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科學家為什麼一定要在類似於地球的環境上尋找呢?外星人一定需要氧氣呼吸嗎?
10
回覆列表
  • 1 # 地質知識科普中心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個人認為就是因為透過人類對自身認識程度的對比來推測外星人生存的環境的,因為現在的情況之下,人類只是發現地球上有生命,而地球上這些生命所需要的生存條件是如何的,缺少其中一項,動植物都不能存活,至少說明在這種條件之下,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存活,以此為依據,來推測宇宙其他生命體要是和我們相似,則生存條件也就可能相似,所以只有這種相似的環境下,才有可能出現生命。這就和我們知道魚生活在水裡,如果我們要尋找魚的話,那就必須看著有河流湖泊這種有水存在的地方才可能有魚,如果是沙漠,我們就能知道不具備魚的生存條件,所以肯定不會有魚在沙漠裡生存一樣,對於我們尋找外星生物也是一個道理。

    其實,人類的思維也是如此,都是從已知來推測未知,也會由相似性來總結其他經驗一樣,如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也是從蘋果落地這個現象中來的,現在人類的一部分科學突破,其實都是從各種動植物身上“學”來的呢,荷葉上那層不沾水的物質,我們可以研究成分,可以用來用在雨衣雨傘上面,對於題目這個問題,就像在山中找蘑菇,有經驗的人就知道哪種蘑菇長在哪種樹幹上,如果確定其他樹上肯定不會生長這種蘑菇,那麼要找這種蘑菇,就必須先找這種樹,因為這種樹是蘑菇生存的必要條件,所以,只有條件先滿足,即找到這種樹,才有可能找到蘑菇,當然,找到樹不一定能找到蘑菇,但是有蘑菇的話,則一定是長在這種樹上的。

  • 2 # 楊海濤博士

    站在文明與科技一邊的民族,國家和群體在掌握了量子計算,強人工智慧,石墨烯新能源,奈米技術和基因與細胞工程技術後會走向一級文明世界。

  • 3 # 秋水小築

    感謝邀請,人的思維是條件限制的,而宇宙卻是無限的,當二者產生衝突時,以有限的思維研究無限的宇宙,這是必然。而實際上,科學家們對有限的地球還存在許多認知缺陷,比如地球的化學元素,病毒細菌,還比如大腦結構和DNA結構等,只是我們目前也只是把類人類的太空生物稱之為外星人,所以科學家們並沒有錯。

  • 4 # 蘭天1969飛碟製造專家

    天體表面比重高了,多種複雜運動力難以影響到無機物內向有機物轉化,有機物向生命物質轉化,火星,月球就是這樣。比重低了,對生命存在後的反影響力大,起著阻礙生命進化後的存在,金星就是這樣。天體起源於中心體最近的引力處,然後遵循遠離中心體的規律運轉。地球起源於近日點,現在的水星軌道內則,屬慧星式星體,總是拖著長長的尾巴,隨著演化時間的推移,軌跡趨向於園,尾巴也消失了。當地球軌道移至1.17億公里處,天空出現大氣層,地面絕大部分被水覆蓋,這時地表比重才最適合於生命的存在和進化。生命所需要的成份是慢長時間的演變過程,有時適應條件多,形成生命的過程快一些,反之就慢一些。當星體表面處於靜止狀態時,是不能形成生命的,依此,生命是由多種複雜的影響力決定的,是影響力存在後形成的生命體,是影響力的變化後支援生命進化。天上有風雲突變,電閃雷鳴,地上有火山爆發地震災害,水中兇勇澎湃,波浪滔天,正是這些複雜運動形式存在後,才是生命出現的根本原因。多種複雜的運動力,才是生命體形狀選擇的決定者,生命最適合運動的體形就出現了,最適生命體就是宇宙生命體的共同特性。影響力決定著體形的千姿百態,是生命出現後的客觀規律,不能是想象,是什麼怪模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宇宙生命是由力影響後產生的,力具有共性,得生命體形狀也具有共性。星體表面比重不高不低,稱為生命宜居帶,太陽系的宜居帶在1.17億公里軌道處至1.8億公里軌道處之間,金星將步入生命宜居帶,地球將遠離宜居帶。進入宜居帶將形成生命,遠離宜居帶,生命自然滅絕。

