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朋友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小班,孩子爺爺奶奶想請幼兒園兩個老師和園長國慶時來家裡吃飯,這有沒有這個必要?
26
回覆列表
  • 1 # 非優秀教師

    肯定又在哪裡道聽途說,必須請老師吃飯送禮,否則老師會歧視孩子。

    老師不會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樣,不送禮不請老師的話,老師就會歧視你的孩子。要老師關注你的孩子,你加強對孩子的品行教育,讓孩子講文明講禮貌、尊重老師,比請客送禮要有效得多。

  • 2 # kitty喵kitty

    個人覺得沒必要。幼兒園三年,沒請過老師吃飯,沒給老師紅包,平時也沒有“抱大腿”的行為。老師一樣很負責,孩子幼兒園三年都是開開心心,現在小學二年級了,隔三差五懷念幼兒園,想念幼兒園的老師。

  • 3 # 蘇州大鬍子

    我覺請幼兒園老師吃飯沒必要,中國人也就是這幫人壞了規矩,老師有老師的職責,從小就想走捷徑,打破平衡,你想讓老師對你家孩子優待,這種價值觀會讓一個老師變成魔鬼,

    浙江杭州蕭山,哪個學校我就不說了,還送紅包呢,1000/2000左右一個娃,還有節日都是送超市購物卡,就是有這種人破壞規矩導致的,大收紅包,工資都不如家長給的紅包多,幼兒園就這麼玩,不過家長大部分都有錢,對於年入幾百萬的家庭一兩千算什麼毛毛雨,你不差錢都不差錢,不送都怕對自己孩子不好。那就都送了,還是一樣,如果有人不送,老師會不會收慣了心裡扭曲不?

    有錢人總覺得,送點錢會對他家孩子好,其他家長蜂擁而上都送,人家都送了你不送自己心裡覺得不好意思的,也怕老師對孩子不認真,

    有時候不是錢的事,這是一種行賄,讓人墮落萬丈深淵的開始,你請幼兒園老師幹嘛,你咋不請我吃飯?心裡那個小九九誰還不明白?你就是想破壞規矩的人,

    你請客吃了,其他家長知道了輪盤請吃飯,

  • 4 # 晴1024566137

    從一個幼兒園老師的個人經歷談,家長請老師吃飯,也是希望拉進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以後容易溝通,對於老師來說,是很抗拒很抗拒吃這種飯的,我從教快二十年了,也有家長請吃飯,但我只去過幾次,因為太尷尬,太尷尬,渾身不自在。但是,吃頓飯,真的會和家長熟一點,難怪中國人都喜歡在飯桌上聯絡感情。

    不過,除了吃飯,還有一個方法也能拉進和老師之間的距離,理解和支援!能夠理解和支援老師工作的家長,比請吃飯更有效果。

  • 5 # 珊姐談擇校

    這個問題其實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事,想約老師吃飯就約出來吃了。或許是現在的送禮之風讓老師和家長之間總是有一層隔膜,糾結在送禮和不送禮之間!喜歡的老師送點小禮物又有何妨呢?喜歡的老師一起吃頓飯又有何妨呢?即便是以後離開了學校,一樣可以約老師出來聚聚啊!我從來不刻意去送老師禮物,但確實也會送,而這是孩子們從心底的一份喜歡和感謝,也是家長的一份心意,那送點小禮物,一起吃頓飯又有何妨呢?

  • 6 # 雨後山林靜

    說實話,我從事這麼多年的幼教工作,從來沒有任何一位家長請我吃飯,但是我對工作還是很負責,對孩子一視同仁。孩子小,需要老師多一些照顧,老師看到孩子需要照顧時也不忍心故意不管孩子的。請老師出來吃飯還是免了吧?因為這樣很容易讓老師犯錯誤的。

    老師的工作職責就是給孩子上課,照顧孩子日常的生活。現在總有家長提出來給老師送禮,請老師吃飯,希望用這種方式能讓老師多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但是這樣做的話對老師是不利的。老師會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成了家長請客吃飯才能做好的工作。這是一種交換,而且這也是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規定中有: 嚴禁教師參加學生及家長的宴請,不得參與學生及家長邀請的娛樂、休閒等活動。

    前段時間,深圳南山一小學被家長舉報收禮。班主任後來被校方調查,有家長說是遭受到了某位家長的陷害。家長和老師平常以閨蜜相處。送過幾次禮物,後來老師每次都有回禮。但是因為家長想要讓老師照顧孩子的目的沒有達到,於是就舉報老師。

    這個新聞出來以後,給了廣大老師們一個提醒。有的老師說應該和家長劃清界限,要有界限感。還有的老師說要分清角色,老師就是老師,家長就是家長,家長的一針一線都不能要。這個錯誤犯不起啊!

    絕大多數老師都是這樣的態度,不想要家長的任何東西,也不想讓家長破費請客吃飯。

    不過,不排除個別老師會接受家長的邀請。第一種情況是老師年輕,不懂得拒絕。第二種情況是老師會抱著僥倖心理。年輕人涉世淺,容易犯錯誤,可以理解。抱著僥倖心理的老師,如果總是不拒絕家長的邀請,說不定哪一天家長就找到老師,或者就舉報她了。世事多變呀!誰知道呢?

