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經常聽醫生說要測糖化血紅蛋白,各位糖友們,你們多久測一次?現在還有在家裡測量的行動式的糖化測量儀,好用嗎?是不是每2個月都要測?
19
回覆列表
  • 1 # 路標醫生

    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清中的糖類相結合的產物:

    它是透過緩慢、持續及不可逆的糖化反應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決於血糖濃度以及血糖與血紅蛋白接觸時間,而與抽血時間、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無關;

    糖化血紅蛋白在臨床是評估長期血糖控制狀況的金標準,也是臨床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治療額重要依據;’

    標準的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參考值為4%-6%,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出近3個月的總體血糖水平,在治療之初建議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測1次

    不同的糖化血紅蛋白數值,大致可以知道平時血糖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6%時,平均血糖水平為7.0mmol/L

    糖化血紅蛋白7%時,平均血糖水平為8.6mmol/L

    糖化血紅蛋白8%時,平均血糖水平為10.2mmol/L

    糖化血紅蛋白9%時,平均血糖水平為11.8mmol/L

    糖化血紅蛋白10%時,平均血糖水平為13.4mmol/L

    糖化血紅蛋白11%時,平均血糖水平為14.9mmol/L

    糖化血紅蛋白12%時,平均血糖水平為16.5mmol/L

    重要提醒:

    對患有貧血和血紅蛋白異常疾病的病人,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結果是不可靠的,應以空腹和餐後血糖為準;

    高脂血症標本可使結果偏高;

    參考值隨年齡增大有一定增加;

    糖化血紅蛋白不受每天血糖波動的影響,也不受運動或食物影響。

  • 2 # 網際網路健康諮詢醫師

    因為紅細胞的壽命是120天,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每3個月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可以根據糖化血紅蛋白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把血糖控制在最佳範圍內,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另外,溫馨提示,在檢測空腹血糖的時候,同時也要檢測餐後血糖。餐後血糖升高,對心腦血管的損傷,比空腹血糖升高還要嚴重。

  • 3 # 躍水營養

    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

    有高血糖症狀的人士,一般3個月監測1次糖化血紅蛋白;如果血糖達標後,可以每6個月監測1次。

    糖化血紅蛋白GHb,是血液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結合的產物,可以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過去1~2個月內血糖控制的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透過緩慢、持續及不可逆的糖化反應形成,不受短期血糖波動影響,也不受運動、食物、藥物的影響。

    GHb,由HbA1a、HbA1b、HbA1c組成,其中HbA1c約佔70%,且結構穩定,因此被用作監測血糖的可靠指標。

    標準的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為4%~6%。

    如果普通成年人糖化血紅蛋白數值>6.5%,則為異常。若>9%,則說明患者持續存在高血糖,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可能性大增!

    作為高血糖人士,除了重視每天的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監測,也要重視糖化血紅蛋白數值監測——因為它可以反映過去一段時間總體的血糖控制情況,相當於一次“血糖摸底考試”。

    高血糖的健康管理,仍然是“五駕馬車”並行:

    飲食降糖、運動降糖、藥物降糖、血糖監測和糖尿病教育。每一樣都不可少,每一樣都不能百分之百的依賴,必需是全方位的健康管理,這樣才能戰勝糖尿病!

    高血糖人士,掌握必要的糖尿病知識和健康素養,是非常有用的。拋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心理健康,規律作息,飲食清淡,終究迎來健康的未來!

  • 4 # 93616865232l

    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一般是3個月測一次,如果血糖平穩,糖化血紅蛋白<7,那麼可以半年測一次。

  • 5 # 醫學莘

    糖化血紅蛋白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結合的產物,血糖濃度越高,糖化血紅蛋白越高,因此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血糖控制的情況。但糖化血紅蛋白不同於空腹血糖與餐後血糖,它並不能反映某一時刻血糖的高低,而是反映近段時間血糖的整體控制情況,透過糖化血紅蛋白的高低,我們也可大致估算出近段時間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情況下糖化血紅蛋白位於4%-6%,當其達到7%時,平均血糖水平為8.6mmol/L,此時已達到藥物降糖的標準;當其達到9%時,平均血糖水平為11.8mmol/L,此時已具備使用強化胰島素的指標。因此,糖化血紅蛋白不僅可反映出血糖控制水平,同時也是調整藥物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

