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時報客戶端
-
2 # 消化辛醫師
幽門螺旋桿菌在正常情況下是不致病的。每個人幾乎都有,這種情況。在C-13、C-14呼吸實驗,如果>500DPM的這種情況會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或者是胃癌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需要抗幽門螺旋桿菌藥物治療。所以這種情況是比較嚴重的。
-
3 # 內科主任李醫生
幽門螺旋桿菌嚴重嗎?
李先生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年輕的人才,一直以來工作成績都很好,但再強的人也會有煩惱。長期以來,胃痛就沒有斷過,一開始還覺得可以忍,都是吃了一些胃藥就過去了。但是前段時間,胃痛和胃酸倒流越來越嚴重,已經影響到了生活,他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不得不趕緊到醫院去檢查。
一輪檢查下來,發現李先生的胃已經接近萎縮的程度,屬於萎縮性胃炎,而且同時還有很高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菌值遠超正常值,必須馬上進行除菌措施。一向身體沒生過什麼大病的李先生,沒想過一個胃病會變成這樣。
一、為什麼李先生會有這麼嚴重的腸胃問題?
經詢問,李先生的飲食有非常大的問題。他很喜歡吃家裡人自制的醃菜,覺得很好下飯,而且儲存時間長,想吃隨時都可以吃,就這樣養成了長期吃醃菜的習慣。而大量的鹽,會直接對胃黏膜造成損害,使幽門螺桿菌有了充分繁殖的空間。
在鹽攝入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不斷攀升,進入人體後,可轉化為傷胃的亞硝胺物質,進而成為惡性轉化的原因。在不良飲食和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雙重打擊下,李先生的胃部問題終於爆發了。目前不僅要避免不良飲食,更要儘早感知到幽門螺桿菌的存在,然後才能避免胃遭受更大的傷害。
二、我們如何能知道自己感染幽門螺桿菌?
1、看嘴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會產生大量氣體,這些氣體會從胃部進入口腔,最終導致口臭。而且幽門螺桿菌和牙菌斑一結合之後,又會產生帶有強烈臭味的化合物,所以口臭會更加嚴重。
2、看胃
一般感染越嚴重,胃痛就會越嚴重,而且發作起來是不固定的,沒有任何規律可言,隨時都可能發生。而且飯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也會下降很多。
三、兩種食物滅菌快,大蒜靠邊站,敞開吃,沖走幽門螺桿菌,胃舒坦
“胃病三治七養”,對於感染幽門螺桿菌也是一樣的。清除幽門螺桿菌的過程通常從三聯四聯開始。但過程不成功,需要繼續使用藥物,容易造成耐藥性、引起胃部不適,所以可以藉助飲食來輔助治療。飲食療法沒有副作用,不傷胃。
經過不斷的研究,人們發現用桑科植物火麻仁可以榨取出火麻油,這是一種難得的“滅菌油”。它可以和蜂蜜水、酸奶拌在一起吃,也可以直接淋在食物上吃。每天敞開吃,既能滅菌又能養胃。
亞油酸、亞麻酸:可以有效抑制病菌活性,持續攝入可達到滅菌的作用;
不飽和脂肪酸:有抗炎症、調節免疫功能作用,防止引起病菌耐藥性,平衡身體吸收狀態;
乙醇提取物:抑制胃潰瘍發展、緩解胃不適。
多重元素相加可獲得雙重效果,油脂覆蓋在胃壁上,不斷滋潤,同時提升腸胃的抵抗力,不易受幽門螺桿菌影響。平時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可以選擇自己適用的吃法來進行,養胃從何時開始都不算晚。
四、養成2種習慣是預防幽門螺桿菌的關鍵
1. 有規律的休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及時休息,不要熬夜,可以給胃腸道休息和恢復的時間,讓胃腸道功能保持健康水平。只有胃腸道條件良好,才不容易讓幽門螺桿菌侵襲。
2. 注意每日飲食
食物與胃有密切的關係,很多時候,胃病和感染都是自己最“吃”出來的。經常注意飲食,胃腸道不容易受損,消化、吸收能力較好,胃腸道抵抗力也會增加。
回覆列表
本文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消化科 李邦一
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 宋敏
一半國人胃裡有幽門螺旋桿菌?雖不能如此準確的肯定,但2010年刊發的一項關於“中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涉及了19個省市自治區的3萬多人,幽門螺旋桿菌的總檢測率為54.76%。①
那麼,有幽門螺桿菌應當如何殺滅?哪些人不宜“殺幽”?