    如果家長髮現您沒有請老師吃飯,老師卻對孩子不好時,家長可以多與老師溝通。多問一問老師,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如何?家長需要如何去配合老師做才會更好。在平常,家長要多去理解老師的工作。

    說心裡話,班上兩個老師帶這麼多孩子,如果多幾個難管的“熊孩子”的話。老師有時候情緒會不好,會煩躁。在工作中偶爾會疏忽一些事情,對孩子的照顧不是那麼周到,所以要請家長多去理解老師。

    在我們這裡,有一些家長是非常理解老師的。我在與家長聊天中,有家長會這樣說:老師,你們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別說你們帶這麼多孩子,我一個人在家有時候都不願意帶他,都會被他氣得吐血。當老師聽到家長的理解的話語時,心裡是感到很溫暖的。不用家長多說,我們很自然的也會多多去照顧孩子的。

    其實,家長與老師之間感情的連線不一定非要用金錢來解決,家長的理解和平常工作的支援就會讓老師很感動。

  • 7 # 行者無疆一起成長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是從始至終最重要的成長導師,家長的身教一定給孩子帶來最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要覺察到是在給孩子做榜樣。

    心正則無他,做任何事都是有意義的,否則,會給孩子傳達一個不良的影響。

    感謝提問,學習關注“遇見橙長”。

  • 8 # 育兒講

    我個人認為是沒有必要請老師吃飯的,一些家長覺得請老師吃飯,老師會對自己的孩子好,會給予特殊照顧,其實想法也沒有錯。

    首先老師的職責就是照顧孩子,他們不會讓孩子出現傷害,受到危險,否則她也有責任,她也害怕孩子出事,所以即使父母不請老師吃飯,老師也會盡全力來保證孩子的安全。

    只是有時候老師會覺得這個孩子的父母請了我吃飯,會額外的照顧一下,態度會好一點,其他的真的沒有什麼。

    其實如果老師什麼都幫助孩子做了,對孩子也不好,孩子也就失去了獨立性,去幼兒園也就是讓孩子學習,鍛鍊獨立性,如果老師代替了媽媽,幫助孩子做了一些本應孩子自己做的失去,那麼對孩子也是不好的。

  • 9 # 大眼看教育

    請幼兒園老師吃飯,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不需要。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老師不是憑家長的一頓飯或者是幾頓飯來教孩子的,而是憑著自己的良心來教學生。

    一、老師是憑心而工作

    每一個走上教育崗位的老師,並不是為某取家長的利益,而是希望在教育崗位上能夠奉獻自己的力量。

    二、老師面對的是所有孩子

    老師應該明白,自己面對的是所有的孩子,而不是某個孩子的老師,只有全心全意為每個孩子而努力,才無愧於自己的教育事業。

    三、老師希望的是家長支援

    老師其實並不圖家長的那頓飯,而是希望家長能夠全力支援老師的工作,為老師教育教學提供寧靜的教育環境。

    總之,家長要做的就是支援老師的工作,相信老師!

  • 10 # 葡萄不是柚子

    個人覺得沒有必要。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從來沒有請老師吃過飯。我們上的是私立的幼兒園,就在我們小區旁邊,就那種高價的私立幼兒園是很一般的私立園。

    但是同時我也知道很多人擠破腦袋,想讓孩子進比較好的公立幼兒園,請客送禮的情況多的是。而且送的禮物也絕對不輕。

    但是我們沒有那麼趨之若鶩的選擇比較好的公立幼兒園。第一是因為沒有那麼好的經濟條件,第二是覺得,不可能指望幼兒園能夠學到多少東西,主要是孩子的飲食起居能稍微好點。

    為什麼沒必要請老師吃飯?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

    1:開弓沒有回頭箭,你請了一次,是不是每次過年過節都必須請啊?如果以後不請吃飯,老師會怎麼想呢?

    2:雖然現在規定都明令禁止老師收家長的禮物,但是說白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正直一點的老師,不會要什麼禮物,但是現在每個人壓力都挺大的,能夠有額外的收入,誰會拒絕呢?

