分可以為身體所用,並儲存起來;另一類是排出糖分的藥物製劑,作用是加速糖分從尿液和糞便排出體外,減少高血糖對組織細胞的危害,避免感染灶的出現。

    從本質上而言,假如身體本身不轉變,糖尿病幾乎是不可治癒的,除非身體的體脂率和代謝水平迴歸到以前的樣子。降糖治療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也只是延緩病情的對策罷了,並不能阻止或逆轉糖尿病的危害。

    結語

    綜上所言,糖尿病會導致食物中攝取的糖分無法被身體利用,讓身體組織缺糖變性,同時滋生細菌,讓身體頻發炎症。糖尿病會引發炎症,但是炎症卻不會引發糖尿病!

    糖尿病是根源,炎症是表象!不控制血糖,何談控制炎症。

    另外,降糖治療只是緩兵之計,並不能阻止併發症的出現!

    總之,鍛鍊身體,強健體魄,正氣存內,百邪不幹,這才是治療一切疾病的根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混合性聽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