  • 5 # 火星一號

    原因很簡單,因為人類就是在地球這樣的環境中出現的,而在其他星球的環境中都沒有發現外星生命,所以從這點來看,人類的生存條件更有可能出現生命。很多人總是對地球環境不以為然,總是說其他不同環境的星球也可以孕育出生命,雖然理論上是如此,但實際中並沒有發現,一個例子也找不到。而地球就是個擁有生命的現成例子,為什麼尋找外星生命的時候不著重關注地球這樣的星球呢?

    如果生命真的能夠隨隨便便地出現,我們早就在太陽系中的其他地方發現外星生命了。但事實上,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都是看起來毫無生機,不像地球這樣生命欣欣向榮。儘管木衛二和土衛六的環境也有可能存在生命,但那裡的生命可能都是類似於地球上的嗜極微生物,包括人類在內的高階生命都無法在那樣的環境中生存。

    要知道,在地球這樣的環境中,演化出了大量的物種。既然地球的環境可以孕育生命,那麼,去尋找類似地球的環境就更有可能發現生命。這就好比在水邊更容易找到荷花,而去沙漠中尋找肯定是無功而返。

    由於太陽系中沒有第二顆像地球這樣的星球,所以天文學家著重關注那些位於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這些行星與其主恆星的距離比較合適,如果它們的環境類似於地球,那些行星上就更有可能出現生命。對於這樣的星球,人類很有可能也可以居住,未來進行星際移民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人類對這樣的星球比較感興趣。

  • 6 # 留鬍子的雪諾

    主要是認知所限,在地球文明當中,科學家所認知的生命基本都是碳水化合物的集合體。由於沒見過外星人,所以就按地球文明對於生命的解釋來想象外星人。就跟井底的青蛙一樣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所以天空在井底之蛙的認知裡就井口那麼大。

  • 7 # 太空伊卡洛斯

    尋找地外生命一直在進行中,只不過我們到底要按什麼標準去找,目前美國宇航局按類地行星的方式去找生命,為什麼要這也,原因很簡單。因為科學家也明白宇宙中很可能有不同形式的生命,但是我們只瞭解地球生命,那麼我們按這個標準去找準沒有錯。

    因為宜居帶上的類地行星如果有大氣,那麼很可能就有水,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這條路線已經在地球上驗證過了,可以形成生產,當然是最簡單的方法。

    當然對於其他形式的生命,我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生存環境,顯然無法建立模型去找,這豈不是比大海撈針更難。

    按照地球生命的誕生模式去宇宙中找其他類似的生命,是一種便捷的方法,也很成熟,既然地球可以出現生命,為什麼這個模式不可能在行星上出現,這就是為什麼按照地球標準去找地外生命的重要依據。

  • 8 # 來看世界呀

    可觀測宇宙930億光年範圍,生命的形式可能多種多樣,不是科學家要照著地球生命去找,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找。人類只瞭解地球碳基生命,其他所有都只是推斷,並不比按照地球生命尋找靠譜。

    宇宙很大,看起來似乎任何關於生命的推斷都是正確的,但是卻又是誰都沒辦法證實的事情。如果依據人類推測存在的各種生命形式尋找,範圍太大,無法篩選出有效資訊。而地球生命研究卻使得人類瞭解地球生命這類碳基生命,地球的環境在宇宙中也算是特殊的,液態水、不濃不稀的大氣、地心不強不弱的磁場、大氣成分中可以相互作用的二氧化碳、氨、氫等氣體,滿足了地球生命誕生和進化的條件。

