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檔案館
-
2 # 帶志逐夢
古代的帝王們住在深宮高樓之中,也沒有現在發達的網路及相應的通訊手段,但他們卻有自己獲得訊息的途徑。
一、烽火報警戰爭是伴隨各個朝代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抵抗異族還是內部,軍情的傳遞都是重中之重,當敵人入侵時需要傳遞資訊,於是各朝都會在各自險要處設定烽火臺,每座烽火臺都間隔一定的距離。當敵人進攻時,駐守烽火臺計程車兵就會點燃烽火報警,白天點燃的是狼煙,晚上點燃的是火。附近的軍隊看到資訊就會迅速集結,前來救援;或是知道軍情後做好防備。
二、郵驛系統光有烽火報警還不夠,還需要完善的郵驛系統,遇到緊急事情發生,使者快馬揚鞭,朝夕可行三百餘里。唐代詩人岑參就描寫過這種場景: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玄宗就透過驛站來為愛妃楊貴妃運輸嶺南的荔枝。
三、特務系統皇帝也會透過自己的特務系統來獲得想要的資訊,如明朝的錦衣衛,他們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負責監察百官,為皇帝刺探百官的動向,隨時可以向皇帝彙報資訊。
四、文書制度古代的文書制度詳細,文書的形式多樣。臣子們上奏皇帝的上行文書,無論種類、用途、規格、體裁,都有嚴格的規定。歷代臣工上奏類文書有:奏、章、表、啟、狀、箋、議、揭貼、制對、題本、奏本、奏摺等。這些送至皇帝面前,皇帝從中獲得的資訊量大到驚人。
-
3 # 網言軍事
首先是奏摺。比如秦始皇每天要審閱來自全國各地重達120斤、篇幅約20萬字的奏摺(竹簡木牘),天下軍國大事他自然很快就能知曉。
這裡必須要提一下中國古代的郵驛制度,秦帝國建立並完善了大一統王朝體制下覆蓋全國的交通、通訊網路,能夠藉助馬匹、船隻、步行、烽燧等手段將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公文、軍情、警報在較短時間內傳遞至京城。這套通訊體系被後世王朝繼承併發揚光大,比如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後,僅6天時間訊息就從前線傳到了3000裡外的長安城。
清朝康熙帝更創造性地發明了密摺專奏制度,但其在位時只有寵臣才享有這一特權,範圍很小。而雍正帝繼位後將密摺使用者群體擴大到了正四品道臺以上的地方官,他不僅要求臣子在密摺中“事無鉅細地陳述地方各項事務、情況”,還鼓勵官員之間彼此監視、相互牽制。
雍正密摺內容的繁瑣程度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軍國重務、氣候變化、當地糧價、官員操守、水利建設、家庭瑣事乃至道聽途說的民謠都要上奏,說白了就是無論大事小情雍正都希望自己及時知道。比如雍正六年田文鏡給皇上送去密摺,裡面的內容居然是所轄河南府孟津縣的一樁“拾金不昧”的小事,結果這份摺子還獲得雍正親筆硃批表彰。
其次是派員巡訪、刺探。比如清代欽差大臣從京城前往地方公幹,除了主要任務之外,通常還擔負有蒐集沿途所見所聞、考察地方吏治民情,特別是及時發現影響皇權統治的各種不安定因素並及時反饋給皇帝。
而明朝錦衣衛更是大名鼎鼎的特務機關,除了司法職能外,錦衣衛還擔負著監視文武百官和民間動向、蒐集社會各方面第一手材料的重任。比如依靠錦衣衛的密報,明太祖朱元璋連大臣晚上吃喝什麼、宴請了誰、做了哪幾首詩,甚至大臣發呆時的表情(被錦衣衛密探暗中描繪成畫)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再如宣德四年永清縣奏報發生蝗災,明宣宗問大臣可知詳情,左右皆啞口無言,只有錦衣衛指揮李順馬上做出準確答覆。明英宗在位時,錦衣衛更是先後將民間非法屠宰牲畜、京營軍馬管理不善、太湖流域民間疾苦等情況奏報給皇帝,說明其刺探觸角已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到了社會各個角落。萬曆年間,錦衣衛更是潛入日本列島活動達1年半之久,獲取了豐臣秀吉和侵朝日軍的大量寶貴情報。
