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人生效率控

    手機作為日常現在的日常必需品,如果你父母或者朋友有事需要借用你的手機一下,但你手機上有一些隱私的聊天記錄、圖片、影片,甚至APP,不希望讓除了你自己之外的人開啟,那該怎麼辦?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安卓APP-- Lockdown Pro!

    據說是安卓上最好用的程式鎖和隱私保護工具(APP自己介紹的,這要是在咱這,已經違反廣告法了~)。

    這APP真的有它自己吹的這麼好?

    下面隨我來一探究竟~

    APP上鎖和保護隱私

    Lockdown Pro在APP上鎖和保護隱私這方面,可以說沒毛病!

    安裝後首次進入APP,會讓你設定密碼和找回密碼的郵箱(大家別和我一樣點跳過,說多了都是淚...)。

    設定密碼後,會提示需要一些許可權,按照提示開啟許可權就可以了,這些許可權是軟體需要的許可權,然後就可以選擇要鎖定的應用程式。

    除了鎖定自己安裝的應用程式之外,它還可以鎖定系統軟體,包括電話功能,啥意思呢?就是如果沒有密碼,就算你的手機鎖屏密碼已經解鎖了,玩你手機的人也沒法接電話、打電話,更不會知道是誰給你打來的電話...

    總之,只要是你手機上的應用,它都可以鎖定。

    防解除安裝和後臺殺程序

    當然,作為一款隱私保護軟體,首先要不被後臺幹掉,也不能被解除安裝掉,要不然保護成了笑話。這一點上,Lockdown Pro也沒毛病,在設定裡都能夠設定好。

    其他功能

    除了優秀的基本功能它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功能,例如:

    應用程式提供桌面小部件,可以快速關閉和開啟。手機進入在離開某個位置時鎖定,或者在連結或斷開特定的無線網路時觸發鎖定。將鎖定的應用程式偽裝成崩潰。當其他人看到程式崩潰時,他們會點選ok,然後退出應用程式。如果我們自己使用,長時間按ok可以進入密碼介面進入,應用程式成功進入。連結藍芽手錶或者車載藍芽,當斷開或者連結藍芽的時候讓手機或者應用鎖上。當有人非法使用你的手機時傳送電子郵件通知你,包括非法訪問的程式訪問時間,甚至可以拍攝照片記錄資訊。

    這些功能看起來挺炫酷,但是我基本用不到,大家下載下來自己慢慢研究吧。

    重要提醒

    如果你選擇了隱藏Lockdown Pro的圖示,記得是在隱藏圖示這個功能下邊是解除隱藏圖示的方法,就是訪問官方一個網站,然後用在彈出的對話方塊裡選擇用Lockdown Pro開啟就OK了,別亂百度了,我百度了半天沒找到方法,還是用別的手機安了一遍仔細看了看才發現的。另外這個解除隱藏的網站是外網,速度有點慢,如果不是特別需要的話,還是不用隱藏了,你可以把圖示藏起來,要不然到時候真頭大。

  • 2 # Puyuam

    現在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一臺手機就能解決的,比如追劇、支付等等。去不認識的地方,也不需要再購買地圖了,直接就可以按照手機導航走,可以說是很方便了。不過,這些手機軟體雖然給大家帶來了方便,但同樣的也讓不少的人感到不安。因為很多手機軟體都是要讀取使用者的通訊錄、位置以及簡訊之類的許可權,那麼為何它們會這樣,再有就是人們還有隱私嗎?

    對於很多人而言, 一直想不通的是,為何很多軟體無緣無故就要通訊錄、簡訊之類的許可權,可是這些東西,它們似乎也用不上。最氣人的地方是,有時候很多人將這些許可權都選擇了關閉之後,這款軟體就直接停止運行了,可以說相當“流氓”。但也有些是的確需要使用到這些許可權的,比如說一些地圖,還有外賣等等,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才需要有這些許可權。