    雖然糖化血紅蛋白是一項很重要的檢查專案,但糖尿病患者無需頻繁檢測,糖化血紅蛋白主要反映測量前120天的平均血糖水平,且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方案是否需要升級,通常每3月評估一次,而糖化血紅蛋白是調整降糖方案的主要參考依據,因此初診糖尿病患者通常每3月測量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經治療後,若糖化血紅蛋白已經控制達標,如普通人群已將其控制在7%以下,此時則可適當延長糖化血紅蛋白的測量時間,可調整為每3-6月測量一次。當然,由於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因此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會逐漸升高,而糖化血紅蛋白也會隨之升高,此時需要調整降糖方案,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需要加強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

    可能部分朋友會問:如何判斷糖化血紅蛋白是否控制達標呢?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因人而異,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將其控制在6.5%以下,部分糖尿病患者則可放寬至9.0%,但多數糖尿病患者需要將其控制在7%以下。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異,主要取決於控糖目標是否可帶來更大益處,以及發生不良反應風險的高低。糖尿病可引起心臟的冠狀動脈、頸動脈、腦動脈等大血管病變,是引起心肌梗死、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同時可引起視網膜、腎臟、足部等微血管病變,可引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慢性併發症,而控制糖化血紅蛋白達標則可降低大血管、微血管損害。

    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不同水平,大血管與微血管獲益不同,對於多數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大血管與微血管可顯著獲益,若進一步降低控糖目標,近期大血管獲益不會顯著增加,微血管獲益會增多,但為什麼我們未將所有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這是因為更低範圍的控制目標會增加低血糖風險。血糖控制在較低範圍時,需要動員肝糖原維持血糖水平,以防發生低血糖,但糖尿病患者對肝糖原的動員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以致血糖處於較低水平時缺少葡萄糖來源,所以更易發生低血糖,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多存在神經反應遲鈍,或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經病變,發生低血糖時可無症狀而不易發現,而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稍高水平,則可降低低血糖風險,因此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因人而異:

    年輕的糖尿病患者,由於病程較短,預期壽命較長,且大血管與微血管受損較輕,對較低範圍的血糖有較好的耐受性,因此可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中年糖尿病患者,病程相對較長,心、腦、腎等靶器官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害,對較低範圍血糖的耐受性通常低於青年人,因此建議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由於發生低血糖的風險較高,因此需要放寬控糖目標,若各器官的功能與狀態較好,合併的慢性疾病較少,有完整的認知功能,可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5%以下;老年糖尿病患者若健康狀態較差,合併多種慢性疾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較低範圍的血糖可能增加跌倒、昏迷風險,需進一步放寬控糖目標,若中年患者病程較長且已發生心血管疾病,發生低血糖時可能誘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因此也需進一步放寬降糖目標,這些糖尿病患者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8.0%以下即可,病情較重時可進一步放寬控制目標。

    綜上,糖化血紅蛋白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結合的產物,主要反映測量前120天血糖的整體控制水平,初診糖尿病患者通常三月測量一次,若血糖已經控制達標或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穩定,可每三至六月測量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範圍為4%-6%,控制其達標是降低大血管與微血管病變的主要措施,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較低水平或接近正常範圍,可使心腦腎等靶器官不同程度獲益,但糖尿病患者肝糖原動員障礙,且老年人多存在神經反應遲鈍或神經病變,因此更嚴格的控制目標可能增加低血糖風險,因此不同人群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有所不同,年輕、病程短、靶器官損害輕、不易發生低血糖時可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中年人群以及多數糖尿病患者需要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由於發生低血糖風險較高,可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5%以下,老年人若健康狀態較差,或合併多種慢性疾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或已經發生嚴重心血管疾病,可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8.0%以下。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6 # 愛家一寶貝