    按照地球的環境尋找到的類地行星,至少可以認為它們也有可能孕育出類似地球生物的碳基生命。然而這仍是一專案前看不到多少希望的探索。人類目前的航天水平,只夠進行太陽系內部行星的登陸探測,對於太陽系外的行星都是依據遙測分析廣譜的方式,推測地外行星的元素組成等。探索火星最初也是這樣,科學家知道火星有一些有機物,但是直到美國火星登陸探測器登陸幾年後,才又在火星地表下發現了一些有機物。

    遙測和登陸取樣探測獲得探索結果差別很大。人類對生命的認識、航天科技的實力,使得人類以地球生命形式搜尋地外生命是最靠譜、最簡便的方式。對於推測中的矽基生命,基本沒辦法尋找,基於矽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會是怎樣的,人類並不清楚。

  • 9 # 龍一歐

    中國有句古語叫大海撈針,說的是,針是有的,但沉入大海中的針,要撈起來基本不可能,原因是大海太大,沉在海底的針基本上不可能找得到,連影子都找不到,要撈針就成為不可能,所以就有了大海撈的成語。在宇宙中要找到外星生物,其難度不會比大海撈針小,要想在宇宙中找到外星生物,又想要儘可能少花錢和時間,唯一辦法就是要減少星球搜尋目標,基於這個思路,就要以現有的知識水平判斷存在外星生物可能性最大的星球去尋找,現茌已經知道地球環境是存在生物的,致於其它伓境是否存在生物,現在人類是不知道的,人類只知道宇宙中存在生物的星球很少,絕大多數星球是沒有生物的,如果沒有定下目標盲目去找,要找到外星生物的難度比大海撈針要大,所以要選擇好目標後去找,地球存在生物,與地球環境相似的外星球存在生物的可能性要遠高於其它星球,基於這個認識,所以才會設定在與地球相似的範圍內去找外星球生物。

  • 10 # 張家小智兒

    首先,說尋找外星生物必須有和地球同樣的條件,這句話本來就不是十分準確。這兒我們說的地球同樣的條件主要是指Sunny、適宜的溫度、液態水、氧氣等。但目前我們在海底高溫高壓的熱泉附近、在暗無天日的洞穴深處等,都找到了生命的存在。甚至某些微生物只能在濃硫酸中生存!這些生命的生存環境都缺失了我們理解的生命要素的一個甚至多個,但它們都活的好好的。因此,這句話本來就有點小偏差。

    其次,科學家們之所以把尋找外星生命的目標重點放在類似地球的星球上面,主要是因為環境比較類似的話,更容易產生我們能夠理解的生命形式,甚至類似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因為我們地球上絕大部分我們能夠理解的,看得到摸得著的生命都必須要這些條件才能生存繁衍,因此主觀意識就說外星生命如果存在的話其星球也需要達到這些條件。

    最後,我們人類對生物的研究究竟到了哪一步,誰也說不準。誰又能知道外星生物的存在形式是不是我們能夠理解的呢?地球生物基本離不了碳元素,碳元素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理論上講,碳的位置有可能能夠被矽甚至鍺、錫、鉛所取代,誰知道外星球有沒有這些奇奇怪怪的生命存在形式?或者乾脆是一種新的組成方法,和地球生物截然不同?也許未來人類真的探索了一顆星球,生命就站在眼前,自己都會視而不見的。

    綜上所述,個人觀點,和地球條件類似的外星球應該更容易找到我們所能理解的生命,但絕不是必需的條件。

  • 11 # 紅葉9646

    根據生物的定義,宇宙中只要有地球上的Sunny、空氣、水才能有生物的存在。假如宇宙中也有會動的物體,它們的生存環境與地球上的生物需要的生存環境不同,我個人認為不可能稱之為生物。

    因此,尋找宇宙中的生物,必須先尋找與地球相同的環境。

  • 12 # 量子觀察者

    趨同進化唄,地球既然不是宇宙唯一的,那麼宇宙中就有千千萬萬個類似地球的行星,既然有千千萬萬個類似地球的行星,那就一定有類似地球生命的生物存在。我們又不是獨一無二的,為什麼其他“地球”就不能有和我們類似的生命存在呢?同樣的生命孕育環境自然是會孕育出相同的生命形式。尋找地外生命自然是從已經存在的生命入手,我們不就是宇宙中已知碳基生命的代表嗎?那自然要從與自身相似的開始尋找,這叫由淺入深。那些滿嘴生命的形式不限的人,你們小說看多了,自然界四大元素存在了無數年,你也見得多了,有活的沒?科幻不是科學,一切都得講證據,所以洗洗睡吧。