資料圖片 李蔚海/攝
感染幽門螺桿菌=胃癌?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代表就一定會得胃癌。
胃癌的發生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幽門螺桿菌感染只是其中一個危險因素,它分泌的毒性物質可以破壞胃黏膜,使各種致癌因子更容易直接改變、破壞胃黏膜細胞,從而發生胃癌。
胃癌的發生除了有幽門螺桿菌在作祟,還有免疫力弱、遺傳因素、長期精神壓抑、喜歡吃醃製食品、抽菸嗜酒等,與幽門螺桿菌協同作案,最終招來胃癌。
感染幽門螺桿菌需不需要根治?
原則上來講,即便沒有感覺胃腸道不舒服,幽門螺桿菌的存在對健康也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很容易引發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在十二指腸潰瘍中檢出率高達 90% ~ 100%。
所以國外很多專家主張,任何人只要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都應該做根除治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方法在中國行不通。
這是因為,西方國家大多習慣分餐制,所以健康人並不容易透過飲食被傳染。而中國人共餐的飲食習慣已成定俗,即便做了根除治療,仍然很容易再次感染。
如果你實在不能忍受身體裡住著這個“入侵者”,也可以根除治療,不過你最好能保證1次根除後不會再感染。反覆治療可能會破壞胃內菌群平衡,還會增強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
兩類人殺幽需謹慎
幽門桿菌超標,有兩類人“殺幽”需非常慎重——兒童和老年人。他們由於自身特點與普通人群有很大不同,在處理上也不盡相同。
1、兒童:感染後致病機率低
目前國內外指南及專家共識,不推薦對14歲以下兒童進行常規的體檢式的幽門螺桿菌檢測及根除。因為與成人相比,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嚴重疾病(如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胃癌等)的風險較低,而且,兒童對藥物不良反應的耐受性也較低,容易出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此外,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本身有一定自發清除率,但兒童幽門螺桿菌根除後再感染率卻可能高於成年人。
兒童若不存在幽門螺桿菌所致的相關疾病,不宜進行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檢測和治療。但已診斷消化性潰瘍或部分消化不良的兒童應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和治療。
2、老人:藥物不良風險更高
對於年齡超過70歲的老年人來說,老年非萎縮性胃炎或輕度萎縮性胃炎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預防胃癌的潛在獲益相對下降。老年人用藥依從性和耐受性比較低,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比較高。
總的來說,老年人身體狀況差異較大,根除幽門螺桿菌的獲益也有所不同,但用藥風險均明顯增加,因此應權衡利弊,也就是在充分評估獲益和風險的基礎上,決定是否檢測及根除幽門螺桿菌。
另外,因老年人腫瘤發病率相對高,在檢測和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同時,不應忽視胃鏡檢查,尤其是存在上腹痛、食慾差、消瘦、黑便等症狀或有胃癌家族史者,更應進行胃鏡檢查除外胃癌。
7類人要高度警惕
和正常人相比,這幾類人患癌風險更高,如果被查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建議儘早做胃鏡進一步檢查,並及時進行根除治療。
1、 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2、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胃黏膜萎縮或糜爛的人;
3、患有胃癌、胃癌術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4、MALT(黏膜免疫系統)淋巴瘤患者;
5、計劃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或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6、患有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人。
7、其他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如淋巴細胞性胃炎、增生新胃息肉、Menetrier病)
參考資料:
①張萬岱, 胡伏蓮, 蕭樹東, et al. 中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0, 15(5):265-270.
②《健康時報》2020-06-24《一老一小慎重“殺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