    感謝您邀請: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不同,血糖是每時每刻都會波動的,而糖化血紅蛋白是三個月左右,所以一般間隔三個月就要檢查一次,在這期間,還要控制飲食,多吃粗纖維的食物,少吃甜的食物,少吃油膩食物。還要適量運動。三個後門診複查,看您這三個月來的血糖控制的是否滿意,如果您的空腹血糖,餐後血糖還是超出了標準,建議您,謹遵醫囑,服用藥物治療,同時還需適當的活動,保持心情舒暢。祝您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 7 # 醫患家

    對於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頻率,《2018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糖尿病診療標準》是這樣建議的:

    1、對於治療達標(和血糖控制穩定)的患者,每年應該檢測糖化血紅蛋白至少兩次。

    2、對更改治療方案或血糖控制未達標的患者,每3月檢測糖化血紅蛋白一次。

    3、應用即時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有助於更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另外,關於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對不同目標人群也是不一樣的。

    1、對於非妊娠成人的目標是<7%。

    2、對於部分無明顯低血糖或其他治療副作用的患者,如糖尿病病程較短、僅用生活方式或二甲雙胍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預期壽命較長或無明顯心血管疾病(CVD)的患者,建議糖化血紅蛋白<6.5%。

    3、對於有嚴重低血糖病史、預期壽命有限、有晚期微血管或大血管病併發症、有較多的伴發病,可採取寬鬆的A1C目標(如<8%)。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糖尿病患者的對血糖的管理應是糖化血紅蛋白+行動式血糖儀的自我血糖監測。對於大多數採用強化胰島素治療方案的患者(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或胰島素泵治療),應在餐前和加餐前,有時餐後、睡前、運動前、懷疑低血糖、低血糖治療後直到血糖正常、關鍵任務前(如駕駛)進行自我血糖監測。

  • 8 # 知足而常樂zzrcl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要弄清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又稱血色素)與血糖結合的產物。由於糖化血紅蛋具有不可逆轉的持性,並與血糖濃度成正比,其生命週期為8一12周,所以糖化血紅蛋白測試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近三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

    因此糖化血紅蛋白三個月左右測一次比較好,目前,很多國家都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作為診斷和治療糖尿重的的主要依據,並將其稱為糖尿病診療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可在任意時間進行,不受時間,進餐,等其它因素的影響。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在4.5一6.3%之間,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紅蛋蛋白應控制在6.5%以內。如換算成IFCC則在25.7一45.4/mmol之間。如高於7%,則需控制餐後血糖。

  • 9 # 知麻糖

    很多新發糖尿病的“糖友”肯定會發現入院後醫生都會開一項“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的專案,而且出院後醫生也會囑咐2-3個月左右回來複查,複查的首要指標就是這個“糖化血紅蛋白”,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多久測一次才好呢?下面小糖講為您解答~

    顧小花

    Suin

    Apple·蘋

  • 10 # 段醫生答疑線上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HbA1c)?

    糖化血紅蛋白就是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與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相結合形成的,其結合後結構比較穩定,不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壽命約120天。

    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測定前3~4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容易受到飲食、運動的影響。

    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尿病和血糖的關係

    (1)糖化血紅蛋白與平均血糖的關係,如下圖:

    (2)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尿病的關係:

    糖化血紅蛋白目前還不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指標,但可以評價血糖控制情況。

    正常人群,糖化血紅蛋白<6.0%。

    糖尿病患者未治療時多數>7%,當經過治療仍>7%時,說明血糖控制不佳,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糖尿病患者,多久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糖尿病患者治療初期,每3個月一次;當血糖控制平穩達標後,可以延長至每6個月一次。

    段醫生特別提醒:

    (1)血液系統疾病容易影響糖化血紅蛋白的結果,使測量結果不準確。

    (2)糖尿病患者不僅要定期檢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也很重要,能評價治療效果。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 11 # 王桂真營養師

    血糖是判斷糖尿病的依據之一,但是測量血糖受進餐的影響,往往要求空腹測量。糖化血紅蛋白也是判斷糖尿病的標準之一,與血糖檢測最大的區別在於不受空腹的限制,可以雖然做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多長時間測量一次比較好?