    3:很多時候送不送禮,請不請老師吃飯,其實老師對於孩子,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可能剛開始會好點,時間一長,大多數都是差不多的,一視同仁。

    4:老師都比較喜歡那種活潑、開朗,察言觀色,能夠跟上節奏的孩子。就讓領導喜歡,表現好的員工一樣。更多的時候不會是因為你送禮,就會有太多的格外照顧。

    5:時常請老師吃飯送禮,反而把習慣養壞了,以後不送的話,老師覺得沒什麼盼頭,會變得更加勢力。

    這應該形成一個乾淨、純潔的教育環境,不參雜任何利益和慾望的驅使。雖然不容易,但是希望我們透過努力後會實現。

  • 11 # 果果醬ai

    我覺得沒有必要請幼兒園的老師吃飯,雖然老人家的想法是希望老師能給孩子多一點的照顧,可能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了吧.但是,我突然很不希望,這樣的風氣在幼兒園那樣的地方.我們總討論孩子的教育,討論孩子的成長,其實,我們一方面在教育他們成為一個更好更好的人,另一方面何嘗不是在用社會化的各種風氣薰陶他們呢.是的,他們總是要成長的,知道這個社會現實,可是,我不希望這樣的風氣,在幼兒園這樣的地方.每個人都想特殊一點,有一個人特殊了,其他人就會想要更特殊.現在的幼兒園老師也很難做,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有時會幼兒園老師也很難讓家長滿意.

    國慶的時候,閨蜜給我打電話約出去玩,我很詫異,因為國慶之前她訂了機票出國旅行.問她怎麼沒去,她說原本是三個家庭國慶節請了兒子的小學班主任出國一起玩一趟,她老公和另外一個家庭的老公都屬於有特殊任務的公職人員,國慶要求待命,被限制出國了,所以只能改在元旦.她兒子才讀小學二年級而已.

    不知道現在的社會怎麼是這樣子,但是我真的還是不希望幼兒園是這樣的風氣,這樣的環境裡,每個孩子都需要特殊照顧,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的孩子,會怎麼樣呢??將來在某個地方,得不到特殊照顧的時候,會怎麼樣呢.

    也許只是請幼兒園老師吃個飯,感恩下老師而已,希望只是單純的尊師重道那麼簡單吧!!希望,社會這個詞,晚一點讓孩子們體會到

  • 12 # 果媽育兒讀書說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因為表面,忽略了事物的本質。

    請老師吃飯的目的,無非是想讓老師多照顧在幼兒園的孩子,但是家長卻忽略了根本的一點,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才是讓孩子不在幼兒園不受委屈的根本所在。

    請幼兒園老師吃飯,原本是家長的一顆愛子之心,想讓孩子在幼兒園得到充足的照顧和鍛鍊這本是好事兒,但是現在卻變了味兒。

    首先,幼兒園老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是有一顆愛心、責任心,耐心對待孩子。他們領著工資,做著本職工作,理所應當。家長們沒有必要再去為了孩子討好老師。 其次,現在幼兒園都管的嚴,明令禁止老師收禮、吃飯等現象的發生。請老師吃飯,老師一般也不敢。到時候家長請老師吃飯不成,弄的還非常尷尬,也不好看。第三,可以扭轉這種趨勢,把請老師吃飯換成日常的節日問候和祝福。在老師發起的活動時,很快給予迴應,或者積極參與,表達對老師的謝意等等。讓老師看到家長的配合與對老師的關心,比單純的請吃飯效果更好。 第四,很多家長,都只是側重了老師的這一面,而忽略了對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養、抗挫折能力的鍛鍊和心理能力的建設, 往往這一點才是最關鍵的。

    孩子有了良好的社交能力,不論在哪個班級,遇到什麼樣的老師,結交什麼樣的朋友,都能夠應對自如,很快的融入大集體當中。孩子的適應能力好,自理能力強,自然也不用受到老師的特殊照顧。

    所謂請吃飯,不過是感謝老師的一種方式, 我們化為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小的問候,這樣家長舒服,老師也很舒服。孩子又發展的很好,自然皆大歡喜。

  • 13 # 冠軍媽咪育兒記

    有必要請幼兒園老師吃飯嗎?

    個人是覺得沒必要請的。尊師重教是學生的義務,而教書育人是老師的責任。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關係,如果家長請老師吃飯或者給老師送禮物就會助長歪風邪氣,同時也會讓孩子學習到不好的習慣。

    我很理解一些家長想讓自己孩子多被老師關照的心情,因為這關係到孩子能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但請客送禮的行為是不能有的,這會產生一系列不利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家長的價值觀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如果家長給老師送禮,就會讓孩子覺得世界上什麼事情都有可以用錢辦到的不良心態,樹立一種“唯錢至上”的錯誤價值觀,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扭曲,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讓孩子內心充滿挫敗感

    每個孩子內心都對自己充滿期望,希望自己能在學習上有所成就,同時也希望和其他孩子公平競爭。但家長的請客行為,就會讓孩子覺得原來自己的一切成就,都是透過“走後門”得來的,一點都不光明正大。孩子的內心會充滿失敗感,對學習和競賽都提不起來勁。而且這樣的話,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嚴重者甚至自暴自棄。

    3、影響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孩子們對老師都有著天然的憧憬,老師是學生前行路上的引路人和監督者,如果老師自己都陷入這種歪風邪氣之中,顯然是無法給孩子做好榜樣的。不僅會影響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形象,還會讓孩子學習這種歪風邪氣。

    因此,家長和老師之間應該保持純潔的關係,如果家長想讓老師多關照自家孩子,可以在平時積極支援老師工作,認真監督孩子學習,這樣才是健康的家校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推薦的入門級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