-
4 # 文史長廊
古代通訊手段落後、交通落後,沒有辦法瞬間進行資訊交流,但是各地軍情要上奏,皇帝的命令要下發。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傳遞資訊的制度和方法。首先是建立驛站,驛站至今已有3000或4000的歷史,其專門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地方,也可以供往來官員換馬、住宿。這途徑用今天的事物來比喻就是貨物中轉站,所送快遞首先智慧分類,傳送―中轉―傳送,經過幾番周折最終到你手裡。西周時期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多次點燃烽火臺,接著每隔幾里的烽火臺相繼點燃,諸侯前來護駕,也是傳遞資訊的一種行式。驛站如此重要,各朝都很重視。投大把資金保證執行,不為牟利,作為國家資訊交流工具。秦時期規定“十里一亭”稱之“郵亭”主要以步行運送為主,漢朝“改郵為置”設三十里為一驛,提高了效率,直至清末設文報局廢除。大家看電視劇都知道,資訊傳遞也用“飛鴿傳書”,也是古人聯絡的一種方法。只是並不多用。
-
5 # 山中微塵
古代皇帝獲得訊息的主要有三種途徑:
1、外地官員的主動彙報
2、巡察官員的主動彙報
3、皇上委派秘密機構獲取資訊
一般情況下,地方官和京官或者中央機構,會有一個穩定的資訊傳輸渠道,這個渠道的特點是穩定,定時、不可推卸,還有定期的述職制度!
配圖-1
比如秦朝的郡縣制,就是為了資訊能夠更加暢通,扁平化設計,更有利於管理!
柳宗元的《封建論》中有這樣的描述:“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製四海,運於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為得也”。
秦朝的郡縣制,已經有了在那個年代最合理的區域等級和有效的管理體制!郡縣兩級的資訊,直接到達權力樞紐!
“今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善制兵,謹擇守,則理平矣”
說明這種制度,是相對合理,並且資訊傳遞阻滯最少的一種架構!所以秦始皇那個時候自己要批的批文,每天都是按照百斤千斤計算!
從漢唐時期看,似乎又恢復了分封制,甚至是分封制和州郡縣並存的情況!所以這個途徑並非是固定的,分封制有其好處,也有其壞處!主要還是看當時的需求和管理人員的能力!
再者就是巡查官制度,這個制度早在秦漢時期也開始了,主要是為了防止有些地方官員作弊,有些地方官員為了矇蔽上級,會對上報資訊有所隱瞞!這跟職場有很多相似之處,片區的人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和責任,會瞞報少報或者不報的情況!
其實作為中間樞紐,管理者是知道其中的癥結所在的,所以就會派一些特別機構下去巡視,比如就像督導組,他們的職責就是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找到地方隱瞞的癥結,這就是巡查制!
這種制度獲得的資訊,要比地方上報的資訊要準確,深刻,有效的多!
配圖-2
最後就是非常隱秘的做法,就是自古以來,最高權力者都會有些秘密機構,他們的存在就是為權力者提供有效的,龐大的,不能走上明面的資訊!
自古至今都有諜報機構,有的是針對對外,有的則是對內!
比如從東周時期開始,就有設“元候”這個職位,那個時候主要是針對帝國的軍情刺探!
發展到戰國時期,都有這一個秘密機構!
到了漢代,“元候”慢慢地演變為我們熟知的名稱“斥候”、“候騎”、“候使”等,這個時候還是主要刺探帝國的軍情!
