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朵媽咪

    坐月子要注意的事情很多,一般來說,新媽媽的身體從胎兒及胎盤娩出後就開始了恢復,大約要6個星期的時間,所以月子週期也是6周,並不是滿30天就可以出月子了。產後6周的時間,子宮內胎盤剝離的創面和子宮的大小才會完全恢復,這也就是為什麼要在產後42天到醫院進行檢查的原因。下面就為大家細數月子期間的各種注意事項:

    一、衛生護理

    1、洗澡洗頭。傳統上認為產褥期不能洗澡、不能洗頭,怕因此受風受涼留下病根。實際上這種認識是不合理的。月子裡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惡露期大約會持續4-6周。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一般產後一週可以進行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髒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後可以洗淋浴。

    2、刷牙。產婦月子期間,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矩”——坐月子裡不能刷牙,結果“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后,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只要體力允許產後第2天就應該開始刷牙,最好不超過3天。需要注意,要用溫水刷牙,並在刷牙前最好先將牙刷用溫水泡軟,以防冷刺激對牙齒及齒齦刺激過大。

    3、勤換衣物。一般產婦在月子初期身體容易出虛寒,若因排汗量過多而導致衣服溼了,一定要馬上換乾的衣服,以免身體受寒。

    4、嚴禁洗頭。懷孕期間,女性的子宮負擔是很重,被撐大的子宮如何在短時間內恢復原狀,儘快的恢復功能,最重要的就是要將子宮內的汙物和汙血完全排出,所以一定要注意在坐月子的期間一定不能洗頭。洗頭中頭皮受涼會嚴重影響產後惡露的排出。洗頭還容易因為頭皮受涼引起頭痛等等。如果是一定要洗頭可以用藥用酒精隔水溫熱之後擦拭頭髮。

    5、室內通風。過去常有月子期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應保持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適宜。坐月子期間要避免身體直接吹到電扇的風。開空調時不要將風口對著產婦,室溫設定在25~28攝氏度是最適宜的。

    二、注意休息

    1、兩週內不要隨意下床走動。產婦在產後兩週內,是子宮收縮的最重要時期,所以這個時間孕婦一定要注意產後兩週不要隨意走動,不然懷孕時候撐大的子宮就會因為地心引力出現下垂。子宮生病了,婦科病也會找上門。

    2、不要長時間抱小孩。產婦在坐月子期間最好是能夠按下心來,盡情地吃和睡。只有坐月子心情放鬆,營養充分才能幫助身體更好地迅速恢復。產婦如果在坐月子期間長時間抱小孩子很容易產生內臟下垂的體型。而且寶寶也需要充分的臥床睡覺才能更好地促進骨骼、內臟的發育。當然,產婦也是不要彎腰去給寶寶洗澡。所以,產婦坐月子期間,家人一定要多加關照才行。

    3、衣著寬鬆。產婦在產後最好能夠選擇寬鬆舒適的衣服,一方面能夠促進身體血液迴圈,一方面能夠幫助使用適當的腹帶調整身形,幫助子宮恢復。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切不可為了體形發生改變就穿緊身衣褲。

    4、嚴禁吹風。產婦在坐月子的時候是很脆弱的,這個時候氣血受損、肌膚鬆弛、全身的毛細血管都處於張開的狀態,所以不要讓產婦吹風受涼,很容易導致產婦出現關節痠痛、頭痛等等不適症狀。

    5、嚴禁性生活。產婦在產後的6周之內是要嚴禁夫妻性生活的。一方面產婦的身體需要休息,避免性激素失衡,一方面子宮的恢復也需要時間。如果是因為性衝動而出現了性生活,會給產婦帶來一生的遺憾。

    三、合理膳食

    1、產後前2周不宜大補特補。產後第1、2周的主要目標是“利水消腫”,使惡露排淨,因此絕對不能大補特補。正確的進補觀念是:先排惡露、後補氣血,惡露越多,越不能補。前2周由於惡露未淨,不宜大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第1周可以吃麻油豬肝或豬肝(適合在早上、中午食用)、山藥排骨湯、紅棗銀耳湯,幫助子宮排出惡露與其他廢物;可以喝一點蛋湯、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還可以吃些清淡的葷食,如肉片、肉末。瘦牛肉、雞肉、魚等,配上時鮮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營養均衡。適量的橙子、柚子、獼猴桃等水果也有開胃的作用。本階段的重點是開胃而不是滋補,胃口好,才會食之有味,吸收也好。第2周則以麻油豬腰、花生燉豬腳、魚湯等活化血液迴圈,預防腰痠背痛。另外,每天補充2000—2500毫升水分。等到第3、4周,惡露將淨,進入進補期,做菜時適當加米酒,以促進血液迴圈,幫助恢復體力。