  • 13 # __overbearing

    因為要以我們地球是否可以生存為既定,因為我們還沒有發現其他生命脫離我們地球生命條件存在的生命。科學是很嚴謹的,不能憑空想象和猜測,必須要有實際的依據,科學不是忽悠。

  • 14 # 體裡行

    駕輕就熟吧。有提到等離子體的……

    確實不能排除其他生理機制或純意識存在,弱化先入之見,擺脫從己知推導未知的侷限。

  • 15 # 張銘博

    比須外星有人,和地球人條件相似。因為人和一切動物,是由肉體組成的神經,:形成活力。所以,叫外星人得是肉長的,才能成立。

  • 16 # 諸葛小村姑

    有部電影:如果讓你去找一匹馬,你反問:難道沒有長四隻蹄子的都不可以叫做馬麼?有一天,衛斯理(劉德華飾)拿來一塊隕鐵,告訴NASA,這就是外星生物,可以與它進行思想交流,你覺得是NASA傻冒,還是衛斯理(劉德華飾)神經?

    人類探索類地星球,是為了尋找地球的替代品,順便尋找外星文明,畢竟人類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迫切需要走出家門的時候了。任何一個懂得統計學的文明都知道,宇宙不可以有特例,地球這樣的彈丸星球在宇宙中如同瀚海沙粒,數不勝數,如果自己不全力以赴探索,別的文明也會搶先一步,這個宇宙資源有限,先到先得,別到時候腆著臉,搖尾乞憐。

    當然,如果我們能夠發現其他型別的文明,那也得透過類比得到結果,什麼叫類比?那就是與自己身邊的生命特徵進行比較。如果一塊隕鐵也算生命體,人類無法與之取得聯絡、交流,汝覺得有何意義?

    尋找新生命是一件令人類感到驚奇的事情,哪怕找到簡單如同病毒的生命體,也是一種階段性成果,只的大肆吹捧一番。會增加人類在這個空間區域的存在感,不會寂寞,否則人類到300年後還找不到其他生命體,會瘋掉的。明白不?

    …………

  • 17 # 環球異事

    首先否定你這個問題

    因為人類不是按地球生物來尋找外星生物的,

    是按照我們已知的知識來尋找外星生物

    比如說地球只有人類沒有動物,那麼去別的星球尋找生物的時候一定不會尋找動物!因為我們已知的生命科技和知識並不知道有動物的存在!你不知道他的存在你怎麼去尋找他呢?

    這個解釋應該能明白吧?所以去別的星球只能探測一些我們相近的生活物質(比如氧)

    那麼我們大膽猜測一下如果外星人不是靠氧氣生存的呢?也許他們呼吸二氧化碳呢?那我們怎麼發現他們?據說我們吸氧所以壽命才有盡頭!因為我們的器官衰竭的過程其實是在氧化,如果吸二氧化碳那麼就不會氧化或者延長氧化的速度!生命是不是就會延長呢?

    我是暗黑,喜歡未解之謎的可以關注Derker

  • 18 # 南航山東大叔

    沒見過外星人只能漫天聯想,好像古代劇清朝多因為有老照片見過那時候打扮,再往前就搞不清比如秦始皇以前電影很多,有的還穿的唐朝衣服,後來挖出來兵馬俑才發現以前聯想都錯誤的