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出現了一種針對內部情報收集機構“繡衣”!又稱為“繡衣御史”,他們的職責主要是針對民眾對朝廷的一些行為預判,不軌行為的鎮壓等等!東漢時期,王莽將這個機構設定為“繡衣執法”、“繡衣吏”等!
配圖-3
三國時期的“校事”,也是一個情報收集機構!
“上察百官,下攝眾司,官無局業,職無分限,隨欲任情,唯心所造。法造於筆瑞,不依科詔,獄成於門下,不服復訊,”
南北朝時期,“候官”成為一個監察百官和民眾的一個機構!《魏書·刑罰志》中載有:“(文成帝)增置內外候官,伺察諸曹外部州鎮,至有微服雜亂於府志間,以求百官疵失。”
到了唐朝,特別是武周時期,女皇為了監察李氏宗親和全國各地百官以及民眾,私設內衛!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察事”、“察事廳子”,由宦官組成,後來慢慢的發展為不僅僅是宦官太監,各種階層組織的人都有,他們一般手上刺有梅花,所以又叫“梅花內衛”,他們的權力很大,只要發現官員百姓有企圖不軌,可以直接拿人審問,私設刑罰!
配圖-4
宋朝就是大名鼎鼎的“皇城司”、“禁衛所”、“知閤門事”、“帶御器械”!他們也是直接向皇帝報告的一個機構,邊境情報機構則叫做“邊輔”,都是隸屬於皇帝的直屬機構!
明朝的三廠一衛!這是特務機構的頂峰時期,甚至控制著整個大明王朝!
最早是朱元璋設定的“錦衣衛”,再後來是朱棣設定的“西緝事廠”、“西緝事廠”。後來劉瑾又設立了“內行廠”,在明朝是機構最多,相互牽制最嚴重的一個時期!他們之間是競爭關係,都隸屬於皇帝,相互監視相互掣肘!
後面清朝到民國就不詳細說了,我們都知道還有“粘杆處”、“血滴子”、“中統”、“軍統”等等!
所以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獲得資訊的渠道,不過主要的途徑都是囊括在這幾種範圍!
-
6 # 使用者傑
古代有一整套驛站制度,如邊關有入侵之敵,將帥有文官起草奏摺,將邊關有多少入侵之敵,帶頭敵帥是何人,是否全部兵力。雙方兵力對比是否需要皇帝增兵,增兵多少是否十萬火急。
邊關將帥視戰況決定奏摺等級,傳遞奏摺的驛卒根據傳書級別,是否奏摺不落地一個驛站一個驛站傳到京城。驛站分為幾十裡,百里等站,根據馬的腳力奏摺的等級而定。
驛站專門提供飲食馬匹,馬匹跑一站立即換一匹馬繼續跑往下一站,驛卒應跑一站換一驛卒連續下去直至京城總驛站,交接完成算是任務到頭。
各州府定期把一段時期的民情變化,州府所在地是否有洪澇災害氣候異常,暴動疾病上奏朝庭,聽候皇帝定奪,這就是為什麼皇上日理萬機的原由。
-
7 # 我喜愛這片熱土
這個問題應該是這樣的:一是各地地方官正職的明文奏摺透過驛站站站傳遞而送達皇宮。(如刺史,府臺,道臺,州政,縣令等。)。二是將奏摺透過快馬直接進京傳送。三是尚若地方正職是貪官汙吏之人,多行不義而違章違規違法者,則往往有清政的副職之人(如偏將,副手或通判)透過密報奏摺(不經過正職知曉,不徵得正職的意見),暗暗透過心腹之人快馬加鞭晝夜不停的往京中傳送資訊。