    血糖測量的時間段比較多,比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後血糖等等。而糖化血紅蛋白則可以隨時做檢查。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它能夠反映患者在採血前2個月之內平均血糖的水平。糖化血紅蛋白相對而言比較穩定,不受餐前空腹或餐後的影響,能夠很好的反應較長時間的血糖控制程度,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在中國 2017年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中,主要依據是糖尿病症狀以及血糖水平;而在美國糖尿病協會2018年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中,糖化血紅蛋白也被納入其中。

    正常人群,糖化血紅蛋白<6.0%。糖尿病人在未採用相關藥物治療前糖化血紅蛋白往往會高於>7%,如果是經過治療之後糖化血紅蛋白仍然大於7%時則說明血糖沒有調控好,這個時候就需要醫生調整治療方案。糖化血紅蛋白雖然是反應採血錢兩個月平均血糖的水平,但是也不用兩個月就做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血紅蛋白的壽命約120天,您可以三個月做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查,如果血糖控制比較穩定則可以延長到六個月做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查。

  • 12 # 奕煦義苒

    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測自身的糖化血紅蛋白,但是應該怎麼測?多久檢測一次?檢測的時候都需要注意一些什麼?要麼醫生沒交代清楚,要麼自己就是沒有搞清楚。

    血紅蛋白是血液之中為我們全身輸送氧氣的重要物質,富含一定量的鐵。如果當血紅蛋白遇到血液之中的葡萄糖之後,就會有一部分糖包裹在血紅蛋白身上,形成糖化血紅蛋白。身體血液之中的糖越多,血紅蛋白種子的糖含量則就越高。

    我們身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壽命是有限的,只有120天左右。因此,測定血紅蛋白的含量,可以瞭解過去2-3個月之內我們自身血糖的整體水平。因此,大多數醫生或許都會讓糖尿病患者每2-3個月左右測定一次身體的糖化血紅蛋白,以瞭解最近2-3個月之內,糖尿病患者的整體控糖狀況。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HbA1c)?

    糖化血紅蛋白就是我們人體血液之中的葡萄糖與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相結合所形成的,而其結合之後結構比較的穩定,不容易進行分離,血紅蛋白的壽命大約為120天。

    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測定之前3-4個月的平均血糖的水平,不容易受到飲食以及運動的影響。

    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尿病和血糖的關係:

    糖化血紅蛋白目前還不作為診斷糖尿病的指標,但是可以評價自身血糖控制的情況。正常的人群,糖化血紅蛋白<6.0%。

    糖尿病患者沒有治療的時候多數>7%,如果當經過治療仍>7%的時候,說明自身血糖控制不佳,需要調整相關的治療方案。

    那麼糖尿病的患者,多久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糖尿病患者治療初期,每3個月一次;如果當血糖控制平穩達標之後,可以延長至每6個月一次。

    因為糖化血紅蛋白能夠代表一段時間來血糖的平均水平,對評估長期血糖的控制情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相關的研究還有所發現,糖化血紅蛋白指標越低,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率和危害則就越低。

    但是這並不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要每2-3個月左右檢測一次自身的糖化血紅蛋白。對於那些血糖控制得比較好的患者而言,每年測一次就可以了;對於那些正常調整控糖方案或者是血糖波動過大的患者,才需要每2-3個月左右檢測一次。

    當然,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也最好是可以在服藥的初期,每2-3個月左右檢測一次;對於那些年齡大於45歲的人來說,無論是否患有糖尿病,每年檢測一次自身的糖化血紅蛋白,瞭解一下自己的血糖狀況,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特別提醒:

    1、身體血液系統的疾病非常容易影響自身糖化血紅蛋白的結果,導致自身的測量結果不準確。

    2、糖尿病患者不僅僅需要定期的檢查自身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也非常的重要,可以評價治療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是你心目中最適合扮演夜華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