    2、油湯最好要少喝,湯中的油多了,奶水中的脂肪量也會增加,新生兒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備,奶中過多的脂肪有可能會使你的寶寶拉肚子。

    3、少吃鹽和調味料:一般說來,懷孕全過程所增加的體重約12千克,嬰兒連同胎盤的重量約5.5千克,還有6.5千克,其中水分就佔60%以上。換言之,因懷孕的各種因素而產生的水分,必須在媽媽分娩後慢慢地排出。因此,若是在坐月子期間,吃的食物太鹹或含有醬油、醋、番茄醬等調味品,或是食用醃漬食品、罐頭食品等,都會使身體內的水分滯留,不易排出。因此產後的一週少吃鹽和調味料,能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

    四、儘早餵乳

    1、分娩後半小時內讓嬰兒吸吮乳頭,這樣可儘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於子宮收縮。第一次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產後第一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自由掌握。產後第一天,產婦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可選用側臥位學習餵奶。多數產婦分娩後頭兩天都還沒下奶,此時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有奶水,只要身體健康,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奶水。即使奶沒下來,媽媽也要堅持讓寶寶多吮吸,因為吮吸有利於乳汁分泌。

    2、哺乳前應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以免除去保護乳頭和乳暈面板的天然薄膜,造成乳頭皸裂,影響哺乳。

  • 2 # 寶爸寶媽交流匯

    一般人都知道“坐月子”的時候應該加強營養,不僅是為了恢復生寶寶時消耗的體力,更要為寶寶提供充足的乳汁做考慮。所以產婦在月子裡面吃的都是好東西,什麼豬蹄湯、鯽魚湯,魚蛋肉蝦,各式各樣的水果,只是高營養的食物都想送進產婦的嘴裡。

    但是這個時期吃東西是很有講究的,並不是說吃的東西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保證能量充足的前提下,補充高蛋白,豐富的無機鹽還有多種維生素。最最最關鍵是,月子期間要忌口。現在很多人都說月子裡的講究都是老一套,老一套已經過時了。小編這就要說兩句了,月子的某些講究是不對,比如說讓產婦一直躺著這些我們是該摒棄,但是有道理的講究我們還是得遵循。

    1、辛辣的食物。產婦在生寶寶的時候大量出血,出汗,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辛辣燥熱的食物會消耗身體裡更多的水分,讓產婦上火,口角生瘡,便秘或是痔瘡發作,還有可能透過乳汁影響寶寶的身體狀況。所以月子裡應該禁食韭菜、蔥、大蒜、辣椒、胡椒、羊肉狗肉這些食物。龍眼、荔枝、榴蓮、芒果這些水果也不能吃。

    2、寒涼的食物。

    3、巧克力

    產婦因為需要給寶寶哺乳,如果吃巧克力,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巧克力裡的可可鹼會在媽媽和寶寶的體內積聚,損傷寶寶的神經系統和心臟,還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老想排尿,哭鬧不停。

    4、大麥製品

    大麥製品具有回乳作用,如大麥芽、麥乳精、麥芽糖都應該禁食。

  • 3 # 蔡二爺lo

    首先要注意,千萬不能著涼,還有就是要注意飲食,特別注意,前三天最好吃流食,多喝一天,多喝一些湯補補,比如說烏雞湯呀,排骨湯呀,或者說菌類的這一些湯呀,不過要少吃硬的東西。然後的話還要腳腰不能洗頭。還有的話,儘量一個月之內不要洗澡,會改變一些體制,比如說你的骨頭,有的人會長高的,這些都是會改變的,所以說月子一定要注意

  • 4 # 使用者270640042

    作業的時候儘量選擇比較清淡一點,好消化的,不要吃太硬的食物,然後再一個就是剛生完寶寶之後,不能直接吃太油膩的東西,比如說豬腳湯雞湯,嗯,這種油水太大的把容易堵奶,再一個就是注意飲食搭配,多喝,多喝點水,吃點青菜之類的,時令的水果,什麼都可以吃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黃皮用也不會“踩雷”的口紅色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