四是在古代,外放(任)人員中,除了縣級政府外的以上各級地方政府內,皇上也會特別的安插皇室親信或是皇上特別信任的人到某府某臺去任偏職。目的就是起到暗中監視與眼線的作用。這些人一旦發現什麼不利於皇家的情況,會立馬密奏朝庭。或是自己親自回京,或是密使人快馬回奏。
以上這些都屬於快速傳遞資訊之法。比如慢訊息,一月仨月半年等不等的慢訊息傳遞方式,則不同於快速傳訊。塊速傳訊,則為快馬傳遞快馬密奏。而慢訊傳遞,如乘車乘船,坐轎。(補京缺,述職,招回,補任,路過)等,進京面呈外放之所訊息。
除皇家訊息傳遞外,可能還有朝臣之中,或奸臣幫派體系中的外訊傳遞方式等,則都是自己的親信,親戚,親屬,友好等關係者偷偷快速密報給上司(靠山)而已。
-
8 # 龔柳輝
古時候的帝王治理天下,他們確實要及時獲取各地的訊息,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或者微服私訪,或者閱讀文臣武將的摺子,以及主持朝議。
事實上,傳統社會往往沒有太多的突發事件,對資訊的速度,事實上沒有太多的要求。
當然了,邊關烽火是不能耽誤的,也就是說除了軍事通訊需要八百里加急之外,其他的資訊往往可以一層層地往上傳遞,遲早都會傳到皇帝耳朵裡,快則幾天,慢則幾個月,這個不會影響皇帝的決策!
在談論皇帝獲取訊息之前,咱們先說說一個關鍵點:奏摺!
事實上,在清代,官員們給皇帝的報告有兩種。
一種就是報告例行公事,如財政的收入支出、軍營的管理操練等。
這種例行公事的報告叫做題本。
這個東西往往要先送“通政使司”衙門收取,再由通政使司的官員報往內閣,由內閣官員處理後,再選擇要點彙報給皇帝。
例行公事之外的公私大事,則用奏摺的形式直接向皇帝陳述。
並不是所有的大小官員,都可以向皇帝上奏摺,它有級別和職責的限制。
據說,清制規定:中央各部院的堂官及科道言官,地方上的文職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還有各種武職將軍、都統、提督有權上奏。
舉一個例子!
比如,清代高階官員向皇帝奏報公私事宜時,使用的上行文書,又稱奏帖。
清朝的時候,康熙皇帝為加強對各級官員的控制和及時瞭解地方情況,特別允許他的親信官員用“密摺”奏報地方事務。
後來雍正當皇帝,他就擴大奏摺的使用範圍,奏摺就逐步成為地方官員向皇帝奏事的主要文書了。
由於奏摺文書所獨有的撰寫、呈遞、運轉、擬辦等嚴格的制度,使其始終被作為最機密的文書使用。
清代奏摺起源於順治和康熙朝,康熙已經開始大量使用秘密奏摺
至今,尚存有清代硃批奏摺70餘萬件,錄副奏摺八九十萬件,是研究清代歷史的極其珍貴的史料。
整個康熙朝,回繳官員硃批奏摺的數量最多。
據說,這些材料現在還藏在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裡面。
根據這些奏摺,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康熙朝政治的各種面貌,以及康熙是如何精心管理國家、加強對地方行政的掌控以維護中央皇權的。
咱們可以舉一個有趣的例子!
李煦是皇帝的寵臣,因為他的身份特殊,江南地方官員們對品級不高的李煦十分敬重。
有的時候,地方巡撫大人的摺子都透過李煦代交,而康熙的旨意,也往往是透過李煦向江南地方官作口頭傳達的。
有一次,李煦剛到江南蘇州,就給皇帝上了一個摺子!