    但對於一些不是那麼正規的軟體來說,這些資訊可是十分有價值的。它們可以根據你的大資料來獲取你的喜好,從而對你進行一些廣告之類的推廣。當然,這種還是屬於比較和善的了,因為除此之外,使用者的資訊很有可能會被“洩露”出去。或許在使用的時候,有很多人並不是十分在意這些東西,但在自己受到一些莫名的電話騷擾之後,才忽然反應過來,自己的資訊很有可能被這些軟體所“出賣”了。

    那麼為何這些軟體敢於設定讀取使用者這麼多資訊?其實,會這樣也是因為目前我們國內還沒有十分明確的一些相關法律規定,所以這些軟體們才敢這個肆無忌憚,甚至不給許可權就停止執行的等等。可是當人們同意給他授權之後,它能得到的資料很多,而使用者的隱私則越來越少了。

    當然,關於一些正規軟體就不用太過於擔心了。但是對於那些比較小眾的軟體,需要獲取各種各樣與它無關的許可權時,最好是將裡面那些沒有必要的許可權都給關閉了,但如果關閉之後真的無法運行了,那麼最好是重新換了不需要這麼多許可權的。小心才能使得萬年船,畢竟,如今這本就是一個資訊化的時代,人們的資訊也總是很容易被輕易洩露出去,從而被一些有心人所利用,造成不少沒必要的麻煩。那在你看來,這些需要獲得各種許可權的軟體,是不是屬於“流氓”軟體?

  • 3 # 吾阿哥910

    隱私,怎麼說呢?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不是手機透漏你的隱私,是你自己將隱私透漏。

    手機本身是不會透漏個人隱私的,如果想隱私不出現任何地方,那就是不要隨意下載App,不要隨意註冊,不要點陌生連結,最好整個功能機使用,就打個電話,發個簡訊。

    我們大都都是普通人,說隱私好像也沒什麼隱私,畢竟又沒做什麼見不得的事情,也沒做什麼違法犯罪的事情!

    正確操作好好利用它,你會發現手機現在更多的都是幫助我們,使各種效率提高,生活工作快捷方便。

    而不是自己的亂操作,導致自己利益受損,就怪罪於不會說話的手機,似乎有點過於牽強了~~

  • 4 # 百科小紳

    自打手機這玩意一出現,是幾多歡喜幾多愁呀。老公老婆的聯絡起來確實方便了,可是蹤跡也就無所遁形了。

    好在這豆子吃多了總會有豆腥氣,慢慢的大家的招數也多了起來。《手機》裡演繹的恐怕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翻版或片斷。

    現在誰還不知道打完電話刪記錄發完資訊清郵箱呢?現在誰還敢把手機隨便借給熟人“用一下”呢?記得05年去南京學習,同行中一大哥手機沒電了,想借同事的手機用一下,結果借了一大圈十多個人楞是沒一個人借他,後來我把手機借給他,別人還說我“膽大”。那時候還不知道手機的“地雷作用”。但是也明白了手機裡有許多不能示人的秘密,尤其是出門在外離開了監控的手機。

    今年的情人節前後,私家偵探的生意老火了,被調查者的行蹤全部曝光,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更可怕的是你的手機簡訊,有朝一日會在你都忘記的時候原裝原樣地出現在你的面前?不要不信。如今,正常程式辦不到的事情采取非正常的手段就沒有辦不到的。雖然聯通移動的工作人員會告訴你不會原封不動的記錄你的簡訊內容,可是事實上就是有人能夠調出你一年之內甚至更久的簡訊內容。

    就算是你用過的手機、電腦到了“專業人士”手裡,裡面的記錄也會一一還原。

    還是奉勸各位,悠著點吧,手機電腦就是一顆定時炸彈,沒你想象的那麼安全。有些程式在設計當初的時候就把使用者也設計在內了。

    這裡面,藏不住任何秘密。

  • 5 # 二蛋貳

    我認為根本沒有,首先你在手機上的全部操作,至少手機廠商的定製系統肯定全部都知道的,只是說手機廠商,願不願告訴別人。

  • 6 # 艾媽育兒經

    我們生處在網際網路時代,手機是每個人出行,日用必不可少的一個智慧產物。幾乎人們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手機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就瞭解到世界!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產生了,那就是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網路科技時代,人們的隱私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手機隱私,一個敏感又不得不正面回答的問題。我們在平時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個人習慣,就是手機定位和個人住址儘量不要透露,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騷擾。在集市街頭,看見二維碼不要去掃,陌生人加你給你的連結也可以不用去點選。即使在這個大資料時代,如果你隱私防範意識強的話,還是可以保護自己個人隱私的!