  • 19 # 宇瑤雜談

    科學家們採用人類的生存條件去尋找外星人的存在,完全是因為這種條件下找到的機率更大,因為我們已經有了一個把這些條件作為生存必需品的“樣本”,這就是我們自己。

    所以這個思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被這個思路所束縛。

    既然我們已經假設了外星生命的存在,那麼為何不把腦洞開得更大一點,不要被我們人類自己的習慣所束縛。

    宇宙中存在的星球非常多,環境也各不相同,出現什麼樣的生命都不奇怪。我們可以大膽的假設幾種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形態。

    水生生命

    這種生命比較好理解,一個星球上全是水,如果她孕育了生命,那麼就只能生活在水裡。

    至於他們能不能發展出科技,我個人傾向於“可以”。他們可能無法用火,但是這不能妨礙他們可以使用別的替代方式來加工工具。

    只是他們的外形可能和我們差異巨大,畢竟地球上的海洋裡就沒有一個長得像人的。

    矽基生命

    我跟你說,這種生命體長成啥樣子我都不奇怪。不過顯然這種生命對於水和氧氣的需求並不是太強烈。所以科學家們如果使用人類的生存條件來尋找外星人,有很大的可能會漏掉他們。

    他們和我們的差別可能超過我們的想象,比如,他們可能沒有固定的形狀,全族每個人想長成啥樣就長成啥樣,千奇百怪婀娜多姿!他們也可能不需要說話,全族使用WiFi簡訊交流,自帶接受和傳送裝置;或者乾脆每人身上一塊長著一塊液晶顯示屏,全員鬥圖交流。

    能量生物

    這種生命聽起來很玄幻,但是我個人認為是有可能存在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智慧生命,具備思想,能獨立思考並且發展出了自己的文明,這個一般就是我們所理解的智慧生命。

    如果使用強磁場或者什麼別的我們不知道的拘束手段把能量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然後這些能量透過其內在的能量潮汐會不會產生思維的過程呢?畢竟,人類的大腦神經細胞也是使用生物電的湧動來傳遞資訊的。

    巨型生命

    這個的腦洞更大,有人猜想,我們所在的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這個概念咋一聽,有點不可思議,繼續聽下去,呵呵,更加的不可思議!

    好了,不能再繼續猜想下去了,再猜下去就變成玄幻而不是科學了(其實以上的幾種就已經夠玄幻的了!)。

    所以,科學家們使用人類的生存條件來搜尋外星人,並不是他們的腦子只考慮到“人類的生存條件才能產生生命”,而完全是因為,透過已知人類的這些條件能更準確的搜尋出我們這一型別的生命,其餘的生命形態和我們之間差異太大,以至於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限定的條件,總不至於全部一把抓吧,這樣資源就可能有點跟不上了!

  • 20 # 宇宙的邂逅

    你好,最簡單的答案,如果不以地球條件為標準,又該以何條件為標準?火星嗎?月球嗎?

    總結、歸納、演繹,本來就是人類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假設我們在森林裡看到一隻正在啃竹子的熊貓,想要找它的同伴,去哪找?正常的思路是去有竹子的地方找。但是你站出來反對,“誰說熊貓一定是吃竹子的,說不定這只是一隻特異熊貓。”你覺得靠譜嗎?

    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還非常的淺薄,對什麼是生命也難有定論。在這種情況下,地球就是目前我們在整個宇宙中發現的唯一孤例,也是唯一的參考。我們不否認,宇宙之大,無所不有,很可能存在我們無法想象的生命形式,包括什麼矽基生命、吸進乙炔撥出甲烷的生命乃至純能量的電磁波生命,自身就是一個恆星的生命還有自身為時空本身的引力波生命等等。但是我們對它們一無所知,如何進行篩選,全憑想象嗎?

    事實上,你想想,人類為什麼要尋找地外生命?是為了友好和平的交流?是為了知識和好奇心?是為了傳播全宇宙的“普世價值”?都不是,人類不會那麼光明磊落,生命本身就是自私的。人類只不過是在尋找殖民地而已,為了解決地球上人口、環境、經濟發展的諸多問題。所以,我們才要以地球的條件去篩選和尋找,不然我們找到一個跟我們有天壤之別的生命星球有何用,拿來看戲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出國感覺怎麼樣?