這個奏摺,表面上是與民生有關的晴雨折,實際上是要講地方穩定情況的。
他在奏摺上說:“揚州地方,於十一月二十九日,已得冬雪,明年春熟,可以期望。至於揚州、蘇州近日米價,上號的仍一兩之內,次號的仍九錢之內。
人情安貼,地方無事。”
奏摺裡面講的“人情安貼,地方無事”才是這個奏摺的重點。
所以康熙十分注意,他硃批道:知道了。
皇帝還特別交代他:“親手寫的摺子,打發回去,恐途中有所失落不便,所以不存了。
你還打聽了什麼話,再寫來。
皇帝最後還強調:要“密之,密之”
也就是說,康熙特別提醒李煦,他的摺子還需要提高保密程度,不能出現半點紕漏。
由此可見,奏摺是後發展起來的官方文書,在此之前,地方官有事稟報皇帝,如果是地方公事,用題本。
如果是個人私事,則用奏本,前者蓋官印,後者不用印。
兩種文體都交由朝廷的“通政司”衙門進呈,在皇帝閱讀之前,已先由有關官員看過,因此這兩種文體的奏章,是公開的,不是隻有皇帝拆閱的秘密奏疏。
這樣的文書,有些事情官員可能不便跟皇帝直說,皇帝想知道的事情,往往從這樣的文書中得不到,不利於下情上達。
這本是明朝制度,清朝沿襲以來,皇帝感到非常不便。
據說,在順治年間就產生了一種文書——秘密奏摺,但今天見不到實物,不能證實。
而在康熙三十二年,它已確實存在了。
想當年,蘇州織造李煦,奏報蘇州久旱逢甘霖、糧價和民情的摺子。
康熙看完奏摺後,他用硃筆批示:五月間聽說淮徐以南,民心慌慌,兩浙地方可能不穩定呀!
我夙夜焦思,睡不著,吃不安,但有南方來的人,必問那個地方的詳細情況,看完你所奏之事,這才放心了。
康熙後來還叮囑他:秋收之後,寫奏摺來。
“凡有奏摺,萬不可與人知道”。
由此可知,不得讓第三者知道的奏章,是秘密的,不是題本。
雍正時期,奏摺的運用範圍擴大了,可以說雍正皇帝是訊息最靈通的清朝皇帝了
某些比巡撫大人小的地方官也可以直接給皇帝上摺子,比如糧鹽道杜濱、寧夏道鄂昌,雲南驛鹽道李衛、浙江杭州知府大人,山東兗州知府大人。
還有湖廣鄖陽府同知廖坤、山東沂州營副將楊鵬等等,這些地方文武官員也有資格直接給皇帝上書。
事實上,這些道府的同知、副將都是朝廷的中級官員,而用雍正的話說:道府等官員,雖是小臣,品級卑微,無向皇帝奏對的資格,他們能上奏摺,是自己特給的恩寵。
這些人或者與雍正有特殊關係,或者為親重大臣的子侄,或在引見時獲得皇帝的青睞,因而得到了給皇帝書寫奏摺之特權。
當然,由中央派到地方的常設官員,如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各處巡監御史等地方大官,更加可以給皇帝上書。
所有這些官員給皇帝寫奏摺就是給皇帝送資訊的意思,事實上,皇帝們就是靠著這些人來當自己的千里眼,順風耳,訊息自然比較靠譜,也比較靈通。
回覆列表
1.大事件
比如洪水啊、旱災啊、兵變啊什麼的,按輕重緩急都有加急的資訊,比如八百里加急什麼的。
2.一般事件
有朝會呀,一些京城裡的事件,官員們又不住皇宮,下朝的時候聽到的事情,第二天稟告皇上就是了。
地方性的事情,會有奏摺呀,其實奏摺也不全是正經事,有興趣可以看看故宮保留的奏摺偶,可有意思了。
3.特務
每朝每代,皇帝都會有自己的情報網,比如不良人、錦衣衛、血滴子什麼的。各個地方都有地方官員,地方發生的事,他們可以首先知道,並及時處理。
如果地方官覺得事體甚大,需要上報上級管理機構,可以將事情詳細記錄,透過驛站快速傳達。
驛站是古代官方的郵傳系統,相距數十里就會設定一個驛站,並設定人員和裝置,專門負責轉送資訊。雖然速度沒有現代這麼快,但是一天千里還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