  • 7 # 楊先生喜歡心理學

    隱私的話,沒有的,如果想要調查你,會全部調出來後臺資料的,每個人在網上的瀏覽痕跡,普通都可以透過各種app瞭解你,況且是懂技術的人呢?

    美團可以知道你的飲食習慣

    淘寶京東可以知道你的購物習慣

    百度搜索可以知道你最近在想什麼

    滴滴打車可以知道你的下班時間

    支付寶可以知道你的金融情況

    飛豬可以知道你想去哪個城市

    等等等

    記不記得在哪裡搜尋過某種商品,然後你瀏覽各種app的都會有彈窗廣告。

    可怕吧!

    你的手機更懂你!

    況且現在是大資料時代,打包你的資訊出賣給別人,也不需要多高的技術,況且現在隱私洩露國家的處罰成本太低,大公司根本不痛不癢,廣發的網友們似乎也願意用自己的隱私換取一些便利!

    但是你不知道,平時沒事還好,一旦出了什麼事情,都是可以被人抓到證據!

    記得以前舉過最簡單的栗子,男主出軌與小三開房,直接被原配抓到開房記錄,離婚分財產的時候,因為這條記錄,結果導致男主淨身出戶 !

    哈哈哈哈哈哈,千萬不要犯錯呢,可都是證據!

    每個人都是在網上裸奔,只不過沒人去揭穿你罷了。(政府機密人員)

    最後還是要念叨一遍,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手動加狗頭)哈哈哈!

  • 8 # 槽點滿滿小冰冰

    但是,會不會洩漏隱私,這個才是和大家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怎麼保護隱私自己的隱私,才是我們在當下應該思考和應該做的!

  • 9 # 天水城事兒

    手機確實給我們的工作、生活等帶來好多方便。它的出現也是科技的進步,當然再這個裡面感覺沒有什麼隱私可言吧!大家都懂得!

  • 10 # 查拉圖斯特布萊

    從斯諾登披露美國“稜鏡計劃(PRISM)”監聽專案的秘密文件披露給了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由此人們開始關注手機隱私。這件事也充分說明了手機不存在絕對的安全。這幾天某些網站也開始陸續披露美團淘寶等軟體在監聽通話記錄等從而推薦商品。有人特意做了實驗,在跟朋友打電話想吃蛋糕,緊接著開啟美團,果不其然推薦了附近的蛋糕店等。所以手機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安全。

  • 11 # 益力多803

    人們在享受大資料分析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時,無可避免地需要允許app獲取自己的行為習慣,偏好,個人資訊等隱私資料。每當我們新安裝使用一個app,點下同意使用者協議的那一刻起,我們手機中的資訊就會被授權獲取,已經沒有了所謂的"隱私"可言了。App獲取使用者資料並不可怕,也無法避免,但卻急需在法律上完善相關的監管制度以及法律法規以應對快速發展的大資料應用時代。資料的授權獲取,儲存,使用,轉移等都應該被嚴格管控,無論是從資料使用企業的內部控制上,還是從外部相關法規的監管上都必須嚴格執行落實到位。在儘快完善法律法規,填補相關法律空白的同時,還要加大執法力度,儘可能提高違法成本,才能有效控制個人隱私被洩露,買賣,濫用等違法行為。

  • 12 # 菊姐

    現在的手機基本上沒有什麼秘密(隱私)可言。現在都是購買實名制,只要一查號碼就查出身份證一一戶口資訊一一工作單位等等。我是央臺《天網》的忠實觀眾,知道公安局是怎麼破案的。許多網友微信不用自己頭像,以為別人不知道你的隱私,那只是暫時哄一鬨平常人而已,只要專業人員根據你的手機號,你的一切盡在別人掌握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旗艦手機真的要標配LPDDR5晶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