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汽車的家族式設計越來越多,比如套娃前臉,這種設計方式能夠節省很多成本麼?
2
回覆列表
  • 1 # 車市觀察

    外觀上的家族式設計,確實節省了一些成本,除了一定研發上成本,其實節省的時間上成本也很重要。但是家族式設計一般是外觀上的複製,並不是平臺化和模組化。

    汽車的平臺化或者大量使用共用件的開發方式是汽車節約成本的途徑,其共用的通常是 動力總成懸架系統、電裝、裝飾件和車身覆蓋件中的下車身即底盤件和部分結構件,很少有上車身共用的。

    所以家族化,帶來的成本節省還是很有限。

    其實,這也是一種保守的心態,遵循墨守成規的東西。不願意去創新設計。

    汽車家族化設計並不完全是為了節省成本。汽車外觀設計必須包含一定的美學考慮——無論是否家族化。

  • 2 # 有車以後

    寶馬早在1933年推出303車型,就已經將雙腎進氣格柵作為一個顯著的標識,隨後逐漸加入天使眼、霍夫邁斯特拐角等元素,後來的寶馬車型都沿用了這種家族化的設計,所以到現在人們說到寶馬,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雙腎”。

    近幾年,大眾在這方面最為高調,“造詣”也最讓人驚歎。大街上突然看到幾輛大眾車,幾乎一樣的“大眾臉”絕對會晃暈你的鈦合金眼。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段子:大眾只有一款車:高爾夫,拉長就是帕薩特,改名就叫邁騰,減掉一個後座就是CC,再拉長就叫輝騰,拍成方的就是途安,加多三個後座就是夏朗,加高底盤就是途觀,再撐大點就是途銳,拍扁就是尚酷,加個屁股就是速騰,縮短點是POLO,揉圓拍扁就是甲殼蟲。

    為什麼現在幾乎各個廠家都在走家族化設計的道路,無論是國外品牌還是中國品牌都一樣?磚叔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

    打造品牌影響力、品牌文化,對於一個汽車廠商來說非常重要,家族化設計就是當中重要的一環。一個品牌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設計元素,可以增加整個品牌的辨識度,時間久了,會是一種傳承,從而成為經典。通俗點說,就是你在大街上看到“雙腎”車頭前臉,就會立刻知道這是一輛寶馬;看到紡錘形格柵,第一反應就是雷克薩斯。

    再者,家族化設計有利於企業實行多品牌戰略。比如大眾和通用這些大集團旗下,有很多不同的汽車子品牌,必須要保證每個子品牌自己的DNA,要有各自的設計語言,這樣有利於對多品牌的管理和發展。

    採用家族化設計的一個特點就是模式化,好處是節約了很多工藝成本。這個工藝成本包括有很多個方面的,比如家族化設計後對加工零件的改裝會簡化很多,對後期的裝配也有益處。假設採用家族化設計使得每一輛車的成本降低2000元,這款車一年可以銷售12萬輛,那麼一年總成本就降低了2.4億元,好處可想而知。

    首先,雷同的設計會讓追求個性的消費者產生疲倦心理。再者,家族式設計會讓原本設計中的缺點一直延續下去。另外,還有一個較為淺層的缺點:無法滿足車主的虛榮心。比如,你買了一輛寶馬X5,開出去人家或許會誤以為是一輛寶馬X3;你明明開的是一輛輝騰,卻被認為是一輛邁騰,結果完全被人無視。

    家族化設計在往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會是主流趨勢,但現在消費者對個性化、定製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在“相同”中尋找“不同”,是各大汽車品牌在設計方面面臨的挑戰。

  • 3 # 世界名車

    家族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對於想買豪車的一個想法。像福特公司最近推出的新車中都把“阿斯頓·馬丁”式前臉融入到了新車當中,全新FOCUS、嘉年華、Taurus及Mondeo等車型中。馬丁式的前臉帶給大家了許多驚喜,讓不少朋友感覺到滿意。

    家族設計在或設計語言在某一時代更有代表性,更可以貼合消費者審美要求,促進銷量的增長。

    家族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消費者對產品印象深刻,可以幫助車企拉動銷量。當家族設計使用過許久以後,在一定程度上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像大眾的家族式設計經過多年的變化,依然讓眾車型“長”的都差不多,但在大部分時候還是得到了消費者對於它外觀的認可,認為這樣的外觀更加的實用,更是對經典的一種致敬,對經典的一種傳承。

    家族設計在一定的程度上來看可能不是什麼好事,當消費者長時間對於同樣的家族設計看久了,難免會出現審美疲勞。這還是以大眾車型為例,大眾車型在國內使用的家族設計,現在看來,基本大眾所有車型長得都一樣,難免讓消費者對大眾車的外觀感到失望和審美疲勞。

    其實在家族設計這方面來說,並沒有什麼好壞區分,家族設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節省一部分設計研發成本,但帶來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影響就是容易讓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對自家企業的產品沒有新鮮感,並感到失望。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在產品設計方面不僅要有自己文化的傳承更要有該產品的一些特點,一些個性,給消費者一種新鮮感。更要讓消費者有對自己的企業的一種信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職業發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